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難為雞蛋,躺平是它的職責】
或許是因為今年疫情嚴重,不管海內外的粉絲好友,通通只能待在家裡。不能上山,不能下海,只能蹲在地上用盡力氣將雞蛋立起,於是不管任何社群平台都在認真的秀立蛋,一整天有無時無刻被蛋洗的感受!!
身為反思者,就覺得為什麼人人都在這一天要為難雞蛋!雞蛋身為「躺平主義」理念的先驅者,能躺就不要坐,能坐何必站。破掉。後就完成了一生的使命,就連蛋殼也是很營養。
或許你會問什麼是「躺平主義」?這是源自中國的流行網路用詞,指新一代的年輕人因為整體經濟下滑、社會問題不斷攀升又無法解決,對現實環境產生失望而做出的的選擇,簡單來說就是「與其跟隨社會期望堅持奮鬥,不如選擇『躺平』,無欲無求」。甚至延伸出「內捲化」的一種方式,具體來說就是「不買房、不買車、不結婚、不生娃、不消費」及「維持最低生存標準,拒絕成為他人賺錢的機器和被剝削的奴隸」。
心想,這不是說我嗎!我的確是另類的「躺平主義」的先驅者,畢竟80年代出生的這群人,一畢業就遇到SARS,畢業不到五年就遇到全球金融風暴,到了三十而立那年整體社會經濟都爛到爆。朋友聚會常開頭問句話就是:「你要去中國工作嗎?」那時候,不管中國沿海一個小城市都比台灣任何鄉鎮都有活力許多,至少薪水是有活力的。
為了『安穩』兩個字,不想在私人企業隨波逐流,一再的辭職、面試被羞辱,有人花了幾年考了公職或是國營企業,只為緣「結婚生子』的夢。心想事業有成、有車有房,那麼離幸福美滿就只有一步之遙了吧!沒想到如今的百萬年薪看起來還是很落漆,畢竟王子麵都從5元變成12元,滷肉飯從一碗15元變成35元,感覺沒結婚就得承受是個失敗者的眼光。
40歲這輩的我們,經歷最好的黃金歲月,同時也是一直都被打壓的年代,被經濟打趴的年代。讀者Allen很認真寫了一封讀後心得給我,他說原本想結婚生子,卻因為相處溝通遇到瓶頸的狀態下分手了半年,頓時失去人生目標調整中時,因緣際會下看到雪兒CHER的臉書,覺得我活出我們這一代不一樣的人生,開始好奇我如何這擺脫傳統框架的勇氣與想法。
之後看完《生活中,選擇留下合適舒服的人》新書之後,決定先把婚姻從計畫中拿開,也開始找一些興趣充實自己,也感恩命運讓他在還沒進入婚姻之前就先遇到我,認清結婚也不是一個安穩的選項,不然壓力可能大到讓自己賠了夫人又折兵。
最後他問我說:「如果我要去讓眼界與內心成長的旅行的話,妳會推薦哪個國家呢?」毫無疑問我會回答「印度」。
畢竟能經歷印度自助旅行洗禮者,無論身心都會有額外很深刻的收穫,尤其是要對抗嘟嘟車跟騙子時,簡直就是人生智慧成長大躍進。躺平主義其實跟印度很多哲學是相似的,無欲無求,才能接近心中的美好。願你能在端午之後也好好躺在家裡,躺好躺滿,平平安安。
而我並非真的無欲無求,只是不想過度努力去把當下過太累,框架內的世界不適合我,那就往框架外生活,斷捨離也只是經過而已。
親,端午節,平安。
願你生活中,選擇留下合適舒服的人,沒有,自己一個人過也很好。
✈ 印度 阿格拉
-
《生活中,選擇留下合適舒服的人》
不買一本送禮嗎?穿破人生的哲學好書
博客來:https://reurl.cc/4yEqzV
金石堂:https://reurl.cc/mq8Wn9
MOMO:https://reurl.cc/Xe1O4j
金融與美好社會心得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讀墨專訪】厲害的信用卡玩家,年年出國都是銀行買單!──專訪理財達人寶可孟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這一次很榮幸接受 讀墨的專訪,分享了我自己的信用卡使用心得跟投資理財經驗談。文末也推薦了15本必讀清單,有興趣的小財神,一起來看看這篇報導吧😁
