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專科分科越分越細,有利有弊
這天,一位七十歲阿婆在女兒陪同下來急診就醫
主訴有痔瘡,解血便三個多月,今天覺得虛弱頭暈。
阿婆的就醫習慣良好,過去曾經主動脈剝離開過刀,
有心臟瓣膜疾病,都在本院門診長期規則追蹤服藥,
她以前就有痔瘡病史,以前偶爾會解血便,
但是這次三個多月以來每天都會解,
量多的時候,會解到馬桶裡的水整攤都染紅的程度,
查電腦紀錄,阿婆前幾天還有去肛門直腸外科就診過,
我問阿婆:直腸外科醫師門診有開痔瘡塞劑,用了症狀有好一點嗎?
阿婆說:我有塞,結果這幾天解更多血。
再進一步仔細問診後才發現,雖然阿婆已經痔瘡解血便「天天解」解三個多月了,這期間阿婆回常規的心臟外科門診兩次,
額外看了直腸外科門診一次,
但是都沒有人告訴她,請她暫停服用門診兩種抗凝血藥物。
(Plavix, Eliquis)
或許是阿婆回心臟外科門診時,覺得痔瘡出血和心臟沒關係,
沒有告訴醫生,
或許是直腸外科醫師門診沒有留意到病患同時服用其他門診開立的抗凝血藥物,
於是阿婆便一邊規則服用抗凝血藥、一邊治療痔瘡、
然後一邊繼續每天解便流血......
成年女性血色素12~14
阿婆幾年前血色素12.6
這天來急診流到只剩5.3,就是流到剩一半不到
難怪阿婆會頭暈虛弱。
厲害的是,
當我告知和衛教阿婆與她女兒要先停抗凝血藥物時,
阿婆說,她其實曾經自己停過一兩天,
她有發現停藥的話,血量有變少一點,
但是她知道抗凝血藥不能隨便停,
所以只敢停一兩天就繼續吃。
阿婆其實很有醫療常識!
最後幫忙阿婆輸血治療,
並且請她先停抗凝血藥物五天
確定沒有再流血後,再吃回去。
*。 *。 *
越來越多時候
在臨床會遇到病患同時有多種疾患
除了醫師本身要留意病患其他科別的用藥
也建議民眾
ㄧ、盡量不要每一科分散各家醫院就診:
即便現在健保卡可以雲端查詢藥歷,
但是數日內資料有可能尚未上傳或更新而查詢不到!
若是剛從其他醫院出院,住院用藥查詢不到!
二、倘若門診科別超過三科,請善用家醫科、老人醫學科等整合門診整合用藥。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Sunny Huang - IBCLC,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9月份回覆留言內容:母乳媽媽可以吃瘦身藥嗎、RT凹陷如何選擠奶器喇叭嘴、剛出生的寶寶一天要餵幾次奶、真空奶瓶擠出來奶後寶寶吃得飽嗎、擠奶配件一定要風乾嗎、新生兒進食多久可以接受、還沒供需平衡就石頭奶怎麼辦、冰敷RF會否太刺激、寶寶一直吸還有奶嗎、可以先擠奶再手擠奶嗎、可以用排氣棒幫助排便嗎、幫寶寶按...
門診量查詢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各種運動/活動消耗的能量 ]
⚠️⚠️⚠️看表格前請先看此⚠️⚠️⚠️
我在減重門診時常問以下問題:”營養師,我每天跑步30分鐘,這樣可以消耗多少熱量?””營養師,假設我今天多吃了一些,可以用運動消耗掉嗎?”
