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郎每日讀報 #一週大事版
────────────────
「不應該讓言論自由或政治正確的
擔憂妨礙我們譴責應該譴責的言論」
——史丹佛大學學生
────────────────
美國的種族騷亂在過去一週快速擴散,Twitter和Facebook兩家公司成為風暴的中心點。言論自由過去幾百年都是用來對抗政府的憲法權利,但作為人類史上前所未見的最大公共論壇,網路社群平台的守門人(也就是版主)正在扮演越來越接近政府的角色和危害。
問題:版主手上那把審查的兩面刃要怎麼用才能帶給人類文明更大的利益?
Facebook院子裡的那把火
 ̄ ̄ ̄ ̄ ̄ ̄ ̄ ̄ ̄ ̄ ̄ ̄
一週前Mark Zukerberg開始對美國總統Donals Trump貼文爭議展開一連串危機處理,沒料到這些動作反而在上週末快速發展成為Facebook內部的小風暴。
5/30週五一早Zukerberg公開貼文表示Facebook不支持Twitter過濾總統貼文的作法。隨後,Zukerberg火速召開會議對員工講話,外流的錄音檔中他說自己從一早醒來就痛苦掙扎到現在,因為他對貼文內容感到「作噁」,但又判斷他並沒有違反Facebook現有使用者條款。員工擔心Facebook對Trump的容忍可能永遠沒有底線。為了安撫他們,Zukerberg也在會議中保證只要未來Trump違反使用者條款,Facebook隨時準備好出手。
在此同時也有媒體披露Zukerberg的替代方案是週五稍晚私下打電話給Trump,微婉地告訴Trump該貼文的「語氣」和「用語」令他感到擔憂。
這一系列做法並沒有成功安撫Facebook員工的不滿。於是Twitter上接連有員工出來表示為Facebook對種族主義的包庇感到丟臉。不滿的聲音快速集結之下,他們週一迅速組織了一次居家工作遠端版的罷工,並集體向公司提出了完整的訴求。
為了回應員工的訴求,週一Zuckerberg召集了幾名黑人資深主管討論,週二隨即再舉辦會議安撫不滿的員工。外流的錄音檔中Zuckerberg的主要論點如下:
1)他說如果狀況繼續升級,Facebook會臨時提高審查標準來阻止惡意言論的傷害。先前針對疫情相關的錯誤資訊,他們就已經執行過一次臨時提高審查標準的做法。
2)他承認確實如媒體爆料所指,他週五當天有跟Trump本人通過電話。但通電話的時間是在他已經做出決定不處理貼文之後,而非講完電話才因此決定不處理貼文。
3)他承認在討論Trump貼文的決策小組中只有一名成員是黑人。
4)他承諾針對七個相關政策開始展開檢討修訂,包含重新檢視關於國家威脅使用武力時的處理原則。
5)他承認不處理Trump貼文的代價高昂,不僅損害Faceboo聲譽,同時也大大增加了他們的成本。
6)他鼓勵員工將「捍衛言論自由」視為是一個高尚的事由,雖然有其代價,但也有非常大的好處。
7)Trump確實曾經踩過Facebook紅線,而公司當時也毫不猶豫執法。他指的是Trump競選團隊偽裝成人口調查的廣告被Facebook撤掉的事件。
8)他認為言論限制很容易增加,卻很難減少,這樣一路加碼限制下去總有一天我們會後悔。
在場員工私下向記者表示Zuckerberg的表情顯示他似乎非常害怕員工會背叛他,但他在會議上的發言內容也並沒有讓員工真正釋懷。
直到昨天Zuckerberg才終於鬆口,表示Facebook願意重新檢視貼文規範的既定政策,來解決關於民眾騷亂和暴力相關貼文的處置問題,並且不排除增訂新的規範或是制定一整套全新的對策。
網路媒體The Verge也提供了一個非常有趣的觀察:Zuckerberg一直試圖把他個人情感和他作為Facebook CEO的角色嚴密隔離開來,也因此他一方面以CEO角色堅守捍衛Trump言論自由的界線,在此同時也以個人情感捐了1000萬美元給種族平權團體。但作者認為Facebook這個社群平台長久以來告訴我們一件事:
你只能有一個真實身份。
社群守門人的那把兩面刃
 ̄ ̄ ̄ ̄ ̄ ̄ ̄ ̄ ̄ ̄ ̄
回到整個社群風波的原爆點,導火線是Trump在Twitter上大肆批評加州政府推的郵寄投票會導致選票被攔截、竄改、濫用,結果他的貼文被Twitter的事實查核機制標示為誤導資訊。Trump一怒之下簽署行政命令,限制CDA美國通訊規範法案230條的適用範圍。
該條文原本用意提供法源讓網路社群平台可以限制具有冒犯性的內容,並因此給予其免責權,不必為用戶的言論負責。而Trump的行政命令用意在去除這個免責保護傘的同時,讓社群平台也失去限制發言內容的法源。
本週一個名為Center for Democracy & Technology的NGO組織因此向法院提起訴訟,主張該行政命令違反了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對言論自由的保護,並要求法院將其宣告無效。其邏輯是雖然Trump目標是讓Twitter失去法源過濾內容,但同時如果讓平台的保護傘失效反而會得到言論自由上的反效果:社群平台為了避免連帶責任,會更努力限縮言論空間。
原本的當事人Twitter的公關部門則特地發了一則貼文感謝該團體的仗義直言。但右翼媒體也很快就曝光了該組織的贊助者包含了Google、Facebook、Apple、Microsoft等科技企業,暗指他們被買通。
同一個條文也牽扯進上週另一個Google涉入的訴訟當中:
多名LGBT YouTuber聯合控告YouTube利用演算法機制來壓抑LGBT相關影片的曝光率,讓他們無法在平台上賺到錢。巧合的是原告引用的法令也是CDA美國通訊規範法案230條。本案雙方的爭點就是YouTube依據該法是否有權使用演算法來壓抑特定內容。值得注意的是,前幾天代表美國司法部向法院表示意見的代表,似乎認為總統剛剛簽署的行政明令並沒有實質改變該法的效力,因此YouTube等社群平台經營者仍有權繼續限制平台上的內容。所以吃了誠實豆沙包的司法部是在間接承認總統的行政命令是虛晃一招?
