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民進黨敗選後,「清理戰場」成為選民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但是,這種講法讓筆者想不通,戰敗者不是忙著撤離戰場轉進嗎?(轉進的說法,是國共戰爭國民黨戰敗後,到處撤退最後至台灣的壯膽美稱),戰場早被打勝的人佔領,敗北的人怎麼可能(有空)去清理戰場呢,應該是收拾殘局吧。
可是,收拾殘局的說法,實在太沒有面子,太失敗了。但是打著清理戰場的美稱,臉上其實也沒甚麼光彩。
民進黨敗選後荒謬現象頻生 「清理戰場」還是「收拾殘局」?
民進黨在2018選舉失利後的許多荒謬表現,最早的徵兆就是清理戰場了。明明是收拾殘局,卻說成清理戰場,這讓選民看透了民進黨選後,和在選舉中沒兩樣,還在鑽牛角尖,為下一次的失敗鋪排,難怪選民以嘲笑看待民進黨。
民進黨有這麼奇怪的反省表現,難怪接下來會有蔡柯會、葉俊榮獨斷縱容管中閔的大笑話。這不就是民進黨欠缺反省能力,搞錯了失敗因素,而被選民看輕的表現嗎。
不只是葉俊榮縱容管中閔的台大校長案,更早一些的還有促轉會代主委楊翠提出的硬幣改版、蔣介石銅像退出國軍單位、中正紀念堂轉型先撤走儀隊等議題,因引起去蔣化爭議後,也被蔡英文總統打臉。真不知蔡英文對轉型正義的堅持能有多深,對是非的認識有多了解,更對敵我應有的態度,有多親痛仇快。
不只是蔡英文總統,在選後看不出撥亂反正的勇氣,民進黨的部分立委在清理戰場錯誤認知中,也隨著對先拚經濟的誤解,而打了轉型正義的臉。民進黨立委許智傑就認為現在先做人民有感的拚經濟最重要,去除威權象徵可慢點不要緊。
敗選後行事漸趨穩健 卻看不出撥亂反正的勇氣
民進黨敗選後做事趨於所謂「穩健」是可了解,但去蔣和搞經濟為什麼不可以並行?說穿了不過是害怕意識形態影響2020選情罷了。但民進黨怎麼不想一想,2016民進黨能夠全面執政,不就是要民進黨做好轉型正義嗎。雖然拚經濟一刻也不能等,但去威權化讓台灣有嶄新的族群融合基礎,拆掉族群對立未爆彈,不是更有利於台灣的安全和發展嗎?
從2016和2018選舉,人民要告訴政府的不是轉型正義和拚經濟孰重孰輕的選擇題,而是一樣重要的論說題,民進黨千萬不要因這次的選舉失利,又亂了套的顧此失彼,進一步失去選民對你們的期望。
道理其實很簡單,就以促轉會所提的去蔣化為例吧,沒有去蔣化的轉型正義,只在意經濟發展的中國因素,這是讓人民在錯誤的歷史中,選找苟安的經濟法則,最後投入中國自我毀滅政經道路。
民進黨除了拚經濟,現在應該做的去威權轉型正義,是要讓人民了解,反對去蔣是漠視蔣介石對台灣人的不仁,是故意忽略蔣介石在中國時候的惡行。擁有數百萬大軍的蔣介石,為什麼會眾叛親離逃到台灣。難道他是真君子,那麼,1945年左右的中國人大多數就是瞎子了。蔣介石沒有那麼偉大,他只是因緣際會的得利者而已,否則怎麼去看待二戰結束的短短四年,他就被中國人拋棄。
這就是說要讓人民知道歷史的真相,不要把蔣介石國家化,蔣介石不是國家,他也僅僅是黃埔軍校的創始校長。他不能代表國家的陸軍官校,他只是當年一個比較重要的軍官官校擔任校長的工作者而已。陸軍官校還有許多貢獻者,周恩來也是,孫中山更是。台灣的國軍,如果真的認同孫中山創立軍校的國家軍隊理想,不被蔣介石的黨軍,甚至更不堪的軍閥軍隊觀念所左右。那麼,蔣介石和其他如周恩來,在國軍中並不是無法割捨的對象。所以,去蔣是轉型正義中的一環。
當年,孫中山有鑒於軍閥割據,所以要建立國民革命軍,所以指示成立黃埔軍校(後來稱陸軍官校),其用意不是要當個割據的軍閥。所以國民革命軍不能稱為孫軍,更不能稱為蔣軍。孫中山是要以國民革命軍掃蕩軍閥,統一全國而設。孫中山高瞻遠矚,一定希望建國後的國民革命軍和所有軍閥部隊歸建,成為光榮的國軍,不是黨軍,更不是軍閥。
何況,明明在台灣又經歷民主化了的台灣軍隊,還在昏頭轉向的搞個人崇拜。搞不清除孫中山建國的意義,還被蔣介石的軍閥思想左右。難道蔣介石有錯,就只因他是黃埔軍校的創始校長,現在的國軍就要包容。那麼,以此類推,各行各業、各社團個組織的創始人就都有免死金牌了,像話嗎。
