『中午看到的新聞
院士陳培哲籲速引進單株抗體療法 助新冠重症死亡減半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605002115-260405?chdtv
陳培哲指出,這些轉為重症病人多為高風險族群,如65歲以上長者,當中不少人更是糖尿病、心臟或腎臟病患者,因此治療這類族群的最好辦法,就是在像是快篩陽性的感染初期階段,即症狀剛出現時,便對其提供有效的新冠單株抗體治療。
陳培哲提到,美國食藥署(FDA)從去年年底已核准3家製藥公司,分別是Regeneron、Eli Lily與GSK,研發新冠單株抗體藥品的EUA,其臨床試驗都證實,對高風險族群及早給予一劑單株抗體,住院率甚至死亡率可減少5到6成 。
陳培哲並指出,前美國總統川普去年確診時,所接受的便是來自美國Regeneron藥廠研發的REGN-COV2單株抗體療法,
因此在今年年初他便向指揮中心建議,我國可從美國引進相關單株抗體療法,可惜指揮中心並未理睬,未能備藥,而減少傷亡。
「指揮中心最近才打算要買,希望要盡快買進來」,陳培哲呼籲中央,必須立刻使用單株抗體療法,才能有效減少住院率與死亡率,拯救生命,並且減少醫療院所的負擔。
-----------------------------------------------------
人家內行的醫學專家年初就提建議了,可惜CDC覺得沒需要就沒買。
現在開始死人了才要買,哀.....等買到還要死多少人?
就算貴,至少也要買一些放著,如果政府重要人士確診可以先拿去治療吧?
連這一點國家安全的基本危機意識都沒有。
至於那些罵陳培哲是不是故意找事的,給在野黨刀子的
可以去查一下新聞 人家以前也是大英粉,現在則是看不過去了
台灣醫界大老力挺蔡英文圓山飯店餐會大爆桌 (2011)
https://www.taiwannews.com.tw/ch/news/1790637
由台灣社社長吳樹民擔任會長的「蔡英文醫療界後援總會」,十七日晚於台北圓山飯店成立,共有九百位醫、護界人士出席,日前出席挺馬大會的花蓮門諾醫院總執行長黃勝雄也上台力挺小英。
活動原定席開六十桌,但因報名踴躍,印出的一千張餐券全部賣光,最後開了七十三桌,擠爆圓山飯店。
出席者包括前衛生署長李明亮、中研院院士廖運範、#陳培哲、陳定信、陳建仁、生醫大老游正博、長庚醫院榮譽院長陳敏夫、北醫院長陳振文、萬芳醫院院長李飛鵬、台北榮總副院長連江豐、醫界大老李伯皇、陳守誠、陳容基、賴其萬,以及代表牙醫界的前副署長 #陳時中、代表護理界的前副署長王秀紅等重量級醫、護學界人士。
前幾天陳培哲就開始罵「這是一個傲慢政府」,應該算是二次覺醒吧~~~~
好多人都這樣...看不下去了
陳培哲院士
現職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內科主治醫師
學歷
臺大醫學院醫學系醫學士(1974-1981)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U.S.A.博士(1983-1986)
經歷
臺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副教授(1987-1993)
臺大醫院內科主治醫師(1992—)
臺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1993—)
臺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主任(2001-2003)
臺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所長(2003—)
臺大醫院醫學研究部主任(2005—)
專長
微生物學、醫療遺傳學、分子生物學、腫瘤學、消化醫學(肝臟學)
---------------------------------------------------------
不找個有公衛背景的專家當指揮官,找個政治掛帥的
遇到危機下場就是這樣』
Re: [新聞] 國產疫苗選錯技術? 中研院士:七月絕對不可能做出來 https://disp.cc/b/163-dEBb |前情提要 https://www.facebook.com/PttGossiping/posts/2337276243076693
#強化三級警戒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COVID19 #COVID2019
醫學研究部北榮 在 張善政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歡迎收看《善哥聊天室》第45集,延續上週【基因剪刀手】系列專題,今天要聚焦討論 #CRISPR 如何應用於治療人類 #疾病 上。過去,許多 #遺傳性疾病 因為技術上的限制,在治療上會有較多的副作用,而在 #基因編輯 技術越來越進步的同時,遺傳性疾病似乎也找到了新出路,今天,我們將探討「基因編輯」到底有多厲害,居然還能再分為體內基因編輯和體外基因編輯?這麼說只要接受過基因治療,就萬無一失嗎?