另一方面,紐約時報也雞婆地幫Twitter執行長Jack Dorsey代勞他的審查工作,詳盡檢查了一週份的Trump發文。結果統計出來139則貼文當中,至少有26則包含不實資訊,另外24則有誤導或沒有附具理由的含糊指控。總計總統大人在過去一週的貼文有高達三分之一包含有可疑資訊,而實際上遭到Twitter啟動事實查核機制而有所處置的只有少之又少的3則。Twitter的執法只是冰山一角。
另外一家社群平台Snapchat沒有像Twitter那樣直接限制Trump的貼文,也沒有像Facebook那樣對於貼文完全袖手旁觀。Snapchat 執行長 Evan Spiegel對外發佈的備忘錄指出:Trump的Snapchat帳號以及貼文將繼續存在,但將不會再出現在使用者界面上的Discover區的演算法自動推播機制當中。Trump的Snapchat在過去幾個月內快速增加訂閱人數,但Sanpchat的作法至少確保了未來該帳號的訂閱率成長不是來自於Snapchat的系統主動推播。
擁有1.6億活躍用戶的電子佈告欄網站reddit也在風起雲湧的一週捲入種族歧視言論爭論。曾任reddit臨時執行長的美國律師鮑康如批評該平台長期容忍Trump和其他用戶擴散各種仇恨、暴力和種族歧視言論,讓reddit成為白人至上主義者的溫床。許多reddit的版主也響應鮑康如的訴求,以暫時關版或是暫停熱門貼文回文權限等方式來表達抗議。該公司的共同創辦人Alexis Ohanian Sr. 週五果斷回應,宣布他已經辭去自己在該公司的職務,建議公司雇用有色人種來取代自己在董事會的諮詢委員一職,並宣示他會將自己從reddit股票上獲得的收益用來投注於服務黑人社群。
這一連串言論自由界線和審查的爭議通通撞在一塊兒,讓過去一週變成一個可以持續辯論到世界末日的言論自由週。
另一個乍看無關、卻意義重大的事件發生在美國史丹佛大學的校園裡:法學教授Michael W. McConnell在線上授課的憲法課上朗讀了美國革命領袖Patrick Henry一段含有「Negro 黑鬼」字眼的文章,但在朗讀前他特地關掉線上課程的錄影功能,避免課堂影片傳出。但爭議仍然很快就爆開。這不是該校教授第一次發生N字爭議。雖然該名法學教授強調歷史的醜陋面不應該被刻意排除,但課堂上的學生認為選在這個種族紛擾的敏感時刻特意選讀這段歷史文章,對黑人來說傷害非常大。
「我們一方面不應立刻責怪言論自由,但也不應該讓言論自由或政治正確的擔憂妨礙我們譴責應該譴責的言論」史丹佛大學黑人學生社團的副主席在一封公開信中說。
然而真正有趣的資訊在這裡——這位堅持「歷史就是歷史」的史丹佛法學教授Michael W. McConnell正好也是Facebook剛成立的全球內容審查獨立監察團的其中一名副主席。
他的態度或許也驗證了Mark Zukerberg向來的論點:有毒的言論也是言論,應該讓它進入言論市場讓每個人自己判斷。
串流大戰中的各方消長
 ̄ ̄ ̄ ̄ ̄ ̄ ̄ ̄ ̄ ̄
原本就風風火火的好萊塢串流大戰受到疫情的加速,各方消長的新聞其實都是在驗證既定的市場發展方向:
目前仍全面停業中的美國第一大連鎖電影院品牌AMC上週表示第一季預計會有21~24億美元左右的虧損,遠高過去年同期的1.3億虧損金額。在此同時,第二大品牌Cinemark第一季則虧損了5900萬美元。AMC在提交給美國證交會的報告中用語謹慎地表示:「我們相信,但無法保證,在政府解除禁令以及對民眾提供紓困之後,放映業終將因為這些被長期壓抑的出門娛樂需求而得以復甦。」
然而娛樂產業媒體Indiewire認為AMC非常擅長在疫情中利用他們第一品牌的聲量來策略性放話。
比如三月份包含AMC所有主管在內全面放無薪假的事件,以及隨後多次傳出的破產傳聞,很可能都是設計過的公關策略,藉以廣泛有效地對外傳達出「救命啊」的緊急訊息,讓上下游的房東、供應商、片廠等等夥伴能因此開始共體時艱、和他們一起挺過去。關鍵就在讓夥伴知道這個關鍵訊息:「我現在倒下對你們都不是好事」。
Indiewire的分析認為就算AMC現在倒下,實際上對好萊塢來說也不代表該品牌一年11億的票房就會像Thanos彈指一般立刻憑空消失。歷史上消失過非常多連鎖電影院品牌,其實多數據點都會被其他品牌接手。在競爭激烈的城市,就算A電影院關門大吉,觀眾還是會湧入鄰近的B電影院去看同一部電影。電影院產業確實面臨空前危機,但個別品牌的重要性其實在危機中被刻意操作放大了。不能沒有你?倒也未必。
Forbes的另外一篇報導就用數學驗證Netflix應該迅速出手買下瀕臨倒店的電影院:
因為Netflix不願遵守上架空窗期的限制,電影院業者早從2016年的《臥虎藏龍》續集就開始一路抵制,不讓Netflix投資的電影有在電影院放映的任何機會。Forbes試著在2019年全年19部Netflix自製電影中挑出5部來估算如果它們得以上電影院放映的話可以收到多少票房。最後估算出約7.9億美元票房,扣除電影院抽成、製作成本和行銷成本後,約為2億美元的可能利潤。作者認為Netflix不應坐視這種年復一年的損失,並應該趁今年底電影院體質財務最糟的時刻出手買下電影院,終結這種對消費者有害的抵制。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看,電影院只是在濫用市場權力來控制觀眾看得到什麼電影,而相反地Netflix則是在確保觀眾有更多內容和通路的選擇。Netflix有機會促成這個百年產業的革命,當然前提是Amazon沒有先下手為強。
