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香港政治,不能直線理解。一定要多線並行,曲線思考,才會有機會參透不同面向。
如果現在香港「好地地」,怎麼會需要「#變革香港」?尤其是你應該知道香港人做事的方式:多做多錯,少做少錯,唔做唔錯。為什麼建制派第一大黨,呢兩日阿姐要落區,阿信要傍住,頻頻扮做野,日日口說變革?
有人覺得他們做得不好了吧?
為什麼會有人覺得他們做得不好?
當 #首要敵人 完全被消滅,#反對派聲音 完全被割殺,自然就要清理門戶。
所以,我一直都說,過去的日子,泛民與建制(尤其是溫和反對派),根本就是建制的好朋友。他們心知,你知我知單眼佬都知係黃絲及泛粉詐唔知。 而這些觀點,在 #王慧麟博士 的 #閱讀殖民地 中都已有陳述。也是公關資料,不贅。買到的,讀到的,請好好細閱。
你用膝蓋想想都知,如果真係有咁不共戴天之仇,點解可以上晝開會後,傍晚就笑哈哈出席婚宴合照相見歡?
香港人睇唔明參唔透就走去鬧果d話畀佢地聽既人係鬼,然後為自己推果個民主idol 搖旗吶喊,消滅反對聲音。呢種民族,被極權管治係世道使然,亦都係大家既共業。而家冇人反對架啦,我都會叫 #香港人加油 。因為,我知道我嘗試過,即使我不成功,我無憾,我無悔。我就算而家恐懼,行山,無人可以怪我。
~~~~~
我patreon:www.patreon.com/eatgoodsite
對抗霸權,滋養另一霸權。
我mewe: http://bit.ly/kengomewe
加我ICQ群:https://icq.im/kengoicq
一齊同你喔噢喔噢。
我clubhouse: @kengoclub
日日傾半個鐘,不留痕跡,閱後銷毀。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0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趁著春日,前往北投的丹鳳山,一探台北大師信仰的秘境—大師岩與法船石。看著google map嘗試著從普濟寺旁的小階梯未果,又從溫泉路天主巷往上氣圖走土路捷徑,難度太高。好乖乖地回到「熱海飯店」後方的步道進入丹鳳山。山雖小,但步道卻也沒有太好走,除了前段的水泥石階外,後半段幾乎亦是用木板、麻繩拉出來的...
「閱讀殖民地」的推薦目錄:
閱讀殖民地 在 健吾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喂,仲要求?香港仲有法治咩?
#overmydeadbody
根本從來都沒有。為什麼沒有?
你看看《閱讀殖民地》,再看看2000-2010年的香港歷史,你就知究竟香港人(尤其是自稱民主支持者)的智慧到什麼程度。
輕輕一推:https://bewatermart.hk/collections/%E9%A6%99%E6%B8%AF%E6%96%87%E5%8C%96/products/%E9%96%B1%E8%AE%80%E6%AE%96%E6%B0%91%E5%9C%B0?fbclid=IwAR0SapQgTYGf7z5OLgWwIWVaHefdbkUFv00hhDzqWyZXFh-_EEtWvTwupuM&variant=37723896250534
已返貨。要買就趁手。
店長說,有很多我的粉絲直接去鋪問,鋪面的貨都一掃而空。多謝你們去上水。我有點不捨你們走來走去。網店也ok的,大家可以多多支持。
#所有收入不扣除任何成本將交由未研香港作本土製造人材孵化計劃用途
閱讀殖民地 在 健吾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都是那一句,外頭沒有賣的東西,我只分給相信我的網友。你覺得唔like 我,你失去的,不只是試好東西的機會,而是對香港實在的認知。
是對香港,好撚真實的認知。
#王慧麟博士 的 #閱讀殖民地 貨尾 將於某處私下發售。想買,請留意本日健吾面書公佈。
閱讀殖民地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趁著春日,前往北投的丹鳳山,一探台北大師信仰的秘境—大師岩與法船石。看著google map嘗試著從普濟寺旁的小階梯未果,又從溫泉路天主巷往上氣圖走土路捷徑,難度太高。好乖乖地回到「熱海飯店」後方的步道進入丹鳳山。山雖小,但步道卻也沒有太好走,除了前段的水泥石階外,後半段幾乎亦是用木板、麻繩拉出來的一條山路,稍需攀爬。約莫30分鐘,並不久,就可以見到一處很有宗教史蹟感受的區域。一旁的爬山客自言自語:「這看起來好像以前是一個神社喔?!」的確,這裡跟日本常見的「密教+巨石」的聖地蠻相像。
.
