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布袋戲為何在2020年沒有辦法像【鬼滅之刃】般在台灣引起大眾熱潮?
會寫這麼一大篇,是因為今天身邊有朋友在討論【鬼滅之刃】的題材也很適合以布袋戲的形式演繹,但為什麼台灣的布袋戲多年來一直都有固定的產出,卻不像【鬼滅之刃】般能在大眾之間獲得巨大迴響呢?
台灣的布袋戲能不能發展成【鬼滅之刃】那樣受歡迎的劇集?我認為若是純以表演形式來說一定可以,2015年虛淵玄為日本市場所製作的【東離劍遊紀】就證明了這一點,而且當時所引起的熱潮並不只有日本,甚至連美國都引起了討論,但是為什麼時至今日,本土的霹靂布袋戲與金光布袋戲卻還是在台灣的影視環境屬於弱勢?
我覺得問題還是出在故事編寫的邏輯並不符合當代臺灣大眾的觀點,以及戲劇形式的格局太過遠離大眾,第一,【鬼滅之刃】雖然是在講大正時代發生的故事,但是劇集的觀點其實是當代日本青年的觀點出發的故事。炭治郎是個熱愛家庭、不喜與人鬥爭,而且還是一個很愛哭的主角,這種角色是很難出現在1980-1990年代的日本動畫當中的,1980年代的少年動漫主角多半都是熱血的硬漢,【北斗神拳】的拳四郎、【七龍珠】的孫悟空、【城市獵人】的冴羽獠,我們是很難看得到他們流下眼淚的,但是到了2010年代的動漫畫,吐露角色心聲,哭喊給觀眾聽的主角們已經充斥了日本動畫。【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的菜月昴、【我的英雄學院】的綠谷出久、到【鬼滅之刃】的竈門炭治郎都是,主角個性的變化,其實也應該多少反映當代觀眾內心的價值觀,1980-90年代的觀眾可能渴望自己是擁有強大潛力的硬派角色,但是到了2000年之後,主角內心的軟弱面成為更被著重的元素。
再者,【鬼滅之刃】的故事編寫方式與霹靂與金光相較更易於入口。
【鬼滅之刃】的第一集就像是【鋼鐵人】的第一集般,幾乎完全沒有花時間跟觀眾解釋整個故事的背景設定,就只是直接讓觀眾看著主角炭治郎下山賣炭、回山上遇到全家死光,然後被迫踏上殺鬼路程的故事,之後整整四五集都是他個人的故事,旁邊出現的角色都是為了炭治郎與禰豆子的冒險旅途以及觸發他們兩人的情感所出現的角色,而且以炭治郎自己的心路歷程為最大主線,其他人的心聲與故事都不會喧賓奪主,觀眾也可以更加專心的了解角色,並且同理他的遭遇,在觀眾已經極為熟悉主角的個性與心境之後,才會慢慢開始插入其他角色的故事,並且才開始介紹整個世界觀,如鬼殺隊、無慘、上弦、下弦、鬼殺隊中的各種柱,乃至於炭治郎不為人知的身世等等。
而霹靂與金光布袋戲劇集相較之下,則像DC與漫威那種百年老店的漫畫長篇連載,已經講了太多年,且每一擋戲都偏好要像【魔戒】首部曲那樣,一定要一開始就給觀眾上一堂極為硬派的「苦境地理頻道」、「道域探索頻道」,然後永遠都會有上一擋的人事物還沒有收尾。這對新的觀眾來說往往都是巨大的負擔。
以【霹靂英雄戰記刀說異數】為例,在第一集就硬是介紹了素還真、秦假仙、蔭屍人、金陽聖帝、通瑤池、金少爺、八面狼姬、歧路人、太黃君、呂博壽....,即使是我最近追看的【霹靂兵烽決】,第一集也是用現代觀眾難以熟悉的文言文,講了一大堆專有名詞,光是這麼一下,以輕鬆娛樂為目標的觀眾早就已經打退堂鼓了。
再者,布袋戲劇集的故事仍舊偏好多線敘事,往往這個角色的故事只講了五分鐘,戲就要切到另一邊講述另一個角色的故事,故事在初期比較不照觀眾的需求,往往還沒有充分認識角色,他們兩人的對話也高深莫測,但觀眾在收視初期往往都還沒有充分認識角色,故事就立刻跳到了另一邊,這對於想要加入的新觀眾而言的學習強度是非常的高。
我最近推朋友去看布袋戲,他們的反應就是實在難懂,我最後都只能告訴他們,不要從那擋戲的第一集看,直接看六七集之後,只看打鬥的精彩場面,然後追正派主角的線即可,因為反正都是看不懂,還不如直接從後面看,看看那些角色私下的有趣對話,然後使其產生好感,進而有同理,接下來再看他們發生的事情就好,反正對話量很大,幾乎每次碰面都要會很雞婆地講前面發生了何事,所以布袋戲從一半開始看才是正確的觀賞方式。
我想,這可能也是過往布袋戲劇集在電視台播送時所設定下來的規則,因為在那個電視播送的年代幾乎沒有幾位觀眾能夠把所有的劇集全部追完,我們身為被動觀眾,幾乎都只擁有從一半開始看劇的經驗,而布袋戲的節目正是設計給觀眾,讓他們從一半看也看得懂的。
