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亞爾度過週末後,我又回到了克呂園酒莊,繼續照料新酒寶寶們。
原本以為會是個平靜的週日夜,未料到酒莊仍舊是「西班牙公寓」,不只原班人馬,還多了新朋友,今晚餐桌除了法國人之外,還有英國人、愛爾蘭人、加拿大人、瑞士人、巴基斯坦人、德國人、台灣人,這餐桌真是聯合國了!
晚餐由定居倫敦的巴基斯坦人:安貞,負責下廚,所以我們享用了道地印度菜,各種印度小吃、香料、咖喱,大家吃得津津有味,以前在英國當交換學生的時候,我最喜歡的就是英國的印度菜,各種辛香料總讓人吃得滿頭大汗,卻又停不下來,法國雖然也有印度餐廳,但法國人是怕辣的貓舌頭,總是辣的不帶勁,吃印度料理還是要去英國,因為太喜歡,我忍不住跟安貞協商,下次她教我做印度菜,我教她台灣菜作為交換,Deal ~ !
我今天回酒莊除了來蹭飯(?)以外,一如往常負責挑酒和侍酒的工作,印度料理的沾醬除了辛香料以外,有些帶甜,整體味道飽滿,並經常擠上新鮮檸檬汁,這種味道比較重的菜,我通常會選帶辛香料感的淡紅酒,不過今天天氣比較熱,想說做點清爽嘗試。
用克呂園酒莊的粉紅酒La Rosée 來做搭配,這款粉紅酒用麝香葡萄Muscat混釀格納希Grenache,甜美的近乎浪漫🌹。麝香葡萄那橙花蜂蜜的香氣,居然跟印度咖喱相輔相承,而格納希葡萄入口後的香甜尾韻與適中酸度,更能平衡印度醬料中那帶甜的濃郁口感。
「非常不錯!」莊主稱讚。
🙌🏻🙌🏻🙌🏻
-
喔對了!昨天跟大家分享的陶藝師Marie,打電話給我,問我何時要去她家捏陶。
我說可是我還要釀酒,她說不然週末去她家捏陶,捏好後等燒陶的時間,我就回酒莊釀酒。我想我上輩子一定燒了好香,才能遇見這麼多友善願意分享的人,我從未想過自己能接觸陶藝,若真的去陶瓷小鎮學陶,我一定會紀錄下來與大家分享。
普羅旺斯的山居歲月,每天都有新鮮事。
-
⏰ 預告一下這週在社團,會有一個快閃餐桌團購,因為我去了某神秘產區,拍了影片覺得很值得跟大家分享,想跟著一起喝的話,歡迎加入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celiastable
#Celia產地小餐桌
#與你分享有故事的好酒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歐馬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馬克的蝦皮賣場 https://shopee.tw/omarc 目前待售: Katia數件衣褲 Champion郊遊帽 K3+ 直播主控音神器mixer 威剛16G記憶體 (桌上型電腦用) 大概是這樣,請有緣人把它們帶回家 訂閱我的頻道: http://bit.ly/OrMARC Facebo...
