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卡羅有把我嚇到,意外的好看,我覺得自己好像在看戰國時代的日本,或者說明治維新前的日本,各種勢力在島上生猛糾結,曹瑞原給的戲味十足,太驚人了。
我之前看過陳耀昌醫師的原著了,因為過去曾經在微博上跟人討論步步驚心時,意外爆雷四爺最後會贏八爺,被離奇的觀眾抱怨為何劇透,原來雍正爺最後上位竟然也算劇透爆雷,所以在這邊我一定要避免重蹈覆轍,會跳過所有劇情,只講觀影體驗。
我們身為台灣人,從孩提時代沒有人不知道台灣島上曾經發生過嚴重的閩客衝突、漢原衝突,台灣也曾經多次「被外國殖民」,西班牙人、荷蘭人、日本人(事實上美國也曾經考慮過經營台灣),可是我們在課本上那叫「族群關係」,那叫「殖民地」,好像這裡有不同族群的人,之間關係劇烈磨合;或者有一個外國主體在殖民我們,我們就是被統治。但可能這些想法都不是那麼精準的。
我今天第一次有被嚇到,那個根本就不是什麼族群關係,族群關係好像你們是一個班上的同學,大家還很在意彼此之間的關係,事實上那時候的台灣根本就很像有好幾個國家在島上生存鬥爭、爭奪主導權、劃清國界線,他更像書上寫戰國時代日本的感覺。
就說劇裡的蝶妹,她會講各種語言,客閩原語+英文,雖然小說裡就覺得她很厲害,但是這個人物跳到螢幕上,卻好像一個會講多國語言的討生活女子,曹瑞原真的把那種各個種族互佔地盤,像是好多個國家通關過邊境查戶口的感覺表現了出來,因為他們的語言、習俗、穿著、規則,完全都不一樣,差異大到像是不同國家的人,那時候的台灣好像是以前歐洲有各種小國家,打來打去,語言不同,互相交涉,發展出合縱連橫的規則,再破壞。
哇,我從來沒有看過這樣的台灣,如果你把原住民各個部落看做不同的小國家,福佬、客家,甚至清國官員(非閩非客)、美國勢力(其實是法國人李仙得為首的一批人)、英國洋行(必麒麟),他們都是不同國家的勢力,在島上競爭,這裡根本就是一個原生地,像美國新大陸時代的牛仔競逐,沒有人是這片土地的老大,大家都只能佔部分勢力,所以必須在其中縱橫捭闔。尤其在海權國家翻覆亞洲的時代,台灣首當其衝,成為角逐之地。
我們隱約知道台灣是這樣的,但是知道跟看到還是有很大的不同,就好像我們看武俠小說,大家都知道輕功是怎樣的,但是要到了李安的臥虎藏龍,才真正親眼看到什麼是飛簷走壁,喔原來輕功是這樣的。曹瑞原導演應該是花了很大的功夫去刁語言、服飾、場景各種細節,但辛苦真的是非常值得,不這麼做不能給予出一個世界。
我早就知道得台灣者得天下,從清國降伏明鄭東寧王朝後開創康雍乾盛世;日本贏得甲午戰爭將台灣納入版圖後,幾乎成為東亞大帝國;美國在二戰後以台灣(與南韓、日本)箝制中國,開創美國霸權時代不墜;中國在改革開放後得到台商為最大資金來源,經濟崛起於亞洲。四百年來所有強權國家崛起前一定要獲得台灣支持,世界之巨變必然先發生於台灣,然而我們所不熟悉的這個1867年切片,這個因為台灣人接受大陸史觀以後所看不見的世界,竟然是如此生猛、風雲際會,昭示當世亞洲大陸,乃至於世界的未來。
你一定要看一看這個我們從來沒看過的台灣。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萬的網紅陳寗 NingSelec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陳寗嚴選兩聲道進階組:https://lihi1.com/W5Yu0 陳寗嚴選除濕機:https://lihi1.cc/iIdRI 陳寗嚴選空氣清淨機:https://lihi1.cc/uXuie -- 西元 2020 年是北京故宮「紫禁城」建城六百週年,這個對台灣人來說非常熟悉也非常陌生的地...
