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悲傷,不需要改正】
劉真病逝,一資深藝人說:「辛龍失去一個心愛的人,那種心情,他一直想不開,一直跟我們說想跟她走,怎麼可以這樣,小孩怎麼辦?」
彷彿悲傷是一種難堪的耽溺與錯誤,亟欲需要被改正。
失去摯愛的人,應該有悲傷的權利。
我們整體社會對於我們的教育,極度缺乏面對悲傷的素養以及文化。
電影、電視、新聞、小說、卡通……悲傷的開頭,總是會有一個圓滿的結局,來告訴我們,悲傷帶給我們多麼大的啟發與意義。
其實人生的悲傷,並不是為了幫助我們、或產生更積極正面的意義,而發生的。它真的……就是生命中很令人傷心的不幸事件;而且有時,找不到解釋與原因。
根據精神科醫師發展出的社會再適應量表,將每一個生活事件分別給予壓力指標數值,伴侶死亡的壓力指標是最高的100分,遠大於第二項的離婚 73分以及第五項的家中親密成員死亡的63分。
其實我們並不需要感到悲傷有什麼值得啟發的意義、也不需要馬上站起來。悲傷與失去發生時,我們會感到難過與悲傷,都是實際而且正常的。如果說周圍的人,還希望我們可以從中獲取到什麼啟示,或者要趕快復元,因為孩子需要你、因為……、因為……。
那太強人所難了。
失去工作、失去愛人、與失去一條腿,都是人生隨時有可能會發生的事情,悲愴的等級也相差很大。有的失去,也許一輩子都無法復元。
曾經有一個藝人深愛的伴侶過世,他花了兩個月的時間,住在泰國的一家飯店裡面,什麼事也不做,就只是待在裡面。只因為那是曾經共有過的回憶之處。
周遭的人覺得他需要振作,不要再耽溺在悲傷裡面。可是如果他覺得悲傷但還擁有著、共有著他與愛人的回憶,比得上所有人間其它的快樂呢?快樂算什麼,哪比得上與愛人共存的時間與空間,哪怕、哪怕只是回憶而已。
面對悲傷的解讀,是個人的、秘密的、自我的、隱私至極的,沒有人可以決定:「你應該要什麼時候好起來。」那是你自己才可以決定的。
悲傷不是錯誤,悲傷只是你完整的愛裡面的、其中一部分。
悲傷是正常的,不需要修正與改過、更不需要馬上奔向正面。
我們只是需要寬容「悲傷與自己同時存在」的這一件事情,真正地承認它;心會開花、也會開洞。允許自己的心開了一個洞,涼涼的空蕩蕩的,它在流血也在流淌悲傷。我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好。但是,記住好好照顧、與愛護自己。
我的身體是一條小河,雖然有時候悲傷也在裡面流動,可是那都是流年時光裡,最好的自己。
而且也是最好的你,換得來這樣的悲傷。這樣才足夠匹配你。
於是我的悲傷,不需要改正。
隱婚摯愛結局 在 城邦讀書花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出版報報】
那些最風光的樂壇故事,背後都藏著這個名字;
天王天后幕後推手——蔣承縉,最真誠的生命告白
http://bit.ly/2n3Mi4x
【本書設計】
‧金曲獎形象視覺統籌——顏伯駿操刀設計。
‧書衣折口隱藏禮物——尤加利香味印墨。
2017.09.01命運突然對他發動「逆襲」,一場溺水意外,他相伴了16年的伴侶,變成植物人。
生命的驟變,就像經歷了一場身心的921大地震,但同時也成就了最巨大的淬鍊。
隱居幕後多年,第一次,他決定告訴大家自己的故事——
少年的他,困惑於性向甚至多次自殺,在否定中掙扎出自我。憑著對工作的熱情,還有說到做到的毅力,28歲的他當上奧美廣告當紅AE,35歲時更成為超級經紀人,成功將蔡依林、羅志祥、楊丞琳推上天王天后寶座。40歲那年,他與人生摯愛舉辦同志婚禮。當大家都以為,屬於他的故事,將會有個幸福美滿的結局時,他卻在48歲生日前夕,見識到地獄……
這本書,是他歷經一場又一場生命逆襲後的所得。面對生命無可迴避的挫折與別離,他告訴我們,即使無法掌握生活中的各種逆境,但如何「看待」它卻永遠在我的掌控下。當我們遭逢恐懼、壓力、挫折、遺憾、孤獨,我們抗拒、逃離,渾然不知它們都是上天降下的禮物,直到我們體驗領受,心悅誠服,才終成「禮悟」。
📙看更多《禮悟:在脆弱的盡頭,看見生命出口》http://bit.ly/2n3Mi4x
✨眾多好書75折起,限時免運,都在城邦讀書花園✨
https://www.cite.com.tw/
隱婚摯愛結局 在 海苔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直播預告
講一個故事*。有一天小說家海明威,在酒吧跟人打賭,對方說:我用10塊錢賭你沒有辦法用六個字寫出一篇小說。
.
