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無言的劇本_生態斯卡羅
斯卡羅播出完畢!也該介紹一直沒出場的角色,牠們是土地最原始的主人。
在台灣南國這片土地上,牠們被射、被趕、被開發,悲情更是遠古至今。
蹭一下斯卡羅熱潮,也介紹狂鷹、陸蟹、梅花鹿這些瑯嶠斯卡羅的野性主角。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沒鰭:陳素宜生態童話」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陳素宜 內容簡介: 人類究竟是「朋友」,還是「天生的殺手」? 本書收錄金鼎獎作家陳素宜的四篇生態童話,分別以「大翅鯨」、「黑鳶」、「臺灣獼猴」和「陸蟹」為主角,生動詮釋動物如何看待人類、如何突破牠們既有的框架與視野,讓善惡、...
陸蟹介紹 在 水腦。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雙十連假又硬跟了同事的員旅(真的很愛跟)(因為我們團長很會玩)(團長一打三今年已經來夜宿第二回合!)(跟上次清淨同一位團長)。
這次來到遠得要命的屏東,一圓我夜宿海生館之夢。與魚共眠豈止浪漫而已,行程超精實,長知識之餘還發現了很多夜間海生館的奧秘。夜宿費用不算便宜,但行程整個附加加值我真心覺得:啊~真不愧是「博物館」辦的活動啊!就是不給你只來睡一下,打卡發表一下好美好夢幻的感想這樣!(老實說能假裝自己海龍宮住ㄧ晚已經夠豪華了呀!)不~,不讓你多知道ㄧ點什麼回去,他們一定覺得太母湯!而事實證明,不管知識再冷僻,只要講的人有熱情,聽的人有心,那種長見識的愉快,覺得生命都因此更加豐厚飽滿了呢~
你知道海葵珊瑚魚兒們晚上都在幹嘛嗎?(牠們都會休息睡覺喔)/你知道為什麼屏東的洋蔥為什麼是甜的不太會嗆嗎?(因為落山風把洋蔥的葉子吹掉了,所以甜度和養分不會被葉子偷走,就統統保留在洋蔥裡了!)/你知道海生館要照顧這麼多美麗的海洋生物,一個月的電費多少嗎?(海生館為模擬真實環境,電費一個月少則500萬多則800萬!!)(導覽人員說,所以真的要好好愛護我們的地球,等到失去了再來復育,人們要花費的成本和代價恐怕是無從想像的。)
這世界自己不知道的事實在太多了啊啊啊。為了感謝這一趟旅程的豐盛,快趁我記憶還猶新寫下我記得的!
也簡單介紹一下夜宿行程給有興趣的朋友。我們這次入住的是珊瑚王國館之海底隧道區!
第一天: 16:30報到→行李放置&活動說明→珊瑚王國導覽(你睡哪區就導覽哪區)→晚餐→前往滿州港口社區:『蟹逅』-陸蟹觀察體驗→星空宵夜→夜訪珊瑚王國→盥洗→就寢區域舖床→與海洋共眠
第二天: 7:00起床盥洗(好早)→早餐→大洋池餵食解說(超酷)→潮間帶生態觀察→海洋生態課程-海中武林高手→飼育後場參觀&餵魚→11:30活動結束!
尼看看~是不是超精實!(大人都累歪哈哈)(溫ㄤ說根本像在當兵行程)(連洗澡那些都很像哈哈哈)有許多活動幾乎都是夜宿的朋友獨享,我覺得對夜宿的人來說是誠意滿滿!值得!(其他的,就詳見圖說吧)(之後我應該要來把它寫成一篇BLOG~)
國境之南的艷陽、藍天;夜晚港口社區的滿天繁星(居然還看得到夏季大三角跟傳說中的銀河!);聽著海潮聲驚嘆那數量壯觀的寄居蟹復育區(還幸運目賭寄居蟹進駐帝寶的搬家實況!);當然還有與神秘多樣的海洋生物共度的美好時光(孩子們跟大人都一起驚歎連連)。那些優雅游來游去的美麗生物們,真是怎麼看都看不膩啊,好療癒~好喜歡~❤️ 海生館真是老少咸宜的好地方呢😌
#夜宿海生館 #海生館
陸蟹介紹 在 跟著四寶媽環島旅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打四環島旅行第27天:人情味海味
我們真的很幸運,因為昨晚開始下雨到近中午停歇,同行朋友已經到地下屋體驗一回,我也煮好飛魚湯麵,大家聚在一起吃個便餐,也能飽腹!