「雍正 帝國」的推薦目錄:
雍正 帝國 在 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平埔族媽祖信仰:
台灣民俗文化是大量的台灣居民,長期久遠生活於台灣島嶼,由於人與自然、他人、團體,還有自己的適應、調適的過程中,所形成台灣人或台灣社會群體特有的文化。
「三月瘋媽祖」是台灣重要的民間信仰活動。信仰與習俗是一個民族或地區住民,因應自然、地理及人文環境,歷經常久的時間適應與調整,所形成的文化心理結構與生活行為模式。媽祖遶境、進香活動不僅是一項單純的宗教活動(神與神之間的聯誼),也是信徒聯誼活動,藉此鞏固交流庄社的情誼,更是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情誼。承載著無數信徒的苦難,藉由宗教的力量安撫心靈、淨化人心,激發人性的光輝,讓每一個焦慮不安以及無助的心靈得到撫慰。
近代台灣的殖民強權不斷對台灣人民實施同化政策,以馴服台灣人民,宗教可說是強勢殖民文化馴服弱勢文化的利器。400年來的台灣社會面臨殖民者的不斷交替,信仰習俗由古昔單純的祖靈信仰,歷經荷治的基督教文化、清治的多神文化(根據文化部調查,奉祀的神明多達247種)、日治的皇民神道化,再逐漸融合本土文化成為有台灣特色的宗教文化。按平埔族社民在經過了明鄭及大清帝國久年
的文化融合後,也開始接受起漢人的土地公、媽祖、王爺等神明信仰,信仰力量是相當深遠的,它使不同族群快速的融合。
例如彰化北斗鎮東螺媽舊稱「番社媽」、「番仔媽」、甚至還有「番婆媽」的稱呼,這在台灣媽祖信仰文化上是非常獨特的。據乾隆二十六年(1761)「重修東螺舊社天后聖母廟祠祀功德牌記』中亦有這樣一段之記載:「昔時庒社民丁,…諸番漢民並集」。道光十九年(1839)的一紙地契《清代台灣大租調東書》(第三冊)頁517~518中提及:「同立開墾字人東螺西堡眉裡社番巴難胡,水生大怡得意,雪加成等眾番,有曠埔地一所,坐落土名在茄苳腳莊西勢車路漧…今己成田,同眾番約自道光十九年起,帶納番租二元,抽出一元以為天上聖母,又一元以為福德爺演戲費用」。又道光二十一年(1841)…東螺祖廟內一長生祿位牌文中謂:「東螺西保眉裡社業主巫留大夷,巴難秀,水生大夷,咖蚋巫士,眉順未說等眾合有本社界內水田埔地壹所,座落土名在茄苳腳三抱竹圍溪墘圳厝,今喜捨施落東螺祖廟天后聖母晉福德老番老太祖座前公香永為奉祀香燈緣田」,這是台灣媽祖文化史上的首尊「平埔仔媽」,至今東螺媽前供奉一尊罕見的「番太祖」(如下圖),供品桌上依然可看見信徒拿著檳榔、香煙、米酒、芋頭、油飯、雞冠花、圓仔花…等平埔族公廨敬奉供品,前來祭祀東螺媽的特殊景象。南投埔里鎮籃城里東螺社平埔後裔,依然年年回到他們口中的東螺太祖廟(東螺祖廟天后宫),謁祖進香,追本溯源。
又鎮瀾宮根據正史「淡水廳志」(1871)記載:「乾隆35年(1770)林對丹捐建」,祀於祿位者有,巧化龍、淡眉他灣、郡乃蓋厘、蒲本步等。這些從名字上就可看出他們是平埔族,屬於鎮瀾宮所在的大甲西社的道卡斯族,不願漢化而仍用本名。而「林對丹」這個漢人姓名應是漢化的平埔族。因為,根據乾隆29年(1764)的「台灣府志」,大甲社已集體漢化,接受乾隆賜漢姓、漢名、賜祖,把族譜接到中國血統上去,而且大甲社也改成大甲庄。可見,大甲鎮瀾宮是平埔族蓋的,不是河佬人,香客當然是平埔族。
