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普拉斯 The Great Buddha+(黃信堯,2017)
Country : Taiwan
Score:7/10
2017 台北電影節榮獲百萬首獎、最佳劇情長片等5項大獎;2017 金馬獎10項大獎入圍;2017 台北電影節開幕片。據説是《陽光普照》導演鍾孟宏看了黃信堯拍的短片《大佛》後,鼓勵他把這部短片拍成劇情長片,要不然黃信堯思考自己人生下半場,或許就是繼續在南部接案,找個兼課的教書機會,多做幾份工作,來養活自己與父母。我是先看了《同學麥娜絲》,覺得黃信堯的電影表達方式頗另類,搞笑中卻帶著隱隱,讓人搖頭的辛酸,才回頭找了這讓他從過去默默拍紀錄片的苦行者,變成受大眾歡迎的商業片導演的第一部長片《大佛普拉斯》。黃信堯將一個上帝視角的說戲人,變成電影敘事的一部分。將民俗傳統與藝術電影融為一體,拍出一種具有台灣視野的電影。劇情簡單,在佛像工廠擔任夜間警衛的菜埔,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深夜幫老闆啟文開大門,他撿破爛的換帖兄弟肚財,平時沒事就會來這裡看電視,講些五四三。那天凌晨雨很大,肚財帶著快要過期的咖喱飯來找菜埔,偏偏電視又壞掉,肚財聽人家說有錢人的世界都是彩色的,於是慫恿菜埔拿出董仔的行車紀錄器看看有沒有養眼的東西。但2人也從一個單純享受情色廣播劇的小確幸夜晚,莫名捲入一個政商勾結、情慾橫流、驚天動地的超完美謀殺計畫。在一間破爛不堪的工廠中、安坐了一尊普度衆生慈眉善目的大佛、由八個不同背景的社會底層小人物,一同刻劃出最荒謬的甘苦人生。有錢的人生是彩色的,貧窮的人生是黑白的,確實的點出台灣社會不可思議的醜態,官僚貪腐、政治操弄、媒體亂象、資源不均等等,有權有勢者呼風喚雨,沒權沒勢者只能自生自滅,就像遭逢「意外」過世的肚財死在水溝,乏人問津,而背景雄厚的啟文,只是因為與葉女士關係親密,而被請到警局問話,立刻就有副議長出面關切:「怎麼可以如此對待像啟文這樣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呢?」,指責警方的不是,最後理所當然地離開了警局,有關係就沒關係。不久後便若無其事的去到菜埔的警衛室「關心」對方,關心他的薪水夠不夠、他的母親身體還好嗎、住的地方還可以嗎之類的屁話,實際上就是用權勢壓迫菜埔,意有所指地說:「人最重要的就是要平安」,要他安靜閉嘴。是部充滿無奈的電影,從裡到外、從上至下,沒有一處不讓人感到無奈,很想大口嘆氣的那種無奈。在到處幹你娘、操你媽的逗得觀眾哈哈大笑的時候,其實夾雜著不少不甘心以及無能為力。那句「人家就能叫啟文(Kevin),我只能叫肚財」聽來格外嘲諷著台灣社會上層菁英與底層百姓的落差,用了鄉土幽默詼諧的劇情、對白、角色去中和一切令人扼腕的不平等,掩飾小人物面對無力扭轉的社會現況,苦中作樂,自家老母自己顧的心情。要能夠同理片中的底層人,就要先去理解明明在台灣發達的全球化商業環境下,放著那麼多可選擇的娛樂與精神食糧不要,卻非得聼玖壹壹的歌,以空洞失神的目光,熬夜打網路遊戲與賭博電玩的人,為什麼只能透過這類事物,來填補空虛心靈的感受? 也許選擇對他們而言,只是一種虛無縹緲的奢侈品!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10的網紅1 IMAGE ART 一影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的兒子是死刑犯》導演李家驊訪談 小檔案 李家驊,1978年出生,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與理論博士,目前為大學教授與獨立紀錄片工作者。 紀錄片作品《我無罪,我是鄭性澤》、《景福門日記》、《看不見太陽的那幾天》等多次入選國內外影展,其中曾以《The Spirit of 8》榮獲日本山形紀錄片影展...