拚經濟和去威權並行而不悖 兩者並行有何不可
民進黨政府在轉型正義的軍隊國家化上,要讓人民了解,去威權就是去軍閥思想;去威權才是國軍國家化的起始,是邁向族群團結和國家認同。所以,拚經濟和去威權是並行而不悖,兩者並行有何不可。蔡英文總統和民進黨模糊轉型正義,不是誰說了算,打臉促轉會代主委楊翠是何等嚴重錯誤!而又以體貼反對轉型正義者的假和諧之名,提升拚經濟的位階,這是民進黨再次走入死亡陷阱,被反對轉型正義者,牽著鼻子走的可笑策略。
2018民進黨大敗,要做的不是清理戰場,而是要收拾殘局。收拾殘局是要針對2016選民的轉型正義付託有沒做到和不足的地方,向人民道歉,並且拴緊螺絲加緊進行,不是打臉扛起轉型正義的代主委楊翠。民進黨也要針對2018選民以選票告訴你們沒做好有感的經濟問題,提出更有效的經濟方略。
可是,民進黨的選後反省,竟然是一一棄守的反省,如之奈何?蔡英文總統呀民進黨,台灣的輿情雖然是滾動式,但沒有堅持理念的所謂清理戰場做法,不會為你們帶來勝利的2020。因為滾動的輿情,或許會暫時讓選民忘記你們在這次清理掉的難堪,但是沒有價值理念的民進黨,如何有再戰的本錢?這麼淺顯的道理,難道濟濟多士的民進黨真的被打昏頭而不知了嗎?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賢賢的奇異世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第六感的真實事件 更多影片: 每個人都有第六感: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nlsjdcWIgk&t=5s 每個人都有念力: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gARrYnmkpw 用念力改變骰子:https://www.you...
銅螺絲英文 在 無限期支持陳水扁總統,台灣加油!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民進黨敗選後,「清理戰場」成為選民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但是,這種講法讓筆者想不通,戰敗者不是忙著撤離戰場轉進嗎?(轉進的說法,是國共戰爭國民黨戰敗後,到處撤退最後至台灣的壯膽美稱),戰場早被打勝的人佔領,敗北的人怎麼可能(有空)去清理戰場呢,應該是收拾殘局吧。
可是,收拾殘局的說法,實在太沒有面子,太失敗了。但是打著清理戰場的美稱,臉上其實也沒甚麼光彩。
民進黨敗選後荒謬現象頻生 「清理戰場」還是「收拾殘局」?
民進黨在2018選舉失利後的許多荒謬表現,最早的徵兆就是清理戰場了。明明是收拾殘局,卻說成清理戰場,這讓選民看透了民進黨選後,和在選舉中沒兩樣,還在鑽牛角尖,為下一次的失敗鋪排,難怪選民以嘲笑看待民進黨。
民進黨有這麼奇怪的反省表現,難怪接下來會有蔡柯會、葉俊榮獨斷縱容管中閔的大笑話。這不就是民進黨欠缺反省能力,搞錯了失敗因素,而被選民看輕的表現嗎。
不只是葉俊榮縱容管中閔的台大校長案,更早一些的還有促轉會代主委楊翠提出的硬幣改版、蔣介石銅像退出國軍單位、中正紀念堂轉型先撤走儀隊等議題,因引起去蔣化爭議後,也被蔡英文總統打臉。真不知蔡英文對轉型正義的堅持能有多深,對是非的認識有多了解,更對敵我應有的態度,有多親痛仇快。
不只是蔡英文總統,在選後看不出撥亂反正的勇氣,民進黨的部分立委在清理戰場錯誤認知中,也隨著對先拚經濟的誤解,而打了轉型正義的臉。民進黨立委許智傑就認為現在先做人民有感的拚經濟最重要,去除威權象徵可慢點不要緊。
敗選後行事漸趨穩健 卻看不出撥亂反正的勇氣
民進黨敗選後做事趨於所謂「穩健」是可了解,但去蔣和搞經濟為什麼不可以並行?說穿了不過是害怕意識形態影響2020選情罷了。但民進黨怎麼不想一想,2016民進黨能夠全面執政,不就是要民進黨做好轉型正義嗎。雖然拚經濟一刻也不能等,但去威權化讓台灣有嶄新的族群融合基礎,拆掉族群對立未爆彈,不是更有利於台灣的安全和發展嗎?
