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长的一篇文但值得你好一好读一读 👍
昨天是東京大學開學典禮,東大名譽教授上野千鶴子的「女性主義」致辭也引起話題。內容提到東京醫學大學黑箱入學事件展現的性別天花板、東大男學生集體性虐待私立大學女生事件中的學歷歧視和厭女情結、整個社會的階級資本差異等血淋淋的現實,狠狠打醒這些天之驕子們。
#好文推荐
#女性要读而男性更应该读
昨天是東京大學開學典禮,除了是「平成最後一次開學典禮」之外,東大名譽教授上野千鶴子的「女性主義」致辭也引起話題。因為女性主義名作《厭女:日本的女性嫌惡》的關係,即使非日文圈的同溫層也很多人認識她。致辭內容提到東京醫學大學黑箱入學事件展現的性別天花板、東大男學生集體性虐待私立大學女生事件中的學歷歧視和厭女情結、整個社會的階級資本差異等血淋淋的現實,狠狠打醒這些天之驕子們。但真正想分享的部份,是上野千鶴子身為一個學者、一個教育者、一個熱愛社會的前輩,對他們溫暖而深刻的期許。雖然真的很長,雖然真的還在趕工,但真的很想分享。
--
恭喜大家入學。
你們都是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今天才能來到這裡。
-女學生所處的現實
大家應該對於入學考試的公正性沒有任何疑慮,而如果發現當中有不公之處,會感到忿忿不平吧?然而,去年被踢爆的東京醫科大學入學考試黑箱事件中,就發現他們對女學生跟重考生的歧視。文科省針對全國81所醫科大學、醫學部實施了全面性的調查,發現女學生入學的難度之高,也就是相較女學生,男學生的平均合格率高達1.2倍。問題所在的東醫大是1.29倍,最高的是順天堂大的1.67倍,而名列前茅的還有昭和大、日本大、慶應等私校。低於1.0,也就是女學生比較容易入學的有鳥取大、島根大、德島大、弘前大等非首都圈的國立大學醫學部。而東京大學理科3類則是1.03,低於平均但比1.0高,這個數字應該怎麼解讀呢?統計很重要,根據統計數字,觀察結果才能成立。
女學生比男學生難以在入學考中合格,是因為男考生的成績比較好嗎?公布這份全國醫學部調查結果的文科省負責人員,作了以下的評論:「沒有發現其他男性成績較優秀的學部、學科,不論理工科或文科,多數都是女性成績較好。」也就是說,除了醫學部之外,其他學部的女性入學難度都應該要低於1,而醫學部之所以高於1的情況,應該有更進一步的說明。
事實及各種數據都證明,女考生的偏差值高於男考生。首先,女學生為了避免重考,傾向選擇容易錄取的學校應考。第二,東京大學入學人數,女性比例長期跨越不了「兩成的高牆」。今年度更比去年度低,僅有18.1%。然而偏差值是統計學上的常態分布,並沒有男女之差。所以比起男學生,成績更優秀的女學生應考東大的人應該更多。第三點,四年制大學的升學率本身就有性別的落差。根據2016年度的學校基本調查發現,四年制大學升學率,男性為55.6%,女性為48.2%,足足有7%之差。然而這個差異並非來自成績的落差,而是因為家長有著「兒子要念到大學,女兒就念到短大」這樣性別歧視的想法造成的結果。
最近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拉拉・優薩福扎伊造訪日本,訴求「女性教育」的必要性。但她所言只對巴基斯坦來說重要,與日本無關嗎?像是「反正就女生啊」「畢竟只是女生」這種潑冷水、扯後腿的言行稱為「aspiration的cooling down」,也就是意念的冷卻效應。馬拉拉的父親被問及怎麼教育女兒時回答:「我一直小心不要折斷她的翅膀。」沒錯,每個孩子天生都該有的翅膀,卻有太多女兒們被折斷了。
那麼,努力進到東大的男女學生們,等著你們的是什麼樣的環境呢?跟其他大學聯誼時,據說東大男生很受歡迎,但我從東大的女學生口中卻聽到這樣的說法。她們說被問到念哪間大學的時候會回答:「東京的大學……」因為如果講東大,對方會退縮。為什麼男學生可以以身為東大生為傲,女學生卻會猶豫躊躇?原因是男生的價值跟成績的高低正相關,而女性的價值跟成績的關聯卻非如此。女生從小就被期待要「可愛」,然而「可愛」究竟是什麼樣的價值?要擁有被愛、被選中、被守護的價值,其中就包含了保證不讓對方受到威脅的意涵。所以女生才需要隱瞞自己成績好、念東大的事實。
之前東大發生過工學部及研究所5名男學生,對私校女學生集體性凌虐的事件。加害者分別有3人受到退學、2人受到停學處份。姬野カオルコ改編此事件,寫了名為《因為她頭腦不好》這本小說,並以此為主題舉辦校內研討會。據說「因為她頭腦不好」這句話,其實是在調查過程中,加害男學生親口說過的話。只要看過這本小說,就能知道社會大眾是用什麼眼光在看待東大的男學生。