「金馬獎紀錄片短片」的推薦目錄:
- 關於金馬獎紀錄片短片 在 陸秀慧 Desiree's Plane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金馬獎紀錄片短片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金馬獎紀錄片短片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金馬獎紀錄片短片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金馬獎紀錄片短片 在 部長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金馬獎紀錄片短片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金馬獎紀錄片短片 在 金馬58|最佳紀錄短片Best Documentary Short Film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金馬獎紀錄片短片 在 金馬影展TGHFF - 第59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短片入圍Best ... 的評價
金馬獎紀錄片短片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就某種程度來看,金穗獎和金馬獎相較,對於臺灣影像創作的影響更大。如果金馬獎是成果驗收,那麼金穗便是大海撈針,在廣褒無垠的原野中尋找有潛質的千里馬,難度非常高,評審組成的視野與格局非常重要,必須要能穿透表面敘事、技術水平,去看見這些新銳導演內在熱切的創作渴望,還有幾成能量等待開發,這些璞玉可以如何被琢磨?爆發力又該如何被策動?」
⠀⠀⠀⠀⠀
——《看得見的記憶:二十二部電影裡的百年臺灣電影史》
大導演的起手式:李安、短片、金穗獎 │ 鄭秉泓
https://bit.ly/2SmbpPq
⠀⠀⠀⠀⠀
終於在昨天,因疫情延宕數月、充滿未知與變數的 金穗獎/優良電影劇本 頒獎典禮得以順利舉辦,且完美落幕,相當榮幸能成為這場盛會的見證者之一。短片確實並非一般觀眾會去留心的部分,但這個創立於 1978 年、歷史悠久程度僅次於金馬獎的臺灣電影獎項,卻是李安、易智言、蔡明亮、蕭雅全、程偉豪、黃信堯等無數大導演與演員的起點,那究竟,我們今年第四十三屆的金穗獎特別之處又在哪?
⠀⠀⠀⠀⠀
沿續開頭的引文,此篇文章亦提及,近年金穗制度經歷過許多調整,增減不少獎項,也設立個人單項表演獎與評審團特別獎等,藉以鼓勵更多傑出的創作者和幕後人員。而在去年,原本金穗獎的主辦單位國家電影中心,升格為國家影視廳中心,因此自 2021 開始,金穗獎轉由金馬執委會負責辦理:
⠀⠀⠀⠀⠀
「交由金馬執委會來規劃,可以和行之有年的金馬電影學院、金馬創投進行策略合作,未來金穗獎得獎導演可以參與學院受訓,開發的題材企劃可以得到金馬獎幫助在媒合及尋找資金方面提供更多機會,換句話說,金穗獎移交予金馬執委會主辦是為了幫學生短片和國內電影產業之間搭一座橋,讓這批年輕的電影尖兵少走一點冤枉路,以更快更直接的方式去對接包括影展和產業的各個部門。」
⠀⠀⠀⠀⠀
因此,今年金穗獎的參賽作品數量寫下新紀錄,共有 415 部影片報名,66 部擠進入圍名單,增設了三個會外奬「社群名人推薦獎」、「觀眾票選獎」以及「影評人推薦獎」—— 這也是我們能參與此場盛會的主要原因。那時候,五個人各自選出了三部心中最喜愛的作品,幾經投票討論,相互提出觀點,才選出了馬來西亞導演嚴京威的《#季候風》,紀錄自身往返台灣與馬來西亞之間的心境轉折,季候風就有如吹向家鄉的鄉愁,透過男主角帶著女友返國,準備告知父母自己即將成家的過程,巧妙而深刻處理了似曾相識的家庭關係,複雜而純粹,如此不善表達情感的親子互動,一消一長間上演著爭吵與和解過後的微妙世代衝突。當時在《#入世》、《#雨水》與此部作品之間拔河了一段時間,雖然必有遺珠,可以預期,評審團前輩們也同等看見了這些作品的優異之處。