全球電影院業真正恢復常態的日子還非常遙遠,也因此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的電影檔期仍在一個大風吹的持續變動狀態,因為太多電影等著上映,爭相想要卡一個離疫情遠一點的安全落點,但那些甜蜜的落點越來越稀有。片廠高層說他們就像載著滿船石油開到岸邊,卻四處找不到碼頭可以卸下昂貴石油的油輪。
除了扛著巨額成本的利息壓力,等到疫情過後再上映的方法之外,另一條路徑是像《Trolls World Tour 魔髮精靈唱遊世界》那樣挑戰VOD出租市場。最後一條路徑則是像《Greyhound 怒海戰艦》那樣一口價賣給串流。
VOD的財務優點是平台抽成比電影院低很多,串流的財務優點是立刻拿到現金,不用忍受長期資金壓力和不確定性風險。Disney的《Artemis Fowl 阿特米斯奇幻歷險》會直接上架自家串流服務Disney+。然而直上串流其實犧牲掉好萊塢過去經常操作的口碑策略:一旦電影院賣座極佳,這些票房標籤將使該片有很大的機會成功操作成為家庭娛樂市場的核彈級武器。但跳過電影院,這個策略完全無用武之地,它就是一部普通的串流電影。同時,跳過線院之後,明星或導演的票房獎金條款也會使片廠陷入一連串糾紛。疫情後的世界肯定會有一套新的電影發行規則,但好萊塢還在適應中。
關於VOD這條路,投資銀行瑞士信貸的分析師Meghan Durkin上週也在一份報告中呼籲電影院應該要對空窗期放手,讓中級成本的電影可以在上映三十天後開始開拓高單價VOD市場。高單價首輪VOD市場好萊塢已經談了十多年,卻一直在電影院的抵制下始終無法實現。直到這波疫情才讓幾家片廠趁亂推出,並證明高單價VOD確實能獲得消費者青睞。
分析師認為對Disney這種專門只搞大片的片廠可能無關痛癢,但對於Universal 和Warner Bros這些除了大片之外還繼續拍中級成本電影的片廠來說,高單價VOD可能是活命關鍵。重點在於趁著觀眾對於電影院上映的資訊熱度還沒退去的時刻,吸引他們以高單價在線上租片觀看。因為VOD平台抽成遠低於電影院,對片廠而言會形成一個讓中級成本電影存活下來的關鍵二級市場。
他的驚悚結論是:Disney和Christopher Nolan極力想用《Mualn 花木蘭》和《Tenet 天能》兩部超高成本大片讓電影院復甦,但實際效果可能適得其反。沒有健康的多元窗口讓各種規模的電影可以活下來,電影院最終將成為兩億美元以上大片專屬的貴賓席。而觀眾只能被迫回家在Netlfix或其他平台上看更多元的電影。
|新聞出處|
6/1~6/7一週大事
Facebook employees hold virtual walkout over Mark Zuckerberg's refusal to act against Trump(https://bit.ly/3dr2zFI)
Netflix May Have Lost $200 Million In 2019 Due To Threats Of Theater Boycotts - Time To Buy Them(https://bit.ly/2AyKlnu)
Exhibitors Should Allow Digital Releases for Mid-Tier Films After 30-Day Window, Analyst Says(https://bit.ly/2ZWEliU)
AMC Entertainment Sees Massive Q1 Losses Of Up To $2.4B On Writedowns In Preliminary Earnings Report(https://bit.ly/2U8l4XZ)
Lawsuit Says Donald Trump’s Executive Order Targeting Twitter, Facebook Violates First Amendment(https://bit.ly/2XZZKVA)
Hey @jack, Here Are More Questionable Tweets From @realdonaldtrump(https://nyti.ms/2Bm5PnJ)
Nine things we learned from leaked audio of Mark Zuckerberg facing his employees(https://bit.ly/2Ua5VWi)