其實這在以往可能是個優勢,因為可以吸引看上一擋的觀眾繼續收看,然而很不幸的,在現在這個布袋戲觀眾已經不是大眾的世界底下,這個功能已經漸漸消失了,對於新觀眾而言,可能只剩下史艷文、素還真、黑白郎君、葉小釵、一頁書這幾個角色還躺在三十歲以上的觀眾久遠以前的記憶當中,如果你要問二十歲的人這些角色是誰,他們都只會滿臉問號的看著你。為什麼?因為打從1990年代末,布袋戲不再出現在大眾日常看到的媒體,退回到只能花錢才看得到的市場時,他們就不再是大眾角色了。
這也是為什麼布袋戲的劇集總是只能不斷招攬老觀眾回籠,卻鮮少能真正拓展新觀眾的原因之一,即使是黃立綱的金光布袋戲創立年份不過十年多,但是金光一直以來 所訴求的目標也只是拉回布袋戲的固有觀眾群,像是PTT布袋戲版、巴哈姆特布袋戲版總是會看到金光粉與霹靂粉的爭執,但是這些吵吵鬧鬧永遠出不了這個領域,為什麼呢?因為布袋戲已經與大眾習慣的劇脫節的太多,這些核心粉的對話旁邊的人根本聽不懂,更別提會去關心了。
布袋戲的形式本身並不是問題,光看霹靂與金光在YT上的頻道所製作的種種武戲,就可知道台灣布袋戲產業在武打與特效上絕對不弱,甚至那些操偶的武打與分鏡可說是獨步全球,哪怕是NETFLIX的【魔水晶】或是【星際大戰】都無法用實體偶戲做出如此劇烈的武打,但是目前無論是金光或是霹靂的劇集,其核心價值觀與說故事的邏輯都還是停留在1990年代末期,這是布袋戲劇集在台灣市場脫節最主要的原因。
當然,布袋戲推廣的路上需要面對的問題並不單單只是故事編寫的方式,單口聲演的獨特性與排外性、角色的美術風格與大眾美感的落差,偶戲本身不同於真人劇的獨特性等等都是另外要面對的問題,但那些都是後話了。
延伸PODCAST:
【鬼滅之刃】的特色與優越之處在哪裡?【Podcast|半瓶醋|馬可多】
https://youtu.be/cxaYCrS9aKs
【半瓶醋聊布袋戲】專題集結
https://dabbler.pros.is/398wta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萬的網紅PILI 霹靂布袋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霹靂英雄榜 #素還真 百變特輯 初登場:霹靂金光 第13集 霹靂化身最多的首席男主角,溫文儒雅、器宇軒昂、超凡脫俗、武學莫測高深、足智多謀、博學多能、謙虛有禮,處世圓融冷靜、慈悲親和、關懷眾生;以武林和平、天下大同為己任,『謀為天下謀、利為天下利』 - 無我、無為!為武林風塵默默承受一切,多次以...
「金光布袋戲主角」的推薦目錄:
- 關於金光布袋戲主角 在 半瓶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金光布袋戲主角 在 鐵打的貴婦 Stacie Chen 陳璧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金光布袋戲主角 在 鐵打的貴婦 Stacie Chen 陳璧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金光布袋戲主角 在 PILI 霹靂布袋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金光布袋戲主角 在 [問題] 金光的主角- 看板Palmar_Drama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金光布袋戲主角 在 金光布袋戲-角色武學招式特輯-史艷文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金光布袋戲主角 在 不是史豔文的老婆啦XD 霹靂布袋戲的男主角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金光布袋戲主角 在 [霹靂] 霹靂世界的有錢人PTT推薦Palmar_Drama 的評價
金光布袋戲主角 在 鐵打的貴婦 Stacie Chen 陳璧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處長的日常
#台灣第四金
#越在地越國際
#布袋戲界的奧斯卡獎
#14st金掌獎頒獎典禮
#2020雲林國際偶戲節
#ㄧ手撐起偶的張大師算你狠👍
第十四屆金掌獎頒獎典禮延續去年,比照三金(金鐘、金曲、金馬)規格- 把榮耀回歸於藝師及入圍者,從進場紅地毯儀式到整個頒獎典禮型式,以及全程直播的模式,在在體現堪稱偶戲界奧斯卡獎的難得與慎重,以及縣府對這個代表台灣意象第一傳統表演藝術的重視!