▓ #大師信仰傳播的殖民路徑
.
1896年,隨清日戰爭結束,日本佔領台灣,各佛派從軍佈教,沿著殖民地化的路徑,建築寺院、成立靈場、宣傳教義,以對殖民地理番教化之用。初期來台佈教活動者有真言宗高野派、曹洞宗、真宗本願寺派、真宗大谷派、日蓮宗、淨土宗等六派,其中又本願寺派為大(范純武,1999)。
.
其中真言宗帶著強烈的日本密佛色彩,將崇拜空海大師的大師信仰,透過較具現實的傳奇故事,在台進行傳播。日本佛教也運用《台北新四國八十八箇所靈場》(台北新四国八十八ヶ所写し霊場)的參拜慣習,在台北佈教。像是圓山站的護國禪寺、台北天后宮的石佛、北投普濟寺等都是目前殘有的靈場遺跡(中川未来,2016)。
.
▓ #溫泉鄉的宗教風景—北投真言宗石窟建築群
.
在《北投溫泉の栞》(田中均,1926,昭和4年)裡描述到北投溫泉風情,遊客若欲瀏覽周遭景色,可從山路登上東南方的巨大岩石,其雕刻著弘法大師像,即稱「弘法大師岩」。可能是明治45年(1912),弘法大師的信眾捐贈建造。是台灣少見的佛教石窟。周遭到處都可以看見日治時代的痕跡,整體形式也很有到日本一遊的感覺,像是大阪交野獅子窟寺。詳見姚巧梅老師翻譯的,片倉佳史的《台灣日治時代遺跡》(2002)。
.
至於寫著「台湾よ、永に幸なれ。」的網紅打卡點,台灣幸福石。文史工作者認為,這應該是日治時期民眾所刻。現被移到大師岩階梯入口處,還塗上紅漆。整個石窟遺跡已經被列入市定古蹟,也包含石燈籠、石碑、階梯、石垣等,大家去就不要自行隨意移動、刻畫啊~
.
▓ #神秘的法船石
.
許多遊客尋不著法船石,我也是。繞了半天,終於在一條岔路雜草中看見「大正石船」。1925年該石與建立之石亭,在地文史工作者傳為「台北新四國八十八箇所靈場」的石佛亭,因為上頭刻著「大正十四年」,後稱「大正石船」。不過,亭內的觀音像等,看起來並不像舊時古物,亭中堆放祭祀物、打火機,並在石上掛上「慈航普渡」的木牌,反倒看來有點雜亂。搜尋到網路上的舊照片,似乎遊歷者都很喜愛站立在上面遠眺北投。
.
▓ #很有日本風味的普濟寺
.
回過頭來講一個走錯的路徑,本以為可以從普濟寺旁上山,但寺院說小路不通。普濟寺初建於1905年,又名為「鐵真院」,戰後改名為普濟寺。寺中供奉湯守觀音,北投民眾都視這座佛寺為溫泉守護寺。佛寺保用台灣少見的日式風格,平面佈局保存極為完整,包括大殿及住持方丈宅院,簡樸淡雅、寧靜莊嚴。旁邊亭中還有一座「子安地藏」,建立於1931年。記得幾年前來訪時,尚未如今天這般修繕完整,長滿青苔的貼梯石牆,盛開的茶花,很適合清幽地發呆一陣子。
.
