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台東人口結構情況相當典型代表的照片
是我今年參選立法委員時去長濱時照的,
中間是我,台灣台東出生的客家人,左邊是來台東定居的新住民們,右邊是台東在地的原住民,他們都是吳若石神父的腳底按摩專業師父
我身旁的則是外國台東人,他就是從瑞士來有名的吳若石神父,他已經領有台灣政府頒發給他的國民身分證
我們共同的的特點就是
我們都是在台東深耕半世紀以上
正港愛台灣愛台東的台東人
說起我和他們的結緣,要話說6-7年前我公出到吳神父的教堂和他談起如何幫助這裡的人們,我當時靈機一動,幫吳神父寫了一個「偏鄉新住民就業發展計畫」,在伊甸基金會的大力協助下,我們花了快一年的時間,促成及培養了在地的新住民及原住民的足按摩師父,這個計畫如今他們已有能力以勞動部TTQS及iCAP的模式自已持續進行著了
對於這些新住民而言,我們幫助了他們的家人在偏鄉就業,
對台東這個長濱偏鄉人口外流嚴重的這裡而言,我們幫長濱把人留下來了,並且創造了在地的觀光產業及據點
更重要的意義是,藉著吳神父的大愛及他苦心推廣的足按摩技術,我們在這台東的偏鄉一步一腳印一點一滴的照顧台東偏鄉的人們
我們正在改變台東
也正在改變我們的未來~!!
長濱 伊 甸 在 陳允萍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台灣重開機】
過去允萍在長期協助新住民的困境時,最常發現的問題是新住民在台灣生活普遍的問題是缺乏穩定長久的工作,他沒有穩定長久的工作,就沒錢可以好好安居樂業,有錢不是萬能,沒錢卻是萬萬不能,貧賤夫妻百事哀的狀況,常常出現在新住民的家庭中。
允萍5年前到台東長濱服務時,發現許多外配在台東生活因為沒有穩定工作,又常常因為缺錢,而導致夫妻生活不穩定,產生許多大小問題,為了解決這些根本性的問題,允萍與長濱天主堂的瑞士籍神父吳若石神父,共同研究解決的辦法,後來幫長濱天主堂寫了一個計畫,讓新住民可以透過在地工作,學習足療的功夫與手法,來幫助在地民眾透過足療養生。
如此,偏鄉的民眾可以透過足療讓身體更加健康,同時也讓新住民有一技之長,可以穩定在長濱安居樂業,這個計畫也同時要感謝五年前「伊甸基金會」的執行長願意大力襄助,透過伊甸基金會的幫助,讓這個計畫得以推動,這個計畫推動至今,也已經順利度過第五個年頭。
在這五年中,吳神父一面推廣足療養生,一面也無私開放新住民來上課學習足療養生的手法,只要新住民願意來上課學習,能有一技之長在身可以在台灣賺錢安居,吳神父都願意教,甚至於台東人或原住民想要學的,吳神父都不會藏私。
吳若石神父在台灣犧牲奉獻,也有49個年頭,從他30歲時來台,多年來透過足療,為偏鄉沒錢看病的台東人解決病痛,吳神父溫暖無私的大愛,都讓許多人對吳神父都深深感恩與敬佩。
曾有新住民的老公,怕他的外配老婆在這個足療學習班跟人跑掉,就來學習班觀察,發現學這個東西很好,現在夫妻兩人都安定的在這個足療班裡面順利學到一技之長,並在長濱天主堂的足療班工作至今,成為許多外配夫妻在貧窮的生活中,能夠順利學到技能,並安穩度日的模範。
許多新住民在台灣因為夫妻生活經濟不穩定,產生許多社會問題,現在透過這樣的關懷與協助,台灣就能幫助這些新住民好好穩定的生活,而他們的下一代,也能為台灣孕育出更活潑的能量,甚至對台灣有更大的貢獻,比如我們民眾黨的另一個立委候選人何景榮教授,就是最佳的典範。
在移民署跟司法通譯協會的案件中,許多事情都是複雜而困難的,許多剛接到手的問題,可能只是表面上的新住民家庭爭吵、夫妻失和、懷疑外配出軌等等,光是解決這些表面問題的情緒,都要花費很大的功夫與耐心,以至於很多人都不見得能有這個耐心,再進一步想辦法解決後面更深一層的問題。
有耐心,願意傾聽,願意了解,願意踏出這一步來解決問題,就是允萍的長處,正如柯文哲所說的,面對問題才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因此允萍有信心,能夠在立委這個角色中,發揮更大的能量,為許多人來解決更困難的問題。
過去到現在,我們台東同樣的有很多的問題懸而未解,台東過去多年來至今,許多事情都沒有真正的被解決,被改變。
過去的立委諸公不見得不好,只是可能沒有真正解決到台東人的需求,因此允萍相信,如果允萍當選台東立委,一定努力解決台東的種種問題,過去解決不了的,請讓允萍來做。
相信每一個台東人,心中都有一個希望,希望台東的生活環境可以變得更好,能看見改變,看見不一樣,看見提升。
#換人做做看台東有希望
#許多新住民困難的事情允萍都能解決
#相信其他再困難的事情允萍都能來做
#台東人的希望
#就是允萍的希望
#改變台東
#改變你我更好的未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6hjnGPEphM
長濱 伊 甸 在 黃健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長濱忠勇國小是我任內裁併的第一所學校,如今成為全國首座利用閒置校舍活化轉型之日照中心。長濱是縣內身障人口比例及老化指數最高的鄉鎮,長照服務需求孔急。104年衛生局提出長照中心構想,並主動辦理土地使用變更等相關行政程序,105年9月經選評確定由伊甸基金會進駐經營,提供日照中心、居家服務、共餐共食、交通車接送、沐浴服務、夜間臨托等服務,每月最高可接納450人次。未來,還將擴充為當地民眾第二專長訓練、兒童課後安親、社區復建等基地,成為地方多元照顧服務中心。今天,我看到原來老舊的校舍變成新穎、舒適、具地方特色的生活空間,想到老人家可以在這裏就近接受親切、專業的照護,心中無比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