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系是在學『為什麼均衡』並研究『人的行為』,因此是屬於社會科學院,而非商學院。」他說,比起轉系,雙主修的優勢在於能夠融會兩種學科,以不同視角看待另一門專業。
🔶經濟系與財金系、統計系、財政系的差別是?不動產系又在學什麼?
🔶全文連結 ➡https://bit.ly/3DjLxqL
臺北大學經濟學系蘇家叡同學的分享
「雙主修優勢」的推薦目錄:
- 關於雙主修優勢 在 國立臺北大學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雙主修優勢 在 我是老查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雙主修優勢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雙主修優勢 在 [閒聊] 雙主修經驗談- 看板DoubleMajor 的評價
- 關於雙主修優勢 在 你好,我雙主修! - 新生季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雙主修優勢 在 [問卦] 雙主修準時畢業的人多嗎 - PTT八卦政治 的評價
- 關於雙主修優勢 在 [問題]雙主修學士+律師VS 碩士+律師- lawyer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雙主修優勢 在 資訊管理系。以及歷屆學長姐選擇輔系、雙主修的狀況 的評價
- 關於雙主修優勢 在 [心得] 資工雙財金四年畢業心得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雙主修優勢 在 Re: [問題] 財金轉法- SENIORHIGH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雙主修優勢 在 [新聞] 最高學府閉門造車?台大系統新政策挨批「鳥籠」雙主修 的評價
- 關於雙主修優勢 在 [新聞] 台大不給跨校雙修名額台師大、台科大生批「鳥籠」政策 的評價
- 關於雙主修優勢 在 輔系雙主修差別ptt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雙主修優勢 在 輔系雙主修差別ptt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雙主修優勢 在 [雙修] 畢業是否必須放棄雙主修- 看板DoubleMajor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雙主修優勢 在 [問題] 中醫甲組的建議!! kuokuokuo915 PTT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雙主修優勢 在 [心得] 志願序問題 - PTT Web 的評價
雙主修優勢 在 我是老查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知道你可能是「多重潛能者」嗎?要不要測測看?
在《熱情人生的冰淇淋哲學》書中有一份測驗,包括以下20個問題,測試的結果可以用來作為了解自己是否有「多重潛能者」傾向的參考:
1. 你會因為好多種不同主題而感到滿腔熱忱、興奮莫名?
2. 你很難從兩種興趣當中選定一項?
3. 你會自己打斷自己,丟下未完成的工作,改做另一項?
4. 當你確實懂了某件事的作法,或者精通一項活動之後,會覺得無聊,想要嘗試新事物?
5. 你從小就對於「長大以後想做什麼」有很多答案?
6. 朋友及同事會來找你詢問各種事情,甚至超越你的職掌領域,而他們很欣賞你能把看似不相關的主題連結在一起的能力?
7. 你想出點子後,寧願授權出去或者另外雇人,讓別人把點子落實?
8. 你曾經形容自己是「18般武藝,樣樣通、樣樣鬆」,或是「半瓶水」?
9. 書店或圖書館在你眼中像是糖果店,每一個角落都陳列著充滿吸引力的事物?
10. 你很難回答「未來5年內打算做什麼」這個問題?
11. 朋友曾建議你去參加益智問答節目,因為你「對什麼都知道一點」?
12. 別人說過他們喜歡和你交談,因為你對他們的計畫或活動都表現出熱忱?
13. 你對於傳統的時間管理法與組織經營方式,例如,長程計畫或詳細的行程規劃,抱持懷疑態度?
14. 你上大學時,選擇了跨領域的學科或者雙主修?
15. 你在大學時,專攻某一特定項目,但畢業後又進入其他新領域?
16. 你在工作上展現出能力、甚至大獲成功後,曾覺得寧可做點別的事,雖然你還不確定自己究竟想做什麼?
17. 某件事持續做一兩年後,你會心癢,想改做其他事情?
18. 家人或朋友曾經建議你,「應該定下來,在一個領域闖出名號,不要一直轉換跑道」?