As AMC Theaters Signals It Could Go Under, Studios Won’t Lose Its Best Screens(https://bit.ly/372sGjT)
YouTube fights back against bias lawsuit from LGBTQ creators(https://bit.ly/2XzQ9Gl)
What other social networks can learn from Snapchat’s rebuke of Trump(https://bit.ly/30eNweu)
Studios Debate When to Sell Movies to Streaming Services During Coronavirus(https://bit.ly/3dDcqIC)
What a speech controversy at Stanford tells us about Facebook’s Oversight Board(https://bit.ly/3f5ycW7)
Reddit Co-Founder Resigns, Says Company Must Replace Him With a Black Candidate(https://bit.ly/2UbmkK3)
Facebook to Review Content Policies Related to Civil Unrest, Violence(https://on.wsj.com/30fI4Io)
「阿特米斯奇幻歷險線上看」的推薦目錄:
- 關於阿特米斯奇幻歷險線上看 在 葉郎:異聞筆記 / Dr. Strangenot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阿特米斯奇幻歷險線上看 在 葉郎:異聞筆記 / Dr. Strangenot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阿特米斯奇幻歷險線上看 在 葉郎:異聞筆記 / Dr. Strangenot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阿特米斯奇幻歷險線上看 在 阿特米斯的奇幻歷險- 電影- Gimy劇迷 - PttPlay線上看 的評價
- 關於阿特米斯奇幻歷險線上看 在 超粒方 的評價
- 關於阿特米斯奇幻歷險線上看 在 阿特米斯奇幻歷險- Explore 的評價
- 關於阿特米斯奇幻歷險線上看 在 爛番茄12%,IMDb3.2分,又一部迪士尼大片口碑撲街! 的評價
阿特米斯奇幻歷險線上看 在 葉郎:異聞筆記 / Dr. Strangenot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葉郎每日讀報
1.AT&T為了養大HBO Max不惜違反網路中立性
2018年Trump政府廢止了Obama時代確立的網路中立性法規,為網路供應商開了一扇窗可以在流量上偏袒特定網路服務。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的理由是競爭是好的,競爭是對的,競爭可以披荊斬棘清掃一切,它就是人類演化的精髓。結果近日多名民主黨參議員就出面指控AT&T為了在串流大戰中贏過競爭對手,而在網路流量上獨惠自家HBO Max服務的用戶——凡是觀看HBO Max影片的流量都不計入上網額度中,由老闆招待你。過去20年AT&T已經多次濫用其市場權力來限制網路用戶的各種行為。這次美其名為「贊助流量」的方案更顯示當年反對AT&T併購Time Warner的人確實有先見之明:這家網路巨人確實濫用其流量管理人的優勢來獨厚自家產品。
(報導原文:https://bit.ly/2UdjjJb)
2. 片廠仍在激辯要不要乾脆把未上映電影賣給串流
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的電影檔期仍在一個大風吹的持續變動狀態,因為太多電影等著上映,爭相想要卡一個離疫情遠一點的安全落點,但那些甜蜜的落點越來越稀有。片廠高層說他們就像載著滿船石油的油輪,開抵岸邊卻四處找不到碼頭可以卸下價值不菲的石油。除了扛著巨額成本的利息壓力,等到疫情過後再上映的方法之外,另一條路徑是像《Trolls World Tour 魔髮精靈唱遊世界》那樣挑戰VOD出租市場。最後一條路徑則是像《Greyhound 怒海戰艦》那樣一口價賣給串流。VOD的財務優點是平台抽成比電影院低很多,串流的財務優點是立刻拿到現金,不用忍受長期資金壓力和不確定性風險。Disney的《Artemis Fowl 阿特米斯奇幻歷險》會直接上架自家串流服務Disney+。然而直上串流其實犧牲掉好萊塢過去經常操作的口碑策略:一旦電影院賣座極佳,這些票房標籤將使該片有很大的機會成功操作成為家庭娛樂市場的核彈級武器。但跳過電影院,這個策略完全無用武之地,它就是一部普通的串流電影。同時,跳過線院之後,明星或導演的票房獎金條款也會使片廠陷入一連串糾紛。疫情後的世界肯定會有一套新的電影發行規則,但好萊塢還在適應中。
