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軌開進大樓裡:文小26聯合開發】
文:李雨蓁 Lí Ú-chin 、施工圖片Huang TC
輕軌大多是簡易平面車站,因此較少見捷運出口與大樓結合的聯合開發案,不過在環狀輕軌中,卻有一站例外。
#C23龍華國小站 位在由文小26切割變更而來的交通用地上,基地面積約 0.72 公頃(2178坪),建蔽率40%,容積率400%。故最大可建總樓地板面積約為 8172坪,扣掉輕軌相關設施與TSS9(輕軌9號供電站),可以興建8485坪的聯開大樓,作為商業、辦公、旅宿等用途。聯開建物與 C23 車站保留共構機制,並設置之至少280席汽車停車位,另設電動車站點、自行車停車場與公共腳踏車租賃系統,以作為凹仔底的輕軌轉運節點。依據行政院「跨域加值公共建設財務規劃方案」核定本計畫未來應提供 9.05億元之開發效益,作為輕軌建設的自償性經費。
即使在世界上,輕軌穿入大樓的場景也是少見。離台灣最近的例子,可以在長崎發現。
長崎路電軌道穿越建築的位置有兩處:市營櫻町駐車場,以及 #長崎西洋館。前者單純是利用地勢錯層重疊的建築,後者比較有趣,是因為軌道改線工程,讓路電穿越長崎電鐵一塊自用土地,因此長崎電鐵公司就直接興建了西洋風格的複合商場,稱為「西洋館」。
建築有地上3層、地下2層,是日本第一座有路面電車穿越的商業建築,除了多家餐廳、商店、健身房外,3樓還設置有免費參觀的長崎路面電車資料館,文化教室、Hello Work(公共職業安定所,就是日本政府的就業媒合中心)等設施,提供市民便利服務。唯一的小遺憾,是車站並未與建物共構,而是設置在門口不遠處,只有軌道穿過大樓。
未來,文小26聯合開發的招商模式還沒確定,但可比照O4聯開案(麗寶集團名軒開發得標),由市府分配權益價值,獲得的樓地板面積除了處分收益外,也可考慮公費設置微型市民運動中心、圖書分館等服務設施,提供輕軌沿線居民使用。讓商業機能、公共機能、交通轉運機能合為一體,成為TOD的良好範例!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