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ta變種病毒:攻擊不分年齡。它可以更年輕、更快、更重症,而且年輕人一樣死亡率高:為什麼?》—紐約時報
一名 28 歲的患者在密蘇里州斯普林菲爾德的 CoxHealth 醫療中心,死於 Covid-19。
此外,上週一名 21 歲的大學生,也住進了重症加護病房。
現在在美國醫院的許多 Covid-19 患者不僅包括沒有接種疫苗的人,還有許多年輕人,他們大多還不到 50 歲。
這與去年大流行首次爆發時,住院及加護病房幾乎都是體弱多病的老年患者,形成鮮明對比。
在路易斯安那州,即使沒有任何嚴重疾病的年輕人也來到急診室,而且病危。
目前尚無研究追蹤報告他們為什麼染疫。
在全美國 Covid -19高確診熱點地區工作的醫生說,他們醫院裡的病人和去年看到的病人不一樣。幾乎不是未接種疫苗,或是往往更年輕,很多在 20 多歲或 30 多歲之間:而且他們似乎比去年的年輕患者病情更重,惡化得更快。
醫生們創造了一個新詞來描述他們:“更年輕、更病重、更快。”
許多治療他們的醫生懷疑冠狀病毒的Delta變種攻擊的對象年輕化。
目前Delta 病毒已佔全美國新感染的 80% 以上。
在少數其他國家進行的研究,Delta 變種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疾病,但沒有明確的數據這種新變種對年輕人更糟。
一些專家認為,患者人口統計數據的年輕化趨勢完全是由於年輕人群體的疫苗接種率太低所致。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數據,截至週日,超過 80% 的 65 至 74 歲美國人接種了疫苗,而 18 至 39 歲的美國人中,接種率只有不到一半。
疫苗對感染包括 Delta 在內的任何病毒變種後免於嚴重疾病和死亡都非常有效。全美國絕大多數住院患者(大約 97%),皆未接種疫苗。
紐約大學格羅斯曼醫學院兒科和微生物學副教授亞當·拉特納 (Adam Ratner) 博士談到 Delta 變種時說:“我認為目前還沒有很好的證據它是否會導致更嚴重的疾病。”
他補充說:“這可能是年輕人的行為上的差異——包括美國正在解封。他們是敞開的面對病毒,沒有口罩,沒有疫苗接種,沒有社交距離,這與一年或 15、16 個月前不同。” .
但最近 Delta 變種給科學家帶來了一系列令人不快的驚訝,關於該變體的毒力和引起更嚴重疾病的問題,正變得更加緊迫。
美國疾控中心《紐約時報》上週獲得的文件將 Delta 變體描述為與水痘一樣具有傳染性,並稱它“可能導致比 Alpha 或原始菌株更嚴重的疾病。”
根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數據,去年至今年1 月底,65 歲及以上的人佔所有住院患者的一半,而 50 歲以下的成年人佔 22%。
現在,老年人僅佔住院患者的四分之一多一點,而 18 至 49 歲的患者佔 41%。
“這種病毒在這個年齡段的情況有所不同,”路易斯安那州巴吞魯日聖母湖地區醫療中心首席醫療官凱瑟琳·奧尼爾博士說。“我們總是看到一些我們剛剛說過的年輕人人,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過去這種情況很少見。現在我們看到年輕重症患者更常見了。”
“我認為這是一種新的 Covid,”她補充道。
阿肯色大學醫學部校長 Cam Patterson 博士表示,去年冬季入住 UAMS 醫療中心的患者平均年齡為 60 歲;現在,它是 40。
“我們的感覺是,年輕、健康的人比去年更容易感染 Delta 變體,”帕特森博士說。
5 月 1 日在美國大學醫院發現了第一例 Delta 變異病例,到 6 月 17 日,幾乎所有感染都是由該變種引起的。