✍完整採訪👉https://bit.ly/3wIP3qr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您選擇「商管書」(包括投資、理財、趨勢、管理等等)的標準是什麼?您認為一個對理財沒有概念,只模模糊糊地想要「讀本商管書」的入門讀者,您會建議他先讀哪種類型或哪一本書?為什麼?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答:第一個標準是「簡單易懂」。對初階理財者來說,能夠快速又即時消化的資訊,是很重要的。所以這部份可以先從《養成有錢體質》、《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華爾街操盤手給年輕人的15堂理財課》等概念書開始。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第二個標準是「基本功」。像是生活習慣的養成也會造就不同的人生,所以我推薦閱讀《原子習慣》、跟有錢人學習如何賺錢的《習慣致富》;而跟房市有關的書,就不能不提SWAY的《SWAY黑心系列【全三冊】》,必讀。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第三個標準是「內省思考」。我很喜歡在閱讀時,一邊整理思緒,一邊思考自己的人生規畫,因此推薦大家從比較寬廣的角度來思考「閱讀」這件事。像《無限賽局》就是揭櫫了人生本來就沒有終局,而是要往「無限」的方向去思考,才能夠持續成長;《誰偷走了我們的財富?》講的是現代金融體系的漏洞,多少政商名流靠這套「金權帝國」的系統做洗錢,讓我大開眼界。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您認為一個人要建立完整的理財觀念,至少要讀的經典書籍是哪些?為什麼?或者,有哪幾本經典書籍,協助您建立了理財的觀念?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答:基本功如《投資金律(全新增訂版)》、《漫步華爾街的10條投資金律》等,都是投資的基本書籍,現在可以趁疫情在家閉關時,多多閱讀,對自己一定很有幫助。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我從這些書籍中參透的最重要理念,就是市場本來就是隨機漫步的狀態,我不追高也不殺低,反而是全程參與市場的成長,我的資產也水漲船高。什麼科技股、航運股都只是投資分析師為了提振收視率而拿出來說嘴的素材而已。如果你有正確的投資哲學,那麼就算再多大風大浪打在你身上,你也經得起考驗。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您當初為什麼會對信用卡相關業務有興趣?自己使用信用卡的經驗裡曾經有很糟糕或很美好的特別情況嗎?什麼契機讓您開始在網路上分享?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答:信用卡很有趣。既可以省錢,又可以延遲付款,厲害的玩家年年出國的機票錢都是銀行買單,絕對值得大家花時間去研究。如果說想知道我與信用卡相遇的美妙故事與痛苦經驗,你都可以在我的新書《寶可孟刷卡賺錢秘笈》上找到故事,歡迎參考。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在網路上的分享,一開始就是單純的紀錄自己的辦卡經歷,久而久之就開始有人固定收看我寫的文章,這八年多來也累積了1,500篇以上的文章,部落格總觀看次數超過1,000萬次;後來有媒體記者注意到我,才有了採訪跟電視節目的露出。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您的書單當中包括不少投資方面的書籍,您是在什麼情況下開始投資的?當時選擇的方式是什麼?如果只能給剛想嘗試投資的新手一個建議,您會建議什麼?為什麼?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答:投資的初心很簡單:我想存到退休金,及早退休做自己喜歡的事。所以在我初出社會時,就很關注各類財經的資訊,最後我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投資型式-指數化投資。