先說,想要減重最重要的還是 #控制飲食,現有研究發現,除非做到極大量的運動,否則運動對於體重下降的幫助是有限的。
但是這就代表運動不重要嗎?不,我認為運動還是很重要的,但我自己是不會把運動的重點放在 #能夠消耗多少熱量。運動在減重過程中的作用是 #改善體態 以及幫助 #增肌減脂。這邊也要強調另外一個重要觀念:目前的研究看來,並沒有可以 #局部減脂 的運動。
減重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伴隨 #肌肉流失 ,但我們都不希望肌肉減少得比脂肪還多!這時候, #足夠的蛋白質攝取 配合 #運動 就非常重要了。肌肉若減少,休息代謝率也會跟著下降,這更是減重時我們都不願發生的事情。
更不用提運動的其他附加價值,包括:降血糖、降血壓、降血脂等,不勝枚舉。
❗️❗️❗️此外❗️❗️❗️ 根據每個人的 #身體組成不同、#種族不同,這些數值一定也會有所變化,還要考慮到運動後的 #後燃效果 等等(感謝網友提醒),所以表格只能參考用,讓好奇的人有個大概的方向這樣😆怕大家覺得這是絕對值所以特此提醒~
☀️☀️☀️關於熱量消耗表☀️☀️☀️
前幾天在做演講PPT時複習了我最愛的營養學原文書(Krause’s food & the nutrition care process),發現了做30分鐘各種運動/活動所消耗熱量的表格,想到實在太常在門診被問到這個問題,所以就翻譯整理給麵粉。由於表格是英文的,原本體重的單位是磅;運動時速的單位是英里/小時,在翻譯過程中順便幫大家轉換成為台灣較常用的單位:公斤以及公里/小時。原始表格中的體重從90磅到300磅都有,但因為如果全部擠進來的話,表格會變得太大,所以我只擷取45公斤(100磅)到82公斤(180磅)這個區間,若體重不在這個區間內,可以至原始網站查詢喔!
🏆🏆🏆各類活動/運動消耗熱量排行榜🏆🏆🏆
🌟球類運動:🥇籃球比賽🥈壁球🥉足球
🌟有氧運動:🥇跳繩🥈游泳(46公尺/分鐘)🥉腳踏車(21公里/小時)
🌟日常活動:🥇擦洗地板🥇爬樓梯🥈做家事(家務)🥉拖地
❤️❤️❤️小結❤️❤️❤️
一片鮮奶油蛋糕很容易就吃完,立刻可以獲得300大卡的熱量,但是對於一個體重59公斤的人而言,需要以每小時9.7公里的速度慢跑30分鐘才消耗得掉,體重輕的人要跑得更久,是不是覺得人生很難🤣🤣🤣 所以才說減重最重要的是 #管好嘴巴 !!!
#歡迎分享 #媒體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
參考資料:
1. Mahan, L. K., Escott-Stump, S., Raymond, J. L., & Krause, M. V. (2017). Krause’s food & the nutrition care process (14th ed.). St. Louis, Mo.: Elsevier
2. https://www.nutribase.com/exercala.html
門診量查詢 在 林志豪醫師 腦神經內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認識巴金森氏症
#巴金森氏症的治療方法
在患者被診斷 #巴金森氏症 的時候,家屬和患者本人往往會突然面臨生活的失落感,不知道未來該如何是好。
最近一位患有巴金森氏症的阿嬤回來門診,她手拿著拐杖,面帶些許微笑緩緩走進診間。 半年前她是坐在輪椅上來的。 把時光再倒回兩年前,其實她有來找過我,因為走路不穩,我那時看出她有動作緩慢,手微微顫抖,診斷是巴金森氏症,阿嬤當時有點不知所措,之後就沒有回到門診。直到半年前女兒推著輪椅帶她進來,因為走路越來越慢,常跌倒,因此有點害怕走路。我問阿嬤這些年來她有治療嗎? 她說因為害怕,不知道她得了什麼怪病,她聽說這病是不會好了,所以她沒有真正的做什麼治療。
回想起來,當初如果再多花點時間跟阿嬤解釋清楚,阿嬤是不是比較有機會接受治療? 很多可能覺得的理所當然,對阿嬤來說可能是一個完全未知的世界。 因此我認真地跟阿嬤及女兒再說明一次巴金森氏症雖然是個退化性的疾病,但透過適當的治療以及輔助,還是能大幅改善生活品質。
