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紐約時報
*【數千人圍困喀布爾機場,拜登為阿富汗撤離辯護】
喀布爾機場的絕望景象在全世界引起反響,迫使拜登總統為自己處理混亂的撤離行動辯護,並加劇了美國盟友的相互指責。美國盟友正努力讓自己的公民逃離塔利班控制的阿富汗。拜登堅稱,美國領導的行動在經歷了一個艱難的開端後取得了“重大進展”,近6000名美軍在週四撤離了5700名美國人、阿富汗人和其他人。他說,航班在週五暫停了幾個小時,以處理機場擠滿的乘客,但航班正在恢復。“我們行動迅速,”拜登在白宮說任何想回家的美國人,我們都會送你回家。”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20/world/asia/biden-afghanistan-evacuation-kabul-airport.html
*【阿富汗多地爆發抗議活動,塔利班武力鎮壓】
塔利班鎮壓了阿富汗至少四個城市爆發的抗議活動,圍捕反對者,儘管他們承諾大赦,但恐懼的工人們留在了家裡,成千上萬的民眾繼續瘋狂地趕著逃離阿富汗。
https://cn.nytimes.com/world/20210820/afghanistan-protests/
*【塔利班如何將社群媒體變成控制工具】
20世紀90年代,他們禁止互聯網。現在他們用它來威脅和哄騙阿富汗人民,這表明他們可能如何利用技術來建立權力。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20/technology/afghanistan-taliban-social-media.html
*【一所著名的阿富汗學校擔心塔利班會禁止音樂】
十多年來,阿富汗國家音樂學院是該國不斷變化的身份象徵。這所學校培訓了數百名年輕藝術家,其中許多是孤兒和街頭小販,他們的藝術傳統曾被塔利班禁止。它組建了一支全是女性的管弦樂隊,在阿富汗和國外廣泛演出。但最近幾天,隨著塔利班再次鞏固對阿富汗的控制,這所學校的未來受到了質疑。在採訪中,幾名學生和教師表示,他們擔心有襲擊學校領導人歷史的塔利班會試圖懲罰與學校有關的人及其家人。一些人說,他們擔心學校將被關閉,他們將不能再演奏。幾名女學生說,自周日首都被佔領以來,她們一直待在家裡。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20/arts/music/taliban-music-afghanistan-school.html
*【阿富汗局勢實時更新】
#“我們會送你回家”儘管喀布爾發生了混亂,拜登發誓要營救美國人。週五,拜登總統承諾將所有仍被困在阿富汗的美國人帶回家,稱對美國人和脆弱的阿富汗人的疏散工作是“歷史上最大、最困難的空運之一”。但他承認,他不知道還有多少美國人留在這個國家,也不知道他們最終是否能被安全帶出。
#儘管美國做出了保證,但喀布爾仍然充滿恐懼和混亂。喀布爾機場內有數千人在等待航班,而城牆外還有數千人試圖進入,但通常未能進入,阿富汗人擔心在塔利班接管後被困在該國。美國駐柏林大使館表示,美國將開始將部分難民送往德國拉姆施泰因空軍基地。首架飛機預計將於週五晚上降落。根據目擊者和為聯合國準備的安全評估,自上週末席捲喀布爾以來,塔利班迅速採取行動鞏固對阿富汗的控制,儘管承諾大赦,但仍以武力驅散抗議活動並追捕反對者。
#軍方稱,一名嬰兒在喀布爾越過圍牆與家人團聚。星期四在喀布爾的哈米德卡爾扎伊國際機場外,一群瘋狂的阿富汗人聚集在塔利班控制的一面鐵絲網覆蓋的混凝土牆,乞求一群海軍陸戰隊員讓他們獲得自由。突然,一個不到幾個月大的嬰兒,被群眾托到了美國士兵面前。一名海軍陸戰隊員用手接住嬰兒,這一幕令人痛心的影片迅速傳遍世界各地,激起了人們對隨意疏散過程的憤怒。到週五,美國軍方急於分享嬰兒已安全地與家人團聚的消息。“視頻中看到的嬰兒被帶到現場的醫療機構,並由醫療專業人員照顧,”海軍陸戰隊發表聲明,“我可以確認嬰兒已經與他們的父親團聚,並且在機場是安全的。”
