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工作平等法修法
#也應保障爸爸權利才是真性平
今天早上我跟婦女新知基金會、生育改革行動聯盟、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新北市產業總工會 以及宜蘭縣產業總工會,一起召開父親節記者會,強調 #育兒權利性別平等,在職場應給 #爸爸育兒權利 更完整的支持!
#家長希望能跟孩子多點相處時間
這幾個月幼兒園、托嬰中心暫停收托,學校停課不停學,許多家長告訴我,一邊遠距工作一邊照顧孩子雖然很忙,但是終於有多點時間與孩子相處,和孩子感情更好,也希望在平常上班時能有更多時間和孩子一起,畢竟孩子成長的每一刻,都是一去不回頭的珍貴時光。
事實上,勞工的家庭照顧需求、性別平等的職場、友善育兒的政策都是民間倡議多年的訴求,立法院也有許多委員提出修法草案,但卻一直沒得到勞動部的真切回應。
#育兒新制可以更好
今年7/1,行政院和勞動部提出育兒新制,產檢假從5天改為7天,育嬰留停津貼6成薪改為8成薪,是個值得肯定的進步,但仍然忽略了 #爸爸的陪產檢假 以及 #爸爸在孩子一出生時的平等照顧權利。
這次增加的產檢假,只有孕婦媽媽可以請;這次提高的育嬰留停津貼,長久以來,女性請領的比例都高達八九成(也就是男性永遠只佔一兩成)。
照顧孩子,不光是責任,也是身為家長的權利。現在的「性別工作平等法」,只給媽媽 產檢假、產假,忽略了爸爸也有照顧孩子的責任與權利。
#請勞動部正視家長的照顧需求
政府應給予家長最強力的支持,勞動部也必須成為有小孩的勞工的後盾,讓他們在家中有需要時不缺席。
今天記者會,來自勞工、家長、婦女及同志團體的多方意見,大家重點都相同: #不要再忽視家長的照顧需求!
行政院上個月已經把性別工作平等法的修法草案送進立法院,我希望下個會期在立法院審查時,勞動部能夠好好評估勞工基層和各立委提出來的版本,務實地評估預算、研擬可行方案,從法制上還給 #爸爸平等育兒的權利,作為 #給爸爸們最好的父親節禮物。
#鼓勵男性育兒突破照顧工作的性別不均
我昨天有提到,當聯合國明確指出,臺灣長期低生育率的根本原因是「育兒與家務強烈性別分工不均」,#鼓勵男性參與育兒,便成為少子女化的最佳解方。
不僅如此,更完善的育兒及照顧假制度,才能突破照顧工作性別不均的現況。
臺灣現在的制度,仍然非常缺乏讓爸爸、非分娩方的女同志媽媽也能參與育兒、平衡職場與家庭的支持。
對此,我提出性別工作平等法的修法草案,含括四個重點:讓不分性別的家長在懷孕、生產、孩子成長的三個階段,都能成為彼此的神隊友。
① 7天有薪陪產檢假
現在孕婦有7天產檢假,配偶也應享有7天陪產檢假,讓雙親一起進行生產準備,從懷孕就開始育兒。
② 1個月陪產暨親職假
相較產婦有2個月產假,現在配偶享有的5天陪產假遠遠不足,應延長成1個月的陪產暨親職假,讓新生兒家長在寶寶剛出生時,能共同建立親密連結。
③ 7天有薪家庭照顧假
現在公務員享有7天有薪家庭照顧假,勞工也應比照辦理,以因應家中各種突發狀況,照顧家庭無後顧之憂。
④ 育嬰假延長至小孩5歲,改名為 #育兒假
幼兒園入園率要到5歲才達到96%,5歲以下的幼兒家長,更需要保有育兒的彈性!
我的版本上會期已經通過一讀,預計下個會期會跟行政院目前的版本,一起進入立院審查。
我會持續努力推動修法,促進職場雇用、育兒及照顧的性別平等,創造友善爸媽育兒的環境,也讓台灣的性別平等,更上一層樓!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陪產暨親職假28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早上,我跟台北市產業總工會、婦女新知基金會、台灣勞工陣線協會、TPEA 台灣家長教育聯盟、AETU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以及我的好同事林淑芬、洪申翰 Sun-Han、 立法委員 莊競程,一起參加由 托育政策催生聯盟 舉辦的「給我彈性育嬰假:讓『請育嬰假』成為『做爸爸』的標配」線上記者會。
事實上,婦女團體十多年前,就開始推動父親參與育兒,不只是為了對抗少子化的危機、也是為了在職場雇用、家庭照顧工作上。無論照顧小孩是負擔,還是美好的禮物,不分性別的家長都應該共同參與。
現在,男性參與育兒,已經成為化解少子女化的解方。
2019年聯合國報告指出,台灣長期處在低生育率的根本原因,就是「育兒與家務強烈性別分工不均」。男性參與育兒,正是少子化的重要解方之一。
從勞動部統計資料看台灣現況,自2011年至今,請領育嬰留停津貼的人數雖然大幅提升,從20萬提高到41萬,但是男女請領的比例持續保持懸殊。過去十年,請領育嬰留停津貼的人數,平均有八成以上都是女性。男性請領比例持續低於兩成。
更仔細的看,男性請領育嬰留停津貼的比例,2011年是17.39%,2020年則是18.69%,十年來,只有百分之一點三的成長。
反觀國際,在育嬰假以及育嬰津貼的設計上,瑞典的制度常被認為是最理想的狀態。2017年,瑞典父親請育嬰假的比例是28%、接近三成,但是瑞典政府仍不滿意,持續以請育嬰假男女比1:1為目標在努力。
台灣的現況若是沒有改變,依照十年成長百分之一的速度,我們需要花一百年,才能跟上瑞典現在的水平;若是要達到男女請育嬰假1:1的比例,則需要花三百年。
【若沒有政策誘因 現況不會改變】
男性要請假育兒,無論在職場、在社會上都會面臨許多壓力,像是薪水可能比較高、請假會影響家中經濟,或是對男性不善育兒、照顧的性別刻板印象、甚至親友的眼光、同儕的壓力等。
即便有各種政策鼓勵生育,但若是現今的職場、社會,缺乏相對應的支持,男性即便願意,仍然難以運用現有制度,承擔家庭照顧責任,甚至享有親密育兒的權利。
【跟上國際趨勢 建立有薪且彈性的育嬰假制度】
我們在制度上,應該建立更強力的誘因、更彈性好用的育嬰假及育嬰津貼制度。由政府帶頭,從制度面解決父親請育嬰假帶來的壓力。漸漸的,在社會與文化上才能帶來影響;讓爸爸們也享有親密育兒的權利,能親手抱小孩,跟孩子一起長大!
