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到最後-阿茲海默的旅程 】公視+免費線上看👉👉 https://lihi1.cc/1LN8e (9/17-9/23)
⠀
「我很擔心,如果我有什麼三長兩短,你們的爸爸,無法獨自一人待在家裡。」
⠀
該送生病的家人去療養院,或是在家中自己照顧呢 ? 面對現今的高齡社會「#老老照顧」似乎已是無可避免的常態。許多伴侶獨自肩負起,#照顧罹病另一半的重擔,洗澡、穿衣、準備三餐,不分日夜的日常生活照顧,同時還要做家務,常常沒有機會喘息,情緒也難以抒發...在《陪你到最後-阿茲海默的旅程》紀錄了阿茲海默症病患的內心故事,也深入刻劃3個家庭,面對家人罹病後,照護所遇到的困境與挑戰。
⠀ ⠀
⠀⠀
#阿茲海默患者_訴說自己的內心世界
#記憶消失了愛還在
明知道自己會逐漸喪失自我,失去自己,
卻仍必須在痛苦、歡笑、抗拒與沈默中生活
就連穿衣,說話,切菜等日常小事,都變成了奢望。
阿茲海默症患者,如何面對罹病後的人生...?
而面對漸漸遺忘自己的至親,該如何調適一起生活呢....
──────────────────────
孩子在探索生命而我正好相反
你不能總是要別人幫忙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
但我的人生是在另外一個世界
──────────────────────
⠀ ⠀
#小編淚推⠀
#每一天都是新的練習
#生命 #記憶 #珍惜每一天
#我想念我自己 #失智症 #照護者
#老年痴呆 #身體機能喪失 #阿茲海默症
#記憶像抓不住的沙 #但愛的海洋還在
#失智症長者如何與記憶障礙共同生活呢?⠀
┃節目資訊┃http://viewpoint.pts.org.tw/
┃#紀錄觀點┃ 首播 周四晚間十點 ┃重播 周五凌晨01:02
╔═══════════════╗
►設 紀錄觀點 為最愛!不再錯過好電影!
╚═══════════════╝
阿 茲 海 默 症 不洗澡 在 公民不健忘-台灣主權和平獨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已經是極限了」只有一個人的照護的悲劇 為何22歲的孫女用雙手了結自己的祖母
把黑髮緊緊束成馬尾。穿著白襯衫,嬌小的她抬起頭來,看起來比實際年齡還年少
9月,神戶地方法院,當時還是幼稚園教師的她第一次站上法庭。她承認自己殺害了同住的90歲祖母,她說「因為要照顧祖母根本沒辦法睡,已經是極限了」。她幾乎只靠一個人從家族那擔下照顧責任,與工作蠟燭兩頭燒的最後就…
為什麼社會人第一年的女性會被逼得以雙手結束最愛的祖母的生命呢。我們去旁聽了開庭,以及採訪了相關人士◇雙親離異,將她拉拔長大的、最愛的祖母
2019年10月8日,這位女性在神戶市須磨區自己家中將毛巾塞入同住的祖母的口中使她窒息而死。患有失智症的祖母,有3個孩子,住在徒步5分鐘可到的地方。就是這位女性的伯父、爸爸、姑姑。然而,在這個家中,照顧責任通通由這位女性一人擔了下來
一路走來變成這樣的原因,跟這位女性的成長經歷有很大的關係 她3歲時父母離異。一起住的母親在她一年級時因為腦溢血過世。將她從兒童照顧機構接回來的正是爸爸那邊的祖母。祖母想方設法為她籌到了學費以及生活費,也買了鋼琴給她。是幫助她實現成為幼稚園老師這個夢想的,最愛的祖母
但是,祖母也有偏激的一面,她常說「你是被那個只會借錢的母親生下來的」這種否定這位女性的存在的言語。她上了國中後,精神開始失調。常常大量服用安眠藥而被送醫。醫生建議她別再跟祖母同住,而她就寄身於姑姑家中。
