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活動 大家趕快報名起來
連結見留言
因著中元節的到來,全球大疫情的籠罩,面對「哀悼,鬼魂和往生」的議題,我們可以從傳統文化中多探究什麼?又可以觸及心靈中什麼樣的內涵?歡迎參加8/21-9/4合計三場的【傳統的回響系列講座】。
【#哀悼之必要—傳統的回響系列講座2】
主講:#宋文里 老師(國立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天主教輔仁大學兼任教授)
日期:2021/8/28(六)14:00-15:30
地點:ZOOM線上活動(額滿為止,報名成功者會收到e-mail線上活動連結通知)
主辦單位:有知心理、心靈工坊
重要說明:
◎ 線上活動以ZOOM進行,並將全程直播與錄影。
◎ 因系統名額有限,活動前收到e-mail線上活動連結通知才算報名成功,再請留意收信。若有問題,可私訊心靈工坊文化FB。
◎ 活動當天13:45 開放登入,敬請及早上線,以免超過限額無法進入。
◎ 活動全程請關閉麥克風及攝影機,若需提問,可在聊天室輸入留言。
◎ 為確保報名者的參與權益,請勿將會議連結傳給未報名者。
講題簡介:
1. 「死」的本意起於哀悼
2. 總是他人的死亡
3. 喪失與哀悼──在自我的世界中,哀悼導致憂鬱(抑鬱)
4. 哀悼與公共的紀念儀式:人類學與心理學觀點
5. 不可言說:沒有悼詞(禱詞)的文化
6. 關聯虛無化,如何慎終追遠?
7. 找回我們的語言
講者簡介:
宋文里
生於1952年,1985年獲得美國伊利諾大學娥百娜-香檳(Urbana-Champaign)校區諮商心理學博士學位。現為國立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天主教輔仁大學兼任教授,澳門城市大學博導。
1986年起在清華大學社人所、社會所先後開設文化心理學、文化的精神分析、論述心理學,及其他跨學科專題,如藝術心理學、宗教心理學、美學向度等。這些課程後來也延續到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並轉化為心靈工坊成長學苑的數次講堂。
自從余德慧、余安邦於2009年創立「人文臨床論壇」以來,每一年舉辦時,宋文里無役不與。其中一次,和余德慧討論「療癒」一詞的用法,認為「療遇」(healing encounter)才是「人文臨床」的同義詞。自茲而後,也決意把自己的專業工作界定為「療遇」,並設定其中的兩種立場:施療者/求癒者。
宋文里勤於著述,他的專文著作及文化藝術評論多篇曾刊載於各種學術期刊及雜誌,這些著作正著手編輯為《宋文里作品集》,目前已出版的是《重讀佛洛伊德》(2018,精選十餘篇佛洛伊德作品,翻譯、評註、加上導論)、《心理學與理心術》(2018,心靈的社會建構八講)、《文化心理學的尋語路》(2020,邁向療遇之途;心理學的下一頁)。
宋文里另也投注不少精力於翻譯學術經典著作,譯有《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Carl Rogers);《人類本性原論》(E. O. Wilson);《教育的文化:從文化心理學觀點談教育的本質》(Jerome Bruner);《宗教的動力心理學》(Paul Pruyser);《正常人被鎮壓的瘋狂:精神分析44年的探索》(Marion Milner);《關係的存有》(Kenneth Gergen);《翻轉與重建:心理治療與社會建構》(Sheila McNamee & Kenneth J. Gergen)等專著。
主題閱讀:
《鬼神‧巫覡‧信仰:宗教的動力心理學八講》-宋文里
關聯同義詞 在 皮筋兒 Journe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大概七年前買了費南多薩巴特的《對與錯的人生邏輯課》,即使過了很多年,也不間斷的常常翻出來思考,這本書探討的「倫理學」跟我小時候認知不同,作者探討的是如何過好生活,就不能忽略政治與生活息息相關。
所有的倫理框架都是從「自由」開始談起。
人類與其它物種最大的不同,在於我們擁有「自由的意志」。人擁有自我的意志,要不要做一件事,都是自己決定的。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人必須為每一個決定負責任,包含不做選擇的責任。即使身在極權國家,也擁有自由的意志,只是必須與威權抗衡。
去思考如何成為一個好的人,就會衍生出思考「道德」與「倫理」的討論。
道德和倫理,並不是同義詞。「道德」是一個大家普遍認為有效而接受的行為規範的總合;「倫理」則是去思考「為什麼」我們認為這些行為規範有效。
而「倫理學」所探討的,是如何獲得更好的生活、人群之中的生活。想在人群當中過更好的生活,就是你被當作「人」來看待,獲得友誼、尊重,和愛。人們往往用被對待的態度來對待別人,所以如果我們自己想要被當作「人」來看待,首要條件就是我們必須把別人當作「人」來看待。你想要獲得什麼樣的態度,就用這樣的態度對待別人。
努力站在他人的位置上,承認他人是自己的同類,首先意味著從他的內心去理解他的可能性。
思考為什麼我們要做個好人?