(報導原文:https://bit.ly/3dDcqIC)
3.史丹佛法學教授的N字爭論
另一起關於言論自由界線和審查的爭議正好跟上週的Trump vs Twitter事件撞在一起,讓過去一週變成一個可以永久辯論下去的言論自由週。美國史丹佛大學法學教授在線上授課的憲法課上朗讀了美國革命領袖Patrick Henry一段含有「Negro 黑鬼」字眼的文章,但在朗讀前他特地關掉線上課程的錄影功能,避免影片傳出。但爭議仍然很快就爆開。這不是該校教授第一次發生N字爭議。雖然該名法學教授強調歷史的醜陋面不應該被刻意拿掉,但課堂上的學生認為選在這種爭議時間點選讀這段歷史文章對黑人來說傷害非常大。然而真正有趣的資訊在這裡:這位堅持歷史就是歷史的史丹佛法學教授Michael W. McConnell正好也是Facebook剛成立的全球內容審查獨立監察團的其中一名副主席。
(報導原文:https://bit.ly/3f5ycW7)
4.Lady Gaga把自己的社群帳號轉交給社運團體
Lady Gaga在美國這波社會紛爭之中,不僅主動捐款資助十個與社運相關的組織,同時進一步宣布要把自己的社群影響力轉交給他們。「從明天開始,我會把我的Instagram帳號交給這些我贊助的組織,藉以放大他們的聲量」她在自己的頁面上宣布:「我希望他們的聲音可以清楚明白地聽到,讓他們直接感受到關愛和盟友的助陣」。這些即將暫時接管她社群帳號來發文的團體包括NAACP美國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的司法辯護基金、Black Lives Matter、Colour of Change等社運組織。
(報導原文:https://bit.ly/2Uu25rh)
其他今天也可以知道一下的事
 ̄ ̄ ̄ ̄ ̄ ̄ ̄ ̄ ̄ ̄ ̄ ̄ ̄
➤ 中國電影院停擺132天,政府仍未宣布重新張開日期,電影院老闆被迫擺地攤賣鐵板魷魚(https://bit.ly/377IZwa)
➤ 夜生活全面暫停,扮裝皇后秀也紛紛轉入線上(https://bit.ly/3eUf7ps)
➤ Bandcamp今天再度舉辦Bandcamp Day活動,將所有音樂銷售收入歸給創作者(https://bit.ly/3784tJ5)
➤ 號稱世界最大音樂節的美國Summerfest宣布今年確定停辦(https://bit.ly/2Uu3y0L)
➤ 停業中的紐約劇院打開門來讓抗爭者休息、喝水、上廁所(https://bit.ly/2zVIoBB)
➤ Trump競選陣營發佈的關於George Floyd之死事件影片因為擅自使用未經授權照片和影片而遭Twitter下架,但該影片在Facebook、Instagram和YouTube上仍然看得到(https://bit.ly/2MtvCge)
➤以修復經典電影著稱的Criterion Collection開放網站上的多部黑人電影創作者的電影讓所有人免費觀看,藉以促進種族議題討論(https://bit.ly/2XytmKY)
阿特米斯奇幻歷險線上看 在 葉郎:異聞筆記 / Dr. Strangenot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葉郎每日讀報
#一週大事版
────────────────
「也許音樂產業就是需要讓它死掉」
——Esquire
────────────────
這一週有許多具有指標性的數據出爐。Bloomberg Opinion一篇專欄文章在檢視這些數據的同時,認為在事情好轉之前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我們至少還有一線生機是:這波疫情正在提供大家未來娛樂消費趨勢的清晰圖像,並幫我們驗證了那些串流平台的鉅額投資到底值不值得。
音樂產業需要再死一次?
 ̄ ̄ ̄ ̄ ̄ ̄ ̄ ̄ ̄ ̄ ̄
Esquire的專欄作者William Ralston這週寫了一篇標題非常聳動的文章叫做”Coronavirus Might Kill The Music Industry. Maybe It Needed To Die”。搭配本週發生的相關新聞服用,會是一劑醒腦的藥方。
IFPI正好這兩天發布2020年全球音樂報告,內容是令人歡欣鼓舞的消息,但其實已經是2019年的好消息。統計數據指出2019年音樂產業營收上升至202億美元,較前年成長8.2%,並且是連續第五年成長。其中音樂串流較前年大幅成長了23%,產值來到114億美元,等於光串流一個部門就佔了音樂產業56%的營收。實體唱片則下滑了5.6%。而這一切都是去年的榮景了。