平埔族蓋媽祖廟的例子還有很多,例如北台首座媽祖廟關渡宮,鳩眾建廟的賴科是當時主管北臺灣「大雞籠社」(基隆及北臺灣沿海地區)原住民的通事,他的職權是代表清政府向原住民收取餉稅及指揮原住民從事勞役,故得以調度原住民從事關渡宮的創建工程。媽祖廟創建後,關渡由番社迅速轉變為漢庄。又新北市貢寮區新社慈仁宮一帶是昔日平埔族凱達格蘭族三貂社的居地。慈仁宮是平埔族與漢人合建的一間媽祖廟。根據「諸羅縣志」,「康熙51年(1712)建廟,以祀天妃。落成之日,諸番並集」;又如「台中縣寺廟大觀」記載神岡萬興宮謂:「雍正9年12月(1731)大甲西社首魁聯合數社倡亂時,張達京統領社勇(屬巴宰平埔族)敉平有功,受清廷獎賞,於是引進香火歸台至此(巴宰族首領潘敦仔遣十二名社丁遠赴湄洲迎回媽祖神像)」。這段歷史點出大甲社人和巴宰族被清廷分化的悲慘過去,但也都被清廷用媽祖馴化了。
由大甲鎮瀾宮媽祖文化祭的路線來看,從大甲、清水、沙鹿、彰化、西螺、北港或新港(北港朝天宮與鎮瀾宮,雙方執事者爭議是割火或謁祖或遶境進香,因此1988年起鎮瀾宮取消往北港進香改往新港遶境進香)。細究這一條路線早昔就是集體漢化的平埔族原居地而不自知。
據「台灣府志」記載,彰化於康熙34年(1695)以前就集體漢化變成河佬人了;清水、沙鹿、西螺、北港、新港則是乾隆6年(1741)以前也漢化了。可見沿途香客都是漢化平埔族,當初這些繞境、刈火、謁祖進香活動路線乃是庶民間的交誼活動,也是漢化平埔族各社庄間的互訪聯誼。
下圖係東螺天后宮有一尊番太祖立於媽祖神像前。(自由時報記者顏宏駿攝)撰文/陳有川
雍正 帝國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微冷 徘迴在香港澳門的大清幽靈──《大清律例》
眾所周知,末代皇帝溥儀在1912年宣布退位,大清帝國從此走入歷史;可是,大清帝國還是和這個世界藕斷絲連。
鴉片戰爭以後,大清割讓香港給英國,英法聯軍事件後再割九龍半島,甲午戰爭後三國干涉還遼,英國也見機分一杯羹,再租新界。這三次割讓以及租借的領土,合稱英屬香港。一直到1997年,才「回歸」中國,設置了香港特別行政區。
英國在統治香港時,也將英國的法制帶到了香港。在英屬香港時期,香港的法律來源可以分成幾個部分。
英國法律,英國是君主立憲國,君主是國家的代表,也是所有殖民的最高統治者,來自皇室的法律命令,包括英皇敕令(Command paper)、英皇制誥(Letters Pattent)、皇室訓令(Royal Instructions)、樞密院令(Order in Council)等都是,對殖民地香港來說,這些法律命令是最高位階的憲法性法律。
其次是同樣來自英國的法律,由國會立法通過的法律。不過,因為風土民情不同,這些由遠在天邊的英國國內所制定的法律,還要經過一些程序判斷是否適用香港。在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程序。
再來,就是英國透過大量判決所形成的普通法(Common Law)以及衡平法(Equity),當大英帝國在全球建立日不落帝國時,也將這樣的法律制度推及到海外的殖民地。
除了這些來自殖民母國的相關法律以外,在1843年4月5日以後,香港獲得一定程度的立法權,得以制訂適用於本地而不牴觸英國法律的條例。除了立法局制定的條例以外,香港歷來的判例也逐漸累積成本地的判例。
重重疊加的法律體系看似完整,難免有照顧不到的地方。如果英國的法律對香港的情況或是居民不適用,而香港立法局也沒有制定適合的條例,那就要引用原有的法律和習慣,對香港來說,所謂「原有的」法律和習慣就是《大清律例》。