把事/活動搞大,除了表達對傳承者的敬重,也希望藉此喚起更多人對台灣傳統表演藝術的重視,掌中戲可不是一般人印象中的廟埕小戲,而是涵括了文、武、演、歌、技、導、戲曲、編劇、聲光、道具、布景⋯ 展現「一口說出天下事、雙掌舞弄百萬兵」我們台灣獨步全球的偶戲藝術。
所以說金掌獎足以涵括金曲(歌曲)、金鐘(戲劇)、金馬(電影),甚至近百年的偶戲傳承,有數不完的原創IP,每一位主角專屬的主題曲、配樂, #霹靂國際多媒體 與 金光布袋戲 早已躍上大螢幕,結合科技數位動畫,甚至坐看未來5G在影視娛樂的發展,就屬掌中戲最具潛力,何謂越在地越國際?偶戲便是!而這也是我們極力主張, #文化部 應該高瞻遠矚,將金掌獎定為第四金,發展這個最具國際競爭力的掌中戲娛樂產業,而非在危危欲墜的夕陽產業中掙扎。
掌中劇團是台灣最普遍的表演團隊,全台各縣市皆有傑出者,雲林是布袋戲故鄉,自然是大本營(立案137團),每年金掌獎有來自全台的參賽者,大家系出名門,彼此維持著互敬的競合關係,台面上是競爭對手,台面下是稱兄道弟的朋友,大家本著對掌中戲的熱忱,以及傳承的使命感,世代相傳師徒間深厚的情義,在頒獎典禮的真情流露可見,這是幕前見不到,幕後的真實故事,因此發揚偶戲的文化與精神,不只是雲林的事,而是台灣的事!
今年金掌獎頒獎典禮,再度讓大家開眼界了- 哇!偶戲也可以這麼青春活力,今年金掌獎以展現布袋戲的新世代為出發,由臺灣第一舞者張逸軍規劃以多元不同展演藝術的結合,人體戲棚結合傳統布袋戲偶碰撞加拿大嘻哈饒舌,展現出布袋戲的新世代;同時也以六大金掌獎項為元素呈現出精彩戲人生為概念,以日本知名節目我變我變我變變變的創意手法揭開布袋戲後台的神秘面紗。讓民眾更加認識金掌獎的精隨。
金掌獎的精神:傳揚臺灣的布袋戲文化,也將榮耀回歸於精彩演藝的藝師們,讓更多優秀藝師被看見。
今年比去年精進,明年肯定要更好!鐵打的團隊們💪💪
👁🗨顏伯駿老師與張藝老師誇獎我們把頒獎典禮做出超乎想像的高水平質感,我想這要歸功於鐵打團隊們的使命必達👏🙏
於此容我說明,很多人質疑我們的活動花很多錢,事實並非如此,花很多錢與很會/懂得花錢不ㄧ樣,我們屬於後者,在有限的資源下做出最高的質感最好的效應!🙏🙏
金光布袋戲主角 在 鐵打的貴婦 Stacie Chen 陳璧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飛碟聯播網FM90.5_民生展望電台
▪️主持人:鐵打的處長
▪️開講主題:2020雲林國際偶戲節
▪️播出時間:10/01(四)上午10點
▪️本集嘉賓:
開幕音樂會-男神時代的策展人金光布袋戲 黃立綱
2020雲林國際偶戲節(男神時代)
布袋戲獲選為台灣意象第一名,經典要角幾乎都是男主角,因此就以
男神時代為主題,其實是要讓大家知道什麼是布袋戲經典要角。雲林
是布袋戲的故鄉,擁有全台數量最多的布袋戲團及州閣兩大流派。從
古典布袋戲、金光戲到電視布袋戲,雲林布袋戲總能引領風潮,「五洲園」、「新興閣」兩大流派開枝散葉,兩大劇團佔全台戲班七成以 上。捧在掌心提攜後輩,心心相連為布袋戲文化不遺餘力。
黃立綱
是黃俊雄和西卿的兒子,早年便和父親一起從事布袋戲工作,也曾經
接觸賽車甩尾、街舞、Hip-hop等年輕人熱衷的領域。目前黃立綱與黃
俊雄及黃鳳儀共同成立天地多媒體,拍攝金光布袋戲系列,從《黑白
龍狼傳》開始全程擔任口白。
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台灣百大接班人」文創界亞軍
創立台灣第一部真人與布袋戲微電影《布袋甩尾》
台灣首部Full HD布袋戲《天地風雲錄之決戰時刻》
第二十屆上海電視節亞洲動畫創投會「優秀項目由黃鳳儀幫助參與。
2016年8月27日帶領金光團隊首次舉辦金光大匯演,完成金光布袋戲
官方後援會「金光最大黨」會員限定首次大型布袋戲音樂表演劇。
金光布袋戲主角 在 PILI 霹靂布袋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霹靂英雄榜 #素還真 百變特輯
初登場:霹靂金光 第13集
