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我去水族館,問:老板,有沒有小金魚喜歡吃的水草?
老板:有啊,你要金魚草?還是浮萍?
我:小金魚會吃浮萍嗎?
老板:會啊。
我:好,那買一點浮萍,
老板又說:可是,浮萍不好賣。
我:蛤~~~那???
老板又說:你要不要買一點金魚草,我隨便送你一點浮萍?
我: 好啊!
原來這也是「買菜送蔥」的概念!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940的網紅Asian aquarium life shooti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金魚浮萍 在 謝金魚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史泡泡 這13集的節目是我去年在旅讀雜誌的專題,主要是歷史上談到飲食的書與它們的作者,有些書我之前沒有仔細讀過,仔細看來才知道這麼有趣~
比如元代皇后的飲食寶典,又比如董小宛如何熬製果醬等等,當然,這只是飲食史上的許多小片段,但也值得一讀了。
*前方高能警示:這個聽了會很餓,千萬要吃飽飯再聽。
https://readmoo.com/book/290183959000101
------
謝金魚談起歷代飲膳,香味四溢,古今食家的形象更栩栩如生。她從北魏穿越起,一路造訪唐、宋、元、明、清到當代,介紹十本飲食古籍、翻閱皇上的菜單「膳底檔」,分享吃貨們、名廚最獨到的美食檔案。
元代皇后靠什麼驚人食材養生?(堪比乾隆每天拿燕窩漱口!)
吃原型食物原來早就記載?(將新鮮花朵入菜,清芳可愛!)
台灣多瘋手搖飲,且看前人如何以茶代酒?(到無錫必喝茉莉花茶!)
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宋代夜市的甜點琳琅滿目,教人變螞蟻!)
謝金魚說:「廚藝知識的傳遞通常也是師徒、親族相傳,真正能藉由文字閱讀、學習廚藝的人恐怕非常有限。因此,在歷史的長河中,肯定有數不盡的菜色沒能文字紀錄而失傳。」
現在,就跟著她去蹭歷代吃貨與名廚的餐桌吧,打開雙耳,聽聽她如何吃吃喝喝、品味歷史!
- ep01《影梅庵憶語》思愛妾:董小宛的果醬
冒辟疆筆下的董小宛懂得各種生活美學,在承平之時,她是吟風賞月過日子的好手,在戰亂之際,她慎謀能斷、智勇雙全!
- ep 02《山家清供》錄佳餚:東坡粉絲的復刻美食
林洪特別強調時令與清雅,當季、現採的食物要展現滋味,就得靠技術與恰到其份的調味;文字中,處處可見清雅之意,顯見這是他對於飲食的標準。
- ep 03《易牙遺意》簡潔淡雅吃食:古代江南土豪這樣吃!
本書寫法有點類似於古代的醫方,有比較清楚的比例,也不涉及過多的描寫,基本上家常飲食都算具備,而且手把手地告訴讀者如何料理,真可說是明代的傅培梅了。
- ep 04 一窺清代皇室飲食愛好:皇上的菜單「膳底檔」
清中葉,御茶膳房正式成立檔案房,除了用料的報告之外,也紀錄了皇帝每天食用的菜單,包含皇帝賞了誰什麼菜、或者誰送上了什麼菜。從這些賞賜與奉獻的紀錄中,寵辱愛憎一目可知。
- ep 05 《飲膳正要》元代蒙古宮廷飲食紀載:皇后的御醫寶典
本書為飲膳太醫忽思慧所撰,內容為任太醫後宮廷的飲食紀錄,卷一談養生之道及聚珍異饌;卷二為諸般湯煎、諸水、神仙服食與食療諸病,最後一卷則是記錄各種食材的食性與禁忌。
- ep 06 《東京夢華錄》憶繁華庶民生活:宋代夜市美食走透透
本書編排以城市風景為先,而後是慶典、民俗與時令,讀來像是溫和熱心的在地人,一路帶著大家走入汴京的大街小巷。
- ep 07 點茶、泡茶、煮茶?和唐朝人一起喝杯茶
陸羽將茶煮成之時的姿態描述得像一首詩,讓人能想像茶碗中漂浮著浮萍般詩意的茶末,啜飲入喉自能享受天然的甘美。
- ep 08 亂世遺澤:北朝風味實錄
你可能沒想過賈思勰編纂的《齊民要術》一書,也「很好吃」! 書中很大一部分紀錄了北朝人常吃的麥醬、醃梅、醃茗荷、乾栗,以及羌煮、蒸熊肉、蜂蜜雜煮。
- ep 09 清朝美食評鑑家:隨園先生的食尚追求
袁枚吃貨屬性的特質在《隨園食單》中展露無遺,他用料選材講究,對不同食材有不同的烹調堅持,而這種一切都恰到其份的自適清雅,正是他人生美學的展現。
- ep 10 左手寫小說,右手錄食記:李漁的鹹濕與清純
若把章回艷情小說《肉蒲團》與被林語堂評為「中國人生活藝術的指南」的《閒情偶寄》放在一起,誰能想到作者其實是同一人?更令人難以想像的是:慣寫活色生香場面的李漁,卻是位崇尚自然原味的美食家呢。
- ep 11 無敵潔癖,無塵風雅:吃貨倪瓚的執著
若是要選一位史上最有潔癖的人,能和愛洗手的米芾競爭者,又非文藝美食家倪瓚莫屬,就讓我們來看看既清潔又風雅的美食應該是什麼樣的?