下午再次又帶孩子到野銀冷泉、東清灣玩水,一直跳港口,整個下午都在海裡上上下下,體力充沛,玩翻了!
這中間發生了插曲,跳港口從海裡要上堤防時,可以走居民臨時搭建的樓梯,可是這兩天會有當地孩子管著樓梯說:「這樓梯台灣人不能爬、蘭嶼人才行!」孩子們被擋住無法上去,只能走溼滑的岸邊回到岸上。當孩子說出這話時,其實我們無法理解為什麼他要把人分成兩派,後來我問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規定?有發生什麼事情嗎?孩子才很委屈的說:「因為之前有個台灣小孩沒有禮貌動隔壁阿公的樓梯弄得歪歪的,阿公念他,他不高興罵阿公死老頭,阿公就說不要給台灣人用!我們就常常幫阿公顧樓梯!」
這孩子多麼認真幫阿公管理樓梯,那個委屈帶點堅定立場,讓我對眼前只有一年級、三年級的孩子想要豎起大拇哥,好懂事的孩子,為了阿公,寧願自己辦黑臉,只為了管理好樓梯。
後來跟他說:「我來幫你管理,我只讓有禮貌的孩子來玩,其他不乖的不要讓他走,然後你也可以再去玩跳水,這樣好嗎?」
孩子們欣然接受,開心的去跳水,最後還跟他們約定明天有看見我記得拿小禮物喔,稱讚他能為了自己的堅持,而勇敢去面對遊客,這的確是不容易的。
希望有機會來蘭嶼遊玩的旅人,請放慢旅行腳步、提升個人素質,尊重當地人的生活與文化。
晚上我們吃朋友煮的湯麵,原本要去外面散步抓陸蟹當宵夜,沒想到民宿謝爸從海裡回來,手上拿著塑膠桶,裡面抓了陸蟹、龍蝦、蝦虎魚,說要煮給我們當點心,當下超驚訝又覺得感動,怎麼這麼好送我們珍饈,竟然還有龍蝦啊!!
接著謝媽媽拿出海魚圖鑑,跟孩子們介紹男人魚、女人魚,也跟我們分享以前蘭嶼的生活。
謝媽媽說以前生老二、老三都是自己在家裡生,第三天左右就會扛竹簍上山挖地瓜,每天都要去,因為地瓜、芋頭是主食,非去不可。現在生活有米、青菜等,採買就方便多了。
老人是智慧的象徵,三天兩夜住在野銀馬鞍藤民宿,受謝爸謝媽的照顧,讓我們多了飛魚回憶。
陸蟹介紹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沒鰭:陳素宜生態童話」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陳素宜
內容簡介:
人類究竟是「朋友」,還是「天生的殺手」?
本書收錄金鼎獎作家陳素宜的四篇生態童話,分別以「大翅鯨」、「黑鳶」、「臺灣獼猴」和「陸蟹」為主角,生動詮釋動物如何看待人類、如何突破牠們既有的框架與視野,讓善惡、是非不再是非黑即白的絕對。
四篇生態童話,四種生態保育的僵局!
〈沒鰭〉大翅鯨阿金一心想去七星潭吃下七顆星星,希望在大海中流傳已久的傳說,能治癒媽媽的疾病。然而,沒鰭突然現身同一片海域,阿金到底能不能達成願望?