眼前唱片產業靠著串流收入的庇護,成為受到疫情傷害最小的部門,但實體唱片銷售幾乎停擺,授權收入預估也會因為影視劇組合演唱會全面停擺而快速下滑。更別提演唱會產業導致無數音樂工作者頓失收入的慘況,對他們來說2020年正是“The Day The Music Died”。
這幾天英國的UK Music和眾多英國音樂人再次呼籲政府出手救援,擔心英國演唱會上下游產業鍊將在幾週內崩塌瓦解。在大城市中的表演場所因為財務負擔最大,所以狀況也最危急。「整個產業鍊支持了10萬音樂人的生計,所以如果有82%場地關門,就等於音樂人可以演出的地方瞬間少了82%。」Music Venue Trust執行長Mark Davyd說。
流行音樂產業不是第一次遇到逆風,但從來沒有遇過COVID-19這種一瞬間把整個產業插頭拔掉的狀況。每一種類型、每一種大小的演出、每一種定價通通沒能逃過一劫。雖然串流取代了唱片的產值,但演唱會才是真正餵養音樂人活下來的方法。經過Spotify和唱片公司的一路剝削,串流收入流到音樂人這一端時已經只剩銅板價。唯獨只有世界頂端的藝人真正有辦法從串流中吃飽喝足。
夏天原本是音樂人賺奶粉錢的黃金時段。大量的音樂節讓他們更多機會賺到演出費、賣出更多週邊商品,同時吸引到新粉絲,並依靠著接下來幾個月粉絲的消費來養家活口。同樣的問題是只有世界頂端的藝人靠著演唱會吃飽喝足,對多數音樂人來說這些無止盡的勞動只有在運氣好的時候才能勉強糊口。
Esquire 的那篇文章認為COVID-19的疫情使音樂產業的結構性問題變得更顯著:我們產出了過量的音樂讓它們便宜到幾乎等於一文不值,那些靠著音樂賺錢的公司根本只分零頭給音樂人。疫情之下我們終於看清音樂人到底被整個產業、整個社會佔了多少便宜。
很多音樂人已經出來呼籲Spotify調高三倍版權費來彌補大家在災情中的損失,即使Spotify和其他串流公司目前都是屬於賠錢狀態。疫情也會促使音樂人重新檢視和唱片公司的制式合約內容,促使唱片公司把真正的版權收入透明化。
許多人開始在疫情中想辦法改變這種結構性現況,藉以存活下來:有些藝人自己在線上銷售專屬單曲或是演出,有些人則是舉辦線上的工作坊。
其實市場上一直都有線上演出,只是疫情把大家關在家中之後,大家才開始發現這種體驗很酷。許多人相信最終線上演出會變成一種商業模式。比如柏林愛樂的數位音樂廳。當然線上轉播永遠不可能複製音樂現場的氣味和氛圍。
其他的創新解法還包括美國DJ Marc Rebillet開始借用電影產業的最後一盞燈火——汽車電影院來照亮音樂現場演出的路。電玩遊戲《Fortnite 要塞英雄》則是繼吸引1230萬玩家參與的Travis Scott演唱會後,立刻又安排了Steve Aoki和 deadmau5的演出。
Esquire 的文章認為當我們要從灰燼中重建音樂產業時,不太可能再從現有的經濟結構模式下手。而電競產業的經驗可以作為參考:粉絲願意透過Twitch 或是 Patreon等社群付費支持他們鍾愛的選手。這次疫情讓全世界體會到原來音樂這麼脆弱,也因此大家開始用行動來支持他們鍾愛的音樂人。當大家透過那些更透明的平台比如bandcamp,購買一張專輯或是黑膠時,音樂人因此得到的收入可能超過數千次串流播放。該平台原本抽成15%,疫情發生以來已經兩次舉辦活動將100%銷售所得全數歸給音樂人。
不過在這些音樂人寄望在置之死地而後生之後重建一個更甜美、更公平的新音樂產業時,Spotify正在默默策劃一個可能更劇烈的改變:
Spotify宣佈在自家平台推出Harry Potter At Home計畫,將由Daniel Radcliffe打頭陣為大家閱讀第一本Harry Potter小說的第一章,後續還有Stephen Fry、David Beckham、Dakota Fanning 、Eddie Redmayne和韓國男星金秀賢等名人輪番上陣。這個策略應該屬於Spotify的Podcast大戰略的一環。過去一年Spotify已經花了大把鈔票在收購Podcast的製作公司。他們急需自己100%擁有版權的新內容,借以逃脫現在完全受到唱片公司拆帳合約宰制而永遠無法損益兩平的狀態。一旦越來越多消費者為了Podcast和有聲書內容而來,Spotify就可以開始向唱片公司主張必須重新談拆帳比以便把月租費收入拆給Podcast的權利人。
對來說長年虧損的Spotify來說這一個計畫純粹出自求生本能,然而一旦現有分帳比例被推翻,影響所及會使音樂人從串流這塊幾乎被唱片公司和串流公司吃光光的大餅中分得的餅屑又少了好幾塊。
音樂人只能吃土了。
疫情正在把有線電視送進墳墓
 ̄ ̄ ̄ ̄ ̄ ̄ ̄ ̄ ̄ ̄ ̄ ̄ ̄
難得Variety上出現跟台灣有關的產業報導,當然得多看兩眼。新聞中指出Kbro凱擘成為第四家與HBO Go合作的有線電視業者,這四家有線電視系統台用戶將可以每月99元台幣的費用使用HBO Go的服務,並允許五個裝置登入兩個裝置同時收看。報導還特別指出,這些有線電視系統的關係企業包含凱擘影藝和台灣大哥大都參與了HBO Asia的台灣電視劇《做工的人》的投資。
對一頭霧水的消費者來說,最令人混肴的是到底HBO Go跟HBO Now和HBO Max有什麼差別?