如果你也對今天的主題有興趣,歡迎按讚並分享出去,有什麼想法的話,請踴躍在底下留言讓我們知道,也邀請大家捐款給我們唷!
🥺我也想加入善科的LINE社群➡️ https://reurl.cc/j7Xq61
⭐️本集節目資訊⭐️
主題:CRISPR助攻,基因治療大躍進
播出時間:2021.04.15 星期四 20:00
主持人:張善政(善科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來賓:邱士華(台北榮總醫學研究部主任)
⭐️喜歡影片的話,歡迎贊助我們⭐️
銀行:台北富邦(012)建國分行
帳號:724120005896
戶名:財團法人善科教育基金會
詳細捐款資訊:www.sancode.org.tw/how_to_donate.php
若有捐款請與本會聯繫
⭐️了解善科更多⭐️
YouTube|善科教育基金會 SanCode Foundation
https://reurl.cc/exV1Xm
Instagram|san_code
www.instagram.com/san_code
#CRISPR #基因編輯 #張善政 #邱士華 #善科 #善哥聊天室 #榮總 #貧血 #精準醫療 #普篩 #大數據
醫學研究部北榮 在 寶瓶文化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編輯OOXX】
〈劉秀枝醫師的 #正面思考〉:
‧我是無足輕重的小女兒,#但沒人注意就能擁有充分自由
‧我沒才藝,#但我有許多多才多藝的朋友
‧我老了,#但我老得自在有活力
‧我長得不漂亮,#但我聲音好聽
‧……
上週六(3月13日)參加的一場新書活動,是我所遇過最最快樂活力的分享會。
上面這段正面思考,不只是劉醫師在現場的分享,更是貫穿她的新書《你怎麼看待老年,它就怎麼回應你》的重要觀念。
台灣失智症權威劉秀枝醫師又出了新書:《你怎麼看待老年,它就怎麼回應你》。作者七十三歲,而分享會現場來賓平均也是美少女、帥少男的年紀,竟然像高中社團發表會一樣歡樂無限,笑聲不斷。
是作者的樂觀感染了大家?還是大家的樂觀相互傳染?我想都有。
在現場歡喜年齡變成國小低年級生級別的我,心裡偷偷汗顏,但又羨慕。
自己常常這裡痠那裡痛,前幾天還轉脖子運動結果竟然扭到!而環顧現場,有劉醫師每週固定打高爾夫球的朋友、固定健行的同伴、固定唱英文KTV課的老師和同學、固定上寫作班的夥伴,每週固定回榮總參加醫學病例討論會的她,榮總的同事也到場……每個人都活力無限哪。
令我印象極深的是,台北榮總醫學研究部的特約研究員沈弘德教授,身穿一件亮紅色外套亮麗開講(如照片),她興奮地說劉醫師像是「點亮她人生的仙女棒」。她的前半生就是專注研究研究再研究。但如今她跟朋友唱歌、健行、聚餐,更穿上了人生第一件亮色系的衣服,就是劉醫師的朋友送的。
我的爸媽都不在了,如果在,我一定會把劉醫師的書推給他們看,而且內文的字特別做得很大顆,看起來清楚又舒適,相信我爸不用再拿放大鏡,也很容易讀。
但我會推給我的姊姊們,大我許多歲的姊姊已面向老年(姊,老是很美的事:你怎麼看待老年,它就怎麼回應你XD)。
還有,自己超前部署:心境,會影響你怎麼做;你怎麼做,又將影響你的心理和身體健康。
與疾病共存,跟知識同在,和活力同生!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