從2016和2018選舉,人民要告訴政府的不是轉型正義和拚經濟孰重孰輕的選擇題,而是一樣重要的論說題,民進黨千萬不要因這次的選舉失利,又亂了套的顧此失彼,進一步失去選民對你們的期望。
道理其實很簡單,就以促轉會所提的去蔣化為例吧,沒有去蔣化的轉型正義,只在意經濟發展的中國因素,這是讓人民在錯誤的歷史中,選找苟安的經濟法則,最後投入中國自我毀滅政經道路。
民進黨除了拚經濟,現在應該做的去威權轉型正義,是要讓人民了解,反對去蔣是漠視蔣介石對台灣人的不仁,是故意忽略蔣介石在中國時候的惡行。擁有數百萬大軍的蔣介石,為什麼會眾叛親離逃到台灣。難道他是真君子,那麼,1945年左右的中國人大多數就是瞎子了。蔣介石沒有那麼偉大,他只是因緣際會的得利者而已,否則怎麼去看待二戰結束的短短四年,他就被中國人拋棄。
這就是說要讓人民知道歷史的真相,不要把蔣介石國家化,蔣介石不是國家,他也僅僅是黃埔軍校的創始校長。他不能代表國家的陸軍官校,他只是當年一個比較重要的軍官官校擔任校長的工作者而已。陸軍官校還有許多貢獻者,周恩來也是,孫中山更是。台灣的國軍,如果真的認同孫中山創立軍校的國家軍隊理想,不被蔣介石的黨軍,甚至更不堪的軍閥軍隊觀念所左右。那麼,蔣介石和其他如周恩來,在國軍中並不是無法割捨的對象。所以,去蔣是轉型正義中的一環。
當年,孫中山有鑒於軍閥割據,所以要建立國民革命軍,所以指示成立黃埔軍校(後來稱陸軍官校),其用意不是要當個割據的軍閥。所以國民革命軍不能稱為孫軍,更不能稱為蔣軍。孫中山是要以國民革命軍掃蕩軍閥,統一全國而設。孫中山高瞻遠矚,一定希望建國後的國民革命軍和所有軍閥部隊歸建,成為光榮的國軍,不是黨軍,更不是軍閥。
何況,明明在台灣又經歷民主化了的台灣軍隊,還在昏頭轉向的搞個人崇拜。搞不清除孫中山建國的意義,還被蔣介石的軍閥思想左右。難道蔣介石有錯,就只因他是黃埔軍校的創始校長,現在的國軍就要包容。那麼,以此類推,各行各業、各社團個組織的創始人就都有免死金牌了,像話嗎。
拚經濟和去威權並行而不悖 兩者並行有何不可
民進黨政府在轉型正義的軍隊國家化上,要讓人民了解,去威權就是去軍閥思想;去威權才是國軍國家化的起始,是邁向族群團結和國家認同。所以,拚經濟和去威權是並行而不悖,兩者並行有何不可。蔡英文總統和民進黨模糊轉型正義,不是誰說了算,打臉促轉會代主委楊翠是何等嚴重錯誤!而又以體貼反對轉型正義者的假和諧之名,提升拚經濟的位階,這是民進黨再次走入死亡陷阱,被反對轉型正義者,牽著鼻子走的可笑策略。
2018民進黨大敗,要做的不是清理戰場,而是要收拾殘局。收拾殘局是要針對2016選民的轉型正義付託有沒做到和不足的地方,向人民道歉,並且拴緊螺絲加緊進行,不是打臉扛起轉型正義的代主委楊翠。民進黨也要針對2018選民以選票告訴你們沒做好有感的經濟問題,提出更有效的經濟方略。
可是,民進黨的選後反省,竟然是一一棄守的反省,如之奈何?蔡英文總統呀民進黨,台灣的輿情雖然是滾動式,但沒有堅持理念的所謂清理戰場做法,不會為你們帶來勝利的2020。因為滾動的輿情,或許會暫時讓選民忘記你們在這次清理掉的難堪,但是沒有價值理念的民進黨,如何有再戰的本錢?這麼淺顯的道理,難道濟濟多士的民進黨真的被打昏頭而不知了嗎?