⠀⠀⠀⠀⠀
於我而言,過去對短片的關注稱不上多,至少比起這次一同討論的影評人們是較缺乏經驗,但是這批 66 部的短片真的教人大開眼界,有質樸溫潤的,也有鮮明強烈的,從環境、歷史、移工、女性、親子現階段的問題到人們對於未來的想像,創作者透過影像凝視的議題包羅萬象,甚至會發現,臺灣電影的未知潛力超乎我們以往的狹隘認知。
⠀⠀⠀⠀⠀
再稍微回顧個人偏愛的入圍作品。劇情片部分,不少著墨於父子或父女關係,許傑輝的《#88海水浴場》各方面都相當出色,可惜此次鎩羽而歸,透過一個非典型的爸爸與稚嫩兒子相處過程,自然流暢地呈現身為父親的辛勞與無奈,最後卻出乎意料迎來一個苦樂參半的動人結局。朱平《#降河洄游》為吳朋奉的遺作,彼此看似恨多於愛的爸爸與兒子,不但揭露養殖漁業不為人知的黑暗面與黑社會利益糾葛,也於父子矛盾之間加深了故事和情感的衝擊力道。已上映的林柏瑜《#少年阿堯》不意外名列入圍行列,鏡頭語言成熟,演員表現出色,敘述阿堯與陳以文飾演父親相依為命,任由田徑隊兒子穿著殘破運動鞋,車子依然日日停靠投注站,這就是阿堯自卑雙眸底下那好賭成性、不負責任的爸爸,看似捉襟見肘的生活,卻在猝不及防的時刻被迫瞬間成長。
⠀⠀⠀⠀⠀
兩部探討父女情感的作品也讓人印象深刻,一為洪靖安《#吳郭魚》,聚焦於養殖漁業與高雄大林蒲遷村事件,細膩哀傷,出色結合城鄉議題、環境汙染,以及游安順與鄭宜農相斥又相互關心的緊密父女關係。再者。梁秀紅《#前世情人的情人》也是個人相當欣賞的一部,「4X相識」影展時便深感驚艷,從台語片《三八新娘憨子婿》出發,透過新舊致敬、今昔對比,結合經典與新意,展現社會風氣與愛情觀念的變化。
⠀⠀⠀⠀⠀
整體而言,最平衡的應該可以說是《88 海水浴場》與壓軸這部李宜珊《#手事業》,楊麗音的演出尤其亮眼,不愧奪下最佳演員獎,將女性草根味表現得讓人忍不住起立鼓掌。述說三名女性在父權社會的壓迫下,如何白手起家、用手討生活,深入社會各個角落。即使現實一再打擊,她們不苦情、不示弱、不自怨自艾,就像那雙求生工具,柔中帶剛,強韌且富有生命力,以越挫越勇的意志力譜出屬於女性底層人物的狂想曲。
⠀⠀⠀⠀⠀
紀錄片我則獨鍾陳彥豪的《#里長奧笑連》,反映時事的程度是這批作品中最厲害的,講述 318 學運出身的青年里長,原本壯志凌雲、滿腹熱情,實際成為里長後才發覺理想與現實的落差,以及落土八分命的無奈,立體捕捉這一代渴望改變現狀的年輕人真正面臨的困境在何方。以及,拿下金穗大獎的林佑恩《#度日》,外籍配偶的下一代成為我們不容忽視的社會議題,導演跟隨兩位低教育水平、從事勞力工作,年紀輕輕就成為新手父母的青少年,細膩呈現他們的青澀與世故,不得不被迫成長、提早投入社會的無奈與徬徨。
⠀⠀⠀⠀⠀
學生作品也不顯絲毫遜色,記得當時形容,范文翰《#啊朋友再見》像是較為溫暖、趣味、平易近人的《大象席地而坐》,原來就是為了獻給已故友人胡波,「感謝你們骨頭裡挑雞蛋的精神,感謝你們的寬容和溫柔,如果我以後變得更自由、更勇敢,那一定與你們有關。」雖然主軸是青春,裡面的人物卻相對特立獨行,以面無表情、音調平版的方式進行對話,生活在絕望麻痺的荒謬世界,帶有黑色幽默與濃濃的末世感,是非常特別的作品。《入世》、《雨水》、《三步》、《無家女孩》、《季候風》,以及紀錄片《游移之身》、《咪咪貓的奇幻之旅》、《火中跳舞的蝴蝶》也都由衷推薦。
⠀⠀⠀⠀⠀
希望,在大家的關注、討論,豪華頒獎陣容的共襄盛舉之下,未來的金穗獎想必會更加茁壯,亦能夠為成群而來的導演們、幕後工作者們鋪妥一條穩固堅實的電影之路。
金馬獎紀錄片短片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年金穗獎真的帶來了一個新的氣象,就各個角度來看都是如此。
.