〈兩腳〉黑鳶阿夢的妻子死了!是被邪惡兩腳發明的牙齒怪物害死的。黑鳶們決定一起推翻兩腳!但是,曾被小兩腳拯救的阿夢,卻清清楚楚記得那一雙雙清澈、善良的眼睛……
〈無尾猴〉為了解決猴王的健康問題,四隻頑皮的小獼猴決定去拿無尾猴發放的香蕉。讓牠們不解的是,這頭有老無尾猴笑咪咪的發香蕉,另一頭卻有一群小無尾猴想傷害牠們!
〈半半仔〉月亮一天比一天圓,陸蟹們期盼舉行降海大典,讓抱卵的蟹子娘順利抵達海邊釋卵。不過,恐怖的「路殺」和光圈怪物卻讓牠們猶豫不前,同時擔心整個家族的未來……
作者簡介:陳素宜
兒童文學作家,以《柿子色的街燈》一書榮獲金鼎獎。
新竹北埔人。畢業於北埔國小、竹東國中、新竹師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目前專職寫作。
1987年第一篇童話作品〈純純的新裝〉在《國語日報》發表後,開始致力於兒童文學創作,作品得到九歌現代兒童文學獎、牧笛獎、陳國政兒童文學獎、「好書大家讀」年度好書及九歌年度童話獎等多項兒童文學獎項的肯定。幾次入圍金鼎獎後,以《柿子色的街燈》一書榮獲金鼎獎。現有童話、小說和散文等五十餘冊兒童文學創作出版。曾擔任童話獎、少兒小說獎評審及年度童話選主編。
陸蟹介紹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恆春半島秘境四季遊」好書介紹
專訪作者:張倩瑋
本書特色:
在南方的恆春半島,墾丁已經是一個發展與消費主義到了極致的旅遊景點,然而在它的四周、許多社區部落卻以生態旅遊走出著另一種絕妙風味,沒有移植、不是複製,接待你的每個人、每道菜、每項體驗都經過當地風土的醞釀。猶如陳達可以一把月琴唱遊無數,走過社頂、水蛙窟、大光、龍水、滿州、里德、港口、旭海、東源、高士和港仔十一個社區,你也能讀到唱不完的恆春調。
●聽礫石吟唱海之歌—旭海:來到最夯的阿塱壹古道,看海浪淘洗礫石稜角。在部落停留,當個一日漁夫學會阿美族式的漁法,離開海邊,往旭海草原居高遠眺,視野包攬四面山海。而玩累了最好的放鬆方式,是到旭海溫泉歇一歇腳。
●用美味文化傳承—東源:品嘗哭泣湖蛙鳴鳥叫伴隨著野薑花香,在柔軟的水上草原享受冰涼足部SPA;麻里巴廚房烹調山林野味,排灣手作美食讓人垂涎三尺
●高岡上的勇士部落—高士:來旅人學苑跟小朋友上課交換免費住宿,接著換上排灣禮服體驗揹婚禮,感受既單純又濃烈的喜慶氛圍。遠眺八瑤灣,放眼盡是部落獵場,高士的收獲和農作在一日的餐桌展現讓人驚喜的豐盛飽滿!
