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開我們與惡的距離 打勾勾不打小孩】🙏🙏
昨天430是國際不打小孩日。在這個特別的日子,我們團隊參加由國家衛生研究院 、長庚醫院兒少保護中心和慈濟大學合力主辦,以「探究弱勢兒少保護個案之風險管理與身心發展」為議題的會議。🤓🤓
4月30日「國際不打小孩日」是由美國一個反體罰組織--有效管教中心(Center for Effective Discipline),在1998年發起的SpankOut Day。台灣也在2006年加入。這個發起是從兒童身體自由權的角度,呼籲大家試試看,至少在這一天不要打小孩。或許會因此體會到除了打罵,還有其他的方式教養對待兒童。因而『這天過後的每一天,都不再需要打小孩了』。🤗💞
昨天的論壇正是在這種保障兒童與青少年權利與福利的主張下產生的。社政、社福與醫療單位,共同討論如何針對受創的兒童與青少年,羅織身心發展的支持網絡。其中花蓮家扶中心王芯婷督導,從大腦創傷的角度,分享家扶如何以多元復原的方案(例如,動物治療、親子遊療、舞蹈治療等),看見青少年抵禦負面童年的能力,協助他們找回自我。精闢而充實的報告,流露出一線社工的專業與投入。
此外,台灣近年頻傳兒虐事件,長庚醫院兒少保護中心的李嶸主任,關於兒童死因回溯的報告,也讓我獲益良多。兒童死因回溯(child death review)是一種制度,是針對六歲以下,非自然死亡的孩子,組織跨機構、跨領域的專業團隊,收集孩童、執法人員、法院、兒童保護服務機構和照顧者的資料,進行系統性分析。主要的目的,是找出可以矯正的致死原因,並透過行政措施和制度的調整,加以改善,避免類似兒童死亡事件再發生。國健署去年開始,在高雄、台中與花蓮三地及開始試辦,討論了27個兒童死亡案例。立法院在今年三月通過修正草案,於「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13條條文中將兒童死因追溯入法。對於兒童的死因有全面、深入與系統性的掌握,我們才比較有機會在安全制度與醫療制度上做因應的調整。
兒童死因回溯制度的立法,和4/30國際不打孩子日一樣,讓我們看到整體社會對於兒童人權與生命的重視。邀請全天下的大人們在孩子不符合我們期待時,能深深深呼吸,別跟著暴怒失手。抓緊理智線,拉開我們與惡的距離,一起來打勾勾,不打小孩喔~🙏🙏
✅按我看衛福部提供的免費《#0到6歲正向教養手冊》線上電子書:http://bit.ly/2U5yYIj
🗂參考資料:
什麼是 「430國際不打小孩日」?
https://is.gd/5OBQoj
保護兒少大家一起來 共建社會安全網絡
https://is.gd/LYBOFy
430國際不打小孩日:打勾勾,不打小孩
https://is.gd/i6wCVg
今天國際不打小孩日!衛福部推「正向教養 大補帖」這樣教小孩
https://is.gd/FmH8Kt
打勾勾,不打小孩,超萌兒保操滴家
https://is.gd/AhNby0
兒虐告白 爸媽是我的噩夢
https://is.gd/LjV6km
#兒童死因回溯制度入法 #430國際不打小孩日 #打勾勾不打小孩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