首先是策展面向,有別於過去執行單位的便宜行事,今年改由金馬執委會執行之後,在各層次都上了不止一層樓。在宣傳行銷上下了更多工夫是一件事(以往在粉專都常常找不到手冊連結、活動花絮也沒有確實更新),或許更重要的是,讓入圍者覺得自己今年真的受到尊重與榮耀,不止映後座談的主持專業度提升,還開設了DCP製作課程幫助新銳導演。
.
在影展規劃上更回到短片與新銳的基礎,過去選了太多電視電影,往往令人產生喧賓奪主之感;新增了影評人推薦獎,讓影評觀點也得以導入金穗獎(對影評人來說也是個一個刺激,因為不是很多影評人對短片有關注);為了讓產業與新銳接軌不只是一個口號,也另外邀請業界人士得以先行觀賞。
.
今年因為疫情導致金穗獎延期,對於金馬工作人員來說可能是一場災難(與金馬影展距離太近),但因此搭配線上平台的展映的做法,使得今年金穗獎觸及到的觀眾更多,社群討論度激增。或許來年即便沒有疫情攪局,線上並行的模式也很值得延續下去。
.
一直到今日出席典禮,綜觀整場典禮的規模,甚至細到嘉賓致詞等環節,整體都達到了「小金馬獎」的水準。我永遠難忘有一年我出席金穗獎,黃裕翔在台上彈奏《海角七號》主題曲時,旁邊大銀幕搭配播放的是一支畫質480p的壓字預告片。當你把典禮搞廉價了,參賽者自然也不會尊重,說這個獎項「含金量」有多高也沒人信。但今年金穗獎完全脫離了這些負面形象,可說是完全重生。
.
許多人會想,金穗獎不過就是頒個短片,有這麼重要嗎?別忘了,這是許多新銳導演的第一站,如果能在這個階段被看見,獲得自信,進而得到栽培的機會,未來就有機會創作更多作品,包括獲得長片的製作機會。可以說,金穗獎就是台灣電影的基石,就連李安導演生涯起步也是從金穗獎開始,不過也誠如導演今天在預錄影片所言,之後會怎麼樣,「就看個人造化了」。
.
至於就選片面向,也是令人耳目一新。有朋友私訊問我說,往年的金穗獎短片都這麼強嗎?就我觀察幾年下來,我的確覺得今年整體品質躍升不少。不過會後一位評審跟我說,他倒無法武斷地說是今年特別好,但可以確定的是,「今年有很多跟過去很不一樣的嘗試」。
.
《啊朋友,再見》就是今年典型的奇作,人物對白聽來極其生硬、文謅謅,沒想到看久之後,像是受到催眠一樣,像是掉進旋轉溜滑梯一樣滑入了導演構築的、古怪而迷人的世界,過去似乎只有阿基.郭利斯馬基(Aki Kaurismäki)電影能給我這般奇異感受。原本認定這種作品可能得到兩極評價,得獎機會不高,但今年評審團卻願意予以評審團特別獎肯定,也像是一個展現出個性的宣告。
.