●舊日繁華今猶在—滿州:走訪有著貝殼砂鋪面和氣派迴廊的百年宅邸,還有嚼一輩子檳榔的黑牙美人,檳榔產業帶來的榮光在這裡保有一點餘溫。罕見的植群壓縮讓低海拔山區出現溫帶林生態,靜謐的南仁大山值得你走上一天。
●灰面鷲的秋祭典—里德:不用深入山區就到達沁涼宜人的欖仁溪,溯溪而走,勒沙竹手作的砲竹、海金沙葉做成的頭墊、山棕葉撿來作掃把…沿路童趣無窮!十月後這兒成為北方鷹鷲的驛站,在傍晚時分只見鷹海盤旋,倏忽以獨特的鷹柱飛落到山裡夜棲,是自然界最美的線條。
●國寶陸蟹港口茶—港口:港口溪陸蟹多樣性高居世界第二,農曆七月至中秋節前陸蟹媽媽往海岸奔走的生產之旅,是大自然最動人的篇章。帶有鹽味的海風終年吹拂的小部落,來到這裡喝杯港口茶,聽一曲人間國寶張日貴的滿州謠,就算嘗遍人生甘苦的況味了。
●迷宮森林野樂園—社頂:大尖山下蜿蜒山路的頂點,有著礁岩台地蘊藏的野生樂園,這小小一方森林裡,熱帶雨林、季風林、榕屬植物繁殖成富足的森林生態系,四季飛舞不斷的蝴蝶、躲在岩壁納涼的獼猴、大方隨意散步的爬蟲類…隱沒在山林間的龜仔角社守著這片山林,有說不完的故事…
●咆嘯山丘天人菊—水蛙窟:風吹砂公路下,有著隱藏版的壯觀沙壁;從貓鼻頭綿延到出風鼻的無垠草原,任你放縱乘風奔馳的想像。無人的曠野,在夜晚卻出奇的繁忙,悄聲而來,野地是梅花鹿的國度。
●半島最美的海域—大光:深入恆春半島海域最閃亮的珍珠,讓在地阿北阿姨帶你去看各種熱鬧繁生的潮間帶,潛入水面進行一場後壁湖漂浮旅程。向晚時分在大樹下聽陳達軼事,哼著一段思想起…
●湧泉種出稻米香—龍水:尋訪台灣最南方的有機稻作,漫步龍鑾潭,到田溝邊捲褲管撈蜆仔,在超涼爽的土角厝下,大口飽嚐著洋蔥、蘿蔔帶有泥土香氣的全食材料理。
作者簡介:
陳美惠
國立台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博士。現任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教授,社區林業工作室主持人。近年來帶領學生團隊投入屏東社區部落,陪伴社區發展自然人文資源保育,培養生態旅遊專業人才,將保育與生計結合,具體實踐屬於台灣的社區林業。
李盈瑩
輔仁大學廣告傳播系畢業。曾任廣告設計、出版社旅遊記者。目前住在台北半山腰上,過著半農半寫作的簡單生活。創作以生活散文為主,作品有2008年《台北小旅行》、2009年《花蓮小旅行》、2013年《台灣小野放:出走不必遠行,在山.田.洋.森找自己》。
張倩瑋
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曾任職新台灣新聞週刊財經生活組資深記者。
是個道道地地的台北人,大學畢業進入雜誌社工作後,才開始出走台北,一人開著車上山下海,認識台灣。愛好自由,奉行「不自由毋寧死」之志。現為自由的文字工作者,依舊以「遊戲人間」的姿態看待人生。編有《城市夢想家》、《聽!校園裡的綠色樂章》、《剝復》、《單純就是美》。
張 筧
高雄人,現為自由撰稿人,曾任台灣時報、自立晚報記者。喜歡恆春半島,在冬日聽落山風拍打門窗,入夜後奔馳在人煙稀少曲折縣道,一點荒涼變讓他充滿感性。合著作品有2012年《暴雨後,看見彩虹虹》、2013年《高雄,慢‧慢遊》、2014年《我在阿塱壹,深呼吸》。
陸蟹介紹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一個人爽遊:東港、小琉球」好書介紹
專訪作者: 洪浩唐
《一個人爽遊:東港‧小琉球-迷人的海景‧生態‧散步‧美食‧人文》
給我報報總主筆、專欄作家洪浩唐平常喜歡做文化評論和社會觀察,總習慣把事情看出一點道理來。被野放到東港和小琉球,原本擔心一個騎機車十幾分鐘就能完成環島的小島嶼、還有印象中海鮮美食非常多的漁村,不知道能玩出什麼名堂來,大概就是拍拍照片、寫寫食記吧。嗯,淨白的沙灘、湛藍的海水、生猛的海鮮、繁忙的漁船……對於他要面對的,行前都已經最好了心理準備,只是沒想到窩下去之後,才發現……事情並不那麼單純!!