HBO Go是HBO在這場串流的典範轉移中的第一個即時反應。實際上HBO早在10年前(連Netflix都還沒拍《House of Cards 紙牌屋》的時候)就推出了HBO Go,希望吸引有線電視的用戶轉移到網路上看節目。但顯然HBO在全世界的經銷商/有線電視系統都沒有太高意願配合,所以HBO Go在國際市場上拓展得很慢。十年後Netflix都統治地球了,HBO Go才姍姍來遲地登陸台灣。
HBO Now則是HBO進軍串流的第二步棋,有別於HBO Go必須搭配有線電視訂購,HBO Now則是單獨推出的串流產品。因為對傳統有線電視的威脅更大,迄今HBO Now只在美國推出,並為進軍其他市場。
HBO Max則是在HBO的母公司Warner被AT&T買下來後,趕走不配合品牌整合的HBO執行長,重新定位為整個大WarnerMedia集團所有影音娛樂內容的串流平台。
所以HBO Go在台灣的「隆重」推出,其實是一則哀傷至極的新聞。到底有多少台灣人會願意接受這種搭售:在享用HBO Go的《西方極樂園》、《權力遊戲:冰與火之歌》、《核爆家園》等優質節目的同時,被強迫購買那些服務品質經常是上個世紀水準的有線電視系統和有線寬頻服務?Anyone?
事實上這波COVID-19疫情正在加速將傳統有線電視送進墳墓裡的進度。
驚悚的數據是光今年第一季美國付費電視就損失了180萬用戶,其中AT&T旗下的DirectTV幾乎佔了半數。此時此刻是有史以來有線電視用戶數萎縮最快的時刻。不管是有線電視、衛星電視或是後來才崛起的網路傳輸電視頻道服務都在疫情中面臨雪崩式的剪線潮。全美總計已經有460萬家庭沒有買有線電視服務。這個數字等同於1998年有訂購有線電視的家戶總數。
產業分析師John Hodulik認為對消費者預期疫情過後會有經濟衰退,致使他們果斷放棄昂貴的有線電視,加入剪線族的行列。如果疫情趨緩之後運動比賽轉播沒有及時恢復的話,預計將由運動頻道再帶起一波退訂的超完美風暴。
Disney、WarnerMedia和NBCUniversal等媒體集團都在積極繞過有線電視服務,直接透過串流平台將內容送至消費者身上。其中光Netflix第一季就擄獲1600萬新用戶。
目前服務範圍只有美國YouTube TV則是另外一種新嘗試:除了隨選節目之外,它還提供超過70個頻道的節目,並利用超級方便的雲端錄影機功能讓使用者可以預約錄下自己喜歡的頻道節目。這個直攻傳統有線電視系統咽喉的創新服務,近日再下一城:旗下擁有CBS、MTV、Nickelodeon、Paramount Network等頻道的ViacomCBS與YouTube更新合約,再增加14個頻道。YouTube TV的最大競爭力它是不像有線電視一樣需要綁約,也不需要任何機上盒之類裝置。處在串流和有線電視的緩衝地帶,YouTube TV可能是剪線族的另外一種選擇。
曾經伴隨我們數十年,並且用各種成藥蓋台廣告、惱人跑馬燈和垃圾訊號品質毀壞我們的電視體驗的有線電視系統,終於要踏上窮途末路。
沒有意外的Disney財報週
 ̄ ̄ ̄ ̄ ̄ ̄ ̄ ̄ ̄ ̄ ̄
91%這個數字涵蓋了電影產業未來幾年的產業結構。
這是Disney上一季淨收入縮水的比例。
當然Disney不是唯一受害的娛樂媒體集團。所有媒體巨人中只有一家公司不涉及廣告收入、沒有任何體育內容以及不需要消費者出門就可以消費。那家在股災中毫髮無傷的公司叫做Netflix。
2019年靠著併購Fox和復仇者聯盟電影的豐收,Diseny一家公司就佔了全美票房的40%。沒想到2020年Disney立刻從天堂掉到地獄,不僅電影失去舞台,營收金雞母主題樂園的營收還幾乎變成零。分析師指出:「沒有任何一家媒體公司比Disney更被疫情正中紅心。他們受到重傷害。」華爾街因此一直在坐立難安地等待Disney本週發佈的上一季財報數據,希望摸清楚Disney的災情到底有多慘已經到底可能會慘多久。
此外,這份財報也是新任執行長Bob Chapek的第一份成績單。前任執行長Bob Iger先前傳出已經回到第一線繼續指揮應變,董事會和華爾街到底對Bob Chapek有多少信心是個問題。
股價早就跳水的Disney可能為了減緩財報數據對股價的衝擊,非常用心地在發佈前、發佈後都安排了新聞彩蛋。財報發佈前的彩蛋是5月4日星戰日無預警宣布Taika Waititi即將執導星戰電影來增加好消息版免。財報發佈後,則是公開演練上海迪士尼樂園重新開張的服務流程,並同時傳出重新開張第一天門票秒殺的消息。
重頭戲仍然是財報發佈當天:
結果一如預期Disney集團營收銳減37%,跌至24億美元。Disney旗下每一個部門都受到衝擊,但最嚴重的還是主題樂園業務,在14億美元的獲利減少中有整整10億來自於主題樂園產業。而且上季還只有部分期間受到疫情影響,估計下一季的財報將會更加難看。唯一的好消息Disney+推出以來表現搶進,已經有5450萬用戶。主持電話會議的Disney執行長Bob Chapek宣佈上半年將不會配發股息,以便為公司保留16億美元現金應變。
發佈完自家的噩耗之後,Disney隨即發佈電影院業的噩耗——Disney準備繼續忽略空窗期的慣例。「我們深信電影院體驗的價值」Disney執行長Bob Chapek 按慣例先宣示信仰純度。他說這波疫情改變了消費者的行為,使Disney必須考慮調整他們的發行策略。因此Disney將會開始逐案判斷,來決定是否要讓電影跳過電影院直接上網路平台,比如像下個月要直接上Disney+的《Artemis Fowl阿特米斯奇幻歷險》。