帕特森博士說:“我們看到的向年輕患者和更快生病的人的轉變幾乎恰好與 Delta 在阿肯色州的出現相吻合。” “這對我們來說就像是一種完全不同的疾病。”
33 歲的唐納德·麥卡沃伊 (Donald McAvoy) 是一位名叫 Frue 的健美運動員,在佛羅里達州傑克遜維爾經營一家健身房,他沒有接種 Covid 疫苗,因為他認為這種病毒只會影響有健康問題的老年人。
但到了 6 月底,他開始流鼻涕,他認為是感冒或過敏。他的女朋友堅持要他接受冠狀病毒檢測,結果呈現陽性,他帶著一個叫做脈搏血氧儀的小裝置被送回家,用來監測他的血氧水平。
幾天之內,他的病情很快惡化,癱倒在臥室的地板上。他的血氧處於最低點:56。正常讀數為 95 或更高。
在 Baptist Medical Center Beaches,他先送醫吸氧最後送進重症加護病房,在那裡他住了 11 天,他形容這是“我一生經歷過的最可怕的事情,不僅是身體上的,而且是精神上的。”他的醫生告訴麥卡沃伊先生,他感染了Delta變種。
他於 7 月 8 日出院,繼續靠著氧氣罐過日子。他已經減掉了 25 磅,並被警告說需要四到六週的休息和呼吸治療,才能恢復工作。而他擔心,時間可能會更長。
“現在這更像是一種機會均等的病毒,”拉斯維加斯大學醫學中心重症監護室主任安吉·洪斯伯格博士說。
在大流行的早期,患者會在出現症狀後在家中待一兩週後才進入醫院。在需要插管或重症監護之前,他們通常會在普通地板上接受一段時間的治療。
洪斯伯格博士說,像麥卡沃伊先生一樣,她的年輕患者生病的速度要快得多。 “我懷疑 Delta 變種確實有所不同,”她說。
在密蘇里州斯普林菲爾德,擁有 500 個床位的醫院 CoxHealth 的重症主任特倫斯·庫爾特博士說,該醫院的 Covid-19 患者比上一波感染者更年輕、病情更重。
“他們在第一輪認為年輕患者和孩子不會被感染,甚至不知道他們患有它或患有輕度疾病,”庫爾特博士說。 “對於 Delta 變體,它改變了一切。毫無疑問,它比原始變種嚴重得多。”
過去許多住院患者都有潛在的健康狀況,如糖尿病、肥胖症或高血壓,這些都是嚴重疾病的危險因素。
但今年所有的年輕患者沒有這些危險因素。
“這才是真正讓我害怕的地方,”他說。 “它正在打擊年輕健康的人,你不認為自己對這種疾病有如此糟糕的反應。因此忽略,不打疫苗。而事實上,年輕患者通常需要長時間的康復,有些人還會有持久的肺損傷。
在美國Delta 變種病毒是一個較新的醫療經驗,關於它的科學及醫療證據仍在積累。專家同意,它更具傳染性。一些研究發現,被感染的人即使已經施打兩劑疫苗可能會在呼吸道中大量攜帶這種變異。
一些研究人員建議,這種變種也可能導致更嚴重的疾病。
發表在《柳刺胳針》醫學雜誌上的蘇格蘭研究,今年春季Covid 病例Delta 已成蘇格蘭主要毒株。
與感染早期 Alpha 變體(英國變種)的患者相比,Delta患者住院風險幾乎是其兩倍。作者說:患者也更年輕,原因是因為他們在各國皆排在最後一輪才接種疫苗。
在一項已發布但尚未經過同行評審的初步研究中,加拿大研究人員發現,與感染其他變種的患者相比,患有 Delta 變種的患者進入重症加護病房的風險幾乎是其四倍。 Delta 變種的患者死亡的風險,是Alpha變種的兩倍。
即將發表在《刺胳針》醫學雜誌上的新加坡研究得出的結論是,Delta 患者更需要氧氣、更需要重症加護病房。他們死亡的機率也更高。
印度的一項研究也已發佈在網上但尚未經過同行評審,該研究發現,在研究印度第二波感染中,當 Delta 變種占主導地位時,患者面臨更大的死亡風險,尤其是 45 歲以下的患者。
一些專家表示更大的病毒力可能只是 Delta 變體更具傳染性的結果。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被感染,重症患者的絕對數量必然會增加,即使該變種本身不會導致比以前版本的病毒更嚴重的疾病。