從國際經驗出發,可發現有薪且彈性的育兒假、親職假制度,早已成為趨勢。例如:
🇩🇰丹麥:每位孩子家長享有 8 - 13 週有薪育兒假,小孩9歲前家長皆可請假。
🇦🇺澳洲:每位孩子一歲前,家長享有 12 週連續的有薪親
職假,兩歲前有 4 週彈性親職假可運用。
🇸🇪瑞典:每位孩子家長共有480天有薪親職假,從2014年出生的孩子起,親職假在小孩12歲前都能使用,並且請假單位可以小時計算。
【提出法案 建構平等育兒的環境】
我前幾個會期已經提出 #性別工作平等法 及 #就業保險法 的修法草案,都已通過一讀。內容包含:將育嬰假改為 #育兒假,延長至小孩 #五歲前 皆可請;育嬰留停津貼提高到 #九成薪,收養家長也可請領; #更完整的請假制度(陪產檢假、陪產暨親職假、有薪家庭照顧假)等。
友善育兒職場不只為了女性,單親家庭、同志家長一樣有需求。照顧不只是單方的責任,我們必須建立更完整的制度,創造伴侶也能安心育兒的環境。下個會期,我會持續努力推動修法,突破現有制度,建立更彈性、更好用的育兒假及照顧假。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陪產暨親職假28天 在 范雲 FAN, Yu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性別平等 #修法保障配偶親職假
#雙親都有育兒的權利和義務
#平等親職假還能減低對女性的懷孕歧視
🇫🇷 法國總統馬克宏在今年9月23日,在推特上發了一張男性抱著幼兒的圖,上面寫著「28天 為了陪伴我們的孩子的最初時刻」。因為法國修正了法律,明年7月1日開始父親的陪產假要從14天提高到28天。正是跟我所提出性別工作平等法的修法理念一致。😄
昨天立院社福衛環委員討論《性別工作平等法》裡第15條跟 #親職假 有關的修法。
【雙親都有育兒的權利和義務】
好幾個版本關注的是台灣少子女化的問題,因此要延長母親的產假,讓女人更有意願生育。
但我的提案重點在 #性別平等,現在已經是 #雙薪家庭 的時代,唯有當台灣整個社會對於生產與育兒責任不是只放在女人身上時,才可能有愈多女人有意願生育。
只單方面延長女人的產假,大概很難提升女人的生育意願。(大家可以隨機做個調查,問問身邊的女性們看看。)
因此,我在今年父親節時已經提出我的修法重點:
1⃣ 新增配偶 #陪產檢假5天
2⃣ 將現有配偶陪產假5天增加23天,改為 #陪產暨親職假28天。
這樣的修法關注的就是性別平等,雙親的 #義務 和 #權利 都要平等。
小孩只有女人能生,但照顧新生兒雙親都可以!這是義務。
小孩是雙親一起養育的,親密的育兒過程,沒道理只有媽媽獨享,配偶也能擁有!這是權利。
👉詳情可以看我父親節的發文 https://www.facebook.com/daan4fanyun/posts/3841754319187839
【平等親職假還能減低對女性的懷孕歧視】
台灣的職場長期存在對女性的 #懷孕歧視,雖然早就立法禁止。但是雇主在聘用新人時,就算表面不敢說,對於年輕女性還是常常會擔心她之後要結婚生小孩請產假請育嬰假,比較想聘男生;或是在女性員工懷孕後,怕她之後要請產假產檢假請育嬰假,想方設法把她趕出公司。
生養孩子明明是雙親的共同義務與責任,但職場的壓力卻都不平等的由女性來承擔。
如果我們修法將配偶的「陪產檢假」和「陪產暨親職假」和女性盡量拉齊;這樣雇主在聘用年輕人時,就會知道年輕人不分性別,接下來都有可能會結婚生小孩會要負擔育兒責任。這樣會直接降低雇主對女性的懷孕歧視,這將是職場性別平等的一大推進。
【勞動部部長獲得新觀念 承諾研析】
昨天對於📣各委員的提案,勞動部原本的立場是這樣:
📣媽媽產假延長
❌會影響雇用女性意願,所以不修。
📣配偶陪產假加長
❌請家庭照顧假就好,所以不修。
📣爸爸有薪陪產檢假
❌大部分國家都沒有,所以不修。
原本,勞動部對於委員的提案都不想同意修法。
但是許部長在聽了我提出親職權利義務及職場性別平等的論述後,承諾會好好研析,並在一個月內提出報告。
我希望勞動部不要只停留在口頭保障女性就業權,而是真正站在台灣年輕父母的角度想想,提出符合台灣職場脈絡的法律及政策。讓女性留在職場,也讓爸爸們平等享受育兒權利。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