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很奇怪,原文沒有拒打兩個字,反倒是剛剛更新動態說被片面停發疫苗...
[新聞] 醫轟:陳時中打算賴帳!1決策致診所「現金收入歸零」即起拒打疫苗 https://disp.cc/b/163-dRzk |【臉書原文】『風尖浪頭之下,要跟預約本診所施打新冠疫苗的朋友們說聲抱歉了
本診所從第一針開始就有收掛號費。底氣何在?就是因為我們有正式的合約書,有金額,有官印,心安理得,沒有所謂兩邊拿錢這檔事。如果一邊收錢一邊拿補貼,或是報健保早就大爆炸了好嗎!
這份合約書,大致看來,其實就是每年的公費流感疫苗合約書修改一下吧,每年的流感疫苗就是這樣子收費,一針補助一百元,然後各院所收取掛號費用。我們本是這樣想,疾管署、衛生局、衛生所哪一個不是這樣子想的呢?畢竟我們診所開多久,公費流感疫苗合約就簽了多久。行之有年,大家行禮如儀。
哪知KP嘴賤說北市民免付掛號費,藍委跟進吵兩天,6/7蔡英文及指揮中心就宣布全國免(不能收)掛號費。但是錢呢?疾管署從來沒有這種想法,陳時中說的40億是原本一針一百的預算啊!哪有那麼多預算去補掛號費呢?今天7/21結果揭曉,陳時中打算賴帳(就算有立法院的決議文),只有原本的接種疫苗處置費,其他沒有了。除非打的量很多,才有獎勵。
打這個新冠肺炎疫苗的流程其實比一般疫苗來的複雜,成本也是高上一些。流感疫苗大家都很熟悉,一劑一個針筒,檢查一下就可以打,打完就可以回家。新冠疫苗都是緊急授權的新疫苗,顧慮較多,所以接種前要填一堆資料,下診前也要逐筆核對再上傳。這些疫苗是10人或14人份一瓶的,要一支一支慢慢抽,還要換新的針頭,因為抽藥之後,原本的針頭會鈍化。此外,若是用1CC的針筒抽取,是可以多抽一點殘劑的,讓更多民眾先打到疫苗,而這些都是本診所的存貨,政府超前部署的只有3cc,是抽不到殘劑的。更別說暴增的醫療廢棄物(針頭針筒)還要加錢清運。
打完這新冠疫苗需要留院觀察至少15分鐘,狹小的候診間能停留的人數本來就不能太多,有時還會讓原本有就醫需求的小朋友望而卻步。某些縣市甚至要求打疫苗的時候不能接受一般的病患,這些也是為國為民的成本。
依照合約,我收取合理的掛號費用(與過往相同),我們主動聯繫施打對象(市話打手機,貴),認真抽取殘劑,有人爽約要在時限內找人遞補以免浪費。成本較高就算了,疫情趕快結束才是你我衷心期盼的事。但是,只因要與政治對手抗衡,卻被免費了!當初江子翠疫情爆發時,我沒有一日休診,但是我們的專業服務卻被當成請客的東西,沒有絲毫尊重,還要幫政府買單。
我一向覺得診所不是快打站,診所應該以質取勝不應衝量。離家不遠,時間方便,不會群聚,甚至假日都有服務。我詳細問診,還會耐心回應問題與衛教,只用最好的針具施打,隔日還會詢問是否有副作用。雖然這些都是我覺得我應該我想做的,但是我希望有人看得到。今日政府可以隨口說說就讓人收入歸零,增加的成本卻要同島一命、共體時艱。明天會降臨到誰身上,真的讓人不寒而慄。
#以下是髒話,#ptt的小朋友要認真看。
幫陳時中打疫苗若不能收掛號費,代表這陣子的現金收入是「零」。所有的成本每天都在燃燒,但是增加的人力加班費、電話費更甚以往。指揮中心要求的衝量獎金,如果遇到疫苗不足,遇到颱風延誤,就是鏡花水月,看得到拿不到。至於一針一百的接種費何時會拿到呢?據說是三個月後,甚至明年才會結算。你們有多少現金可以繼續付薪水、房租、耗材,健保的業務因為滿滿的疫苗需求而被排擠,然後需要撐一季以上。這不是佛心,這是深淵。』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6542081565817911&id=275488155810648
#三級警戒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COVID19 #COVID2019
長照補助ptt 在 朱成志的華山論劍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PTT上面有心人整理出自2020/5/28到2021/5/26這一年來,小英政府重視大內宣,主管單位針對新冠病毒疫苗的新聞集。
如果不說謊,說到做到,照媒體資料,現在台灣的疫苗已經滿出來了:
1、政院打造國家隊:第一批疫苗最2020年12月生產100萬劑。(2020-05-28,自由時報,A8)
2、秋季進入臨床試驗:台灣疫苗拼2021年4月上市(2020-06-04,蘋果日報,A1)
3、蘇揆訪生技公司談疫苗:台灣在這方面不能慢於全世界(2020-06-10,自由時報,A12)
4、政府抗疫透過駐外單位爭取COVAX:第一季1000萬劑(2020-07-20,經濟日報,A1)
5、指揮中心擬砸187億:加速武漢肺炎疫苗研發(2020-07-22,中央社)
6、指揮中心:國產疫苗最快開年後可用(2020-09-08,蘋果日報,A3)
7、武漢肺炎疫苗國際採購已簽約:台灣1358萬民眾可望接種(2020-09-26,中央社)
8、我簽約估可買230萬劑疫苗:但時間未定(2020-09-26,蘋果日報,A4版)
9、陳時中:台灣與各國「超買」疫苗(2020-10-03,中央社)
10、中國入COVAX台買疫苗增變數?莊人祥:台付訂金未受阻礙(2020-10-09,中央社)
11、東洋BNT疫苗:明年首季到貨1000萬劑陳時中:預計本週決定解方(2020-10-14,中央社)
12、代理德國BNT疫苗有中資?指揮中心:BNT是德國廠商、中國復星醫藥僅占0.7%股權,離法令30%相去甚遠(2020-10-14,自由時報,A6)
13、輝瑞BNT疫苗防護力達9成 陳時中:盡快取得(2020-11-11,中央社)
14、BNT採購陷困境 經手大陸?陳時中:只要疫苗產地不是來自大陸就可以(2020-11-12,中國時報,A2版)
15、指揮中心:110年中前打國際疫苗,1500萬劑,總計115億。(2020-11-17,中央社)
16、武漢肺炎疫苗有譜 陳時中:已簽約數家將付訂金(2020-11-20,中央社)
17、陳時中:好消息武肺疫苗買到了,有三家可選(2020-11-21,蘋果日報,A1版)
18、武漢肺炎疫苗可能2021第1季開打:醫護優先(2020-11-22,中央社)
19、台疫苗入袋靠投資國外廠 陳時中:口袋裡已有疫苗國際大廠上市優先取得,估200萬至1000萬劑疫苗(2020-11-22,蘋果日報,A4)
20、不只Covax台灣向國際大廠買到1000萬劑疫苗陳時中:付訂、但時間不確定,掌握1500萬劑(2020-11-25,中央社)
21、武漢肺炎疫苗買太多?陳時中:寧可多買總比不夠好(2020-11-26,中央社)
22、武漢肺炎疫苗採購報喜 陳時中:又一家可望談成(2020-12-02,中央社)
23、武肺疫苗接種 陳時中:時程可能會提前到3至6月開始接種第一劑(2020-12-03,中央社)
24、我購千萬劑AZ疫苗 陳時中:多家洽談中(2020-12-14,自由時報,A6)
25、陳時中:疫苗採購超出預期3千萬劑 外界猜的廠牌大多沒錯AZ 1000萬劑、BNT 1000萬劑、500萬劑Covax、500萬劑本土(2020-12-17,聯合報,A7)
26、陳時中:已購新冠疫苗2,000萬劑 明年3月供貨(2020-12-31,經濟日報,A4)
27、陳時中:國產疫苗研發 高端獲准第二期 今搏3億補助(2020-12-31,中國時報 ,A3)
28、武漢肺炎疫苗研發 陳時中:月底再1家進二期(2021-01-20,中央社)
29、陳時中承認:大國超額搶購,打疫苗一定比他國晚(2021-01-30,中國時報,A1)
30、國產疫苗 核准第2家二期試驗(2021-01-30,A6)
31、陳時中:台灣不會最後拿到疫苗(2021-02-03,蘋果日報,A4)
32、指揮中心:台灣列COVAX首波疫苗配送名單(2021-02-04,中央社)
33、疫苗到手如注強心針?陳時中:自給自足也是目標(2021-02-05,中央社)
34、台灣列COVAX首波疫苗配送名單 陳時中:AZ 20幾萬劑(2021-02-08,中央社)
35、陳時中:大力扶持本土新冠疫苗 已與高端、聯亞生技開會討論 將加速行政程序 協助強化產能及研究能力(2021-02-08,經濟日報,A5)
36、武漢肺炎疫苗施打分3階段,首階段估99萬人接種(2021-02-09,中央社)
37、陳時中:與國際藥廠簽約又買到500萬劑武肺疫苗(2021-02-10,自由時報,A1)
