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產研共創,耀馳國際】
電動車超快速充電的秘密武器!
工研院開發「#具飛輪之微型電動車快充系統」,不僅佔地面積小、方便可攜,還能將充電時間從1小時縮短為6分鐘,協助產業搶攻電動車商機。與市面上的鉛酸蓄電池與鋰電池相比,此系統能安全進行大功率充放電,減少電池因大功率充放電而容易損壞的情形。
獲得入圍 #2020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的肯定!
認識更多技術:https://lihi1.com/xnpuw/FB
鉛酸蓄電池充電 在 工業技術研究院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以動能,換電能,隨時隨地,快意馳騁】
擔心電動車上路沒電嗎?6分鐘超快充的技術誕生了!
工研院 #具飛輪之微型電動車快充系統,佔地面積小、方便可攜,還能將充電時間從1小時縮短為6分鐘,協助產業搶攻電動車商機。與市面上的鉛酸蓄電池與鋰電池相比,此系統能安全進行大功率充放電,減少電池因大功率充放電而容易損壞的情形,也因此入圍 #2020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 !
【2020產研共創,耀馳國際】
前瞻科技,從心體會,每一項研發都蘊含著對世界的熱情。
認識更多技術內涵:https://lihi1.com/xnpuw/FB
鉛酸蓄電池充電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灣鋁電池開發躍進 進入量產準備階段!!! (01/19/2017 Digitimes)
(魏淑芳 報導) 隨著電動車及儲能市場規模成形,對於鋰電池的消耗量大增,Tesla本身預估在其鋰電池工廠產能全開的情況下,2020年就將消耗8,000公噸的鋰原料,因此過去不曾讓人煩惱的鋰原料供應,近來卻成為鋰電池發展的隱憂之一。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於2015年初估計,全球鋰資源約為3,950萬公噸,具備商業開採價值的鋰儲備量則僅有1,351.9萬公噸,而如果電動車與能源儲存市場快速進展,則全球一年鋰原料需求至2040年可能高達80萬噸,如此一來,鋰原料在17年內就會被使用殆盡。
因此,在規劃電池產業的長期布局時,極度缺乏天然資源的台灣勢必要將原材料的取得考量在內,循此脈絡,鋁被視為是取代鋰金屬做為電池材料的最佳選項。
工研院與史丹佛攜手 突破鋁電池瓶頸
工研院綠能所楊昌中博士指出,「相較於鋰,鋁是地殼中蘊藏量極為豐富的金屬,約佔地殼8%,且其具有價格便宜和安全等特性,因此一直是世界各國電池儲能研究團隊鎖定研發的材料。」然而在幾十年的研發歷史中,鋁電池的許多問題,包括壽命不足、效率低、無法商業化等問題一直無法充分解決,工研院與史丹福大學合作開發的「可高速充放電的鋁電池」技術,終於突破了困境。
此研究開發的鋁離子電池具有壽命長、安全穩定、充電速度快等特性,不到1分鐘就能充滿,充放電壽命超過7,500次,高於車用鉛酸蓄電池的800次及鋰電池的1,000次。
液態鹽無機溶劑 大幅提高電池安全性
在這次的合作中,史丹福大學提供陰極石墨材料,工研院則提供鋁鹽電解液技術。此研究成果論文於2015年4月登上英國《Nature》期刊,並在台灣及美國申請專利,且之後更入圍創新研發界的奧斯卡獎-2016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
據悉,歐盟於2015年6月發布整合13個單位力量的鋁電池研究計畫,較工研院論文發表時間晚了兩個月,「我們應該是目前距離量產目標最近的研究單位。」楊昌中說。
不過,他也提到在成功量產前尚需克服重重的挑戰,其中包括鋁鹽電解液的來源及價格問題。楊昌中指出,「一般電池主要使用的電解液成分是以有機溶劑為主,一旦發生短路時就容易起火,而我們採用的是無機溶劑,即使遇到高溫短路也不會起火,安全性大幅提高。」此無機溶劑的原料是能在室溫下呈現液態的鹽類,經過無數次調配,工研院團隊發現EMIC(氯化1-乙基-3-甲基咪唑)和AlCl3(氯化鋁)這兩種鹽類的混合能產出最完美的電解液。
2018進行Beta測試 進軍儲能市場
然而,目前全球幾乎只有德國一家廠商生產此溶液,且尚未有實際的工業應用,因此售價頗高,「我們現正積極推動國內特用化學廠商願意投入此溶劑的生產,藉以降低成本。」楊昌中並提到,「我們也在考量是否要更改製程及開發自有設備,以樹立更高的技術門檻,藉以提升將來進入市場時的競爭力。」
「可高速充放電的鋁電池」訴求的市場應用涵蓋儲能,以及堆高機、搬運機器人等工業應用,預計2017年完成材料的量產準備;2018年電池芯量產;2018年底於實際場域進行Beta測試。「我們希望能讓鋁電池在未來兩年內真正進入市場。」楊昌中說。
文章內容資料原始來源:
http://www.digitimes.com.tw/tech/dt/n/shwnws.as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