所以我不會花很多時間關注股市,而是把我的時間放在經營生活、做自己開心的事,一邊賺錢一邊投資,享受自己覺得開心的日子。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如果你是想嘗試投資的新手,建議你先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模式,我的被動式投資不見得適合你,也許你是主動投資的高手也不一定。所以請你多花一點時間,廣納百川,多看看別人的投資模式,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投資哲學」。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平常有使用電子書的習慣嗎?有的話,當初為什麼會想要使用電子書呢?沒有的話又是因為什麼原因?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答:比較常使用的是iPad,不論是直播時當作是投影片的播放器,或是平常看網路文章,都會選擇用iPad;現在接觸了Readmoo後,真的覺得跟iPad不太一樣,更適合專心閱讀的載體,也在這邊推薦給所有的讀者。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對您來說,個人財務管理的目的是什麼?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答:希望能夠達到及早退休,認真過生活的境界。其實認真的實行「投資理財計畫」的這四、五年,我的資產成長已有明顯的提升,只要持續的維持45~55%的儲蓄率(大約是收入的一半以上都存下來),那麼我的FIRE之路,不遠矣。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不論自己會在何時達到 FIRE的目標,最重要的事永遠是:活在當下,做自己開心的事!最重要。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
寶可孟推薦書單15冊:
《原子習慣》
《養成有錢體質》
《阿甘投資法》
《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
《華爾街操盤手給年輕人的15堂理財課》
《SWAY黑心系列【全三冊】》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
《誰偷走了我們的財富?》
《無限賽局》
《大貶值》
《習慣致富》
《FIRE.致富實踐》
《慢飆股台積電的啟示錄》
《投資金律(全新增訂版)》
《漫步華爾街的10條投資金律》
金融與美好社會心得 在 綠角財經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前些時間,我收到一位讀者朋友的來信。信中指出這個問題。(謝謝這位朋友的好意)
首先,2021四月底上架的這個Youtube理財節目1:39:00,到1:41:00,這個段落。以下是我聽取該段節目後做出的逐字稿:
(以藍色字體標示)
"每天趕著上班、忙一堆鳥事,還要看老闆臉色、躲同事陷害、加班、文書、應酬等等
他媽的,很煩,我知道。
大多數人為了養家、買房、退休,不得不做啊!
可這也點出一個可能,如果你的工作是你有興趣的事,老實說不必擁有很多的財富,你就已經擁有很多財富的好處了。
很多人追求財富自由。定義是甚麼,不用工作嘛,光靠金融資產的所得就可以支應生活了。
為什麼會有這種定義?
因為覺得工作不自由嘛,工作是一種困住生活的牢籠。
換句話說,這種財務自由在取得之前,就必須先坐牢。這是太多人沒有看到關於”財務自由”的另外一面。
我就問大家。
假如你生活在一個國家好了,人出生以來就不是自由的。要在成年之後先坐個五年牢,之後才可以自由。
媽的,你覺得怎樣?
不會有人覺得合理嗎?
那為什麼很多人現在覺得,現在這種財富自由提早退休的概念,這種要先坐牢再自由的想法,非常流行。
關鍵就在於,他沒有想到另一種可能。就是在工作階段就取得自由的好處。這條路,就是做自己有興趣的事。
而且我們實際上看到很多事業有成,不管是賈伯斯還是約翰伯格,就是有工作結合興趣的人。他們對自己工作的熱愛,產生蠻大的那種驅動力,帶來很多很屌的事業成就。而且他們的財富累積,也遠遠贏過那些把工作視為一種災難的人。
換句話說,如果把工作當成不自由,那你的確會不自由,而且財富還會落後很喜歡工作的人。
所以,不要再一直把”工作=不自由,不工作=自由”這種概念往腦裡面塞了。這種只會注定讓你退休後過得比退休前還要痛苦。
在工作中找尋意義,做自己真的會樂在其中的事業,你,會更早享有財富的正面意義。"
然後以下是我在2017年二月發表的,反脆弱第三篇讀後感"財富自由的代價"裡面的文字:
(以紅色字體標示)
"
每天趕著上班、處理煩重事務、看老闆臉色、躲同事陷害、加班、文書、應酬…
煩啊!