20. 你不信任自己做決定的能力。因為你「一度確定」自己想成為A,也「一度確定」自己想成為B,又「一度確定」自己想成為C……。
這20個問題只要回答9次以上的「是」,就屬於「多重潛能者」(順帶一提。上述測驗,我有17個問題答「是」)
而在另一本書《沒定性是種優勢》有提到,由於「多重潛能者」的多元性與變動性,自然不會只有一種工作模式。根據其多元領域是「同步進行」(同時做多種不同的是)或「依序發生」(專注在一件事情上一陣子,之後再換其他領域),以及其多元發展的領域不同以及個人對「穩定度」的偏好程度高低,可以歸納出四種模式:
1. 集體擁抱模式:
擁有一份多面向的工作或事業,可以同時有多個身份或頭銜,且工作在不同領域中切換。例如像是導演,可能同時會有不同專長共同發揮的空間。
2. 斜槓模式:
同時擁有兩份或多份兼職或事業,會用固定的頻率在這些工作項目間切換。
3. 「愛因斯坦」模式:
擁有一份可以完全支持生活上財務所需的全職工作或事業,但同時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追求其他熱衷的事物(會這樣命名,是因為愛因斯坦在發展「狹義相對論」時,正職其實是專利局的職員。)
4. 浴火鳳凰模式:
在某一個產業領域待了幾個月或幾年之後,放下既有的成果,轉而投入新領域重新開展新的事業。
《沒定性是種優勢》裡提到,大多數人對於「多重潛能者」這種沒有固定模式、無法預期與掌控、不符合既有職涯發展價值觀的做法仍沒有太高的接受度,因此「多重潛能者」會在三個領域碰到難題:
1. 工作:如何發展出讓「多重潛能者」可以優游自在的工作與謀生模式?
2. 生產力:如何一心多用?如何在必要時保持專注?
3. 自尊:如何克服不安全感、罪惡感,面對可能有的外界批評,以及害怕自己終其一生無法被肯定,甚至懷疑自己不夠優秀。
《沒定性是種優勢》也提醒「多重潛能者」要能分辨「期望的終點」與「只是倦怠、排拒」間的分別:有時候壓力會造成排拒感,讓你誤以為事情該結束了,要能夠察覺自己是處在「還應該要堅持一下」的狀態是「多重潛能者」避免一事無成必須有的判斷力。
#老查隨意讀
雙主修優勢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選醫師還是工程師?施振榮:跨領域人才創造更高價值
2021-04-23 14:21 經濟日報 / 記者蕭君暉/台北即時報導
陽明交大2020年成立醫師工程師組,在醫學系培育兼具醫學與電資雙專業的跨域人才,2021年獲得宏碁(2353)創辦人施振榮等科技界支持,將在校內成立科技導師群,並可讓學生直接進入產業實習,以厚植台灣智慧醫療科技產業實力。
目前陽明交大共有10名醫師工程師組學生,2021年將再招收新生。在六年的修業期間內,醫師工程師組的學生大一大二在新竹交大校區完成電機學院課業,大三後返回陽明校區繼續醫學系課程。
為因應數位醫療的人才需求,2021年陽明交大將導入目前正在台灣科技界任職、具有實務工作經驗的科技人擔任導師,協助學生產業鏈結。這項計畫將從今年開始實施,每年將安排科技產業交流會、產業實習、海外醫療機構參訪等。
陽明交大數位醫學暨智慧醫療推動中心主任楊智傑表示,作為第二類組或第三類組學生的首選,電機系和醫學系都在自身領域中各執牛耳,具有不可取代的專業性。但隨著世代的更迭躍進,科技已非僅存於科學園區之中,普通的消費電子產品再也不能夠滿足一般民眾,智慧手錶如果能夠提供健康監測與診斷,會比只能提供來電顯示更吸引人。
同樣的,醫學也不再是只仰賴醫師的望聞問切,人工智慧應用大數據輔助診斷以及亞健康管理才是未來趨勢。唯有跨界結合醫學與科技攜手並進,才有機會在新世代醫療科技產業中,突破重圍站穩世界舞台。
施振榮表示,台灣在ICT及半導體產業佔全球領先的地位,未來如何整合台灣在醫療的能量,藉由跨領域整合雙方優勢,進而在智慧醫療與電子醫材方面創造更高的價值,讓台灣取得下一波為人類做出更大貢獻,這也有待更多優秀年輕的學子選擇這條新路。