我聽說東大至今還存在著東大女生實際上無法進入,只接受他校女生參加的男性社團。也就是說,東大還存在著半世紀以前我學生時期一樣的社團。沒想在半個世紀以後的現在它竟然還存在,這讓我非常驚訝。今年三月,東京大學男女共同參畫室責任理事暨副校長,對此提出警告。因為排擠女學生的行為,違反了「東大憲章」所提倡的平等理念。
你們至今所經歷的學校生活,是表面上平等的社會。在偏差值的競爭中,沒有男女之別。然而,進入大學的那一刻,隱性的性別歧視就開始發酵。出了社會,更處處可見明目張膽的性別歧視。很可惜地,東京大學也是如此。女學生的比例學部約20%,研究所碩士課程是25%,博士課程則是30.7%。從更進一步的研究教職來看,助理教授女性比例是18.2%,准教授11.6%,而教授則降低至7.8%,比國會議員的女性比例還低。學部長、研究科長15人中有一位女性,但歷任總長還沒有出現過女性。
-「女性學」的先驅
女性學的研究開始於四十年前,之後改稱性別研究。在我還是學生時,世上並沒有女性學這門學問。因為沒有,所以我就動手開創。女性學誕生於大學之外,而後登入大學殿堂。我在25年前進入東京大學任教時,是文學部第三個女性教員。接著,我轉為在講台上教女性學的立場。一旦開始了女性學的研究,才發現世間充滿無解的謎題。為什麼會有「男主外、女主內」的規定?家庭主婦指的是什麼、做什麼的?沒有衛生棉或棉條的時代,生理用品是什麼?日本歷史上有同性戀嗎?因為從來沒有人做過調查,沒有所謂的先行研究的資料。所以不管做什麼,都會是該領域的先驅、第一人。今天你在東京大學,不管是做家庭主婦研究、少女漫畫研究或是性向研究都能拿到學位,這都是我們著手開拓新領域,奮鬥爭取來的。而促使我的動力,是無止盡的好奇心以及對社會不公的憤怒。
研究學問中也有所謂的新創事業。相對於衰退的學問,就有蓬勃發展的新興學問,女性學就是新創學問之一。不僅女性學,環境學、資訊學、障礙學等各種新的領域的發展,都是因應時代變化所需。
-隨變化與多樣性拓展的大學
先告訴大家,東京大學是所隨變化與多樣性不斷拓展的大學。學校會聘用像我這樣的人,讓我站在這裡講話,就是最好的證據。東大有過國立大學第一位在日韓國教授姜尚中老師,也有過國立大學第一位高中畢業的教授安藤忠雄先生,還有盲聾啞三重障礙的福島智教授。
你們都是經過千挑萬選來到這裡,而國家每年花在每一個東大生身上的費用是500萬圓。接下來四年,等著你們的是絕佳的教育學習環境,這是曾在這裡教過書的我可以擔保的。
到今天為止,你們應該都認為努力就有回報。然而,如同開頭所提的黑箱入學,即便努力也無法得到公平回報的社會正等著你們。之所以能夠認為努力就有回報,其實並不是你們努力的成果,而是拜環境所賜,這點希望你們不要忘記。你們能夠認為「努力就有回報」,都是因為一直以來所處的環境會給予你們鼓勵、推你們一把、助你們一臂之力,並對你們完成的結果給予肯定讚賞。但世上有很多人,他們是再努力也得不到回報、想努力也努力不了,或是努力過頭而弄壞身心。更有人是在努力之前,努力的意念就被「就憑你這樣」「反正像我這樣」這些話語擊垮的。你們的努力,請不要只用來讓自己往上爬。你們受到環境及天份的眷顧,請不要藉此貶低不受眷顧的人,而該拿來幫助這些人。並請不要逞強,好好承認自己的弱點,相互支持。女性學的誕生,源自女性主義這樣的女性運動,但女性主義思想並非要女人言行像男人,或要弱者成為強者。女性主義所追求的,是弱者也應該原原本本地受到尊重。
-在東京大學求學的價值
接下來等待著你們的,是與過往完全不同,無法套用理論,無從預測推算,未知的世界。至今你們所學,都是有正確答案的知識。但今後等著你們的世界,充滿了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學校內為何需要多樣性,是因為所謂新的價值來自體制與體制中,異文化間的磨擦。你們不需要將自己局限在學校之中,東大有支援海外留學、國際交流,以及針對解決國內各地區課題相關活動的制度。請你們追求未知的領域,邁向不同的世界,不需要害怕不同文化。只要有人類存在的地方,哪裡都活得下去。我希望你們學到的知識,能讓你們就算到了東大招牌不管用的地方,不論是何種環境、什麼樣的世界,就算變成難民,也能活下去。我深信在大學求學的價值,不在於獲得更多原有的知識,而是學會如何創造出前所未見的新知。創造新知的知識稱為元知識,而讓學生學得元知識,正是大學的使命。
歡迎來到東京大學。
「重考研究所值得嗎」的推薦目錄:
- 關於重考研究所值得嗎 在 Emily Ng 黃佩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重考研究所值得嗎 在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重考研究所值得嗎 在 梁茜雯 Jenny Chien-Wen Lia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重考研究所值得嗎 在 [請益] 該重考研究所嗎? - 看板Tech_Job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重考研究所值得嗎 在 問題重考研究所多年的價值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重考研究所值得嗎 在 [問題] 在學重考生的兩難,該如何抉擇? - graduate 的評價
- 關於重考研究所值得嗎 在 遠見雜誌- 【研究生了沒?!】大學延畢或重考研究所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重考研究所值得嗎 在 [代po] [問題] 該重考嗎? 的評價
- 關於重考研究所值得嗎 在 北醫大數據ptt Re: [問題] 高齡重考台大醫北醫選擇藥師+ 的評價
- 關於重考研究所值得嗎 在 [問卦] 重考研究所是不是很廢啊== | Gossiping 看板 - My PTT 的評價
- 關於重考研究所值得嗎 在 [問題] 老人重考選擇 - PTT 問答 的評價
- 關於重考研究所值得嗎 在 [請益] 該重考研究所嗎- 看板Tech_Job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重考研究所值得嗎 在 Re: [請益] 該重考研究所嗎? - 看板Tech_Job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重考研究所值得嗎 在 [請益] 研究所重考與否的抉擇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重考研究所值得嗎 在 要升大二了,請問該重考嗎? 還是該開始準備研究所呢?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重考研究所值得嗎 在 [問卦] 30歲放棄百萬年薪去考研究所歲值得嗎 - PTT推薦 的評價
- 關於重考研究所值得嗎 在 [討論] 碩班重考的必要性- Salary - PTT生活政治八卦 的評價
- 關於重考研究所值得嗎 在 該重考嗎? - graduate - PTT生活資訊討論 的評價
- 關於重考研究所值得嗎 在 [難過] 研究所又落榜了QAQ- 看板WomenTalk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重考研究所值得嗎 在 [請益] 累積年資還是離職補碩士? - Tech_Job - PTT生活政治八卦 的評價
- 關於重考研究所值得嗎 在 [討論] 處男魔法師30歲門檻是不是該提高了- C_Chat - PTT情感 的評價
- 關於重考研究所值得嗎 在 [新聞] 111學年新型學測調整為6科7節擬改考3天 - 紫山藥全聯 的評價
重考研究所值得嗎 在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大演講- 6 點希望我大學就知道的事 & 3 次人生低潮落魄時期故事
我 11 月 10 日受邀在台大校慶、化學系系慶時演講分享,為了這次公開演講,我要和公司申請,法務、政策、公關部門審核同意後才可以公開演講,考慮到活動在我回台灣的不到 12 小時的隔天,以及許久沒有演講,我一度想打退堂鼓。 但後來想著要回饋母校、母系,以及分享經驗給有興趣的朋友、學弟妹、粉絲們,我還是咬著牙,在過去一個月工作很忙之餘,做文件提交申請、以及寫稿、做投影片、練習演講。以下是是我昨天的演講稿,分享給不能到現場的朋友。
謝謝系主任,徐丞志老師的邀請,系辦許小姐的協調聯繫。今天很榮幸可以參與台大及化學系 90週年的慶祝活動,我是 2008 年 80 週年時學士畢業的! 今天想要從我大學及畢業後這 10 年來的經驗來和大家分享6 點希望我大學就知道的事,以及我 3 次人生低潮落魄的時期故事。
