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任何關於歷史的事情,都會引發我的興趣
#孫中山愛喝酒嗎
孫中山關於酒的記載,可以看幾則史料
1.孫中山第二次來台灣,下榻臺北御成町的梅屋敷,即今中山北路國父史蹟紀念館,據梅屋敷主人大和宗吉的弟弟藤井悟一郎的回憶,孫先生著黑色西服,不多言語,#食量不多也不嗜酒,隨行除有日人保護外,臺灣總督府也派憲兵在門口警戒。
2.1896年,孫中山到達日本不久,有一天,日人頭山滿設晚宴招待他和陳少白,並請來不少客人和東京橋一帶的一流藝妓。晚宴間,孫中山像往常一樣, #既不喝酒 也不跟藝妓談笑,只是背靠柱子看他的書
3.他給黃三德倒了一杯廣東米酒後,要給孫中山斟酒,對孫中山說: 「孫先生,今天可要多喝一點啊! 」 「很抱歉 #我不會喝酒 」孫中山說。黃三德: “ #孫先生可是滴酒不沾 香煙不抽 真是天底下的好人。
4.《革命逸史》記載孫文喜歡下象棋,但棋藝不精:“ #中山畢生不嗜菸酒,讀書之餘,間與人下象棋,然習之不精
所以【孫中山不但不愛喝酒,甚至到完全不喝的程度】
#不愛喝酒還隨身攜帶威士忌 ?
孫中山是一位很洋派的人,他常年在外奔波募款,如果說黃興是革命黨的刀,那他就是革命黨的臉,看上面的記載就知道他時常需要交際,身邊有幾瓶威士忌也是很正常的
很多考上預官的人,為了當兵順利,即使自己不抽菸,也會帶幾條菸進去,差不多的道理。
第二個問題 #6萬元就等於現在的6億?
那時的日圓等於現在的一萬倍?
不同時間、不同幣值很難比較,當依然可以從物價看出蛛絲馬跡
孫中山拿到6萬元是1913年,而依照1909年《台灣日日新報》「台北の生活費」一文記錄,台北地區中流社會的台灣人每天要花費0.32圓,日本人則是光食物就吃掉0.405圓,照一萬倍的算法是3200$與4050$,顯然是不太可能一天吃這麼多。
日本籍的公學校校長 年薪630~1080日圓
六萬元在當時很大,但應該也沒到現在的6億元這麼多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中山紀念公園Sun Yat Sen Memorial Park位於香港香港島西營盤海傍,處於東邊街北和干諾道,鄰近西區海底隧道香港島出口。公園的大草坪豎設有革命先行者、國父孫中山的紀念雕像。全部工程於2011年年初竣工,重新開放。香港特區政府向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提交的文件中指出,由於孫中山生前在香...
陳少白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日新》音樂劇工作坊展演最後一場完成了。
我每晚在觀眾席上看著這一班演員的演出,都非常感動,感動在於──「點解音樂劇呢様咁難嘅演出,你哋都可以做得到?」
有幾難?你認真諗諗,就知道真係好難。
要唱到,跳到,演到,仲要一次過記到個幾兩個鐘的對白、走位,到最後演出時,粒粒音去到(音樂劇嘅歌隻係差唔多隻隻扯高音的),隻隻字冇錯(孫中山年代的民初對白,好多唔係現代人用語嚟),個個位走啱(有好多位係同步幾個人一齊做,錯一下都會畀人見到)同時兼顧到咁多技術之餘,仲要有戲,投入角色。
我在演後座談會經常話,當你想起香港好多歌手在演唱會對住字幕機都唱錯嘅時候,你就明白呢班音樂劇演員有幾勁。
仲有仲有,就係今次係工作坊形式,所以我同導演逐場睇完之後,都仲每晚畀意見,每晚都有一堆「不如聽日嗰場嗰個位,嗰句對白,試下咁様咁様改?睇吓啲反應?」而佢哋竟然下一場就即刻改到畀你。
而更重要更重要嘅係,喺呢班演員嘅心目中,佢哋覺得以上嘅嘢做得到,只係基本,唔係乜嘢值得驕傲嘅事。
根本,有你哋,就係香港演藝界嘅驕傲。
今年由於只試演四場,又有入場人數比例限定,所以雖然爆滿了,但仍然有很多觀眾未有機會欣賞到,所以希望約定大家下年到來支持,另外也請大家相信我的推介,我們的十一位演員,每一位都值得加倍留意,各位影視舞台界朋友,有機會的請撐多啲佢哋。
有實力,就應該有回報。
凌文龍 飾演 孫日新
梁景堯 飾演 陸皓東
吳肇軒 飾演 陳少白
陳熙鏞 飾演 尢列
黃慶堯 飾演 楊鶴齢
陳湛文 飾演 東父、楊衢雲
胡希文 飾演 盧慕貞
文愷霖 飾演 陳粹芬
錢深銘 飾演 喜嘉里牧師
歐芷菲 飾演 東母
翁演陞 飾演 鄭士良(琴晚合照影唔切,遲啲補返!)