對於要在7月24日在電影院上映的《Mulan 花木蘭》,他們仍有比較大的信心,畢竟前一週還有另外一部大片會陪木蘭壯膽。那部電影叫做《Tenet 天能》。
上海迪士尼樂園明天重新開門的門票已經秒殺。園區開放初期採取預約制,限制每天8.8萬人入場。而且除了角色扮演者之外,遊客和員工都必須戴上口罩, 沒戴口罩的角色扮演者則必須與遊客保持距離。這個計畫不僅考驗主題樂園業的應變是否足以應付重新開門,也會驗證這樣的應變是否能讓消費者安心回來。全世界的主題樂園產業都在密切觀察,尤其Disney自己準備在日後將同一套方法運用在從東京到巴黎的各個園區。
Disney的這場線上財報發佈會由上任不到三個月的執行長Bob Chapek主持,已經改任執行主席(同時擔任董事長)的前任執行長Bob Iger也有參與會議,但主要仍由Chapek回答提問。
Diseny家族繼承人Abigail Disney先前砲轟Disney公司疫情應變的聲音仍迴繞不去,這兩位Disney高管的薪資再次成為本週新聞。Bob Chapek自願把250萬美元年薪打對折,但實際上他一年可以拿到的各種獎金合計4450萬。Fox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Lachlan Murdoch以及CAA、Camcast、NBCUniversal等公司的高級主管通通也比照自願放棄薪水。然而這些娛樂大亨都過著奢華生活,不可能這麼乾脆就放棄他們日常所需的現金流,所以幾乎所有的「自願減薪」都是表演性質居多的障眼法。
針對同樣自願放棄薪水的Disney董事長Bob Iger,一名正在放無薪假的Disney員工酸溜溜地評論道:
「當10萬名Disney人正在放無薪假的同時,這些巨額獎金和股息卻照常發放,你真的很難相信什麼『我們都在同一條船』和『員工是我們最大資產』之類的鬼話」。
(按:Disney在同一時間宣佈上半年停發股息)
|新聞出處|
5/3~5/10一週大事
IFPI Global Music Report 2020: Music Revenues Rise For Fifth Straight Year to $20 Billion(https://bit.ly/35z1j06)
HBO Go Added By Four Platforms in Taiwan (https://bit.ly/2yliSF6)
Disney Takes a Pandemic Hit, and There’s Worse to Come(https://nyti.ms/2LhT3IV)
Disney Says More Movie Releases Could Skip Theaters, Sees “Some Changes” To Release Strategy During And After COVID-19(https://bit.ly/3frD34E)
With Shanghai Plan, Disney Offers Blueprint for Domestic Park Reopening(https://bit.ly/2Wb8TeC)
Daniel Radcliffe and other stars are recording a free reading of the first Harry Potter book(https://bit.ly/2zd9N0Y)
Hollywood CEOs "Sacrifice" Base Pay, Yet Keep Big Bonuses(https://bit.ly/35CP96u)
Live music circuit 'risks collapse within weeks(https://bbc.in/2LcXEvO)
Coronavirus Might Kill The Music Industry. Maybe It Needed To Die(https://bit.ly/2LakUKP)
Cord-Cutting Explodes in Q1 as Pay-TV Sector Delivers Worst-Ever Losses(https://bit.ly/2WKdnro)
How Covid-19 Is Changing Entertainment, in Five Charts(https://bloom.bg/2WjKqUi)
阿特米斯奇幻歷險線上看 在 超粒方 的推薦與評價
如果你剛來,請看這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Zj5p. ... 評價比《貓》還慘的翻車片《阿特米斯奇幻歷險》| 超粒方 · 超粒方. 超粒方. 417K views1 year ago. ... <看更多>
阿特米斯奇幻歷險線上看 在 阿特米斯奇幻歷險-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2001 年推出的暢銷兒童奇幻小說系列《阿特米斯奇幻歷險》(Artemis Fowl) 將由迪士尼改編搬上大銀幕,導演選定由《雷神索爾》肯尼斯布萊納擔任,並找來茱蒂丹契和柯林法 ... ... <看更多>
阿特米斯奇幻歷險線上看 在 阿特米斯的奇幻歷險- 電影- Gimy劇迷 - PttPlay線上看 的推薦與評價
阿特米斯 的奇幻歷險劇情:|HD| 改編自愛爾蘭作家歐因·科弗的經典奇幻小說,講述12歲的法爾犯罪帝國繼承人阿特米斯·法爾二世為了尋找失蹤的父親.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