我 2008 年台大化學學士畢業後當兵,2009 年到台大環工所當助理準備出國申請,2010年來美國 Lehigh 念環境科學碩士,後來先在美國 Virginia 新創公司 Hook Mobile 當軟體工程師,2015 年到美國最大的太陽能公司 SolarCity 擔任軟體工程師, 2016 年電動汽車公司 Tesla 併購 SolarCity,所以我有大概 3 個月在 Tesla。 我在 2017 年一月以後是 Facebook 的軟體工程師。 我也是部落格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的作者,部落格中分享我轉換跑道成為軟體工程師的心路歷程、在矽谷的所見所聞、以及自我學習成長的筆記。
那今天最重要的主題,希望我大學就知道的事:
第一:希望我那時候就知道 Bitcoin 比特幣...這樣我早些研究, 2009、2010 年有在一個比特幣不到一美元或是很低的時候有買,可能現在就退休了。 哈,這是個玩笑話。我想主要的建議是是要對新趨勢保持開放接受的態度,說不定你可能得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這個世界,很多時候 “早” 就是一個很大的優勢。
第二:我在大學的時候除了學校的科目,並沒有多培養我的知識廣度,如果可以的話,我會想要多讀書,在本科之外培養各種不同的領域的知識,了解自我性向並確認人生方向,這樣我可能更早就會開始學習程式,也不需要半路出家了。
第三:多參與實習,接觸業界, 這可能是我最最希望我有早點做的事,在大一開始的每個寒暑假,到業界實習,從業界的工作來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累積的職業。我在華府綠色和平組織實習的時候確定了我不想要在 NGO 非政府組織工作做像是遊說法案的工作, 我在農業圖書館的時候確定了我不想在政府部門工作,依靠不確定的年度的預算來工作。 我確認我想在民間企業、快速有效率的知道自己能力,如果我的目標改變,我可以隨時調整。而每次實習工作,都幫助我了解到我內心真正的喜好。
第四:我自己是半路出家,我也了解到許多大學畢業生沒有做主修科系的工作, 化學系也不例外,我知道許多朋友,到現在也不是做純化學研究工作。 其實這沒有什麼關係, 我們應該保持開闊的心態,在這個時代找尋可以把你的技能及優勢發揮的職業。
第五: 跨界的合作及新應用是一直在發生的,我知道像現在科技業一直在顛覆許多傳統產業,如果你有新思維,找到好的切入點,我相信有許多藍海領域可以發揮。 當然,請不要誤會我,如果你已經在一個領域有熱情,想要一直專研也是很值得鼓勵的, 像徐丞志老師被Analytical Scientist 評選為 Top 40 Under 40 的分析化學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條條大路通羅馬,在一個領域深耕,或者找尋新領域探索,你的人生不論怎麼樣都可以成功, 一切就是看你的選擇、以及你如何付出。
最後: 提升自己的技能, 常常需要永續學習,我認為最重要的能力是學習新知識的能力。 在大學的時候,我們應該多理解及精通學習如何學習, 在線課程 Coursera 上就有一門 Learning How to Learn 的課,大家有空可以去學習這門課。當你的學習能力很好的時候,不管是要專研技術,或是學習新知識都會容易很多。
再來,我想和大家分享我 3 次人生的低潮落魄時期:
第一次落魄是我大學時期,我從小在班上或是學校都是名列前茅, 到高中也不例外,我高中考大學時不知道我真的想做什麼? 我填志願基本上就是從電機、物理、資工填下來,化學系好像是我第 6 個志願,進入化學系發現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許多同學是奧林匹亞競賽獎牌得主,或是高中就把一些大一大二的課都唸過了, 我和班上前半段的大神們差距大到真是連車尾燈都看不到。
當然我大一的成績還可以,排名在全系第9 名,主要是很多科目都是像高中一樣。 大二開始比較專業的科目一開始,我的成績就一落千丈,掉到後段 50幾名, 因為有一些轉系生進入化學系,所以總體的學生人數增加到快 70人,大三大四成績稍為好一點,但是其實很多都是靠非本科系的學科來拉成績。
因為我在化學系的本科目中找不到熱情,我大學時代嘗試轉系牙醫系,轉系考試取6名,我考第五名,但是因為我大一的物理化學微積分平均只有 79.69, 不到 80分,牙醫系也不讓我四捨五入,所以還是沒有轉系成功,打擊超大!