很久沒出國冒險了,沒想到台北市中,就有一處可以運用半天來探秘的地方,也充滿著日治時代的痕跡。整個北投在這幾年也變得非常美麗,頗有回復到某種想像式的、懷舊式的日式溫泉鄉情懷。甚是喜歡。
|
延伸閱讀:
.
#大阪交野獅子窟寺:https://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177805849073705
.
#西門町宮廟中的弘法大師(一):https://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481817682005852
.
#西門町宮廟中的弘法大師(二):https://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548311222023164
.
|
參考文獻:
.
1. 范純武. (1999). 日本佛教在日治時期台灣 [蕃界] 的佈教事業--以真宗本願寺派為中心的考察. 圓光佛學學報, 253-278.
2. 中川未来. (2016). 植民地台湾の四国八十八ヶ所写し霊場 (特集 近現代の四国遍路). 四国遍路と世界の巡礼= The shikoku henro and pilgrimages of the world, (1), 43-50.
3. 片倉佳史. (2012). 台北の歴史を歩く (その 16) 北投温泉を歩く (その 2). 交流: 台湾情報誌, (860), 17-27.
4. 片倉佳史(2002),姚巧梅 譯。《台灣日治時代遺跡》。玉山初版。
|
#週末去踏青
閱讀殖民地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美國最近遭逢「內憂內患」,疑似因為太早解封,導致Covid-19爆發第二波疫情,外加「佛洛伊德」事件釀成了全國示威潮,但美國總統川普似乎完全沒在怕,甚至急著宣布重啟競選活動,何必造勢呢?最後沒有出來投票的人都是支持你的人啊~好,不要歪樓。
總之呢,川普把首場造勢大會定在6月19日,辦在奧克拉荷馬州的城市「土爾沙」,結果消息一出立刻被戰翻。
首先,6月19日是美國Juneteenth「六月節」,也被稱作獨立日、自由日或解放日,是為了紀念美國南北戰爭結束,美國最後一個州也就是德州,宣布解放奴隸,這天被視為黑人民權里程碑。
而地點選在「土爾沙」更敏感。1921年5月31日,有一群白人至上主義者,跑去當時美國最有錢的黑人社區,號稱是土爾沙的「黑華爾街」,持槍濫殺黑人居民、搶劫燒毀企業和民宅,甚至開私人飛機轟炸,造成近300人死亡,這場大屠殺,是美國史上最嚴重的種族暴力事件之一。
這個時間地點對非裔美人來說,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你川普己經被人家叫做白人至上的總統了,還一定要選在這一天去Tulsa造勢,是想要踢館嗎?如果是故意的,就是在人家傷口灑鹽,如果是不小心的,那也太白目了吧?如果是在台灣,簡直像選在二二八紀念日當天,跑去天馬茶房外面造勢一樣,不被罵翻才怪!
脫口秀名嘴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嘴爆川普的機會,被各界強烈抨擊後,川普團隊才同意延後造勢,把紀念日當天「還給非裔美國人」。相較於川普的「不知不覺」,現在許多歐洲國家從政府到民間,都出現反省蓄奴歷史、檢討西方文明的聲浪,在英國、比利時,跟蓄奴、種族主義沾上邊的雕像,紛紛被推倒。
這段剝削非裔的往事,不但是「貨出去、人進來、美國發大財」,甚至成為美國建國的基礎,我們今天就要翻開這本,恐怕連美國人自己都不太清楚,或根本就不想面對的美國蓄奴史。
(被忽略的美國蓄奴史|1619年白獅號揭幕)
距今400年前的1619年8月下旬,一艘英國海盜船「白獅號」,抵達當時的英國殖民地,維吉尼亞州的「康福特角」(Point Comfort),船上「卸下」20多名從葡萄牙奴隸船搶來的非洲裔戰俘,這些來自安哥拉的無辜民眾,被海盜拿來換取食物,成為第一批被賣到美國的黑奴,也開啟了美國長達246年的野蠻蓄奴時代。