#喀布爾機場美國登機口持續混亂。《紐約時報》表示,週四和週五喀布爾機場由美國控制的北門外的局勢仍然混亂,時而發生暴力事件。週四晚上在推特上發布的一段影片顯示,一群人大聲喊叫,似乎是被催淚瓦斯和彩色煙霧擊退,人群從煙霧中逃離。
#冒著被報復的風險,一名阿富汗婦女使用國旗抗議塔利班。自從塔利班控制阿富汗以來,升起國旗如果不是白色的塔利班旗幟,就是一種抵抗行為。紐時記者 與Crystal Bayat一起拍攝,她是一名激進分子,在塔利班佔領喀布爾幾天後,一直進行著喀布爾的獨立日抗議活動。在約200人的抗議活動中,她是成員中,七名婦女中的其一,領著隊伍,高喊“我們的旗幟就是我們的身份!”
#由於在卡達基地不堪重負,美國的航班正在轉移到其他國家。在卡達烏代德空軍基地的可用空間被填滿後,從喀布爾國際機場起飛的美國軍用航班暫停了六個小時,因為那裡已有數千名的阿富汗人需轉移他國家重新安置。五角大樓表示,一些航班現在正飛往其他國家的基地,包括德國的拉姆施泰因空軍基地。其他基地也在考慮之中。國務卿布林肯宣佈,目前有12個國家“已經或即將成為”作短暫中轉站:巴林、英國、丹麥、義大利、哈薩克、科威特、塔吉克、土耳其,除卡達和德國外,還有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烏茲別克。此外,13個國家已承諾幫助重新安置阿富汗人:阿爾巴尼亞、加拿大、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智利、科索沃、北馬其頓、墨西哥、波蘭、卡塔爾、盧旺達、烏克蘭和烏干達。
#北約敦促塔利班允許安全通過喀布爾機場。北約外交部長呼籲塔利班允許那些希望離開阿富汗的人離開,並表示他們正在努力讓阿富汗人更容易到達和進入那裡的國際機場。他們誓言,在撤離繼續進行的同時,盟軍將繼續“通過盟軍軍事手段進行密切的行動協調”。
#Facebook 表示,由於擔心遭到塔利班的報復,它已經添加了多項安全功能,以幫助阿富汗人控制他們的賬戶。
#阿富汗國家博物館館長表示,塔利班承諾保護其藏品。
#喀布爾機場外的混亂正在影響救援物資的抵達。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8/20/world/biden-afghanistan-taliban?type=styln-live-updates&label=afghanistan%20updates&index=0
*【Henri颶風來襲,長島到南塔特克發出警告】
氣象學家表示,熱帶風暴Henri可能在周日登陸新英格蘭南部。週五晚上,長島和康乃狄克海岸的部分地區發布了颶風警告。國家颶風中心表示,長島、康乃狄克州和麻州的部分地區,包括南塔特克島和瑪莎葡萄園島高度警戒。州長Charlie Baker警告說,麻州週末沿海將出現3到5 英尺高的風暴潮、熱帶風暴強度的大風可能造成多達300,000戶停電,該州已做好準備,這將是30年來首次登陸新英格蘭的颶風。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8/20/us/climate-change#tropical-storm-henri-hurricane
*【格陵蘭島峰會下雨,這是以前從未發生過的】
陣雨是北極變化的另一個令人不安的跡象,北極變暖的速度比地球上任何其他地區都要快。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20/climate/greenland-rain-ice-sheet.html
*【海地地震區因缺金援和食物而爆發動亂,民眾的耐心耗盡】
救援物資一點一點地流向海地南部半島地震受災最嚴重的城市之一Les Cayes,但有限的物資供應只會加劇日益絕望的居民之間的緊張關係。前總統Michel Martelly,帶著救援物資慰問一家醫院後,當地發生了搶奪。Michel Martelly,開車離開時,民眾爭先恐後地從他的保鏢那裡搶現金捐款。人群中至少有一人撿起一塊大石頭試圖襲擊其他人,同時人群高呼“殺了他,殺了他。”早些時候,憤怒的人群包圍了城外一輛拋錨的卡車,他們認為這輛卡車載有救援物資,這時還響起了槍聲。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20/world/americas/haiti-quake-aid-fights.html