我對商管、財經、歷史都有嘗試,但並沒有真的找到我有熱情的領域。那時我常常心灰意冷,覺得我真的唸不下去,我有考慮休學重考,又或者是轉到一些可能大家都在轉出的系,想說比較好過。 好在我那時的女朋友,現在的老婆,極力阻止我,不然我應該就不會在這裡了。 雖然最後我沒有轉系或離開,但是我很多化學系的本科相關的科目都只是 60 幾分低空飛過,我的大學最後是在主修課很弱,通識及外系課程拉抬成績下勉強畢業的。
第二次落魄是出國讀書時期,因為我找不到特別有熱情的科目,但是我想要出國,當兵後我思考到我對環保領域一直有關注,於是我準備出國的方向是環境科學及環境工程方面。 很幸運我有申請上幾間學校, 2010 年我出國讀書, 原本以為會順利一些。我必須要說,美國的學校的讀書壓力比台灣時候大多了, 我從開學第一週的週末就開始要寫作業,讀書準備期中考,一次期中考的進度我覺得是快要在大學一學期的份量。 同時我為了賺學費,當中文助教,一週需要花 20 小時備課、教中文、及改作業,那時候的壓力真的是無比巨大!
我碩士論文的研究題目自然界水體中的汞的揮發模型,是在實驗室做模擬,2012 年畢業前沒有找到工作,當時我有許多同學畢業前都找好工作了, 我從 5 月畢業,一直到 9 月,投了 800 多封履歷,但是一個工作都沒有得到 (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文章- 面試技巧及心得,如何有條理的說服面試官?)。 我找工作時全美 50 州,只要有看起來有機會我可以符合條件的我都投,我連像是美屬薩摩亞島,這個我都不知道在哪裡的工作我都有申請,但我只有一些電話面試機會,但是都被拒絕沒有得到工作。
不得已,我只好先從無薪實習開始做,我先在華府綠色和平組織做實習做近 3 個月實習,後來在美國農業圖書館參加活動,認識了那時候的台灣人館長劉耀經博士,得到了無薪實習的機會(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文章- 感謝在美國遇到的貴人- 劉耀經館長、 Terry、Kirk)。那個時候真的算是我人生的最低潮的時候吧,畢竟我也己經畢業了好幾個月,燒了很多錢,但是都沒有找到任何工作 。我的女朋友那時候和我在馬里蘭和另外 2 個學生合租一個 3 個房間的公寓,我們每天都壓力很大的在吵架,但是因為住的地方很小,吵完也都還是在同一個空間,真的很痛苦。
因為在農業圖書館實習要處理資料,我開始學習程式,越學之後覺得很有趣,於是我投入幾乎是所有的有空時間來學習,在學習了大概 5 個月之後,我得到我第一份軟體工程師實習生的機會,工作是在 Virginia 的一家新創公司,雖然公司距離我住的地方有40 英里,大概 65 公里,但是我很珍惜這個機會,每天來回花 2 個多小時開車通勤。 過了 3 個月,我被以正職雇用,正式轉職軟體工程師。 我這個階段的落魄才稍稍緩解。
第三次落魄是到矽谷從新開始:
我當了新創公司的軟體工程師 1 年8 個月後,我說服我太太一起辭掉那時候感覺都穩定的工作, 到矽谷從零開始。那時後聽到我們決定的朋友們都不可置信,想說你這傢伙才剛開始做軟體工程師不到兩年,一下就又頭腦發熱的要去矽谷和別人競爭,我的老婆也覺得我第一個公司 CEO CTO 都很喜歡我,當初給我這個半路出家不太會寫程式的小子機會, 結果我就要離開了,會不會很沒有道義。 但我知道我覺得我的學習曲線及速度遲緩了下來,我想要趁年輕多學習,加上我想要挑戰自我,所以我說服了她和我一起從生活終於勉強收支平衡的狀態,再度變成 0 收入的形況。
因為我覺得我程式的底子還是不好,考慮到我不想再花 2 年上一個碩士,於是我上了一個 3 個月的程式密集班(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文章- Coding bootcamp 程式語言密集班- 從不會寫程式到3個月被矽谷科技公司雇用的終南捷徑?),那時候我們找到舊金山一個 Airbnb, 一間房子裡有 4 個房間,住了 9 個人,3隻狗,我們的房間比我們馬里蘭的公寓房間還要小的多,一個房間裡放一張床和一個小桌子就沒了,但租金卻貴得多,每天我一早 8 點出門上課,到晚上 9點或 10 點回家, 一週 6 天連續 3 個月都是如此, 而我的老婆, 那時候白天找工作,有時也探索舊金山, 我們的日子忙碌,但因為在一個新的城市,以及我在學習,有新鮮感讓我們生活不至於太苦悶。
