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730《學張無忌認住吳克儉班人》
學生一個又一個因為個人壓力而自殺,我自己睇到這些新聞也有點兒心灰,也忍住不住在CUHK Secrets的Facebook page打了些小分享,希望安撫一下學弟學妹。
現在政府真舒服,教育部門見到學子一個又一個想不開,吳克儉(教育局長)連一些公關門面功夫也不做;另一邊廂的行政長官(梁振英)卻只管在網誌叫人去中環游水,涼薄到令人心寒。
想不開的學子有自己的心理問題,不宜去過度演繹,但in general睇到好多師弟的內心說話,都係講讀書壓力大、前路茫茫之類。
教育是一種產業,至少從政策制訂的角度這樣的定位,所以都是出於成本、效益的計算考慮,因為要量化和設立個案考慮,又要配合sensitivity analysis。學子接受教育就恍如人力資本投資,為的就是未來的預期收入,成件事變到好似理財策劃,很工具化很冷冰冰。你話教育部門離地,佢哋不痛不癢,結果教育方針就好似入了絕路。
講教育本質,輪唔到我講,話教育係為了品德、報效社會,我聽到起雞皮。我讀書,只是單純為了附庸風雅,滿足知識好奇。知識可以用來賺錢,固然係最好。入門的勞工理論都講在市場均衡下,你的工資會同你的邊際生產力marginal revenue product看齊。
至於現實中邊際生產力係咪真係咁易量度,好明顯唔係,都係要靠你的GPA、做唔做到投行Intern、有無去exchange、有無咩領袖表現去釐定。然而,上面這一串爛準則,是不是反映「真真正正」的工作能力,好明顯又唔係,但個個就拼生拼死去追這一些無聊的東西。唔敢托大,至少以我做例,我只係上市公司的高級雜工,我受聘跟上面這些東西毫無關係。我入行是亂打亂撞寫網媒起家的。
離地高官過唔到網絡23條,引《倚天屠龍記》叫人「認住泛民這班人」。我也有碗學碗,請各家長、各學子:「認住吳克儉這班人。」原著其實仲有一句,更令人心寒,這兒引來只作參考。殷素素道:「你別心急報仇,要慢慢的等著,只是一個也別放過。」亂引金庸後,高官的背有無涼一截?
作者為九十後財經傳媒人、粗讀經濟學的偽文青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