導演范文翰是來台灣讀書的陸生,過去的作品在對岸也曾獲得褒獎,只是風格與現在基調完全不同。也是在頒獎日這一天才得知原來這部片是獻給他已故的好友胡波,即《大象席地而坐》導演。據他所說,這是一個「虛構的告別式」。
.
不只是范文翰拍出了你我不曾見到的台灣人情,拍攝實驗、錄像出身的蘇匯宇導演也在《未來的衝擊》當中讓我們看見了完全不同與以往的台灣風貌(或許是根本沒有在用台灣電影的框架進行創作才對)。評審在得獎詞將之與彼得.格林納威(Peter Greenaway)並論,讓我有種恍然大悟之感。並非拍攝電影出身的蘇匯宇,對影像與語言的思考都完全不在一個典型電影語言的脈絡底下,初看的確令人有衝擊之感。評審團特別獎與攝影獎的肯定都是實至名歸。
.
榮獲最佳學生劇情片的《入世》以一個旁觀者的外籍看護莎莉的角度看待台灣鄉村青壯年人口外流的問題,只是電影卻不只是丟出議題讓觀眾消化。不再只是將所謂的移工當作是客,而是將她視為主體,看得見莎莉逐漸融入異地的過程,從陌生、到理解、到讓步、到自信。具有相當高的成熟度。
.
其它沒有成功獲獎,但也特別具有生命力的新鮮嘗試,還包括張荷澤的《永恆之火》,描述白色恐怖底下的一處叛亂分子的生命狀態,混合類型的呈現有巧思,視覺的展現令人驚嘆;高中校園題材,由詹承廷執導的《青春劇烈物語》跳脫出青春電影套路,不灑狗血不灑淚,回顧到對人際問題本質的探討,人物設計極度豐富;田倧源的紀錄片《登玉山途中》邀請伍榮富與林長安兩人重回現場(重構的玉山),帶出一個跨越現實與虛構、過去與現在的對話,觸及威權崇拜之題,深具創意。
.
有些作品則在演員的整體演出上令人難忘。許傑輝的《88海水浴場》(附圖)以父子情為題,看似簡單輕巧,但對人物刻畫、演員調度近乎完美,春風與兒童演員姜仁展現的默契實在驚人;香港導演陳淦熙的《三步》之中,飾演母子的陳雪甄與胡智強之間的對戲,不見學生製作的稚嫩,直逼金獎水準;郭玄奇的《迷藏》不僅在同志類型議題上有所開拓,更懂得將兩位小演員林宥綸與吳至璿的表演調整到位,使得作品看來一氣呵成,整體感極好。
.
幾個大獎得主在事前都不算有懸念,同獲三項大獎的李宜珊的《手事業》與曹仕翰的《貓與蒼蠅》都直接表徵了短片領域能夠做到的最高水準。同時為兩位獲獎的演員楊麗音和潘之敏感到開心,雖然詮釋角色類型迥異,但兩位演員都同樣完成了自己的突破。(雖然我原本更期待看見《手事業》拿的是整體演出獎,潘麗麗與游安順也都太精采。)
.
我個人參與評選的影評人推薦獎這次卻是以新銳切入,將獎項頒給嚴京威的《季候風》。討論過程堪稱激烈,也是從十幾部慢慢縮小下來,作品各有擁護者,但嚴京威在影像上精確而沉穩的調度,是唯一讓所有人心服口服的選擇,以一台車的座位變換來暗喻家庭權利關係的移轉,太有想法。《季候風》也是我在前年個人十大選出的年度最佳華語片之一,很榮幸有機會真的給導演一座獎。
.
最後金穗大獎頒給紀錄片《度日》。
.
說來我跟導演林佑恩也曾有一段有趣的淵源,之前去採訪柯貞年導演時,他是合作媒體派來的平面攝影師。猶記當時拍攝地點的公司職員都驚嘆地說,過去有過這麼多媒體的攝影師來取景,就只有他找到跟別人完全不一樣的角度。後來才知道他也是導演,拍攝了《度日》。
.