我上完課後,像是我研究所畢業的情況一樣。許多同學 2 週到一個月都找到工作了, 我卻一直被面試公司拒絕。 為了省錢,我們搬了好多次家, 2015年全年我們搬了 8 次家。全舊金山灣區東南西北我們住過好多地方,最短的只住一天,長的也才一個多月,我們那時提著兩大行李箱,四處流浪,總希望在下一個住的地方就可以找到工作安定下來。好在,我大概在上完課後 4 個月找到工作了,我得到在美國最大的太陽能公司 SolarCity 的軟體工程師職位。 我們終於可以租一個公寓而不用一直換住處了。
在矽谷,全世界的人才都在這裡競爭,人多,機會也多,世界知名的科技公司及新創公司,你可以叫出名字的,許多總部都在矽谷,像是 Facebook、Apple、Netflix、 Google、Uber、 Airbnb。Amazon、Microsoft 總部在西雅圖,但在矽谷的辦公室也是越來越大。
我也是在矽谷認識那時候在史丹佛大學當博士後研究員的徐丞志老師,其實很有趣,我發現到現在,我的許多朋友們如果在美國的,大部分最後也都到了矽谷,這裡的景氣真的是很好,工作機會的數量很多,許多公司鼓勵創新、不介意非本科、或是失敗的精神,讓我在這裡也可以有容身之地。
我的化學成績不夠好,很勉強才從台大畢業,在矽谷,我的學經歷真是太不值得一提,我的許多朋友同事都是名校 CS (電腦科學)畢業生,血統純正(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文章- 你有 Impostor syndrome (冒名頂替症候群) 嗎?)。
為什麼今天要和大家分享我看起來很不順利的人生故事?其實就是因為我是一個普通人,一路走來跌跌撞撞,很多壓力很大的時候,懷疑自我的時候, 許多人不理解的時候。為了當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我付出了無數個夜晚週末加強自我, 希望我和其他人的差距可以慢慢縮小。大家可能都只會當下看到風光的表面,但是背後無數的艱辛真的是沒有親身體驗無法完全了解。
當然在座的學弟妹,你們的人生才要開始,希望我的大學總結及人生故事可以對妳們未來的選擇有一點啟發, 遇到困難知道這是人生的常態,大家都是辛苦默默的熬過來的。 軟體業有一句話說 You are suppose to struggled 你本來就該為工作掙扎, Anything worth doing is going to be difficult 一切值得做的事情都是困難的 !
我個人最喜歡的兩句話是
Whether you think you can or whether you think you can't, you're right. 不論你認為你能、或是不能做到一件事,你都是正確的
If someone else has done it then you can do it too. If no one has then you can be the first! 如果有人做過了, 你也可以做到。如果沒有人做過,你可以是第一個做到的!
有些時候我們會妄自菲薄,被別人懷疑,但是當你做了研究,做了足夠的功課,你必須要對自己有自信,堅持自己的選擇。畢竟,這是你的人生, 而你精彩的下一章節,就是從今天的決定及改變開始。
我是 Brian, 2008 年台大化學系學士畢業生,Facebook 軟體工程師,及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部落格作者,謝謝大家今天來聽我演講。
https://brianhsublog.blogspot.com/2018/11/WhatIwishIhadknownwhenIwasacollegestudent.html
重考研究所值得嗎 在 梁茜雯 Jenny Chien-Wen Lia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灣人才
遍地開花
加油啊!