奴隸買賣是「三角貿易」的主角。歐洲人把布匹、槍支和金屬鍋等貨品,拿到非洲進行買賣,換取在非洲大陸西岸抓獲的俘虜,再把這些俘虜運往美洲沿岸,這些被賣到西半球的非洲人,大多來自葡萄牙殖民地安哥拉。他們被迫從事苦力活,種植甘蔗、稻米、棉花和菸草等,美洲再把這些原物料賣到歐洲。
這龐大的共犯結構,涉及歐美非三大洲、交通業、銀行業,甚至宗教團體,教會「善款」來自奴隸買賣的黑心錢,連神職人員都蓄奴。
(被忽略的美國蓄奴史|奴隸待遇牲畜不如)
這些奴隸出發前會被葡萄牙人強迫受洗,改成基督教的新名字,抹去文化和背景。根據美國埃默里大學數據,從1525年算到1866美國廢奴隔年,大約有1250萬名非洲人被抓、送上了開往美洲和加勒比海的船隻,但其中只有八成六、也就是1070萬的男女以及兒童,在航程中倖存下來。
這些奴隸被捆綁,在甲板下擠得像沙丁魚罐頭,幾乎沒有水和食物,一旦生病就會火速蔓延開來,病死或是不聽話,就被丟進海裡。男性在海上必須做粗活,跳舞娛樂船員,常常被鞭打虐待,女性動不動就被性侵懷孕。古時候的交通可不像現在搭個飛機幾個小時就到了,當初哥倫布可是花了70天才從西班牙抵達美洲大陸,整段航程宛如人間煉獄。
這些非洲人上岸後,往往像牲畜一樣被暫時關在殺牛的「待宰室」或私人監獄,短則幾天,長達好幾週,然後直接在監獄裡出售,或是光天化日下進行拍賣。從河岸、路邊、火車站、小酒館到城市廣場,甚至法院和市政廳前的台階上,整個城市都是他們的拍賣場,歷史學家形容,奴隸拍賣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像賣魚賣菜一樣,這麼的赤裸裸、血淋淋。
這些被奴役的人一無所有,完全不被當人看,而是一個可以用來抵押、買賣、贈與和暴力對待的財產,有些奴隸一輩子被賣了6次,妻離子散。奴隸不能合法結婚,也被禁止學習閱讀,更沒有法律地位,主人可以任意強暴或謀殺奴隸,不會有任何法律責任,奴隸生下來的孩子也還是奴隸,就像電影《自由之心》裡演的那樣淒涼。
(被忽略的美國蓄奴史|苦了奴隸富了商人)
許多美國人的財富都是透過買賣奴隸賺到的。從1820年代末期到1830年代,最大的奴隸貿易公司是維吉尼亞州的「富蘭克林」和「阿姆菲爾德」,在他們的全盛時期,每年可以賣出1000到2000名黑奴,等於一天成交3到5人,1846年富蘭克林去世時,他的財產價值高達71萬美元,等於今天的近2400萬美元,幾乎全都是靠賣奴賺來的黑心錢。
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奴隸拍賣,發生在1859年2月8日,為期兩天的拍賣,一口氣賣出436人,總成交價30萬3850美元,奴隸販子賺飽飽,但這場拍賣被歷史學家稱作「哭泣時刻」。
(被忽略的美國蓄奴史|奴隸建立美國經濟)
這群被奴役的人十分百搭萬用,拓荒、農耕、甚至打仗都用得上,在美國獨立戰爭前,幫忙開墾殖民地,獨立戰爭後又幫忙建立新的國家。
當年棉花的地位,就像20世紀的石油一樣,從衣服到醫療用品,到處供不應求,誰掌握了棉花,就掌握了經濟命脈。美國獨立戰爭後,棉花產量迅速增長,1793年美國人發明了「軋棉機」,棉花去子效率提高50%,讓主要棉花產地美國「深南」部,對棉花奴工的需求暴增,當時棉花佔美國所有出口商品的一半,全球66%的棉花都是來自美國。而把棉花運到北部紡織廠的鐵路,也是這些奴隸鋪的,進一步推動了工業革命。
雖然1808年國際販奴禁令上路,但因為他們不能再從國外進口新奴隸,只能境內交易,反而導致美國境內奴隸貿易的蓬勃發展。當時北方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程度較高,對奴隸需求量沒那麼大,反觀南方各州需要大量奴隸種植棉花,腦筋動得快的商人,開始做起奴隸南北交易,轉手獲取暴利,甚至把奴隸拿去銀行抵押貸款,銀行又把奴隸抵押打包成金融商品,賣給紐約或倫敦的銀行家,為北方和南方白人,都創造巨大財富。