我們從同伴身上能夠獲得的最大利益,就是來自於更多自由個體的關聯與友愛,使自己的人性拓展與加強,這是物質換取不來的。
全心投入的生活,好好活著、好好對待別人。
我們都是先成為一個人,之後塑造成不同的意識形態,包含台灣價值。
我們不是一出生就台派,這也不是什麼基因上的某個性狀,這只是一種成長後逐漸養成的意識,而每個人的意識都是包含不同價值觀。
如果你討厭一個人的人品,那他是不是台派又怎樣?
他是先成為這樣人品的人,之後才是台派身分。
所以如果有個人,品行跟妳喜好不同,那跟他個性有關,跟台派無關。
我有禮貌是我的個性,不是因為我是台派。
同理,有人表現差勁,也不能因為他理念台派,就批評整個台派都差勁。別把台派的身分看的太大,忽略了我們都是先成為一個人,在這過程塑造出不同價值觀。
去年發生許多事,所以我發過類似的文,覺得「台派」又被賦予了一個負面標籤,感覺好像回到說台語,講妳是台妹很俗氣一樣,有這樣的聲音,我也有點傷心,因為台灣本土意識在這三十年來不過才慢慢萌芽而已。
大家會稱「菁英藍、知識藍」,但沒聽過有人說「知識綠」,很大部分程度綠在大家心中低了一階,這樣的現象我也很難過。
如果大家被說支持台灣本土政黨等於台派是一件負面的事情的話,那就越來越少人會想作這樣的身分土地認同,那我會想換個說法,我支持反侵略,也以身為台灣人為榮,感謝前輩們為了自由民主付出至今。
希望無論台派、華派、反侵略派、友中派都能一起思考對台灣未來的發展,自決建國以後在國際上發光,與別國自在來往,人民能了解正確的歷史,也就能有更清晰的思路,思考怎麼培育下一代。
#對與錯的人生邏輯課 #自由 #倫理學
延伸閱讀: #道德部落
#台派
隨手附上手繪女兒小時候
關聯同義詞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人類除了用表情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也會運用語言來傳達出自己的情緒。但不同民族語言上看起來相同的詞彙,指得都是相同的情感嗎?
這篇來自【MPlus+Article】的文章,帶我們看到學者對於不同民族情感語言的研究,也讓我們進一步思考,如何才能真正理解他人語言中情感的表達。
--------------------------------
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心理學家約書亞‧康拉德‧傑克森(Joshua Conrad Jackson)和克莉絲汀‧林奎斯特(Kristen Lindquist)分析了20個主要語系的2474種語言中的情感詞彙,以及用於描述相似概念的詞彙(例如水和海)。
他們從情感詞彙中找到一個整體架構。普遍來說,表達好與壞的感覺的詞彙並不相同,而表達身體興奮的感覺的詞彙也不一樣,傑克森說:「全世界的人在失去親人時都感到難過,全世界的人在面臨危險時也都感到心跳加快。」
但在這個前提之下,研究者仍然發現了差異。例如,在一些印歐語系語言中,「焦慮」與「憤怒」為同義詞。但在南亞語系中,「焦慮」、「悲傷」和「遺憾」的關聯則更為緊密。研究者發現,在某些語言中「驚訝」與「恐懼」同義,但在其他語言中則不然。
舉另一個例子來說,日本的「Kawaii」文化經常被誤解為只是「cute」,因此有些人會疑惑,某些東西客觀來說並不好看,為什麼日本人還是說某樣東西很「可愛」?那是因為「Kawaii」一詞對日本人來說不只是「cute」或可愛而已,而是一種讓人產生情感連結與想要呵護或觀察的意思。因此,當某個東西與自己產生了情感共鳴或特別,就會說那是「Kawaii」。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3372?fbclid=IwAR1GSjSgBnOX8DRHtjWj5zFbVQ3ddLUzhxJjHe0Os-Acwa0gGRH11zZ3fP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