[一些心裡話]
非常感謝新絲路雙月刊溫暖的專訪,幫我把關於求學、比賽以及台灣青年指揮發展的想法做了一次簡單的梳理。
礙於印刷限制,實體出刊內容略有刪修。在這裡我貼上專訪的全文,或許更能貼近我心中的話,誠摯跟大家分享。
*******
我所擁有最大的優勢,就是知道自己「沒什麼天份」
布加勒斯特國際指揮大賽首獎指揮——張宇安
訪問/郭士榛
整理修訂/盧家珍
臺灣首位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國際指揮大賽首獎得主張宇安,近年活躍於歐洲樂壇,年底亦將應TCO之邀,返國指揮專場音樂會《旅人III─榮耀》,揮灑他對於當代國樂團的聲音想像。本刊特別越洋專訪現居德國柏林的張宇安,暢談他的學習歷程及經驗見解。
由業餘社團到指揮研究所的奇特歷程
張宇安的學習歷程十分特別。他自小在澎湖長大,也沒有接觸過任何音樂科班體系,踏入音樂的世界是在就讀馬公高中時加入國樂社自學笛子時開始的,然而一學便是深愛,高中三年幾乎以社團為家,自主學習的經驗也對他其後的音樂態度影響深遠。考取師大音樂系後,除了領導師大國樂社以外,張宇安也組建自己的交響樂團和絲竹樂團,主動創造磨練技藝的機會跟舞臺。
剛進師大音樂系時,張宇安的樂理、和聲、音樂基礎訓練的成績分組全都是最初級班,他很快就發現自己是天份最不足的那一個!「當同學們都去上高級和聲學時,我都戲稱自己在補修低級和聲學。」然而他知道勤能補拙才是唯一出路,畢業即以應屆榜首考取師大研究所指揮組,向指揮之路跨出了第一步。張宇安表示:「支撐我的最大資產,並不是高超炫目的技術,而是那股最貼近初衷的強烈熱情。也只有這股熱情,才能賦予音樂感動自己而後感動他人的力量。」
婉謝美國名校邀請,執意重考柏林指揮班
張宇安在研究所期間大量指揮首演臺灣作曲家作品,因而於2011年受邀參與美國當代音樂節開幕指揮演出。演出結束後,兩位美國指揮界的重量級人物Marin Alsop和Gustav Meier一起來到後臺,邀請他直接留在美國Peabody音樂院就讀,並提出可以免試直接入學、兼任Baltimore symphony orchestra指揮助理的條件。
「我當然知道這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幾乎找不到任何拒絕的理由。只是我不斷問自己,這是我想走的路嗎?」張宇安對於德奧系交響樂團質樸誠懇的聲音無比嚮往,也渴望在那樣的環境下養成自己的指揮學習。在長考之後,他還是婉謝了美國的邀請,執意朝德奧之聲走去,然而第一次報考柏林音樂院的結果卻是令人吃驚且失望的。
「當時,柏林的指揮教授直言我沒有任何留下來學習的實力。」張宇安說,「一開始我很不服氣,但接觸過那裡的演出跟音樂水平,才了解自己有多麽無知。指揮和任何藝術一樣,鑽研得越深,越會發現自己的渺小。謙虛不是一種矯揉作態,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自知之明。」張宇安回憶,落榜那段時間是最痛苦的,但也是在那時候,才會更確定心之所向,那是屬於自己的音色慢慢累積沈澱之時,只要撐得過去,所承受的打擊都會變成一輩子受用不盡的寶藏。
半年後,張宇安再訪柏林,以正取一被錄取。如今已完成柏林音樂院碩士文憑的他,在考取博士級最高藝術文憑之後,也開始了自由指揮的生涯。對於在德國求學的點滴,張宇安認為,追求卓越最重要的觀念之一,就是盡可能處在同儕都比自己更優秀的環境裡,在柏林影響他的有指揮家、演奏家、作曲家和形形色色的藝術人,除了增廣見聞,更不斷翻轉他的感受能力跟認知模式。「想要生存在藝術的道路上,不能只是安於做個舒適圈裡的前段班,必須有走向未知的勇氣,才有找到活路的可能。」張宇安說道。
對於比賽與臺灣青年指揮的想法