*【Covid19實時更新】
#FDA 目標在周一全面授權批准輝瑞的 Covid 疫苗,成為一般處方疫苗藥物。民間可以自行採購,勿須經國政府部門及政府的授權。
#隨著病毒在佛羅里達州激增,奧蘭多居民被要求減少用水量。
#病毒在德州蔓延,萊斯大學暫時轉向在線課程。
#波士頓加入要求室內戴口罩的行列。
#費城大主教管區表示,不會支持 Covid 疫苗接種的宗教豁免。
#一項研究表明,阿斯特捷利康的抗體藥物可以保護免疫系統較弱的人。
#對病毒的擔憂促使紐約第一家主要劇院推遲回歸。
#聯邦法院暫時允許拜登的替代驅逐禁令繼續生效。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8/20/world/covid-delta-variant-vaccine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14的網紅Jomy 旅小孩,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個月 43趟順風車 3075km的路程 穿越了10個國家 終於一路從土耳其搭便車到德國啦! 「這趟旅程,倒是沒有強求可以去到甚麼地方,反而是期待會遇上不同的人跟故事,希望有預料外的驚喜。」出發以前,我是這麼對自己說的… 說累積生活智慧太假掰了 透過與陌生人的隨機邂逅 跟來自不同國家的人交流 我...
阿爾巴尼亞宗教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旅途中我最喜歡的城鎮系列-009】
靜謐的旅行時光 Ohrid 奧赫里德
來到內心中那片寧靜的海,奧赫里德位於巴爾幹半島的阿爾巴尼亞和北馬其頓共和國邊界上的淡水湖泊畔,這兩個國家共享了奧赫里德湖。奧赫里德地區保存七至九世紀堪稱典範的宗教建築,以及18及19世紀展現鄉土建築的城市結構,具有歷史、建築、文化與藝術價值。在1979年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一年後,再加碼被列入文化遺產。
版主來過奧赫里德秋天和冬季(那時期在歐洲閒晃了半年),旅行至此,在不同的季節有著不同的體驗及感受,漫步在湖畔的古建築老城區,像是中古世紀露天的博物館般,特別是在秋季的夕陽時光,絕美的光線宣染天際與湖面,搭配湖畔的岬角上,迷人的聖約翰教堂,當下像是時間靜止了般。
來到這裡可以什麼都不做,靜靜地坐在此發呆,享受靜謐的旅行時光。
阿爾巴尼亞宗教 在 旅行熱炒店Podcas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當國界與族群界線無法重合 生活在20/21世紀,國族主義下的教育常常讓我們以為,一個理想的國家就是以單一民族為主體、「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這樣對應著;然而在旅行過程中我們卻往往發現:總是無法對應的族群和國家,似乎才是這個世界的常態,ep.27介紹的巴爾幹半島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在這張地圖上,我刻意把比較單純的國界全部抹除,只留下節目中介紹到的「科索沃」與「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這兩國——
➤ 科索沃一直被北邊的塞爾維亞視為其一部份,然而從族群、宗教到語言,卻都是和南邊的阿爾巴尼亞連成一片。