- ep 12 重振中菜江山的祖師奶奶:傅培梅─從煮婦到教父
從一個為了討丈夫與牌搭子口腹之慾的家庭煮婦,到將中華料理精準化成食譜、走出館子普及到家家戶戶,傅培梅為中華美食的傳承豎立了一座時代的方尖碑。
- ep 13 辛永清:府城千金的美味人生
從小在臺南的富裕家庭生長,後來成為日本知名的臺菜料理教主,辛永清把幼年時常出入廚房探險的幸福記憶與美味,揉搓成愛的創意食譜、光陰的調味料。
金魚浮萍 在 Molly ~南半球生活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蓮花缸養魚心得》
兒子剛進小學時吵著要養魚,所以弄了個蓮花缸養魚,結果孩子的新鮮感只維持了一個月,之後賞魚的人只剩下我😔而這蓮花缸的住戶也換了好幾批,絕大部分大概是被鳥/貓吃了,常某天就發現魚兒消失了😭
最慘的是去年,我回台灣時,🐷隊友忘記幫蓮花缸補水,等我回來時看到的是兩個乾枯的缸外加魚缸,讓我傷心許久⋯⋯一度想放棄,但最近又懷念起花園裡的流水聲,於是又重新設缸。
以前一開始用的是太陽能小噴泉,但澳洲太陽太強大,這噴泉一噴水都跑出缸外,幾乎天天得補水,這次改用流水器可避免這問題,用流水器另一個優點是可以放上一些濾材過濾水質,我大概只要一週從water tank裡取水再加上就可以維持。
這次在淘寶上買的二合一太陽能水泵加增氧器很方便,水泵加上水管連接至陶瓷竹排(據說竹子做的容易發霉,而且竹子屬草木類,不適合運送到澳洲,所以當初買陶瓷),增氧器直接把氣泡石丟進去,並且這一款是有充電電池,白天多餘的電力都會存放在裡面,依照昆州天氣,一週內天天24小時運作都不成問題。再加上個太陽能潛水燈,夜晚也能賞魚😄😄- - - ->這些在Bunnings買都太貴了且選擇不多,大家可以找找eBay或淘寶。
今天買了三條燕尾金魚(Comet)放入蓮花缸裡,我事先已經養水養了一段時間,建議設缸後養個一週再放魚,剛買回來的魚先別一下放入水中,請連同塑膠袋放入缸裡,等待十分鐘後讓水溫一致再放入。基本上放入後,我就不管了,戶外養魚可以不用餵食,天然環境中可當成食物的東西太多了,缸裡的青苔可吃,之後還會再放些浮萍也可吃。
唯一要擔心的是鳥兒吃魚。所以在Bunnings買了個貓頭鷹裝飾放在旁邊,希望多少可以得到嚇阻效果,這次故意買小一點的魚,希望能躲藏得好些。還有就是癩蛤蟆入侵,我遇過癩蛤蟆跑到缸裡,魚死掉的經驗,只能拿個塑膠袋利用魚網撈起他,再開車帶他去遠方放生😂😂做完這件事自己都覺得很好笑。
相較於室內魚缸來說,戶外缸養魚很省事,只要定期加水(點幾滴pond treatment),撈起一些落葉髒東西,冬天也不用移缸,依照這幾年經驗,布村冬天半夜3-4度時魚也不會凍死。
#不專業的養魚心得
金魚浮萍 在 臺灣金魚網- 浮萍餵魚有四忌浮萍的碳水化合物含有量較高 的推薦與評價
浮萍 是一種多年生漂浮植物,生長在小河、池塘、溝渠及稻田中,在有機質豐富的欠流動的肥沃水域中生長。其適應的生長水溫為22~32℃,清明後開始浮出水面 ... ... <看更多>
金魚浮萍 在 [水草] 愛恨交織的浮萍- 看板Aquarium 的推薦與評價
自己的缸子是近三尺半的水草+燈魚/孔雀缸 (?牌黑土+雜牌燈+大氣CO2+圓桶+打氣)
有時偷懶換水次數少些 水就會有些油味
一年多後為了改善水質 決定加了一些浮萍
很明顯的 加了浮萍之後 即使換水次數更少 水質的確慢慢變好
(偶爾有空會自己驗一下水質的幾個指標)
藻類變少 孔雀魚、蝦子比起有浮萍前繁殖數量多很多 除了紅蓮燈不會生以外
整個缸子的魚蝦數目 一直處於高密度的恐怖平衡 總是有許多不同大小(年紀)的魚蝦
小孔雀魚躲在浮萍的長鬚根下 長大的機會大很多 較不會被成魚吃掉
不過浮萍的缺點開始顯現 長得飛快 撈也撈不完 後來就放棄手撈了
(就像以前漢聲小百科裡面的故事一樣 簡直是以倍數成長)
等到水面全部佈滿浮萍 深水區的光照就開始變少
最後就只剩下可以漂在水中 有些像金魚草的水草 占領了整個淺水域
魚蝦們是一樣樂得在浮萍、水草(其實已經像雜草了)間穿梭 繼續繁殖
不過只要一陣子沒清 整個魚缸就會被浮萍蓋得昏暗不堪
為了裡面的小魚小蝦著想 不太可能放金魚下去吃浮萍 雪螺可能也吃不完
實在是讓人又愛又恨 甚是困擾啊~
打這篇文章前 花了兩個小時 把整個水面的浮萍撈到剩下零星數目 (無法撈盡)
不過根據以前的經驗 最多大概一、兩個星期 又要萍滿為患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2.105.85.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