銅螺絲英文 在 羅怡君:孩子教我們的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世大運現場的一堂課】
每天眼巴巴看世大運直播,好不容易等到我們買票入場的那天,咱們母女倆趕緊把正事辦完,興奮地到新莊體育館為桌球選手加油。
雖然還是預賽階段沒有引起太多注意,但現場也很多喜愛桌球的觀眾們,帶著國旗、加油棒前來觀賽,當天中華隊有好幾場比賽,特別是和北韓的女子團體賽,兩方拉鋸廝殺非常緊張,對方奧運銅牌的選手帶來不小壓力。沒有中華隊賽程的時候,現場顯得比較輕鬆,來觀摩的孩子們也很多,各國選手打球的風格各異其趣,仔細看看每桌都很有意思。
當每階段競賽告一段落、離下場賽程還有時間的空檔,大會安排現場DJ播放音樂。特地帶望遠鏡的妹妹,搜尋到DJ的身影,第一次看到現場DJ的她很好奇,於是我們特地從西邊到北邊看台區去,悄悄地貼身靠近仔細觀察。
這位DJ顯然特意隱藏自己,戴口罩、帽子、大耳機,再加上長髮披肩,連兩顆眼睛都看不清楚。這些都無法抹滅他獨特的音樂品味,現場我們一邊像鄉巴佬一樣研究他帶來的各式器材,一邊享受他的音樂和節奏,忍不住也搖頭晃腦起來。
也因為如此,我們注意到原來司儀和音控台也在這區;看看手錶下場賽程快開始了,我們再繞回原來的座位區繼續等待。五分鐘後司儀開始廣播選手們入場,等魚貫就定位後開始唱名,我和妹妹的眼光自然飄向司儀區,DJ已經不在啦,兩位司儀站立著,一人一支麥克風。
然而接下來的選手唱名卻讓我們面面相覷。負責中文的司儀念名字念得不太流利,顯然對這場賽程名單不太熟悉;負責英文那位情況更糟,選手名字都念不完整,斷斷續續慘不忍「聽」,國家名稱和選手名稱間隔很久,現場選手等著唱名完揮手致意,於是當司儀停頓時,全場是一片尷尬的沉默。
我忍不住開始對妹妹說出自己的想法:「剛剛休息一個小時,賽程早就出來,雖然各國選手名字真的不好念,但就算自己在旁邊寫注音都可以找音記憶,多念幾次就不會卡住;對賽程要反覆閱讀,這組選手是這個國家的就要一起念,不要停頓太久,不然聽眾無法分辨這到底是哪一隊的….;有沒有準備、準備得夠不夠,這些都是自己的責任,我覺得對選手們非常失禮。」
妹妹默默點點頭表示同意。一個做好充分準備、不是隨手放幾首歌的DJ,和準備不夠狂吃螺絲的司儀,展現出來的結果現場每個人都感受得到。
這不是吹毛求疵,這是專業表現;這不是情有可原,這是缺乏練習。也許觀眾的注意力多半放在選手賽事上,但那並不代表其他環節可以鬆懈。別人不在意,那麼司儀本身在意嗎?主辦單位在意嗎?一個螺絲釘鬆了,絕對就會有第二個、第三個…,這些小事一旦累積成為「這樣就好,應該也沒關係」的心態,就容易成為出「大事」的關鍵稻草,「破窗理論」說的正是這種典型的擴散效應。
小小插曲很快就被接下來緊張的賽程取代,直到我們坐捷運時,妹妹抬起累到快閉上的眼睛告訴我:「媽媽,我現在知道為什麼你常常說不要找理由了,因為別人看見的是你做出來的結果,不會看見你的理由就走了。」
就走了。
沒有第二次機會,這才是人生日常。對得起自己,就自然能接受任何成敗結果,沒有做足功課的人,才會想要拉著人解釋為什麼。
#媽媽以前專在夜店辦活動
#音樂真的洗耳有水準
銅螺絲英文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第六感的真實事件
更多影片:
每個人都有第六感: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nlsjdcWIgk&t=5s
每個人都有念力: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gARrYnmkpw
用念力改變骰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fZCYKMFN7c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大家有聽過第六感吧~其實第六感真實名稱為超感官知覺,英文簡稱為ESP,所謂的五官就是視覺,聽覺,嗅覺,味覺還有觸覺,但這些人可以通過五官以外的感應去預知未來會發生的事,或者是用感官以外的管道去接收訊息。其實到現在為止,超感應的定義還很模糊,我可以大概講幾個給你們聽,如果你也喜歡這些奇異世界的影片,歡迎你訂閱HenHenTV。
超感應的大概可以分成幾種,我大概列其中幾種,例如說是:預知能力,通靈,心靈感應,讀心術,可以感應物品殘留的影像等等。我們有常聽過在天災發生前,動物已經可以預知這些天災的發生,雖然沒有什麼科學的實例去100%證實它是存在的,但是以下我說的全部案例都是真實發生過的。