成日話香港冇演員,其實仲有好多好多等緊我哋發掘!
下年《日新》見!
My blazer: mijosu
#凌文龍話我同女演員影相笑得開心啲
#我唔認同
#大家評吓理
#唔好屈我
#繼續感謝本地品牌mijosu贊助小弟一連四場不同造型
#多謝支持
#一連四日我都會貼吓件褸
#大家記得Like吓
#繼續支持有Heart的本地品牌
#有如支持本地原創音樂劇
#支持香港本地薑
#多謝多謝
陳少白 在 尋蹤覓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別墅屬於前聖若瑟安老院歷史建築群的核心部份,原屬富商陳賡如所有,建於1919年,屬於單層建築,設計均稱,受新古典主義及英國殖民地的建築風格影響。據長春社研究指出,別墅前身原為清末革命黨同盟會成員陳少白所有,於1908年購入,並租予孫中山兄長孫眉,作為農場以及同盟會的革命基地。
這座充滿歷史的建築或難逃清拆命運。根據發展商最新向城規會提交的方案,申建5幢樓高58至59層高住宅,另連4層平台,提供5005伙。//
陳少白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中山紀念公園Sun Yat Sen Memorial Park位於香港香港島西營盤海傍,處於東邊街北和干諾道,鄰近西區海底隧道香港島出口。公園的大草坪豎設有革命先行者、國父孫中山的紀念雕像。全部工程於2011年年初竣工,重新開放。香港特區政府向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提交的文件中指出,由於孫中山生前在香港生活時,多於公園所處的中西區內活動,故期望該佔地5公頃的公園與同設於區內甘棠第的孫中山博物館相輔相成,以作紀念。第一代的公園,原址是為興建西區海底隧道連帶新增的填海區,荒廢多年後僻作公園。公園落成時稱為西區公園,後來為紀念孫中山曾在上環和西營盤等地區活動,於2002年12月1日改為現名。因為只是名稱改動,園內除了草地上設置了一塊大石,寫上名言「天下為公」,署名孫文外,便沒有與孫中山有關的建設。2005年,政府計劃於公園北部興建直昇機場,可是遭到中西區區議會反對,計劃於是遭到擱置。公園於2008年3月28日至2010年6月25日期間關閉,以興建新的中山紀念公園及中山紀念公園游泳池。重建後的公園更切合紀念孫中山的主題,並為中西區居民提供一個室內暖水游泳池和室內暖水訓練池。中山紀念公園重建工程首階段於2010年6月26日完成,重新開放。內有一座4.5米高的孫中山銅像和一個「天下為公」牌樓,包圍銅像的地板刻著孫中山在世界各地曾經到過的地方。而兒童遊樂場部份,則以中山先生在香港曾入讀的拔萃書室(即拔萃男書院前身)、舊時中央書院(即皇仁書院前身)及香港大學本部大樓的柱廊式建築為藍本,以展現中山先生年輕時的求學環境。公園內亦設有四大寇庭院,以記念四大寇(孫中山、陳少白、尢列、楊鶴齡)對辛亥革命的貢獻。
陳少白 在 陳少白 的推薦與評價
陳少白 is on Facebook. Join Facebook to connect with 陳少白and others you may know. Facebook gives people the power to share and makes the world more open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