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痕文學]係喎,王家衞vs 金基德,比較文學。
TLDR:玻璃杯as a metaphor。借來的空間,借來的時間。
1. 實情睇過好多次,最初戲院上唔肯定有冇睇過,但VCD呀TVB呀有線呀睇咗N次。然後有年電影節都睇過,仲要係在旺角(朗豪)!
2. 當然又係嗰句,唔同年紀睇有唔同體會。細個睇可能只係當黑社會片。大個少少,就梗係睇劉華同張曼玉在個電話亭打茄輪。
3. 再大個啲,睇萬子同張學友雀館。或者係梅窩巴士,大角嘴麗華戲院等等嘅風情。(又,「今日我喺呢度賣魚蛋,聽日我喺中東賣飛彈!」,完全反映返當年中東局勢兩伊戰爭,結果到而家仲係阿富汗)
4. 再大少少。扮文青睇咗2046 花樣年華 等等後,又睇返 《旺角卡門》,的確見到好多嘢已經有雛型。亦證明王家衞玩「商業」一樣係得。
===============================
5. 唔係話「商業 vs 藝術」完全冇界線,但我嘅unpopular opinion係:好多人只係用「藝術」去掩飾自己嘅嘢唔掂。你寫得掂垃圾文識寫標題黨,先有資格講我不屑玩呢種遊戲。
6. 早排連睇9套金基德,佢當然從來都冇玩到「商業」嘅遊戲,但我有理由相信佢一樣識玩。因為佢嘅電影就係好鍾意刻意誤導你,你以為會咁咁咁,就唔係。呢個亦表明佢知道一般「商業」電影嘅玩法,佢就特登唔玩,吹咩
7. 你話王家衞唔計算咩?我覺得佢一樣好計算,正如我覺得金基德一樣充滿計算。只係人地計算嘅玩法唔同。佢地知道鬼佬想要乜。
==================================
8. 正如最簡單最入門級嘅「xx as a metaphor」,我都寫過,金基德《慾海慈航/援交天使》嘅石頭(代表審判),或者係《漂流慾室/島》嘅魚鈎(代表控制),《情慾穿心箭/情弓》嘅弓箭(代表父權傳統),甚至係《感官樂園/空屋情人》嘅哥爾夫球棍(片名就係3-Iron,投閒置散嘅嘢)
9. 《旺角卡門》呢?就係「玻璃杯」,玻璃杯代表嘅係「從良」,正常人嘅生活,心中嘅安寧,亦即係《吳清源》嘅棋局,《英雄》寫書法。劉華成日打爛晒啲杯(呢個象徵佢追求寧靜但偏偏人在江湖柏木由紀),張曼玉(表妹!)話唔想佢冇杯用,所以自己收起咗一隻,如果需要嘅可以去搵佢。意思已經講到好明。
10. 《旺角卡門》仲有一個重點:「借來的時間」。呢個亦係《天若有情》(我知唔係王家衞)嘅主題,A Moment of Romance(英文戲名),歡情太暫,只求望一望,讓愛火永遠的高燒。正係劉華同吳倩蓮著咗草去澳門,先可以好似普通情侶咁安樂一陣,但好快已經有人拉返佢去現實。正如《旺角卡門》一樣,劉華同張曼玉去大嶼山依泣一陣,又係有江湖事拖返佢出嚟。只怨歡情何太暫,轉眼分離緣有限。
11. 呢個亦係金基德《漂流慾室/島》嘅情節,正係大家朝不保夕先可以扑過不停愛恨纏綿,到真係齊齊幫間愛巢油油(代表安家生活)就冇戲唱了,男嘅孟浪女嘅控制慾,冇得玩的。
12. 事實啲童話就係 自古美人如明將,不許人間見白頭。只講一句「從此快快樂樂生活落去」。因為冇「借來的時間」,冇外敵,就變咗為啲無聊嘢嘈了。結婚就係極唔浪漫嘅一回事,日日都係嘈塊廁所板放上定放低,或者阿仔讀邊間幼稚園。文藝作品中嘅男女係冇呢啲問題的,所以幾時都話,文藝女青年這種病,生個孩子就好了。冇乜嘢比生個B更加能摧毀一個女文青在你心中嘅印象。如果唔夠,生多個。你見到中學校花叫佢衰仔drink drink water,包你咩幻想都冇晒。
=============================