經過藥物的治療,阿嬤走路可以比較不會那麼僵硬,步伐也可以比較大步,另外鼓勵阿嬤去復健,阿嬤慢慢的可以越走越遠,越走越有信心。 心情也開始比較開闊,甚至願意跟其他患者分享她的經歷。 因此我更常提醒自己,對於患者衛教的重要性。
📌 #巴金森氏症治療
▶️ #藥物治療:
👉 巴金森氏症的治療主要以 #改善生活品質 與 #減緩病程惡化為主,因此藥物治療時醫師會以 #漸進式的方式調整劑量以及藥物種類來達到治療效果 ,所以在初期接受藥物治療時要有一些耐心,必須按時規律依照醫囑服用藥物,並觀察服用藥物後的反應與副作用,經過醫師與患者不斷地溝通調整藥物。才能達到最適當的效果。
▶️ #復健治療:
👉 因為多巴胺的缺乏,讓巴金森氏症的患者逐漸有動作障礙,例如:不自主地抖動、行動遲緩、肌肉關節僵硬等等症狀,可以利用復健治療的方式來鍛鍊身體,透過不斷地學習動作轉換,來增加患者對於動作反應的靈敏度。
如果患者因巴金森氏症導致在語言表達能力上逐漸無法正確表述或可能有吞嚥困難,也可以透過語言治療,或相關職能治療的方式來訓練。
同時建議患者家屬可以協助安排手工藝、畫畫等課程,讓患者可以在訓練自己的同時,也不會因為生病宅在家,讓心靈也跟著生病。
▶️ #團體治療:
👉 慢性疾病的患者往往更需要接觸人群,一個人待在家的面對疾病容易讓心靈也跟著生病,建議患者家屬可以篩選適合的病友團體或社區課程,讓患者可以維持社交圈,透過與人的良性互動,交換自身經驗與互相協助彼此接受治療。
在各大醫院與社區設有大大小小的病友團體,若有相關資訊也可以上網查詢 #巴金森氏症之友協會,查詢相關照護、醫療資源與活動。
▶️ #手術治療:
👉 當巴金森氏症的藥物治療開始導致患者出現 #異動症 或 效果變差,可以考慮選擇外科手術來減緩症狀,不過患者是否需要進行外科手術,需要透過醫師的專業判斷以及家屬的風險評估來決定。
🔔最後提醒大家若需要專業醫療協助,可以於大醫院詢問相關資源,慢性疾病需要長期抗戰,讓我們同心協力一起努力!
#帕金森氏症
#讓我們一起了解疾病
門診量查詢 在 Sunny Huang - IBCLC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9月份回覆留言內容:母乳媽媽可以吃瘦身藥嗎、RT凹陷如何選擠奶器喇叭嘴、剛出生的寶寶一天要餵幾次奶、真空奶瓶擠出來奶後寶寶吃得飽嗎、擠奶配件一定要風乾嗎、新生兒進食多久可以接受、還沒供需平衡就石頭奶怎麼辦、冰敷RF會否太刺激、寶寶一直吸還有奶嗎、可以先擠奶再手擠奶嗎、可以用排氣棒幫助排便嗎、幫寶寶按摩一直哭怎麼辦、坐月子可以吃青木瓜燉排骨嗎、餵奶時間是從開始餵計算嗎、布洛分過敏可以用Tylenol取代嗎、餵母奶可以拔牙植牙嗎、凝膠和貼布什麼時候使用、RT破皮可以餵奶嗎、餵母奶可以吃雞酒嗎、寶寶打小碎嗝該處理嗎、寶寶持續吸啜代表含乳成功?不限時限量的親餵能增加奶量嗎?寶寶每隔1小時醒來討奶會影響睡眠品質?親餵有限時嗎?怎知寶寶喝夠了?📢 快來訂閱我的頻道:http://bit.ly/2kttyum
本影片僅供教育使用,不能取代醫生診斷。請向醫生或其他合格醫療人員諮詢您的病情。
立即預約「 Sunny老師線上泌乳門診哺育諮詢 」
無論妳在國內或海外,透過線上視訊互動方式諮詢(Video Chat),讓Sunny老師即時專業輔導,解決妳遇到的母乳哺育問題!預約視訊諮詢服務:https://forms.gle/AphbHvtcv5Y2Rr4EA
Sunny老師的Amazon Store(推薦清單不定期更新) https://www.amazon.com/shop/sunnyhuang-ibclc
LactMed母乳用藥查詢網址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501922/
Sunny老師簡介:
國際認證泌乳顧問IBCLC
Lamaze拉梅茲國際認證生育講師LCCE
DONA國際認證分娩陪產暨產後照護DOULA
美國紅十字會認證成人嬰幼兒急救、心肺復甦術、自動電擊器講師