他發現,來到小琉球:
──單純的環島,亂晃也有樂趣:
小島也有媲美國際航班的接送服務;紅番石最近被叫做花媽岩;無論老少來到島上騎機車亂晃享受青春無敵的FU;在小琉球吃香腸,不能跟老闆說「來一條」!不用刻意安排,隨處都有趣味。
──同樣叫海灘,生態千變萬化:
沒到過潮間帶就不算到過小琉球;原來小琉球一年到頭都能看到綠蠵龜;花瓶岩其實比較像香菇;海邊隨便走走都能踢到珊瑚;貝殼沙灘太浪漫,會有慢動作的錯覺。礁岩、沙灘、潮間帶,小琉球的海灘有多種面貌,任意一處都讓人半天不想離開。
──觀光小漁村,變身保育島嶼:
伴手禮麻花捲太夯,解決小島就業問題;漁船不用刺網,海豚出沒注意;居民白天做生意,晚上組隊巡守陸蟹。過度開發讓環境拉警報,居民和政府開始攜手守護生態。
不只如此,回到東港:
──不只海鮮,低調美食實在太犯規:
飯湯當早餐未免太澎湃,滿滿的魚蝦肉筍,是當地人最愛的口味;第二市場迷你肉丸爭奇鬥艷,每一家都有獨門秘方;還有來到東港每一趟都必定偷偷去吃只賣早上和宵夜場的炭烤饅頭。還來不及吃海鮮,肚子就給小吃零食吃撐了。
──不只漁船,漁業文化完整有看頭:
東港魚市場早上的大型魚拍動用山貓、起重機,氣勢驚人;俗稱「夜店」的深夜拍賣則聚集餐廳、主廚和饕客來搶鮮;後寮溪兩岸的漁船密佈,隱身在河岸還有古早的造船廠;水岸冰塢、帆檣林立,襯著岸邊還有著閩式建築,構築難得一見的漁家風情。仔細看著豐漁橋兩岸的漁船,搭載不同漁具代表著不同的漁法和收穫,岸邊在線上用魚鉤穿著一隻隻小蝦的漁夫,都可以告訴你一整天關於船的故事、捕魚的故事、還有他的人生故事。
──來到老街,看老屋、走訪七角頭:
探看東港古老五字街,還有延平路的老屋餘韻;跟著當地人來到全台唯一面陸不向海的蝦米媽虔誠祈福;拐個彎來到東隆宮,觀賞「風少一點」的風調雨順牌樓。即使不是迎王祭典期間,還是可以走訪七角頭,七個承接祭典職務的轎班,可是東港迎王不可或缺的要角呢!
或許,還有更多的精彩,會陸續被發現。但可知的是,追尋南國的太陽、多變的海洋,不用好遠好遠的跑到墾丁。越過高屏溪一路西行,就會來到--雙生的兩個水色小鎮:東港,小琉球,精彩自然人文風情、飽滿的文化底蘊,都讓人意猶未盡。
作者介紹:洪浩唐
彰化縣二林鎮人,現居台北。
曾經任職民營企業工程師、公家單位約聘人員。
現為《給我報報》總主筆、《給我報報睜眼社》編劇、《民報》專欄作家。
原本只是喜歡在臉書上,向朋友炫耀,自己又到了哪些地方玩、上了哪些餐廳、吃了哪些美食?沒想到在朋友還沒看膩前,自己卻先對旅遊書寫產生興趣(其實……我只是努力尋找,有沒有一些不用自己花錢的旅遊方式)。進而開始在自己的每段旅程中,稍作思考,並為之註解。
個人對旅遊的理念:永遠對眼前的人事物保持好奇!
旅遊相關著作:《高雄,慢‧漫遊》(2013年,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