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愛孩子,是因為自身渴望愛。
在靈魂之旅課很常提到「投射」作用,因為它幾乎無所不在,只要跟人有關的關係中,少不了投射作用。有時候一個人有沒有愛的能力,不見得是頭腦可以控制的,而是由整個生長脈絡架構出來的,在代際間傳遞著。以下我舉個例子:
如果我從小是個缺乏愛的小孩,自己獨自長大,那麼我的「內在小孩」幾乎是孤立無援的,那股渴望被愛、被照護、被支持、被看見的欲望,就會投射在伴侶或孩子身上,對待伴侶也許會是個吸愛的無底洞,而對待自己的孩子也許會因補償的作用而過度溺愛。就好像當初的自己沒有被愛的份,一次連同愛好我自己的小孩。藉由溺愛孩子的過程,彌補當初沒有被愛的自己。
那麼我的孩子因為從小被溺愛(與我小時候相反),於是她的「內在小孩」是強大無敵的,所以她會脫離不了嬰兒式自戀,認為世界就應該要滿足她的渴望與需求,於是當她有了自己的伴侶或孩子後,她因為從來沒有愛過人,所以也沒有能力去愛除了自己以外的人,甚至是自己的孩子。這樣的父母,就會成為「孩子是自我意志延伸的版本」類型,打著愛的名義全權操控。
再來我的孩子若有了自己的孩子(我的孫女),那麼她會長在一個不懂得如何去愛的母愛裡,而呈現對愛匱乏的狀態。這又回到我的狀態,因為對愛匱乏,所以有了自己的孩子後,會過度補足溺愛小孩。於是,隔代遺傳就如此巡迴下去。
而心理的議題總是最後會顯現在身理上,所以我們能看到不少家族遺傳的疾病,一代傳一代或者是隔代,就是因為如此而產生的。在做家族議題工作時,會發現很多時候家族成員的渴求、欲望及恐懼,都有著固定的模式(正與反)。有同樣的執著(或完全相反),也有同樣的信念(或極端對立),因此幾乎都有著同樣的疾病。如果我們能在自己這一代停止無意識的複製模式,深刻覺察自己的心念及心理運作,那麼我們就能改寫所謂遺傳性疾病的傳遞,甚至重新編碼我們的DNA。
如果你對於這類議題有興趣探索,歡迎加入「靈魂之旅」的行列,課程中會分享較深入的概念、理論及提供我自己的自我療癒方式。
#金錢議題也是同樣概念
⭕️ 靈魂之旅課
此課程的內容會以超個人心理學派為基礎,去詮釋我在靈性經歷上所學習到的,以及分享個案案例的故事來探討不論是心理或心靈上的課題。我希望能強調並不是一昩地躲入內在意識來逃避心理層面,活在與真實世界脫軌的幻象中;反而是因為更往內在走,而有能力與自己的內在經驗及感受共處,找到內在平安及和諧,並發展出面對外在挑戰的勇氣及信任。
課程中會以故事為例,和大家探討理解故事中的男女主角發生什麼事了?有什麼感受?為什麼會這樣?在渴望什麼或恐懼什麼?以靈魂層次上來看有什麼不同的觀點?行為背後的心理驅力是什麼?有什麼方法能療癒?能如何避免此種狀況?
這會是一個線上解說(一週一次一小時)加上群組討論(每週故事更新、提問、回饋及後讀討論)的課程,以新書中內容為主軸來探索我們與自己的不同面向,達到整合及精進。因為內容深度和觸及的範圍較深,因此這次以課程方式進行,書只是教材。希望在三個月的心靈課程下,能使大家獲得更深層的自我了解及探索。
📣 適合「靈魂之旅」課的同學:(上過工作坊的同學大推)
1) 常莫名感到情緒起伏,也許焦慮、悲傷、憤怒、無奈等,卻找不到方式來安自己的心。
2) 不懂為什麼自己不斷遇到類同的人事物。
3) 想要照顧好內在小孩,想療癒兒時創傷與原生家庭有糾葛的議題。
4) 在婚戀關係中不斷觸礁,容易與人產生爭執,常看不慣身邊的人事物。
5) 想要了解心理運作的理論及靈魂視角的解讀,如何與自己和解及成長。
6) 想更深層的探索了解自己,讓自己完整獨立而感到安心。
7) 想要了解焦慮、沒安全感、控制、依附、防衛、人際邊界、自尊、疏離、內疚等議題,是如何在關係中觸發恐懼或憤怒的。
8) 想了解情緒如何影響身體,又是如何在家族能量中運轉。
9) 想了解意識與潛意識是如何鏈結,而產生自己無法控制的想法、信念及行為的。
10) 想了解在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自己都是如何在防衛及攻擊他人的。
☑️上課方式:
每天線上群組心理學知識分享及一週一次線上課程,針對一週以來的內容做理解及探討,並提供我個人親身體驗的自我療癒方法(任何問題可提出來討論)。
☑️上課費用:
三個月台幣$6000(含書)
海外paypal加手續費為台幣$6400(帳號:yvonneyuhsuan@gmail.com)
開課時間會再群組上另行通知,人數滿班即開課。
有興趣參加課程,完成匯款後請告知匯款帳號後五碼。
戶名:邱俞璇
銀行:台北富邦(012)
帳號:757-168-003670
隔代遺傳疾病 在 東森新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六月去海編:這...帽子有戴正嗎?
#血型 #隔代遺傳 #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