也是今天典禮後才知,林佑恩其實不是電影相關科系出身,學習養分或許來自他拍攝新聞紀實的豐富經驗。這不過是他的首部紀錄片作品。但他對高風險家庭貼身的細膩觀察,不至於讓作品淪於傳統式的煽情關懷,更據實地讓觀眾看見這群青少年的躁動、對生命的遲疑。
.
特別的是,觀者可能時不時會對被攝者的身分產生疑惑,因為你很難確定你究竟是在看一群孩子,還是一群大人。出身家庭的境況,迫使他們失去了自己該有的樣子,承擔超乎自己所能承受的重擔。即便題材看來悲愴,但林佑恩依然穩住立場,避免過度的個人詮釋。光影投射下來,甚至帶出了一種詩意性。
.
最後,2021年金穗獎最大獎得主不是傳統電影人出身。無論評審有沒有意識到,但這個結果帶來的訊息其實很重要。
.
電影的樣貌應該是不斷地流動的,過去經常有此一說,是「金穗獎的片型」,看似走穩某個套路就能取得評審青睞,但在今年,我們看到一些非傳統敘事、選材的作品甚至非電影界影人都能獲得矚目,證明金穗獎真的試圖在「推動」一些改變,讓新的創作見解、新的說故事手法能夠有機會融入進來,帶來一些新的刺激。
.
在金穗獎擦亮招牌的這一年,各個評審給了一份不落俗套、意義深長的得獎名單。更重要的是,眾多創作者們,也都拍出了令人回味再三的好作品。借著導演們的眼睛,彷彿能對自己對所處世界更增添了新的認識。
#金穗獎 金穗獎/優良電影劇本
金馬獎紀錄片短片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我的兒子是死刑犯》導演李家驊訪談
小檔案
李家驊,1978年出生,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與理論博士,目前為大學教授與獨立紀錄片工作者。
紀錄片作品《我無罪,我是鄭性澤》、《景福門日記》、《看不見太陽的那幾天》等多次入選國內外影展,其中曾以《The Spirit of 8》榮獲日本山形紀錄片影展亞洲單元特別賞
2020年以《我的兒子是死刑犯》入圍第57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台灣獎與台北電影獎最佳紀錄片。
創辦人 馬立群 監製 王姿佩
採訪 王姿佩
作品提供 李家驊
特別感謝 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g4Hz9tC7B4/hqdefault.jpg)
金馬獎紀錄片短片 在 部長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感謝正成集團提供收音設備🎉
麥克風:Sennheiser MK4 電容式麥克風
https://www.chengseng.com/products-view.php?id=1683
錄音介面:Rode Caster Pro
https://www.chengseng.com/products-view.php?id=1731
🔽部長十萬紀念TSHIRT訂購連結🔽
http://bit.ly/bujoT
製播:CAPSULE
主持:部長、太空小姐
特別來賓:@E!Studio藝鏡到底 鄭偉柏
💰贊助部長: https://goo.gl/IvPFMS
00:00 準備開播
01:48 直播開始
02:00 來賓介紹-偉柏哥
08:54 上周票房冠軍-鬼滅之刃劇場版:無限列車編
15:15 本週上映新片推薦-尋找DOREMI
17:51 《黑豹2》將於明年7月在亞特蘭大開拍!
18:56《湯瑪士小火車》將翻拍真人版~
22:21《陰屍路》康妮確定加入漫威《永恆族》
24:06 迪士尼影業電影檔期表
26:30 金馬57完整得獎名單!