進入短期大學後,不再需要服用安眠藥的她決定要成為自己曾經夢想的幼稚園教師。但是,那時祖母的身體狀況開始走下坡,她的生活再度脫離常軌。2019年2月,祖母在自家前坡道摔倒住院。診斷出阿茲海默。被認定為無法自己處理大小便以及照顧自己的4級照護等級。回到自家的祖母,會在深夜不穿鞋跑出家門在外遊蕩,並去按左鄰右舍的門鈴。親戚們決定「把阿嬤一個人丟在家太危險了」◇得不到親戚的協助,與工作蠟燭兩頭燒的哀號 那是誰要照顧祖母呢。在神戶市內經營清潔公司的伯父工作繁忙,爸爸生病手腳不方便。姑姑也有小孩。姑姑便說「阿嬤都幫你出學費了,那當然是你來顧」這句話就讓這位女性把照顧責任都擔下來了。在幼稚園當了一個月教師後,她開始與7年不見的祖母同住
當時,這位女性對高中同窗的好友表明「開始照顧祖母了,尿布跟餐費也都是自己出錢」也向她傾訴對尚未熟練的工作的不知所措。好幾天都受了上司與同事的氣,在職場提到照顧的事也被當作說謊,沒人願意聽進去
祖母在平日早上都會到日間照護服務中心,但晚上與假日都會待在家中。這位女性在每天下班回家後要餵祖母吃晚餐、每1到2個小時帶去上廁所,如果有大小便的話就要幫她洗澡。晚上也要帶她去散步。一天只能睡兩小時
同住開始兩周後,這位女性發覺自己到極限了,便跟爸爸與姑姑說「我可能沒辦法照顧祖母了」
她與親戚的關係比較特別。她向朋友表示在國中開始到短期大學時寄住的姑姑家中「沒有允許不能出去玩」,為了照顧姑姑的小孩還得常常早退或不能參加社團活動
根據判決中檢察官所讀的證詞,伯父說「這女生是開朗溫柔的孩子,我的兄弟把照顧媽媽的責任全丟給她。希望不要判她重刑」
但,面對表明自己撐不下去的女性,姑姑只說了「這種程度自己能控制的吧」。她也被禁止與照顧祖母的照護人員直接聯絡,不管她說什麼都只回說「妳去顧啦」這樣的生活持續了5個月後便發生了之後的事
案發當天,從早上開始天氣便陰沉沉地。天色尚暗的凌晨五點半,她被睡在身旁的祖母叫醒,要她幫忙擦汗 雖然用毛巾幫她擦了身體,但祖母開始罵她「不把父母當一回事」可能是把孫女與自己的女兒搞錯了。雖然把毛巾用熱水浸濕重新擦了一次,這次又被說了「就是因為有妳在我才活的不開心」 雖然她一再地道歉,祖母的斥責卻沒有停過。等到回過神來,她已經把祖母壓在床上
說著「別再說了」,她邊把手上有史努比與粉紅色愛心圖案的擦臉毛巾塞到祖母的嘴巴。幾分鐘後,祖母就沒在動了。
在試圖自殺不成後,她自己打了110告訴警察自己殺害了祖母,而警察也趕到現場。
◇「無法嚴厲責難」判決3年徒刑,緩刑5年 2020年9月9日神戶地方法院開始的裁判員判決中,看到了這位女性在照顧祖母的第三個月因為疲勞與壓力過大使腎臟功能失調,有嚴重貧血,以及被診斷出輕微憂鬱症,醫生建議要辭掉工作或留職停薪。另外,作為檢方證人的姑姑在庭上表示「全家都很努力照顧阿嬤」但是,照護中心的女性照護人員作證「自己雖然建議(讓祖母)住院,但被姑姑拒絕了」
爭點不在於事實,而在於這位女性的責任能力。被告方律師主張「這是由於睡眠不足以及照護導致適應障礙而造成的精神耗弱」而檢方指出這是「冷靜的行動」認為她有完全責任能力 對她的判決是3年徒刑,緩刑5年(檢方求刑是4年徒刑)審判長飯島健太郎認為「雖有適應障礙,但對犯行無影響」但結論說到「照護導致的睡眠不足以及工作壓力使其身心俱疲,無法嚴厲責難」。另外,他指出親戚間的關係「無法違反姑姑意願使照護負擔減輕」。而緩刑的理由則是「她自首後有在反省,能夠期待她在社會中更生」
雖然在社會中走上贖罪之路。但她很難得到親戚的支持。她的父親在判決後每日新聞的採訪中放話「她應該進到牢裡的,判決是在『她被迫照護很可憐』的前提下作出。我與妹妹(姑姑)談過後想法跟她一樣。之後不會再跟她連絡了,我對她已經沒有作為親人的愛情」
根據她的律師所說,這位女性透過保護觀察所(譯著:更生機構)找到了住的地方,開始找工作,但詢問過採用的某家幼稚園表示「我們有品牌形象的考量」就拒絕了她。最近好像終於找到事務職的打工,但仍持續著連衣服都不夠穿的日子