陶藝工作桌 在 綠角財經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人創富”的作者是于為暢先生。
我最早知道于先生,是2008年他舉行的百萬部落客活動。部落格大神級人物,貴婦奈奈與對手爭奪第一名。當時,綠角財經筆記才成立兩年。
十幾年過去了,風雲人物或許已經人事全非,但于先生走在推廣網路寫作的路上,仍然始終如一。這本書就是他多年來看法與經驗的總整理。
書的一開始是他關於金錢的看法。注重賺錢,而非省錢。找到願意投入的工作,融入生活之中。自己掌握快樂的來源等。都很有意思。
但全書最核心的內容,當屬如何憑一己之力,開創事業。
作者的答案很簡單,就是持續的寫作,然後在網路上發表,讓別人看見。
寫作是釐清思路的過程。你要把剛才學到的東西,剛看完的書,寫成一篇文章,自然就會更深入、更有系統的,把觀念與內容再次爬梳與整理。
要持續的寫作,也等於要有持續的輸入。當你養成持續寫作的習慣,你其實很可能走上的是持續進步的道路。
而且不能寫在一本簿子上放在自己桌上。這樣,沒人知道你,也沒人知道你懂這些。
你要利用網路的力量,讓眾人看見。
需要留意的是,許多人在開始從事網路寫作時,會非常注意文章的品質。覺得寫不夠好,不夠格,就不想發表。深怕沒有將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現出來。
這裡,作者舉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例子。
有位陶藝老師,將全班分成兩組。第一組的成績以數量決定,課程結束,你做出愈多數量的作品,成績就愈好。第二組則以品質決定分數。假如學生作出一個高品質的作品,將得高分。
結果最好的陶藝作品出現在那一組呢?數量組還是品質組?
數量組。
因為品質組的學生一直想著要做出做好,一擊即中的作品,反而一直遲遲沒下手,也造成自己一直沒練習。
數量組的學生心態放鬆,知道做愈多愈好。放手作,儘量做,心中有點靈感就做。這帶來不斷的練習與更好的雕塑技巧,最後反而在一堆作品中,產生了品質最好的作品。
這符合我自己的部落格寫作經驗。一定要多寫。不要自行事先判斷那個主題觀眾會有興趣或感到無聊。
有時你覺得相對無趣的東西,卻引起廣大迴響。有時你個人覺得比較沒用的知識,可能多年來,卻一直有人在查詢。
重點是持續的輸出。
但這也不代表可以為了輸出,而滿口胡言或是無病呻吟。至少要寫出正確的訊息,或是言之有物的內容。
作者本身可以每日更新,每天產出一篇新文章。這是非常要求體力與投入的事情。假如你的輸入量沒有大到讓自己可以每個工作天產生一篇新的文章。沒關係。不要為了寫而寫。一週寫兩篇、或是一週一篇。持續的寫。也有累積的效果。
面對廣大的網路讀者,作者也特別提到不要太過再意”點讚數”、”粉絲人數”這些虛名。作者稱其為”虛榮指數”。它會讓你覺得自己在網路上吃得很開,然後開始以為自己可以從網路上賺錢。
其實這些數字跟你的事業,未必直接相關。作者就舉了一個有上百萬追蹤者的IG網紅,賣T恤只賣出幾十件的悲慘案例。
重點是不要完全順著演算法,觀眾的口味,整天就只想寫可以獲取高點閱數的文章。而是要依照自己的興趣與意願去寫。在特定領域寫得好,而得到讀者的認同。
不過依自身興趣,也不是說可以完全不理會觀眾。
假如你的網路事業想要一點金錢收入的可能,必需能為他人解決問題。
整天寫文章講自己生活的流水帳,不會有人願意為此付錢。
但假如你的文章讓人發現你可以幫人解決問題,這就有帶來收入的可能。
這本書也詳細解釋實際經營的各種細節,譬如免費與收費內容的分界、訂價策略、應該避免的常見錯誤等。非常具有參考價值。
陶藝工作桌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生活即藝術》回到人的原點,就能體悟到美。#你今天好嗎?
「家是讓你可以放鬆自在、活得像人的地方,家是因為住在裡面的人有自己的渴望、自己的感覺,才會有自己的風格。」---蔣勳老師。
#你對美的定義是什麼?高級昂貴的名牌?獨一無二的手工作品?家傳古董有故事的餐盤?佳士得拍賣上千萬的藝術品?時裝周每一季最新的訂製服?米其林主廚端上的餐桌風景?