38、我購得莫德納疫苗:505萬劑最快5月到(2021-02-11,蘋果日報,A1)
39、台灣採購疫苗近2千萬劑:蔡英文請國人放心(2021-02-19,中央社)
40、疫苗全台打得到 陳時中:採購最多4500萬劑敲定近半(2021-02-22,蘋果日報,A5)
41、首批AZ疫苗到了:11.7萬劑(2021-03-04,自由時報,A1)
42、疫苗二廠何時完成 陳時中:希望3年內蓋好(2021-03-05,中央社)
43、COVAX疫苗搶貨難 陳時中坦言弱勢國家比較急(2021-03-17,中央社)
44、COVAX疫苗來了:19.92萬劑AZ疫苗(2021-04-03,中央社)
45、AZ疫苗抵台:40萬劑效期至8/31(2021-05-19,中央社)
46、蕭美琴接洽 路透:美助台協調疫苗廠商加速出貨(2021-05-19,自由時報,A2)
47、與陳時中視訊 美衛生部長貝西拉:支持台灣取得疫苗(2021-05-22,自由時報,A5)
48、蔡總統:疫苗6月200萬劑、8月底目標1000萬劑(2021-05-25,中央社)
49、美國疫苗還得再等等?AIT:深信「台灣模式」能再控制疫情,人民互動是美台關係重要動能。(2021-05-26,聯合報)
50、蔡英文:已購買近3000萬劑疫苗 8月底累積到貨1000萬劑(2021-05-26,聯合報)
長照補助ptt 在 張銘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身為三寶爸 #關於生育率
我有話要說,美國CIA公布2021年台灣全球生育率最後一名,有網紅說是因為台灣的高房價,和未來只跌不漲,引發話題。
另外一說似乎是武漢肺炎之後,東南亞的女性無法到台灣結婚造成生育率降低,變相的說台灣的女生不想生小孩。另外有醫師說台灣的公共空間不友善,會讓女性降低生小孩的可能性。
其實生不生取自於夫妻的決定,尤其現在女性意識抬頭,蠻多人喜歡養毛小孩來陪伴自己,問一下原因都是因為養不起小孩,我身邊的朋友何嘗不是呢?甚至PTT上面還說8+9比較會生,我有三個小孩,現在是多元性別的時代,蠻多人想要小孩而得不到小孩,因為社會壓力生活壓力,造成很多方面的問題,也不單單只有這幾項。
如果給你一個豪宅、經濟自由,你也未必會生小孩,因為你可能知道要利用優勢享受人生,不想被束縛著,或者也夢想著環遊世界,因為台灣早就脫離養兒防老的觀念,但是說到生小孩讓我想到,銘祐在選立委的時候提出蠻多幼兒教育政見。
第一個,希望學校閑置空間,BOT的方式增設共學空間,讓上班的父母不至於擔心來不及接小孩,或要提早請假接小孩。
第二個,幼兒托育一致化,不要再分托嬰、托育分階段,價格公私一致化,不足的地方,政府補助(必須是合格把關的機制,避免兒童暴力)。
第三個,兒童人權的建立,讓台灣形成對幼兒友善對孩童友善的空間,對於身體自主,能夠增加兒童自我意識(你知道嘛我們就是被傳統教育壓制)。
第四個,公共空間友善的環境,其實最需要的就是一個屬於人與兒童可以行走的人行道,還有沒有妨害的教育空間,娛樂空間。
第五個,代理孕母與領養制度的建立、試管嬰兒的補助,能夠更健全,誰說同志家庭不能領養小孩?我們應該建立更完善的制度。
第六個,興建長期租任的住宅,讓年輕人可以安生立命,可以比照德國或新加坡的方式,有能力的去買房子,能力有限,或有其他經濟需求的,可以安心租賃。
第七個,教育體制的轉變,如果你跟我一樣走過來的,對台灣的教育體制充滿壓力,很多人根本就不希望下一代像我們一樣,所以如果教育體制能夠通盤去檢討,或許參考一下加拿大的華德福教育,讓他有更多的空間,我們的孩子才會得到真正的快樂, 並且在學中找到他們的樂趣。
身為三寶爸,我跟我太太都非常喜歡小孩,我們三個小男孩,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人,甚至可以犧牲生命保護他們的人,或許現在社會都會思考K P I(績效指數)、ROI(投資報酬率),但是生小孩這件事有時候需要的是更多的「愛」,這也不是用經濟可以去思維的,我想政府能做的有限,包含我上述的幾點之外,最重要的還是價值觀。
#生育率是國安問題
#選立委時的政見
#銘記在新
#新店
#深坑
#石碇
#坪林
#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