58:05 金馬57賽後討論
1:03:20 最佳劇情長片
1:08:50 最佳導演
1:10:55 最佳男主角
1:13:44 最佳女主角
1:16:58 最佳男配角
1:20:41 最佳女配角
1:21:35 最佳新演員
1:23:10 最佳新導演
1:24:52 最佳原著劇本&最佳改編劇本
1:25:10 最佳劇情短片
1:26:12 最佳紀錄片&最佳動畫短片
1:26:17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1:26:20 最佳動作設計
1:26:27 最佳視覺效果
1:27:00 最佳美術設計&最佳造型設計
1:27:28 最佳攝影&最佳剪輯&最佳音效
1:27:37 年度臺灣傑出電影工作者
1:31:21 終身成就獎
🎙️電影酷拉部 Podcast🎙️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308Jgvy
Spotify:https://spoti.fi/2ZtNFdv
SoundOn:https://sndn.link/bujomovieclub
Firstory:https://bit.ly/2WtVgXr
▌部長。主頻道 (Main Channel)
☞http://bit.ly/SubBujo
▌太空小姐。IG
☞ outerspace_movies
▌部長。遊戲頻道 (Gaming Channel)
☞https://goo.gl/ouZUDA
▌FB 粉絲專頁
☞https://goo.gl/Q4tPg7
▌Telegram (新聞外電、日常討論、抽獎活動、限定內部討論)
☞http://bit.ly/bujoTelegram
▌INSTAGRAM
☞bujo1104
直播配備推薦:
▶️ 擷取卡 Cam Link 4K
- 可以將單眼數位相機變成視訊使用,大幅提高直播中人像的畫質以及觀影體驗
- 超簡單隨插即用!
DSLR相機相容表格https://www.elgato.com/en/gaming/cam-link/camera-check)
- 支援4K超清晰畫質
- 商城連結: https://reurl.cc/31VyW9
▶️ K70Low Profile 機械式鍵盤
-新款機械軸鍵軸高度調整成 11.9mm,比一般 CHERRY MX 機械軸的 18.5mm 降低約 35%,至於鍵程從 4mm 降低至 3.2mm,鍵帽厚度僅 1mm
-加入 SMD LED 元件,可精準呈現 1,680 萬色的 RGB 光譜。
- 商城連結: https://reurl.cc/Oqgo7R
▶️ 無線藍芽耳機 Virtuoso
- RGB燈效可自由調整、超耐用金屬框體
- 無線、USB、3.5mm 三種模式
- 獨家Slipstream無線傳輸技術,更穩更快更遠
- 16+小時電池容量
- 語音清晰、可拆卸、指向性麥克風
- 7.1環繞、50mm音效驅動
- 商城連結: https://reurl.cc/qDeaeq
#電影酷拉部 #金馬獎 #GoldenHors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YW5EkSRrJI/hqdefault.jpg)
金馬獎紀錄片短片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主持:Agnes、Thomas
香港導演李哲昕製作八年《迷航》奪金馬獎最佳紀錄片,難度、深度和視野兼備,後半段彷如香港預言書;最佳劇情短片《夜更》虛實各半,切實寫出反修例運動景況;《無聲》年輕演員極出色,寫出人性最陰暗面
FPS 轉數快: 94681803
Patreon賬戶:https://www.patreon.com/hkpeanut
HONG KONG INTERNET RADIO LIMITED
支票/銀行過數
轉賬至滙豐銀行 023-280233-838,抬頭 HONG KONG INTERNET RADIO LIMITED
花生網頁: www.hkpeanuts.com
PayPal 付款賬號: hkangrypeanut@gmail.com
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kpeanut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cZg2lc2ZE/hqdefault.jpg)
金馬獎紀錄片短片 在 金馬影展TGHFF - 第59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短片入圍Best ... 的推薦與評價
第59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短片入圍Best Documentary Short Film 《當我望向你的時候》Will You Look at Me|黃 ... 43部作品和延伸紀錄片,也規劃豐富精彩的電影講座, ... <看更多>
金馬獎紀錄片短片 在 金馬58|最佳紀錄短片Best Documentary Short Film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第58屆 金馬獎 最佳紀錄 短片 The 58th Golden Horse Awards Best Documentary Short Film度日In Their Teens|林佑恩LIN Yu-en—《度日》記錄了鄉間少年面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