大清律例在順治年間,以《大明律》為基礎,再加以修飾。之後再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修訂後才逐漸定型。律例是法、律、令、例的合稱。法是國家的基本政策及政府組織規範;律是成文的法律條文;令是行政命令;例則是判例。
需要援引《大清律例》的情況有數種,諸如:抵押、繼承、土地、婚姻、蓄婢等。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婚姻。1875年時香港立法局制定了婚姻條例,然而條文中卻排除了非基督教人士:非基督教人士可以依照雙方的接受的法律禮俗宗教。(This Ordinance shall apply to all marriages celebrated in the Colony except non-Christian customary marriages duly celebrated according to the personal law and religion of the parties)
意即:對於身處香港的非基督教人士,他們可以依照《大清律例》的規範來結婚以及納妾,不會因為英國禁止重婚而受到懲處。人稱賭王的何鴻燊在原配以外的二太太就是因此而有正式的法律地位,擁有遺產的繼承權。大清都已經結束不知道多久了,《大清律例》的部分條文仍然適用於香港。香港華人仍然可以用清朝的法律來結民國的婚。
就這樣,在清退位以後,原先使用的《大清律例》仍然像個幽靈一樣的徘徊在香港上空,揮之不去。
在1970年代前後,港英政府陸續開始重新整編法律來取代過時的法律。各項法律逐漸完備,最後只有婚姻還需要參考《大清律例》。1971年《婚姻制度改革條例》頒訂以後,從此結束了香港需要援引《大清律例》規範的時代,《大清律例》終於完完全全走入歷史,功成身退。不過,在1971年10月7日以前經由《大清律例》所締結的婚姻關係仍然可以享有既有的身分地位,並不會受到影響。
電影《五億探長雷洛傳II之父子情仇》也有觸及這個議題:雷洛本來要娶阿霞做妾,不過因為新婚姻條例上路,而未能如願。
由於找不到上述的這個畫面,因此改用了第一時間想到的「用明朝的劍來斬清朝的官」。
雍正 帝國 在 陳寗 NingSelect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陳寗嚴選兩聲道進階組:https://lihi1.com/W5Yu0
陳寗嚴選除濕機:https://lihi1.cc/iIdRI
陳寗嚴選空氣清淨機:https://lihi1.cc/uXuie
--
西元 2020 年是北京故宮「紫禁城」建城六百週年,這個對台灣人來說非常熟悉也非常陌生的地方,到底是什麼來頭,居然有長達六百年的歷史?
我們從老三台時代的各種清宮劇到現在網路串流的宮鬥劇,從康熙帝國、還珠格格,到現在的延禧攻略,看了一大堆以北京紫禁城為背景的連續劇,但我們對這座世界最大木造宮殿群卻一點也不熟悉,甚至可能連他有六百年歷史都不知道。我猜...以為紫禁城是康熙年間蓋的人搞不好也是大有人在。
今天哥就來跟大家談談這個從明朝以後,歷代中國皇帝的老家「紫禁城」,聊聊你所不知道的「紫禁城往事」!
#紫禁城 #北京 #故宮
──────
喜歡這支影片嗎?
本影片採用 AI 字幕,目前已開啟社群字幕,邀請你一起來讓字幕更趨完美:
http://bit.ly/SubtitleNing
感謝你的協力!