1. 預知未來與預知夢
你有沒有發過預知夢?然後那件事情不偏不差的發生了,真的準確得有點恐怖。在1979年,來自美國俄亥俄州的David Booth,他在1979年5月26號空難事件的前十天,連續夢到相同的夢,他夢見一架飛機起火,然後墜入滿是建築物的區域。由於夢境實在是太過清晰和真實,讓他極度不安,他就在5月22號打電話給聯邦飛行局,也打給在夢境看到的美國航空,但是沒有人理會他,或叫他去看心理醫生。David沒有懷疑過自己所看到的東西,在他堅持下,聯邦航空局也根據David在夢境所描述的情景,去推斷最有可能性的航班和機場,不過他們不可能因為David的預知而去停掉所以的航班。
在5月26號,同樣的夢最後一次發生,美國航空191班機在芝加哥機場起飛,其中一架引擎脫離,而使得飛機向左旋轉,好像一團大火般,墜毀在機場附近的建築物區域,機上273人全部罹難。David在電視機前說不出話,他知道這些事件會發生,但是卻無法阻止事件的發生。在事故發生後,民航局負責人證實事件的很多細節和David的夢境所形容的幾乎是一模一樣,而David經過這件事後,雖然不清楚他為何可以預知這件事情的發生,但是他很清楚,嘗試去改變未來會發生的事情只會是徒勞無功。
2. 透視/感應能力
我們曾經看過連續劇警方在尋找失踪少女毫無頭緒之下,請來一些靈媒去感應那個失踪少女究竟在哪裡,然而在靈媒的指點下真的找到她,這些橋段不是假的。一名叫克罗其尔德·纳基琳夫人常協助警方去尋找失踪的人,她的右手猶如感應器,可以讓她‘看到’失踪人的位置,有一次有一名聾啞少年失踪,警方在她的指點下,找到被岩石壓着的聾啞少年。大家有沒有看過這種牌?這個叫ZENER的牌在1930年發明,在冷戰時期,由於傳聞俄羅斯開始著手訓練超能力的士兵,美國方面也開始研究究竟超感應是否是真實的?心理學家和科學家就常ZENER牌來測試一下人們的ESP,那我們也來玩一下吧?裡面的卡片一共有五種,分別是圓圈,四方格,星星,河流,還有十字架。大家來猜猜看我下一張卡會是什麼吧?我給大家猜十張,倒數5,4,3,2,1. 大家猜中多少個呢?留言告訴我啊
3. 意念力
所謂的意念力,就是不需通過自己的手或身體的部位,可以憑空拿起或是彎曲物件,大家有看過彎曲湯匙的訓練吧?在Matrix電影裡面的對白說道:Do not try and bend the spoon. That's impossible. Instead, only realize the truth... THERE IS NO SPOON. Then you will see that it not the spoon that bends, it is yourself. 這句對白讓人耐人尋味,現實中有人可以做到嗎?有!這是真實個案來的,在英國巴克貝大學物理教授約翰,漢斯丁頓對一名15歲名叫朱莉。諾爾芝進行了運用意念力的實驗,他把細銅棒封在玻璃管內,朱莉只需要摸一下玻璃管就可以彎曲它,或者是把金屬鉤鏈接上電力儀器上面,只要她一運用念力,儀器上的針就會跳個不停。同樣在丹麥哈根大學也有做個類似的實驗,17歲的列納夫斯也進行了嚴格的ESP測試,她用手摸一摸螺絲釘就可將其彎曲45度,或是可以把封在玻璃瓶裡面的釘子彎曲。
看念力測試請看下一部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d0InyP7jMY/hqdefault.jpg)
銅螺絲英文 在 專業組合螺絲套附華司工廠- 銘基螺絲工業有限公司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公司名稱: 銘基螺絲工業有限公司(原興泰工業社) SEMS SCREWS 英文名稱: MING KEI SCREWS INDUSTRIAL CO., LTD. 電子信箱E mail: [email protected] ... ... <看更多>
銅螺絲英文 在 銅柱英文2022-精選在Instagram/IG照片/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墊圈及五金的螺絲英文對照表,核銷退稅,螺帽等名詞術語中,螺釘,q_90,iso1891有類似的規範可以參… 螺母(銅柱)的埋入方式和設計尺寸熱熔螺母熱熔埋置是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