廣告利益揭露:透過鏈接產生之符合的購買行為,我們可能會獲得合作網站提供之廣告佣金。
#母乳媽媽可以吃瘦身藥嗎 #餵母奶可以拔牙植牙嗎 #Sunny老師回留言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4nbUa0QQAog/hqdefault.jpg)
門診量查詢 在 村子裡的凱莉哥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最終回
歷經6個月長期住院的治療終於結束,接下來還有590個日子只要門診和在家吃藥,或偶爾回醫院住院,但也都不需要這麼長時間待在醫院。
最後一次的住院心情真的很輕鬆,我也是第一次帶小梨去病房,因為之前疫情太嚴重,病房裡的孩子抵抗力也比較低,所以都只有一個人可以留著,住院期間也不能探病,小梨只有從照片或是視訊看小露住院地方,這次帶小梨去陪小露一下,有人可以一起吵架時間也過的比較快。
在治療中的孩子也會很需要輸血,因為紅血球或血小板太低,影片裡小露單獨輸血小板,過敏引起眼睛跟嘴巴都腫起來,但如果不輸血可能沒辦法繼續治療,病房裡還有些孩子因為黏液太薄,出血就跟出汗一樣,沒有出血點位置,有時候變成一邊流血一邊輸血,這些都需要大量的血液。
昨天回診聽見醫生在講電話, #目前血庫很缺血 因為暑假很多事故也需要用血,也請大家如果身體是在可以捐血的狀況下,也請捐血,不能捐血的就號召朋友一起去捐,讓血庫飽飽的不用擔心。
#世界並不會因為妳生病而停下來
這半年的時間,小露沒有停止學習,而且還發現原來自己對文學討論是很有興趣的,加上有朋友是中文系也喜歡文學討論,所以小露會視訊和老師像是有點讀書會的型態,針對一本書討論,再把課本的修辭帶入,我覺得文學很廣泛,可以有人和她把旅遊、時事的事情帶到課程討論,也讓小露多了很多想法,她也會上網查詢然後跟我講很多不可思議的事。
最後那一個大大的擁抱,是我的心痛與不捨。
#小露抗癌
#倒數590天
#一起去捐血
20200715 住院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YgTwg46RdM/hqdefault.jpg)
門診量查詢 在 容海恩 Eunice Yu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主席:
我們新民黨就今年度的財政預算案,在今年1月至3月期間,先後3次與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會晤,在稅務、土地、房屋、醫療、教育、安老、青年發展、地區設施規劃、公務員福利,以及包括電競產業在內的經濟發展等不同範疇提出多項建議,當中我們見到財政司司長在2月28日公布的財政預算案,未有做到全民共享經濟成果。
不過,在政府公布補漏方案後,我留意到市民一般是歡迎政府派4,000元,但卻批評政府推出這項措施的方法和審查機制都很複雜,申請門檻高、細節又不清晰,很多市民都搞不清楚自己是否合資格申領,他們亦不懂得計算差額。每日都有很多市民到我的地區辦事處查詢有關細節,另有不少市民在我的臉書留言,鬧政府搞到這項措施咁複雜,最終只是折騰市民,希望政府聽到市民的意見,以便民、利民為前提,盡量精簡有關措施的申請和審查機制。
我認為政府現時的問題就像墮進視窗95的年代,未有利用大數據分析簡化整個申請程序,透過政府部門之間的數據共享,讓市民只需將自己的個人資料,例如身份證,上載至政府網頁,便能查證自己是否符合申領資格,以及可申領的金額。我希望政府可以在未來加快研究大數據的應用。
此外,預算案提及會預留80億元,改善18區的地區設施。最近沙田民政事務處向沙田區議會提交文件,表示在這項新措施下,沙田區將會在大圍村南路大圍遊樂場現址興建一座政府大樓,提供的設施包括,小型圖書館、普通科門診診所、會議室及綜合用途室、長者鄰舍中心,以及公眾停車場。這與我們一直爭取的綜合市政大樓想法非常接近。