“我沒有看到證據表明 Delta 有選擇地針對兒童、青少年和年輕人,”貝勒醫學院國家熱帶醫學院院長彼得·霍特茲博士說。 “我的印象是Delta病毒的傳染性非常強,任何未接種疫苗的人都會被捲入其中,包括年輕人。”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3/health/covid-young-adults-sicker.html?referringSource=articleShare
關於唐醫生的一切 21 在 Sharon世界走跳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懷孕這檔事 ep8. 羊膜穿刺初體驗
懷孕初期我就開始做功課關於孕期要做的各項檢查。
種類太多看得我實在眼花撩亂,我還先跟老公報告檢查全都做也是一筆不小的金額,他就默默說:
「那你先分析一下哪些是必要做哪些是非必要,或是某項檢查已包含其他檢查項目的功能 blahblah」
#理工科的另一半都一定要這麼理性有條理嗎
回到台灣後第一次正式產檢,醫生看看我的年紀,說我已是高齡產婦、直接16~18週去做羊膜穿刺即可(初唐那些篩檢醫生就叫我不要多花錢去做了XD),如果會害怕的話就找穿刺權威柯滄銘做,畢竟有些人會擔心做羊膜穿刺的風險。
比起流產/出血/破水的風險,我覺得生出唐氏症寶寶的風險更是我不能承擔的,而且健保有補助高齡產婦5000元,花3000元買心安還是很重要的XD
///
時間軸來到羊膜穿刺的那天 🪡
按照診所建議的報到時間準時到達(我已線上預約過),快速填完初診單繳完費就等著被叫號。
在抽羊水前會先有醫生掃一回超音波,我特別懇請醫生看到性別不要跟我說,我也會眼睛閉起來不要看,幫我把性別寫在小卡上就好,因為當時要準備寶寶性別趴,我想要有驚喜XD
結果醫生掃一掃說,小寶寶的臍帶剛好遮住了,我本人怎麼翻轉也沒用,要等抽完羊水再幫我掃一次。
接著就準備進行最重要步驟-抽羊水 💉
護理師也很會聊天緩解孕婦的情緒,所以其實我躺上去做準備時還蠻放鬆的。
接著柯醫師就走進來,是個很和藹的老先生,簡單幾句話家常之後就要我看看旁邊的超音波螢幕可以看到羊水和寶寶的位置。
也在和我說話的同時直接下針,快速無痛到我幾乎沒什麼感覺,是開始抽羊水之後才好像覺得肚子有點感覺。
過程非常果斷快速,我完全沒有任何不舒服,但可能是因為我本來就不怕針不太怕痛,我是抽血時會喜歡盯著針孔戳進皮膚那瞬間的人....XD
抽完後休息了一會又重新去照了一次超音波,探頭在我肚子上滑來滑去,我也被要求側身一下,接著醫生說:「恩~我大概知道了,應該就是這個性別沒錯了」 😌
有被提醒當天回家先要休息不要劇烈運動,可能會有肚子不適或分泌物等等,超過24小時都沒事就可以回歸正常生活了。
不過原本大家體質就大不相同,我的情況是抽完羊水的24小時內什麼感覺都沒有,之後也照常去上抗力球瑜伽,一切均正常。🙂
#感恩我的活動力一直很好 #除了孕吐兇胃口不好以外
///
羊膜穿刺的紙本報告兩週內會寄達,在紙本出來前會先用簡訊通知結果,如果有問題才會用電話通知,所以我秉持著無消息就是好消息的心態等待著。
說真的,在等待簡訊通知的時間還是偶爾會小緊張。
尤其看了不少網路文章,有時會一陣負面感來襲,老公就說:「常常是不好的/有問題才會寫出來,你就不要去看,不看就沒事了」
而當年我媽生我弟的時候也是高齡產婦,當時沒疑慮直接去做羊膜穿刺;我問她等待的時候有特別擔心嗎?
她說:「沒有,但我有跟妳爸說,如果有問題就直接拿掉~ 」(我弟正在旁吃水果應該心想好險我很正常XD)
///
被刺完的十天後,收到一封簡訊:
「親愛的OOO您好!這裡是柯滄銘婦產科,您所做的羊膜穿刺檢查染色體正常,報告整理好2天內寄出!」
心頭第一顆大石放下了~~呼~~✌️✌️
#懷孕這檔事
#當上媽媽後要擔心的事只會多不會少
#柯刺王真的名不虛傳
#希望我封肚前他都不要退休拜偷
關於唐醫生的一切 21 在 讀書e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本篇推薦文章與【博客來新書閱讀俱樂部】合作,文末有驚喜抽獎活動與限量單品折價券!)
