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溪邊野營:
適合下溪的季節到了,現在又是螢火蟲季節,不熱不冷,是短暫的春天,最適合去溪邊野營,但是有許多要點要注意。
以下要點只能夠幫助你評估風險,並且降低,同時評估自身能力跟可承受的風險,風險不是0,1。更不可能為零。
搭營地點:河床搭營不是不行,但是風險比較高,也常有人說為何一定要在河床,因為台灣陡峭,大部分山裡要找平坦地很困難,河床算是相對比較容易。
要搭在河床彎道內側:因為外側屬於河川轉彎沖蝕,比較深,要撤退比較困難,也很難有平坦河床地。
撤退路線順暢:搭營地點如果要撤退,是否距離近,不用過溪,這樣可以避免突然下雨,溪水漲了,無法撤退。
上游是否有水庫:要假設不管正不正常都會放水
搭營地點是否有草:有草代表這邊比較不常被溪水覆蓋。
搭營地點距離溪水的高度:高度比距離重要
看看漂流木:可以透過河床跟岩壁上的漂流木來判斷過去高水位的高度。
通訊:通訊非常重要,如果沒收訊,風險高很多,除了救援呼救的需求外,有收訊才可以透過軟體知道上游山區是否有下雨,之前介紹的衛星通訊設備也可以透過衛星取得天氣預報。
季節:颱風、梅雨季節風險較高,夏天短暫陣雨也是,一定要看與參考,但是不代表氣象說不會下雨就不會,預報會失準,有時候雨神就是很愛你,跟我一樣。
裝備都要100%防水:要假設今天可能會會全身落水,因為我就發生過,重要裝備例如睡袋,衣服,生火用品,一定要防水再防水處理。
走大石頭河床其實很危險:如果要過溪,一定要穿毛氈底等止滑鞋,要不然一般的水路鞋,登山鞋都對青苔沒效,河床石頭摔一次就可以頭破血流的。
如果開車:車頭最好朝著撤退路線,這樣突然要撤退才快速。
如何找下切路線:利用衛星圖看路徑,找道路距離河邊比較近,找何彎道內側靠近道路,看等高線判斷下切高度。
當然看了這麼多,可能會有人說這麼危險為何還要去溪谷:
可以享受釣魚樂趣。
無盡的水源。
涼快的溪水。
台灣多山多溪谷,溪谷不去大概50%以上的適合地點刪除了。
在溪邊,常常有人會做出違反LNT的行為:
拿麵包等食物餵魚:這會造成河川優養化,改變魚的覓食方式。
在河邊用溪水洗滌:這會讓油脂廚餘流入溪水,污染,優養化,應該用容器提溪水到遠離溪水的位置清洗。
上廁所要遠離水源:維持LNT的方式,遠離水源,道路,挖坑掩埋。
關於溪邊野營 在 BikepackingTaiwan 陪你玩台灣 - 體驗單車露營的美好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近武界附近的水庫無預警洩洪導致溪床露營的民眾不幸喪身。關於Bikepacking營地選擇我們之前有寫過一篇文章分享,供大家參考看看。
#關於溪邊野營
溪邊最怕的就是溪水暴漲,紮營時需觀察「帳篷位置與溪流的高度差,而不是距離溪流的遠近」。
**溪流內圈較外圈好。
**尋找支流紮營。(主流匯集多條支流,較有暴漲風險)
**紮營的地方有沒有草。(沒草代表水大會被淹過)
**常被淹的土也容易軟。
**靠岩壁邊有落石風險。
https://bikepackingtaiwan.com/campsite-sele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