事實上,沙田大圍的人口發展預計將會在2024年飆升至的72萬,人口不斷增加,但區內很多社區設施都已經非常殘舊、落後、不足,根本無法滿足區內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尤其是公共街市、康體設施、圖書館、停車場等設施和服務,與區內人口增長明顯出現很大落差,所以我同新民黨一直爭取在大圍興建綜合市政大樓,並提供公共街市、圖書館、長者服務中心、幼兒園、康體設施及停車場等設施和服務,落實一地多用的政策,善用土地資源。
過去,我在2016年11月16日亦曾在立法會上提出口頭質詢,要求政府在大圍興建綜合市政大樓,當時的發展局局長,即現時的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回覆表示,政府未有計劃在大圍興建新的綜合服務大樓,不單只我感到失望,亦有居民要我同時任發展局局長轉達他們的心聲:「大圍居民憤怒了」。幸好政府終於肯「開綠燈」,回應市民和我們的訴求,落實興建大樓,總算是遲到的春天。不過根據政府的建議,在大樓內提供的設施並不包括大圍居民很希望有和很需要有的公共街市,我希望民政事務局能夠仔細聆聽居民和地區組織的訴求,重新訂定政府大樓內提供的設施和服務,以滿足居民的實際需要。我同大圍很多居民都熱切期盼大樓可以早日落成啟用。
主席,預算案亦提及會預留20億元,在未來10年推行街市現代化計劃,全面檢視現有近百個街市的情況,改善設施,包括加快加裝冷氣、全面翻新或重建。但究竟什麼叫作「現代化街市」呢?是否單單加裝冷氣、改善消防裝置和通風設備,以及粉飾外墻等就等於一個「現代化街市」?我們希望政府能真正展現新思維。
對於政府提出上述的現代化設施,我實在感到失望,顯示政府在街市管理的思維,仍然是很古舊,欠缺創新,亦追不上時代步伐,例如電子支付系統、智能售賣機等,現時在個別街市已有提供,為商戶和市民帶來便利,這些才是真正的現代化設施,點解政府未有將這些適用於街市的創新科技納入工程範圍呢?不單只是設施問題,政府也須改善現時街市管理。正如我在2016年11月23日在立法會上動議「力促市場健康競爭,制衡領展獨大局面」的議案,希望政府正視各區社區設施和服務不足的問題,包括優化現有公共街市的設施和股務,為市民提供現時領展街市和商場以外的其他選擇,達致制衡領展獨大的目標。
主席,在醫療方面,預算案雖然對公共醫療設施增撥資源,擴建現有醫院及興建新醫院,但大部份是位於新界西,對於回應新界東居民長期面對醫療設施不足、輪候時間超長的時間,相對力度不足,未知稍後政府會否為新界東居民提供一些醫療方面的補漏措施?
另外,在環保方面,過去有不少環保回收業界人士向我反映,政府在2015年推出的10億元回收基金,申請手續繁複,限制較多,首階段成功率僅得5%,未能有效帶動本地回收產業發展,我希望政府簡化有關申請手續和降低門檻,令更多中小型回收商能夠受惠,進一步提高本地中、下游回收再造商的作業能力和效率。
至於我一直促請政府投放資源,推動本港電競及遊戲產業發展,今次司長在預算案宣布撥款1億元支援電競發展,並將數碼港商場打造成電競發展的場地,一定程度上是回應了我的訴求,希望長遠政府和業界共同加強培訓本地電競及遊戲開發人才,推動相關產業發展的同時,亦有助促進青年向上流動。
主席,公務員方面,我曾多次建議政府以團體保險方式,為公務員購買醫療保險,我亦就預算案作出書面提問,不過局長回覆表示:「為公務員購買私人醫療保險,涉及改變現行政策及龐大財政負擔,政府現階段難以考慮。」對此我感到非常失望,同時我會繼續爭取,促使政府進一步改善公務員的醫療福利,希望政府能給予公務員團隊以及退休公務員更完善的醫療保障。
主席,本人謹此陳辭,支持《2018年撥款條例草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sDxEsce-mY/hqdefault.jpg)
門診量查詢 在 健保署- 【區域級以上醫院門診量減2% 轉診會考量病人的利益 ... 的推薦與評價
針對聯合報2日報導,健保自今年7月1日起區域級以上#醫院門診量減2%,醫改會擔心是否會「減錯人」,反而影響到重症或病情複雜患者的就醫 ... 健保署LINE@進行查詢喔!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