談到指揮比賽,張宇安直言:「比賽可說是當今年輕音樂家發展之路上的必要之惡。」他認為,在講求速效的指揮比賽中,其實不太容易求得深刻的音樂,「頂多勉強證明你能指揮,排練算有效率,然後樂團不討厭你。指揮的音樂修為是不能藉由比賽來品評高下的,而大賽首獎也絕不是指揮事業的保證。」然而在這個資訊快到藝術必須講求包裝的時代,比賽仍然是最迅速成名的方式。「但矛盾的是,好的藝術無一例外的需要時間,尤其是音樂。速效講求的是工整、是正確,但是其中能有多少美感、獨特性?恐怕是謝謝再聯絡了。」
某位重要的臺灣前輩指揮家在張宇安獲獎當晚傳來訊息:「一直等著聽到你的好消息,如今終於看到你的才情與努力所開出的第一綻花朵。恭喜!我知道你知道,路很長,才剛開始。看著你的感言,讓我相信你會走得遠。」張宇安那時一個人點了杯啤酒坐在布加勒斯特的無名小巷讀著訊息,「說實話,擁有這樣的理解比拿到大獎更值得驕傲。」他說,像是一位走過這條荊棘路的前輩拍著你的肩膀告訴你:「我知道你也會心急,但沒關係的,路很長,一定要慢走。」
當被問到對於臺灣青年指揮人才輩出的看法時,張宇安笑道:「近幾年來,臺灣青年指揮的素質水平和出線的比率,相對世界各國來說的確驚人的高!好多個外國朋友來問我為什麼?我都說是臺灣的米有靈性兼有音樂性,叫他們快去亞洲超市買來吃!」他認為,臺灣青年指揮都默默有一股拚勁,想在日益艱鉅的國際空間和音樂環境裡為自己和家鄉爭光。「也正是因為面對僧多粥少的困境,絕大多數的我們沒有攀親帶故、搞裙帶關係的空間,反而必須更腳踏實地的用努力和實力說話。」
「其實臺灣還有太多留在國內或旅居海外的優秀青年指揮值得大家認識和喜愛。他們還沒有得過獎,或是他們的風格手法本來就不適合去比賽。然而他們很多方面或許都是比我更優秀的指揮家、音樂家,也絕對不會輸給很多從海外請來,登台一次後就此消失的生面孔。」張宇安誠心希望大家能多去聽聽他們、去探索他們。用自己的耳朵,而非大賽捷報來評價一位音樂家的優劣。
《旅人III─榮耀》張宇安與TCO
2017.12.16
重考研究所值得嗎 在 問題重考研究所多年的價值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2021年4月20日 — 小弟我重考研究所兩年理工,依舊沒考上理想學校還是回原校,一堆人都說出社會只有第一份工作有差,不知道是不是真 ... 心情為了這些再拼一次值得嗎? ... <看更多>
重考研究所值得嗎 在 [問題] 在學重考生的兩難,該如何抉擇? - graduate 的推薦與評價
... 為一個中文系畢業的學生,從萌生考研究所動機、開始補習到上場考試前後時間只有半年,身為一個社會科學門外漢、準備時間不夠,台政大又皆落榜當時我認為能考上師大 ... ... <看更多>
重考研究所值得嗎 在 [請益] 該重考研究所嗎? - 看板Tech_Job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小弟背景 元智通訊大四
這次只有考到 中興中正 通訊所
其他連備取都沒有
考前家裡出事,回去家裡十天
基本上那十天沒有進度,回來心情也很差
我知道這不是藉口,但多少影響我的心情
回來隔天馬上考 中央中山
考成大前,中央中山落榜讓我很頭很大
今年中央跟成大都差一題的分數進備取
困境:
1.我爸不支持我重考、身邊朋友沒有人支持我重考
2.重考沒有戰友
3.對通訊系統沒有愛,我確定不走系統與訊號
優勢:
1.就算我爸斷我金援,我還有錢可以考
2.這麼逆風都可以讓我快摸到成大,
我覺得我自己不笨
3.對程式有自信,至少不怕程式
我想請教
中興學歷出去找工作與中央中山有沒有差別?
以後升遷的 potential 會不會因為學歷輸人?
目前確定走網路組,在校程式修課成績都不錯
因為我考完到現在身心都很亂,
所以我不知道該怎麼做決定。
我知道這不是學生板
但想請教大家的意見,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7.91.21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556270924.A.48C.html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