今天,我家的點心餐桌。我覺得很美:)
家裡附近農場採回來的向日葵,英國鄉村陶藝家手工製的咖啡杯,多年前在慈善二手店買的木托盤,最後點上最近好友送我手工製的薰香台燈。
英國的薰衣草季因為多變多雨的夏天,提早收成了。感恩自然的力量,手工的溫暖,家裡現在有暖暖的薰衣草香。
而最美的風景是,這桌美,有家人一起分享的甜蜜。
-----------
西班牙得獎無數的巧克力,下週在Ting私密社團見!
陶藝工作桌 在 歐馬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馬克的蝦皮賣場
https://shopee.tw/omarc
目前待售:
Katia數件衣褲
Champion郊遊帽
K3+ 直播主控音神器mixer
威剛16G記憶體 (桌上型電腦用)
大概是這樣,請有緣人把它們帶回家
訂閱我的頻道: http://bit.ly/OrMARC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OrMarc
Instagram▶http://instagram.com/marc_orange
工作連絡請來信▶dearmarc1122@gmail.com
_更多說書影片_ https://goo.gl/7viXT4
_給妳/你的有用提醒_ http://bit.ly/2UpUrjx
#每日一丟 #整理 #斷捨離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U7WqpVELPU/hqdefault.jpg)
陶藝工作桌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七彩的茶具毫無秩序地擺放於木櫃內,兩個木櫃的中央,擱了一張大木桌。
木桌上佈滿了畫筆﹑陶泥,一名老人正埋首案前。
這裏是一個陶藝工作室,老人名為何大鈞,正是工作室的主人,人稱何老師。
現年七十四歲的何老師,一九八二年做茶具至今,因為爸爸做陶瓷,故跟他學師:「我哋做傳統茶具,代表咗傳統中國文化﹑飲茶文化。
而我就傳承咗呢個文化。」只是,現時香港會做茶具並出售的,大概只有何老師一人,也未見有新人會入行:「做嚟玩啊,藝術性質就好多,賣嘅就冇喇。」畢竟賺不了錢,一來都市人沒有這種閒情逸致,以前流行買個好茶壺送禮,但現時不准送禮,產量比以前少,買的人也較少。
談到做茶具的細節,他滔滔不絕。做茶壺主要有三種泥,一種是瓷泥;一種是半陶瓷泥;一種是陶泥。決定它叫瓷器抑或陶器,取決於用甚麼泥,如果用瓷泥做,就是瓷器;陶泥做的就是陶器。含鐵量如果低於百分之七,叫作瓷土;高於百分之七,叫作陶土;還有一種叫作半陶瓷,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瓷泥,混合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陶泥,如酒樓飲茶的茶壺,那些叫作半陶瓷。
工序手法方面有四種。先是印模,放泥入石膏模,如人家做餅般倒模。二是灌漿,市面上平價品大多用灌漿手法,將泥調稀,把泥漿倒進石膏模具,凝固後再打開石膏模就做好。三是拉坯,拉坯是手做,正是電影《人鬼情未了》中的男女主角做的那種。至於何老師,大多都以第四種白手方法製造。先把陶泥搓好,再放到窰裏燒第一次,取出放涼四天後上色,再入窰即成,「燒到瓷化,咩叫瓷化呢?裝水唔漏水,就叫做瓷化,要有經驗先保證有百分百收成。」
何老師做茶具多年,甚少失手,收成率近九十九點九。但成功都由失敗起。他以前燒過一個大南瓜茶壺,最後燒壞了,於是他發誓要再做十個,結果做完十個後,再沒有難度,他笑謂:「一個所謂藝術家,對於成品成功與失敗,都唔會覺得沮喪。」從藝三十多年,他幾乎沒有休息過,每年工作三百五十多天,他指自己不為名利,維持生計就好了,「世界上嘅工作,寓工作於娛樂冇幾多人,我每日係工作,每日都係娛樂,好滿足。」
燒窰還逍遙,做人自在,浮生得樂。
採訪:黃寶琳
攝影:謝本華
剪接:謝本華
地址:火炭金豪工業大廈二期十樓J室
電話:3124 1096
營業時間:不定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JfvAqoxTCk/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