大多人為了養家、買房、退休,不得不做啊!
但這也指出一個可能,假如你的工作正是你有興趣的事,其實不必擁有高額財富,你就擁有財富的好處了。
很多人追求財富自由。定義是,不用工作,金融資產所得就可以支應生活。
為什麼?
因為他工作不自由,他覺得工作是一個牢籠。
換句話說,這種財富自由在取得之前,要先坐牢。這是太多人沒有看到的”財富自由”概念的另一面。
假如你生活在一個國家,人不是生而自由。是成年之後要先坐兩年牢,之後才可以自由。
你覺得如何?
不會有人覺得合理。
那為什麼很多人覺得,這種當代的財富自由概念,這種要先坐牢再自由的想法,非常可行。
理由就在於,他沒有想到另一種可能。在工作階段就取得財富的好處。這條路,就是做自己有興趣的事。
而實際上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事業有成的人,不管是Steve Jobs、Elon Musk、還是John Bogle,就是工作與興趣結合的人。他們對自己工作的熱愛,產生強大的驅動力,帶來可觀的事業成就。財富累積,也遠遠勝過把工作視為牢獄之災的人。
換句話說,把工作當成不自由,那你的確會不自由,而且財富還會落後樂在工作的人。
所以,不要再一直把”工作=不自由,不工作=自由”的財富自由概念往腦中塞了。這種想法只會讓你註定要度過一段很不舒服的”牢獄之災”。
在工作中找尋意義,做自己真的會樂在其中的事業,你,會更早享有財富的正面意義。"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可以發現,該Youtuber在錄製節目時,大概眼前就是放著綠角這篇文章。把綠角文章,當自己節目的素材,當稿子念。
還不只一次。請見同一位Youtuber在今年五月初另一個節目從01:20:55開始的部分。以下是逐字稿:
(以藍色字體標示)
"像是你可能可以花錢,讓別人做你不喜歡的事啊。像是做家事、打掃房子、或者是處理一些報稅的問題。這些日常生活必需做的事,如果你不喜歡,你可以找一些人幫你處理。
或者是花錢可以買到一些專業的經驗。省下時間。像是可以讓會計師幫你報稅、跟政府打交道,
一個人生活的快不快樂,怎麼判斷,要用金錢嗎? 我覺得不是。是他一天當中有多少的時間可以做自己的事情。不是金錢。是讓時間從自己不喜歡的事當中釋放出來,這時候就可以看到金錢的第一個神奇的作用。這邊就可以看出來。
再來金錢第二用途就是,你還可以用錢買到很棒的回憶跟體驗。就是在體驗上花錢,肯定會比在物質上花錢,還更值得。
像是你有二十萬,可能買一支名錶好了,我覺得不如來一趟家族旅行。大家在這個出去玩的過程所見所聞,打打鬧鬧,各種的回憶,在很多年之後,一定還是會在腦裡面存留,就是變成一種回憶。甚至這種回憶的時間維持性更久,回憶就會更加深刻。
反觀把錢花在一些物質生活上,像是沒有名車名錶之前,我們就幻想如果擁有這些,該有多好啊。像是你買一個名牌包包,一台好車,等真的擁有之後,你一定很快就會習慣。那種感覺就是說,啊,不就是這樣。不過如此嘛。這種快速享樂適應的感覺,老實說是人類適應本能之一啦。隨著時間很快這種很爽的感覺,也就是沒有當初那種爽感。
再來,金錢的第三個用途,我覺得還可以把錢花在別人身上。像是可能請家人或是請朋友吃頓飯,或者是把錢拿出來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團體。像是家扶基金會或是環保組織。
就是你看著自己的錢,讓別人變得快樂的時候,我覺得也是一件,對自己來說啦,是一件蠻快樂的事情。"