──────
本頻道幾個原則跟你約定好:
1. 開箱零業配:
真實使用過後才發表心得,通常試用至少 1 個月,所以你通常不會看到我最早發表,但哥真性情的評論,保證值得你的等待。
2. 理性討論:
我有自己的偏好,你也有自己的好惡,我們互相尊重,時時用大腦,刻刻存善念,不謾罵,不矯情。可以辯論,不可以沒邏輯。
3. 我團購我驕傲:
我很愛買東西,也很愛比較產品,我自己使用過、多方比較過,還是覺得喜歡的東西,我才會辦團購。(簡單說就是挑品很嚴格,至今 80% 廠商找上門都被我打槍。)辦團購我一定有賺,但我跟廠商拿到提供給你的團購價,也會讓你一定有划算感。所以如果你品味跟我相近,或是剛好有需要,就跟我團購,我們互惠。如果你覺得跟我團購,你就是我乾爹,說話不懂得互相尊重,那就慢走不送,你可以去找一般店家買貴一點。
看了以上,覺得可以接受就請你訂閱,訂閱順便開鈴鐺。我們每天晚上 6:00 見。
我的網站連結在這:https://ningselect.com/
也別忘了幫我的 FB 粉絲專頁按讚:http://bit.ly/ningfb
如果有任何問題,包括團購等問題,都可以在影片下方留言問我,同一支影片下很多人都想知道的問題會優先用留言回答,如果是比較大的題目,則有機會拍成 QA 影片回答~如果你想問的是針對個人的音響選購、配置問題,可以直接傳 Line 問我:http://bit.ly/ningline
廠商合作請先了解相關原則:http://bit.ly/coopning
雍正 帝國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日本沖繩那霸市世界遺產首里城上個月底發生大火,包括正殿、南殿與北殿,幾乎全部燒光光,裡面珍貴的文物有將近三成都~燒~毀~了。
真正起火原因還在調查當中,但首里城是木製建築,最大特色就是它帶有中國建築風格的深紅色外觀,外觀所使用的深紅色油漆就是『桐油』,是沖繩特有的工法,但也因此加快燃燒的速度,加上首里城正殿裡面沒有灑水器,造成火勢迅速延燒,雖然沒人傷亡,但後續重建,可是個大工程。
那霸市在本月 1 號的時候發起募款,本來預計要募款 152 天,結果不到三天就達標,衝破 1 億日圓!不過重建工程相當的耗時,估計將要花上30年的時間。
因為日本人對重建的工程可是相當的考究,像是前幾年熊本城因為地震導致外圍的石牆坍塌,這些負責修復的工匠們,就會先檢查這些石頭是否有裂紋,再用 6 個不同角度拍攝做對比,接著為每塊被移走的石頭編號,再像砌積木一樣,用起重機換上新石頭,還要確保石頭是在原本的位置上,因為修復過程中可能會再面臨坍塌的問題,平均每天只能更換 5 到 6 塊石頭。
但首里城經過四次摧殘,很多資料考證、建材以及相關文物也都隨之煙滅,更讓原本收藏在正殿的復原文物,包含清帝國由康熙、雍正與乾隆所致贈的匾額,各類建築圖與肖像畫等等,這些重要的修復資料,通通都跟著被燒毀。
另外首里城重建使用的建材,也是這也是將來修復的大問題,因為台灣早在 1992 年下令禁止砍伐一級天然林,上等檜木的來源變得非常有限,業者的庫存少之又少,市場價格也貴了許多,有錢還買不到,而當時的工匠們,現在也都邁向高齡化,還能做的人不多了,首里城重建之路可說是難上加難。
這座歷史上熬過 4 次摧殘與重建的首里城,在沖繩當地人的心中是『精神象徵』,也代表沖繩人二戰後的重建精神,原本首里城也是 2020 東京奧運傳遞聖火路線的其中一站,現在計畫恐怕也要被迫改變。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雍正 帝國 在 臺灣商務印書館- 你也中了《#延禧攻略》的毒嗎 先別管追劇了 ... 的推薦與評價
http://bit.ly/2N7zLVM 清高宗乾隆皇帝#弘曆,是雍正皇帝#胤禛第四子, ... 但死後不過四十年就爆發「#鴉片戰爭」,一向自許為天朝的#大清帝國 竟不堪 ... ... <看更多>
雍正 帝國 在 可否介紹像乾隆王朝雍正王朝康熙帝國這樣的清朝歷史劇? 的推薦與評價
乾隆王朝雍正王朝康熙帝國我已經看重播不下十次像明朝的也會看,如朱元璋大明王朝1943可否推薦值得看的,內容有皇帝、大臣等政治為主軸的歷史劇呢? ... <看更多>
雍正 帝國 在 [閒聊]康熙帝國與雍正王朝- 看板China-Drama 的推薦與評價
康熙帝國後半劇情,只有對大阿哥與皇太子奪位劇情帶過去,最後的繼位詔書的表達方式,
是在述說這段歷史懸案嗎??
在雍正王朝上,諸皇子的奪位戲份就重很多~~
雖然是為雍正的背景做敘述沒錯,但是這樣兩部就感覺很不連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4.157.20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