霹靂化身最多的首席男主角,溫文儒雅、器宇軒昂、超凡脫俗、武學莫測高深、足智多謀、博學多能、謙虛有禮,處世圓融冷靜、慈悲親和、關懷眾生;以武林和平、天下大同為己任,『謀為天下謀、利為天下利』 - 無我、無為!為武林風塵默默承受一切,多次以絕頂智慧化解災厄,置之死地而後生,為天下蒼生應現各種精彩玄奇的身份!幽默風趣的隨機教化,難捨能捨、忍辱負重、不計毀謗、無怨無悔,默默付出,不遺餘力、不求回報,真乃具足大慈悲與大智慧的凡聖一體,反璞歸真『素還真』。
素還真:https://drama.pili.com.tw/role/su/
#臥雲 #白髮劍者 #靛羽風蓮 #業火紅蓮 #墨淵水蓮 #雙蓮滅死神 #戰甲素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mzWDVncGEw/hqdefault.jpg)
金光布袋戲主角 在 金光布袋戲-角色武學招式特輯-史艷文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金光布袋戲 -角色武學招式特輯-史艷文 ... 父史豐洲征交趾時殺死交趾一路元帥無頭將軍(藏鏡人父親),又為交趾軍二路元帥紫玄冠所殺。史老夫人獨力撫養 ... ... <看更多>
金光布袋戲主角 在 不是史豔文的老婆啦XD 霹靂布袋戲的男主角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當然是史豔文啊~素還真是哪位?」 「素還真?她不是史豔文的老婆嗎?」 ... 分別為霹靂布袋戲(素還真)、天宇布袋戲(紅雲驕子兩卷書)、以及最早的金光布袋戲(史豔文) ... ... <看更多>
金光布袋戲主角 在 [問題] 金光的主角- 看板Palmar_Drama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目前的金光及霹靂,都是從黃俊雄的雲洲大儒俠系列延續下來
等於是平行時空的兩部劇集
不過我想問的是,金光是否有設定一位主角,也就類似金光的品牌形象
像講到黃俊雄大師的雲洲大儒俠系列就想到史豔文
講到霹靂系列就想到素還真一樣
金光是否有意塑造一位品牌形象? 或是預計要用多主角的路線呢?
目前看起來似乎是以多主角路線為主,不過俏如來似乎有撐起一片天的趨勢
以到現在黃俊雄大師及霹靂系列來看
主 角 人氣俠客 宿 敵 強力後盾
黃俊雄 史豔文 獨眼龍 藏鏡人 無
霹 靂 素還真 葉小釵 無 一頁書
以上名單是指已經到主角等級,不太會從劇集離開的人物
而金光目前的從黑白龍狼傳到現在九龍變
儼然已經成就一番氣候,可以永續發展是有可期的
不曉得是否會照上述黃俊雄跟霹靂一樣的模式發展呢?
若是的話又會是哪些角色?
本來我猜測金光之後主角重擔應該會慢慢落在俏如來身上
不過看過這禮拜的搶先看我突然覺得
若是金光的主角是默蒼離,經典宿敵是溫皇
類似像金田一及高遠遙一這樣的發展似乎也不錯 (雖然這幾年高遠遙一讓人很搖頭)
另外想問另一個角色,酆都月
其實我從小就非常喜歡布袋戲,而喜愛布袋戲最重要的動力就是布偶
而酆都月的造型一整個打中了我的點,是霹靂裡不是很常看到的書生劍客造型
其實之前我有追了決戰時刻前十集,不過對這角色的定位至今仍然不是很了解
一直到現在九龍變尾聲了,知道他還活著,但是似乎一直是可有可無的角色
感覺上像是一個想要有所作為但是卻一直影響不了大局的雞肋角色
是角色路線已經走盡了,還是其實他有另外的伏筆
只是目前線還未走到他身上呢?
謝謝各位解惑 (鞠躬)
--
秋臨風起 是秋殘,還是風悲?
夕陽沉,月初昇
又有誰能千秋萬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6.210.1
其實我也有想過這個問題
主角會讓劇情綁手綁腳的,如果像霹靂這樣一做二十幾年
不死系的bug一定會愈來愈多,畢竟不能離開,又要應付數十年來的包袱
但是有主角最大的好處就是人氣匯集得很快
沒有主角或是一直替換主角的話
擔心的點就是在銜接的時候人氣流失
啊啊啊,抱歉
謝謝指正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