接下來請看,2019我為"金錢超思考"寫的推薦序中的文字:
(以紅色字體標示)
"你可以花錢,讓別人做你不喜歡做的事。譬如整理家務、洗燙衣服、填寫報稅表單等。假如這些日常生活必需做的事情,你不喜歡,可以找專家替你服務。
一個人的生活快不快樂,重點在於,一天當中他可以有多少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讓時間從自己不喜歡的事中釋放出來,這是金錢的第一個好用途。
第二,你可以用錢買到體驗。在體驗上的花費,往往比物質上的花費,更加值得。
譬如有二十萬,與其買一隻名錶,不如來一趟家族旅行。大家在旅途中的所見所聞,打打鬧鬧,那是多年之後,仍會在腦中珍惜的回憶,甚至時間愈久,回憶愈加甜美。反觀買了一個東西之後,一般來說,它只會隨著時間經過,逐漸老朽毀壞。
第三,你可以把錢花在別人身上。不論是請家人一同外出享受一頓美好的晚餐,或是拿錢資助你在意的社會公益事業,譬如臨近的育幼院或是環保組織。當你看著自己的錢,讓別人快樂時,你也會得到快樂。"
完全相同的金錢三用途,內裡完全相同的例子。(“二十萬”買錶,旅行時”打打鬧鬧”,連數字與動詞用字都一樣。就算要求我自己以相同的思路再寫一次這篇文章,也未必能如此精準重製啊。)。
雖然該Youtuber在每個用途之後多加了一些自己的說詞。還是很難掩飾拿別人的文章,當自己稿子念的情形。
然後,該Youtuber在唸完這段抄襲別人文章的長篇大論之後,講了底下這句:
“好,這個PG,你覺得我說的怎樣?是不是給點掌聲?”
以下畫面是該Youtuber講這句話的表情。
開心,得意之情,溢於言表。
我看了之後,必需說這絕對是全劇高潮。
我的想法是這樣的。
這段說法,這個問題,是在羞辱來賓。
假如受訪來賓知道你這段說法是從別人有版權的推薦序抄下來的,他會給你掌聲嗎?你是不是就是認定他不知道你在抄襲?
這也是在羞辱你的觀眾。
觀眾以為自己是來聽一位頗有見地的Youtuber的看法。沒想到,是在聽你念稿。
更是在羞辱我,原創者。
我在反脆弱讀後感中的財富牢籠vs自由觀念,"金錢超思考"推薦序中的三種金錢用途。這種寫法,這些例子,是我看書之後想出來的,是我的創作。
然後你可以拿去照唸,就變成你的”創作”。還可以在Youtuber上播放賺點閱數,賺錢?
假如一位投資人,先看到你的節目,之後才看到我的文章。他會不會反過來說,綠角這個說法怎麼跟Youtuber一樣呢?是不是綠角抄襲別人呢?
原作者還會被懷疑是抄襲者。
我之前聽說過這位Youtuber,宣稱要推廣指數化投資,指正金融界的亂象。
但是,拿別人的文字創作當自己的節目稿,是不是一種亂象?
名叫”清流君”,但是內容抄襲別人?
這是一種諷刺嗎?
我本想私下處理。我早已經寫信告訴這位Youtuber,請移除影片中拿我的文章與推薦序照唸的部分。以及引用別人作品,至少要提到出處,或是取得許可。
我沒有得到回應。好像這是一個無關緊要,或是不需要處理的問題。
在此,我嚴正告訴該位Youtuber。這是一個很嚴重,也需要處理的問題。
鴕鳥,通常不會讓問題消失,只會更嚴重。
金融與美好社會心得 在 曾銘宗- 《讀「金融與美好社會」-Finance and the Good ... 的推薦與評價
本會在兼顧風險及照顧好投資大眾之前提下,繼續開放業務,期為投資大眾、金融產業、一般產業創造一個美好社會-金融美好社會。 以上心得,與好朋友分享,祝吉祥如意!喜氣羊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