醫師工程師組的畢業生,畢業時仍取得醫學士學位,但畢業證書會註明電資雙專長,亦有機會取得雙主修學位。這項課程設計讓學生同時能參加國家考試,取得正式醫師執照,但同時也具備電機資訊研發能力,以培育兼具未來數位醫療產業技術研發、創業及領導能力的醫師。讓未來醫師將能直接透過電資與醫學雙專長,解決臨床上的問題,加速台灣智慧醫療的發展。
雙主修優勢 在 你好,我雙主修! - 新生季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本篇文由開始岩壁人生的老人撰寫(๑ơ ₃ ơ)》給各位大一新鮮人及升大二的半新鮮人一些對雙主修的想法及經驗...,「為何要雙主修?」每個人雙主修的 ... ... <看更多>
雙主修優勢 在 [問卦] 雙主修準時畢業的人多嗎 - PTT八卦政治 的推薦與評價
欸人家都說大一三嘴砲轉系轉學雙主修雙主修就代表你要比別人多修很多 ... 10 F 推Dismoon: 學不好就算了未來還不一定用的到預想的優勢=沒有 07/27 16:01. ... <看更多>
雙主修優勢 在 [閒聊] 雙主修經驗談- 看板DoubleMajor 的推薦與評價
原本是要寫信給板友分享自己的心得
但打這麼多字不貼出來分享,又覺得可惜
雖然尚未完成學業,但我也要邁入最後一學期了
所以把一些自己的經驗供大家參考
本文做了一些假設:
a.你是大一升大二,剛申請到雙主修的同學
b.本篇是以工學院雙主修的角度來寫,但其他院別應該也值得參考
因為自己是土木雙修機械,原本要寫給的板友是化工雙修機械
c.你只是個很努力的平凡人,不是天才
===================================================================
1.先以本系的課程為主:
不是要波冷水,但以自己一路看到的經驗
絕大多數申請雙主修的人,最後都會放棄
以前可以查到統計資料,印象中,每年完成雙學位的人約15個左右
這遠遠不如每年核准申請的人數,500左右
身邊同學大多是覺得太累,或是大四推上研究所就不玩了
若說你一開始就採兩系課程平均起步
到了大四才因故想放棄,卻發現本系必修還一堆,甚至無法畢業,那就麻煩了
以我自己為例,大二~大三都是以土木系的課為主,然後每學期修1~2門機械系的課
尤其是把機械系大一剩下的課解決 (工院大一課程差不多,幾乎都抵掉了)
然後大四弄機械大二的課、大五弄機械大三的課 (各系大四多沒必修)
2.試排預計課表
必修課的時間很少會有變動,選修課則不用管,變數太多
所以,從現在起,參照最近的上下兩學期、兩系的必修課時間
排一張大二~大五(舉例)的預計課表
雖說要以本系為優先,但仍要注意兩系必修課的衝堂與擋修
以使自己能夠在預定年限完成學位
尤其是擋修,若沒早發現加修學系的先修擋修關係
說不定會為了一門必修課,不甘願的多延一學期、甚至一年
當然,這張預計課表要每學期更新,說不定幾門必修課的時間會有變動
3.選擇延畢,海闊天空
若是同學院雙主修,夠拼有機會四年畢業,我身邊就有工院雙修的學長做到
但是看他大二大三太拼,到大四後,幾乎意志消沈:
「反正課選了就是了,沒過我也不玩了,就本系畢業就好了」
我想,會選擇雙主修的人,絕大多數都是自我要求較高,而非只求60混學位
但是在過大的壓力下,真的會使人消極的只想求過
我必需誠實的說,就算延畢,壓力仍是相當大
但生活品質及學習效果,絕對會遠勝於拼四年畢業
4.別小看專業科目
以工學院雙主修為例,能兼充的科目有:微積分、普物&實驗、普化&實驗、
工程數學、工程圖學、計算機程式、材料力學...
這樣也抵了30學分以上,使畢業學分可能在180~190上下,不像不同院常常要到210以上
以延畢一年來說,一學期也不用修到20學分啊?