專家統計,在1860年南北戰爭開始前的蓄奴高峰,美國境內400萬奴隸帶來的產值高達35億美元(1050億台幣),超越所有製造業和鐵路的總價值,是整個經濟中最大單一資產,這些靠剝削奴隸得來的錢,不但幫美國還清戰爭債務,還為美國資本主義打下基礎。
雖然南北戰爭後的1865年,美國國會正式通過憲法第13修正案,全美正式廢除奴隸制,但155年來,美國以白人為主流的政權,對待非洲裔的方式,仍然飽受批評。
誰沒有黑歷史呢!正對歷史是為了讓同樣的悲劇不要再發生,要知道,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這週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美蓄奴建國 #美國黑歷史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閱讀殖民地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旅繪台灣:用畫筆,記錄這座島嶼最感動的風景」介紹
訪問作者:林致維 (1/2藝術蝦)
內容簡介:
用閱讀,帶著我們旅行。
二〇一八年,林致維在台南的大街小巷穿梭,留下一幅幅引人入勝的「小風景」,然而,卻有半年時間,一直都沒有新的創作靈感。然後,他遇上了佐藤春夫的《殖民地之旅》。
一九二〇年,佐藤春夫受朋友邀請,來到這座熱帶島嶼排解東京生活的苦悶,找尋心靈的自由。最後,他為這段旅程訴諸文字,我們得以窺見日本時代台灣豐沛的人文風景。
林致維決定效法佐藤春夫的精神,勇敢邁出腳步、讓靈感帶著他走,期待下一場相遇,給予他創作的能量。這些地方,或許是家門外的小巷弄、不熟悉的社區、某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一角,甚至是一望無際的山稜,從熟悉到陌生,透過慢步與漫談,譜出他旅行的旋律。
慢慢來,其實你看到的更多
旅行的意義,不在當下的覽勝、買賣、吃喝,而是記憶的積累與反芻。當我們改變自己的節奏,調整觀看的視角,慢慢看見簡單風景裡複雜的歷史一層又一層。
以畫家的步伐,從北到南,林致維走訪了台灣最不為人知的景緻。他要告訴我們,不須擔心錯過了大眾的景點,真正烙印在心頭的,其實都是那些不經意的人事物,而這些卻最能治癒我們生活的疲憊。畫筆,就是一扇心靈的窗,他以自己的「慢」,一筆一筆訴說旅行的故事,跟我們分享許多教人回味再三的地方人、地方事。
現在,以「心」去踏查, 用畫,成為認識台灣的新方式。
作者簡介:林致維 (1/2藝術蝦)
清華大學材料科學研究所碩士畢,科技公司工程師、業餘畫家與作家
作者粉絲頁: 藝術蝦 Artshrimp
出版社粉絲頁: 馬可孛羅文化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閱讀殖民地 在 2021 搏擊會第二場: 肚腩浮凸談"閱讀殖民地"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2021 搏擊會第二場: 肚腩浮凸談" 閱讀殖民地 ". 18 views · 1 year ago #oldmor #oldmorplay #任domo ...more. Molly Yee. 1.73K. Subscribe. ... <看更多>
閱讀殖民地 在 伍常- 《閱讀殖民地》,一本對我影響深遠的「冷門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閱讀殖民地》,一本對我影響深遠的「冷門書」。當年在大學第一個學期睇完,決定轉主修科,專讀非殖民史(Decolonisation)。現在出版社推出「復刻版」,將之前的第一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