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是沒有請求,
只是說不出口
之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沒辦法好好說出我們要甚麼,除了怕被拒絕之外,還有就是我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舉蠟筆小新為例子,他常常在父母吵架的時候,會有一些類似白目的舉動。就一般孩子來說,這會有一種矛盾的地方:父母吵架讓他心煩,所以他不喜歡;但是父母吵架,就不會太管他,他可能又偷偷竊喜。
也就是,很多事有一體兩面,我們很難要求一個人要面面俱到,也很難做到人人都不得罪,或者想做好一件事,都又不想付出時間……
一體兩面性或人際的複雜性,會讓人真的很難確定自己要甚麼?!
再多舉一個例子,我們如果要一個人常常準時回家,回到家就能立即拿出耐心理解我們,那他基本上要有穩定的工作,但薪水就可能受限。薪水受限,可能又讓生活窘迫,要面對家庭財務壓力。
人性中有貪婪的部分,常常甚麼都要,不想取捨。又多喜歡要求別人,而不是要求自己。
當一個人要的很多,或者不想取捨,會自然不敢具體提出請求。所以傳統期待晚輩順從,像是「要乖」、「要聽話」,那麼,就是在很多情境下,要有很多種行為,都要符合大人的要求,而且可能是一下這樣、一下那樣的要求,看大人的心情……
譬如,昨天在演講的時候,以蠟筆小新的媽媽美冴為例,在很短時間內,給出兩種相反的指令「不要看電視」、「去看電視」。傳統上,常要求晚輩不要惹長輩生氣,但我們也知道,情緒的善變性,因此請求一旦具體,就容易反反覆覆。
而且很有可能,不管別人怎麼做,生氣的人還是繼續生氣。特別是當當事人根本沒有覺察自己在氣甚麼的時候,不管他發出甚麼樣的請求,都難消氣!
如果我們常要依另一個人的情緒來做事,在傳統上叫做「看臉色」,那麼,請求就很難具體,而且常會要人家猜。大部分家庭中的請求,如果帶著怒氣,那通常就變成威脅、命令,根本不是請求。
以情緒做出發的請求,由於比較少經過理性思量,也就很難做出有效的請求—基本上,我們提出請求,是基於對方做得到的情況下!
當我們提出的請求,對方根本做不到,我們就容易抓狂。一抓狂,通常也就很難有同理心,不容易傾聽對方,假設互動又停不下來,衝突就會慢慢升起。
請求很難,特別在非暴力溝通架構下的請求,是容許對方能夠拒絕。這種雅量,在我們的文化中很少培養。
之後的公開演講不多了,但我想藉著這少數珍貴的機會,再詳述細節。直播有它的限制,但我會試著找機會跟各位朋友討論。畢竟懂得請求,相處會輕鬆很多。
祝願您,善於表達自己的請求,也願傾聽對方要甚麼!
.
9/13桃園公益免費_2020心理健康月電影賞析_網癮小爸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03444434218085/
9/27桃園公益免費_2020心理健康月電影賞析_全境擴散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193538510767410/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