➤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境內複雜交錯的程度非同小可,波士尼亞人、塞爾維亞人與克羅埃西亞人散落各地,即使想要依照族群把國內切成三塊,也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其他值得觀察的現象,就讓大家自己在圖上細細品味囉!還沒聽ep.27也請記得趕快去聽呀~ 順便預告一下,ep.28也是講巴爾幹半島唷~ 這次是由另一位來賓從不同的視角介紹他眼中的巴爾幹,相信會讓大家看到這裡的不一樣的一面,敬請期待 :)
本圖的網路互動版本 arcg.is/1yarva
資料來源 Geo-referencing of Ethnic Groups (GREG) icr.ethz.ch/data/greg
底圖與國家界線來源 ArcGIS Online arcgis.com
製圖者 Jerome @ 旅行熱炒店PODCAST
🔊 【EP27 [巴爾幹] 跟著背包女子天團,一起闖蕩歐洲伊斯蘭國度! ft. 娘娘不要走-423天環遊世界荒謬日誌 Yoyo、戴胖】
Show note ltsoj.com/podcast-ep027
Spotify open.spotify.com/episode/3Nwm4LaKzewJlUnaytjyUm
Apple Podcasts 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id1518914711?i=1000501978755
Google Podcasts, SoundOn, Firstory, Baabao, KKBox
所有平台收聽連結請點此 ltsoj.com 或者直接搜尋「旅行熱炒店」
IG: instagram.com/travel.wok
#podcast #travel #播客 #音頻 #自助旅行 #中文podcast #台灣podcast #阿爾巴尼亞 #科索沃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 #塞拉耶佛 #地拉那 #巴爾幹 #伊斯蘭 #穆斯林 #南斯拉夫 #種族屠殺 #娘娘不要走
阿爾巴尼亞宗教 在 Jomy 旅小孩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1個月
43趟順風車
3075km的路程
穿越了10個國家
終於一路從土耳其搭便車到德國啦!
「這趟旅程,倒是沒有強求可以去到甚麼地方,反而是期待會遇上不同的人跟故事,希望有預料外的驚喜。」出發以前,我是這麼對自己說的…
說累積生活智慧太假掰了
透過與陌生人的隨機邂逅
跟來自不同國家的人交流
我倒是累積了不少「故事」
不管是平凡的、有趣的、文藝的、政治的、宗教的、環保的、旅行的、生活的、低俗的、糜爛的、白癡的,甚至是聽不懂的,那都會是我人生一輩子的回憶
比起攻略任何景點
這些故事才是我最大的收穫
--
Youtuber: Jomy
出版作品:《全方位旅行家》
個人簡介:某一年,疑似被黑衣組織喂了APTX-4869,從此停止成長。曾因為長不大的身軀而自卑,後來透過旅行建立起自信,勇敢嘗試打工度假、搭便車、沙發衝浪、義工旅行、打工換宿等旅行方式,甚至領著二三十個人出國旅行。遊歷30多個國家,住過五星級飯店也露宿過野外。Jomy認為,旅行的奢與儉都是不同的體驗,只要用心感受旅行,都會有不同的收穫。
阿爾巴尼亞宗教 在 【阿爾巴尼亞】 為萬國禱告(中文發音) 阿爾巴尼亞位於意大利 ... 的推薦與評價
該國目前擁有完全的宗教自由,約62%的人口是穆斯林,30%是基督徒。它是歐洲最貧窮的兩個國家之一。 從公元1世紀開始,阿爾巴尼亞人主要為基督徒。後來自從土耳其 ... ... <看更多>
阿爾巴尼亞宗教 在 巴爾幹宗教戰爭!阿爾巴尼亞軍隊準備進入科索沃地拉那穆斯林 ... 的推薦與評價
巴爾幹 宗教 戰爭! 阿爾巴尼亞 軍隊準備進入科索沃地拉那穆斯林包圍塞爾維亞大使館塞族東正教牧首被禁止入境科索沃美軍公開表示支持科索沃政府美國點燃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