"For there is nothing hidden that will not become evident" Luke 8:17("因為掩藏的事沒有不顯出來的" -- 聖經)
一年前疫情開始發酵時,美國政府領導階層向大眾表達一切都在掌握中,病毒很快就會消失。當時就有這麼一群人,心中帶著不祥的預感。他們之前在不同地方積累了危機處理經驗,對傳染疾病的研究,以及對於DNA蛋白質最新的了解。但事後卻證明,國家似乎沒有辦法受益於有許多聰明熱心,並總是準備要迎戰這種看不見敵人的戰士。當時到底他們看到了什麼,讓他們如此警覺呢?當負責公共衛生的官長們,以消極的態度和官僚姿態來回應他們的時候,他們內心是什麼樣的感受呢?這就是這本書所要說的故事。
一個參加科展的少女,和她的科學家爸爸
一個外表像金髮芭比,內心卻是一條猛龍的加州地方衛生官員
一個疾管局裡面的熱血小咖
一個文質彬彬的斜槓詩人醫生
一個熱血找碴的退休軍人醫院院長
一個想用晶片做出DNA排序比對的阿宅
人們對於流行傳染病的措手不及,是因為無法直覺的理解指數成長的威力 -- 就像燃燒了數個小時的森林大火,可能不到10分鐘就可以燒盡剩下的一半。疫情一開始如果沒有及時抑制,瞬間就會大爆發。
這些人從不同的背景,思考傳染病對公共衛生的影響。透過1918年大流感,美國過去禽流感,還有亞洲SARS的歷史,拼湊出不同的大數據模型和思考模式,可以幫助國家面對下一次的危機。老布希執政的時代,一度閱讀了關於大流感歷史的書,於是要求衛生官員和研究人員擬出一套因應的辦法。但這套辦法不久後就束之高閣。2009年一度有禽流感的危機,號稱“金鋼狼”的這一批戰士,摩拳擦掌要迎戰,卻發現大自然只是牛刀小試,用BB槍攻擊他們。當這次肺炎疫情在亞洲開始時,他們內心看到擔心已久的狀況就要實現了。於是用盡各種方式,希望上頭領袖,可以站出來果斷做出困難的決定。卻發現消極官僚衍生的許多荒唐狀態。例如政府的醫療體系沒有辦法接受免費的檢測結果,需要鼻腔拭子時,政府的醫療用品庫存竟然是棉花棒,甚至有熱心的企業家捐贈,寄來的竟然是美容用品。
許多重要的醫療發現,常常就是有人仔細觀察,稍感不對勁就願意追根究柢。這樣的精神,在這批金鋼狼身上顯露無遺。他們如何進到小學去觀察孩子們社交互動的模式,在網路上找尋武漢的相關新聞,還有追蹤鑽石公主號的發展並計算預測數據等。在美國覺得染疫的人都是外來者時,他們意識到這個看不見的敵人早在社區中了,而且最開始的快速回應會決定之後的發展。面對這樣的敵人,並沒有一顆銀色子彈解決所有的問題,而是必須實行層層的措施,包括停課,社交距離,口罩,接觸追蹤,等等。像是一層一層的瑞士起司片,雖然各自都有漏洞,但是疊在一起可以讓漏洞被堵住。
讀這本書讓我思考,整體的社會如果價值觀全然商業化,那會讓很多應該是公共事務的事情,例如醫療和教育和公共衛生,沒有辦法公正的執行。因為這類型的公共需要,必須看長期的效益,也必須要為這不一定會發生的危機而預備。而同等重要的,是在社會希望民主自由的同時,大家也必須承擔其所需要負的公民責任,並且社會是否願意獎賞那些有勇氣的人,也是社會價值觀的一種體現。
▲【博客來新書閱讀俱樂部╳讀書e誌】5月選讀:《疫兆The Premonition》
https://activity.books.com.tw/crosscat/show/A00000024291
▲讀書e誌粉絲專屬!100元E-Coupon抽獎活動(共5名)
2021/5/27晚上21:00前,於本篇貼文下方,留言「#防疫居家讀起來」,並tag兩位好友,即有機會抽中博客來100元E-Coupon一份(可使用至2021/12/31)。
中獎名單將於5/27晚上22:00於讀書e誌粉絲專頁公布(E-Coupon代碼將於6/8私訊提供中獎讀者)。
▲讀書e誌粉絲專屬!25元單品折價券
2021/5/25-2021/6/8點擊以下活動連結,登入博客來會員帳號,即可領用!折價券可使用至2021/7/31,每一會員帳號限領一份,數量有限,領完為止。
活動連結:https://activity.books.com.tw/login/icoupon/?id=pX0xwuOZ%2FJhWI1gki%2BoMrg%3D%3D
全文與延伸閱讀在部落格中👇👇👇
https://dushuyizhi.net/the-premonition-疫兆/
#ThePremonition #MichaelLewis #疫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