記者雖然向律師表明想直接訪問本人,但沒得到回應
她與祖母共住的家在案件發生後,大門深鎖。放在玄關前的盆栽雜草叢生,彷彿傾訴著照料的人已經不在這件事。「祈求阿嬤的冥福,並在社會中重新做人吧」傾耳聽完飯島裁判長的訓誡微頷的她,現在也走在顛簸的道路上◇有其需求的「照護方的照護」
專門處理照護方的照護的NPO法人「照護者支援網絡中心阿拉丁」的牧野史子理事長表示「照護失智症患者非常辛苦。沒做過的人是不會知道的」。根據厚生勞動省統計,照護者使被照護者死亡的數量在這十年以來到了一年20人左右。在厚勞省2005年的調查中,可以看到照護者有四分之一有輕度憂鬱症
在這起事件中,這位女性的周圍有姑姑等人的親戚。也有照護人員,有能夠討論祖母照護的體制,但是,專門研究照護的淑德大學結城康博教授(社會福祉學)推測「周遭的人將她逼到絕路。照護人員最多也是站在『如何照顧祖母』的角度在思考,卻沒人為這位女性著想」
對於負責照護諮詢、自治體與地方整體的支援中心,結城教授指出「全都是『為了被照護者』而運作的機構。照護者的支援只有一部分的NPO在做」
在這起案件中,有人能對這位女性伸出援手嗎 牧野理事長表示「首先需要調查找出為照護所苦的人」埼玉縣在2020年3月,制定了全國第一個支援照護者的條例,首先就開始調查身為年輕照護者的未滿18歲的照護者
牧野理事長說「如果在這位女性鑄下大錯前能發現她,保健師說不定能做到前去幫忙照顧等等的支援。照護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不只是被照護的那方,將目光轉到照護方是更重要的一件事」
阿 茲 海 默 症 不洗澡 在 薇薇weiisl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週看了一篇文章,內容描述喜劇演員丹妮·克萊因(Dani Klein),去看牙醫時,嘴裡含著棉花,眼淚落下,牙醫問她怎麼了?她說:「我想請個喜劇演員逗我媽媽開心。」牙醫說:「為什麼不呢?」
於是丹妮回到家以後,在臉書貼文:「尋找有興趣陪伴老人的喜劇演員」,幾分鐘後,朋友打電話來,告訴她有個喜劇演員願意接這份工作。「待命笑聲」這份工作從此開始!
丹妮很有搞笑的天份,她在懷孕時出現了一堆不適應的症狀,並把這些恐慌的感受轉成表演題材,很受歡迎,接著,在面對婚姻時,又發揮她幽默的本領,將原本的表演轉成教大家如何維持婚姻長久,同樣大受歡迎。然而,面對自己的母親得了阿茲海默症,她才發現她能夠逗千萬人笑,卻逗不了自己的母親笑.
請了喜劇演員逗自己的母親笑以後,母親的心情變得很好,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也能哼著歌,生活起居都能自己打理,從而發現大笑對一個人的重要性!
我看了這篇文章,才發現生活忙碌的我,經常面對電腦,笑容逐漸減少,因為奶爸也是生活忙碌,工作、家庭、瑣事和家事,忙得暈頭轉向,都忘記了大笑的重要性,身體也容易出問題!有時候笑其實就是種轉念,對自己或對周遭的人來說都很重要!
其實婚姻對比生死來說,是很簡單的一件事。嫁給奶爸七年多,因為纖維肌肉疼痛症的關係,我陪他去過很多次醫院,三年前他突然因為感冒而引起的腦膜炎,也讓我驚嚇到,面對生命交關時,本來是照顧你的人,一夕間倒下,無法行走,只能由我幫他推輪椅和病床。
說真的那時候我嚇到了,我不是一個很會照顧人的女生,照顧人對我來說很難,一開始我不知道要怎樣幫忙,後來我轉念了,發現我照顧兒子就很周全,於是那一刻我把奶爸當成兒子照顧,幫他換尿袋、扶他洗澡、幫他擦拭身體,煮粥給他吃(他吐了五天都沒進食)。婚姻經營一向不是很簡單,如果又剛好碰到了生病,真的是很大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