但是我要告訴各位,別小看專業科目,別把課表排太滿
其他學院我不清楚
但工學院大二開始的必修課非常的重,也沒有所謂的「副科」
不像大一還有「國文、英文」等,相對於普物普化等被視為主科,那些課輕鬆多了
所以大一都覺得修22、23學分還很ok
嗯,等著瞧吧,大二20學分就可以讓你常常爆肝看日出 (假設你自我要求很高)
以自己為例,我學分最少的一學期,17學分,卻是最辛苦的一次
除了課程份量遠超過表面的學分數,跟自我要求隨著年級提高也有關係
與其選擇每學期平均分攤,也不要有「現在拼一點,高年級就比較輕鬆了」的想法
我學分最多的一學期,成績也是最差的一學期
尤其大二必修往往都是推甄時最愛看的科目,搞砸了很不好
當然,最重要的是要參考你所排的預計課表,雙主修的選課,難免身不由己
5.學分兼充的事要去問
以我土木系雙修機械系來說
我在土木系修工程圖學,機械系會承認,所以我不必再修一次
但有朋友在機械系修工程圖學,土木系卻不給兼充,所以他修了兩次工程圖學
這方面,可以問有經驗的人以求心安,最好再去兩邊系辦問,以求確定
(我在土木系修的課,機械系都承認)
6.通識課請慎選
我強烈建議,通識課盡量選每次上課都要交隨堂心得或是作業的課
這種課很多是每堂請不同老師/業界人物來演講
評分多像是是課堂作業60%、出席20%、期末報告or考試20% 等等
基本上,你每堂課的心得作業都好好寫,就算期末考準備很爛
(通常是根本沒準備 orz,一堂課若70張投影片,你算算期末要讀幾張...)
分數大多也會在80以上
至於為何不選擇只有期中考&期末考的通識課?
因為在眾多主科壓榨的情況下,你會很難將心思放在通識課上
雖然明知道通識課只要讀讀分數就會不錯,但真的是連抽幾小時都很不甘願
最後很容易變成,人人口中有讀就高分的通識課,你只拿個7x分
以上說的,不見得是正確的求學態度,只能說是減輕課業壓力的手段
7.認識同條船上的戰友
這點非常重要!雙修之路是非常辛苦、孤寂、用無數滴淚水換來的
一般人多是大三下就輕鬆了,但各位會辛苦到畢業
你最輕鬆的一張課表,很可能是別人最辛苦的一學期
雖然說是自己選擇的路,沒人強迫你
但看到大家都輕鬆了,就你還在夜夜爆肝,心裡多少會不平衡
尤其是大四開始,這種心理不平衡的感覺會更嚴重
大多人不會了解你的苦,你應該也不敢亂叫,免得被人說是自己選的又愛叫
但我覺得,會想鬼叫根本就很正常
所以,認識一下同是走上這條路的戰友
適時分享心情與訴說壓力,對士氣會有很大的幫助
半夜從總圖地下室走出來,看到戰友時互相調侃一下:「哈哈,又爆肝啦!」
「讀完沒?」「怎麼可能 囧rz」
不管是傻笑還是苦笑,笑玩後別忘了說聲加油
這樣的精神鼓勵效果會遠比跟其他朋友抱怨好幾分鐘要來的有效
因為你會知道,自己不是孤軍奮戰
8.雙主修不見得比較有優勢
雙主修並不代表你一定贏別人,尤其是在台大,學習心高強的人多的是
雖然工學院是140學分畢業,但就我觀察
四年修了15x學分的大有人在,修到16x的也是有
以工學院各系必修課來說,幾乎都是廣而不精
個領域的專屬必修課程,少一點才1門課,多也大概3門課
很多同學會從大三下開始,專攻某幾個領域的選修課
你很容易覺得自己什麼都只懂一點點,若立刻跑到職場能做什麼,自己也不知道
但當其他同學在某一領域修到5、6、甚至7門課以上時,你多少會感到不安
但又能怎樣?光是把兩系的畢業學分搞定就夠辛苦了,幾乎是無力再多修啥了
因此,雙主修的優勢在於「廣」
單一科系,若你很好學,超出畢業學分很多,便可在大學就建立「精」的優勢
又廣又精?你若不是天才,就是自虐狂吧...(汗)
9.雙主修的缺點
除了辛苦、生活品質受到嚴重影響、難以建立「精」的修課
還有以下我覺得的缺點:
(1)沒時間準備研究所考試,各位就抱著推甄沒上就當兵的決心吧!
我到最後一學期,課業仍是不輕,很難有心準備研究所考試
我相信有人能辦到啦!
但還是覺得會選擇雙修的人,自我要求應該會偏高,講白一點就是在乎成績
我想,你應該會想把眼前的課好好修完為主
(2)要對一個系的所有領域都有興趣,不太可能
但是為了拿到學位,沒興趣的必修課還是得修
(3)對只修一系的同學來說,就算他不想建立「精」
大三後仍是有很多時間可到外系修自己喜歡的課
但各位恐怕沒那麼多時間、精神、與體力了
最後,就祝各位修課愉快啦!
啊?啥?愉快!? 怎麼可能...
要祝修課順利才對!
我相信,就因為這條路辛苦,跨領域人才 也才會有無可取代的優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6.173.77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