結果海明威笑了一下,放下手中的酒,寫下六個字——
待售:從沒穿過的嬰兒鞋。(For sale:baby shoes, never worn.)
怎麼樣,是不是自動腦補很多劇情跟畫面?你可能會覺得海明威是大作家,當然有如此深厚的功力,但如果跟你說,這個功力你也可以學呢?之前,我都以為創作和編劇是需要天份的,後來我發現,如果你要拿到90分,很可能真的需要天份加上努力;但如果你只想要拿到80分(例如幫你公司寫文案),那麼學會這個「套路」可以幫助你很多:
目標—阻礙—努力—結果—意外—轉彎—結局
這7個部分經過調整、變形,就可以打造出各種千奇百怪有趣的故事。事實上,很多經典的故事都是這樣子寫成的。
比方說,在美人魚的故事裡,發生船難的王子被美人魚就上岸,她愛上了王子(也太容易愛上了),甚至不惜為了他犧牲了聲音換取雙腳,而且王子如果沒有愛上她的話,美人魚就會變成泡沫(全都是泡沫~看樣子美人魚應該認識鄧紫棋)*。[目標—阻礙—努力]
美人魚上岸之後果然跟王子有一段溫存的美好時光,可是很快就幻滅了,因為王子有一天傳line給美人魚說:「我終於發現救我的人了,她就是鄰國的公主。我決定要跟她結婚,我想要請你來參加我的婚禮,紅包用 街口支付 給我就可以了(出示條碼)。」美人魚玻璃心碎滿地,可是卻沒有辦法說。[結果—意外]
美人魚的姐姐發現妹妹快GG了,趕快打開 跑跑腿送匕首去給她,巫婆說如果她願意把匕首刺進摯愛王子的心臟,她就不會死。[轉彎]
在一個夜黑風高的晚上,美人魚來到王子的寢室,將匕首高高舉起,但還是下不了手,刀子掉下來的那一刻,眼淚一起掉下來了。
「傻瓜,你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公主留下一句 #戀與製作人 式的台詞(在心面講),就變成泡沫了⋯⋯[結局]
這大概是少數沒有以「從此以後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當結局的童話。當然,這個故事如果要從心裡角度去分析的話,還有很多可以談的主題:
1.你願不願意為了所愛的人犧牲全部的自己?
2.如果你拒絕成長,成長就會殺了你**。
3.再怎麼愛,也不要讓自己失去聲音***。
4.再努力,也要學會流淚的能力***
明天 5/10 (五)晚上9:10 -10:00 ,我們要來聊聊,要怎麼樣說一個好故事,現場會邀請到華語世界只最會教別人如何說故事的老師 #許榮哲 和大家來談談如何用「公式」,3分鐘說一個感人的故事! 有空的話,或許也可以談談這些故事背後,其他可能詮釋與意義。
.
看完之後或許你會發現,在故事裡面不只反派(巫婆)必須死,有時候主角的死亡,反而讓讀故事的人等內在,有另外一個層次的成長。
.
#現場一樣抽書喔
#感謝源流出版社贊助書籍
#以下開放一句話說一個悲劇
------
*整理自本書《故事課》部分段落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6896
**語出:《永恆少年:從榮格觀點探討拒絕長大》p.89
*** 郭蕙寧、黃宗堅 (2017)。 「小美人魚」童話故事的隱喻及原型意義:榮格取向應用於情感困頓男同志諮商之案例探究[The Metaphor and Archetypal Meaning in "The Little Mermaid": A Counseling Case Study of a Gay with Relationship Trauma]。輔導季刊, 53(1),頁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