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醫學生時代,做研究一直是我逃避的一件事。不論我在課外累積了多少美化 CV 的經驗,做研究從來不是我課餘的選擇項目。原以為成為了醫師以後,可以將臨床工作做得爐火純青也就足夠了,漸漸地卻發現事與願違。
因為在台灣,#研究的能力已經與臨床事務密不可分,從選醫院,到選專科、次專科的路上,每一關的考官都期待著考生在臨床能力外,是否能夠展現適當的學術產能。
▌適合從 0 到 1 研究新手的一日工作坊
缺乏資源的 PGY 如我,在認知到這個事實之後,便開始思考著如何跨出學術的第一步。但要跨這一步是要有底氣的,至少得讓帶我的老師,知道我事先做了哪些準備吧。正巧得知有同學參加了新思惟的《#醫學論文寫作工作坊》,主打適合從 0 到 1 的研究新手。
▌ 對統計完全改觀
課程共規劃了六節精實、高資訊量的課堂,分別由三位論文老手,陳一銘醫師、吳爵宏醫師、蔡依橙醫師,傳授多年來的經驗,並分享新手容易犯的各種錯誤,讓我們可以少走一些冤枉路,早早熟練。
從論文各個段落的分部解析、圖表與文稿的規劃、投稿期刊的選擇擬定、多元發展建立研究品牌,與如何成為時間管理大師從事研究,透過前輩詳盡的解說,讓我對醫學研究與論文寫作從虛無飄渺變的有跡可循。
課中的統計實作與製圖更是一大賣點。蔡校長透過背景故事的建立,引導我們用各種不一樣的統計檢定一路闖關尋找答案,並配合製作精美的 SCI 期刊等級圖表,讓我們在 3 個小時內,對各種常用的檢定方法與製圖輕鬆上手。
透過這個課程也使我對統計改觀,讓我了解到統計其實是科學的語言與表達方式,透過數據與圖表讓我們得以解決許多生活中的難題,做出正確的選擇,十分有趣。
🎯 名額僅剩個位數!
🔸 1/30(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SCI天天有,新思惟的研究課程,已協助眾多校友拚出人生第一篇 SCI paper,2019 年論文破蛋數高達 80 人,2020 年發表數更是屢創新高,最高單月 77 篇!
我們過去的課程,初學者來都非常滿意;即使傑出學者如登過外科第一名期刊的、超過 100 篇的、登過 Science 的學者們來上,也都有所收穫。
1/30(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內科陳一銘醫師,復健科吳爵宏醫師,放射科蔡依橙醫師,與你一樣的世代,超過 260 篇 SCI 發表經驗,給你最實用的建議。
🔸 立即報名|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Search
醫學論文寫作工作坊 在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Videos on Facebook Watch 的推薦與評價
醫學論文 與寫作工作坊Videos - 0 people are posting about this. 0 people are posting about this. . . 7.2K. 新手寫論文時,如何快速找出關鍵文獻?#醫學論文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