13. 係喎,其實夫子自道,當然我唔係自比王家衞。但你懂的,我亦唔使好多人睇,有2000個true fans撐Patreon已經好夠。我一樣識玩垃圾標題黨遊戲但我就真係 倦也悶 在某天已拒絶再玩。正如我唔會出嚟寫北京交易所,個撚個平時講到大陸嘢政策不能預計唔知佢想點,但忽然又中南海直線上身,又個個變身國師知晒之後幾百步棋想點。
14. 正如我識玩考試遊戲,但襟芒四十幾歲人啦,仲去讀書咩。正如我都識玩辦公室白領遊戲corporate ladder,唔算好叻但叻過好多人啦,但一樣:
15. 但我厭倦 倦也悶 在某天已拒絶再玩 (其實鍾意安全地帶版多啲,但唔識日文,而廣東話版填詞真係好)
16. 當然啦,玩過而又唔太失敗,先可以講呢句。正如我入到港大,咪先可以話你知,「咪又係咁」「不外如是」。正如我出到本書,先可以話你知,「咪又係咁」「不外如是」。但就要試過先知嘛。
17. 總之,《旺角卡門》好睇的!必睇!
18. 都話,雅俗共賞,MK仔當黑幫片睇,少女睇劉華,男仔睇萬子,文青可以懷念舊香港。
19. 我就憑弔我逝去嘅青春。
===============================
20. 噢其實,《旺角卡門》講嘅亦都係「拒絶再玩」嘅故事。劉華早已厭倦呢啲仇殺生活,但正如上面講,人在江湖柏木由紀,明明佢想了無牽掛,但偏偏太多情。有個仲係想做大事想證明自己嘅馬仔烏蠅(張學友),有姑媽,有表妹。
21. (劇透)最後劉華係搵到隻杯,但結局都係死咗。冇錯,就係死咗,先搵到心中嘅寧靜。呢個亦係金基德好多戲嘅主題:捨棄肉身然後得道。有時係死咗(《聖殤》,《春夏秋冬》嘅老憎),有時係魔幻化(《感官樂園/空屋情人》最後個磅變咗零)。
22. 拿,都話比較文學!金基德vs王家衞。真係拎去寫論文都得。當然兩個導演其實唔太似,王家衞更加係一個「金句」導演,而且好多時都唔係拍現代。金基德粗糙好多,多數都拍現代,但始終都唔係好入到「主流」,你鬼佬都冇幾多個敢講自己好鍾意佢,特別呢幾年人人metoo.
23. 睇就一定睇,有機會睇完寫多篇。但好多時呢啲「有機會寫」都最後冇寫。邊得閒?始終仲係未去到搵夠上岸唔使做啲錢多到用唔晒(否則使乜搞Patreon?)
24. 最後大煞風景講多句,麥芽糖餅as a metaphor.張學友在大角嘴賣嘅魚蛋,一蚊串,1988年。你睇下而家一串魚蛋幾錢?呢啲就係尼克遜廢除金本位制嘅後果啦。
==============
月頭訂最抵!一週年!比別人知得多。subscribe now(https://bityl.co/4Y0h)。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100,已經1900人訂! 畀年費仲有85折,20/40年費VIP 送本人著作一本。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最後一役:納粹第三帝國的末日」介紹 訪問主編: 區肇威(查理) 內容簡介: 二次大戰歐洲戰場的最後一役 希特勒與他的第三帝國正要走向滅亡 盟國這時已經開始上演分贓的戲碼 冷戰的雛型開始形成 雖然戰爭即將結束,受害的永遠都是人民 柏林人在市區轟炸後的斷垣殘壁中等待...
雛型意思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抗戰曙光─德式中央軍(第一部:建軍)】魏澤爾練兵
中原大戰後,暫時解決內部紛爭並樹立領導權威的老蔣得以開始推動各項政策,同時,在內戰中證明自身實力的魏澤爾也得以獲得較大力度的支持整頓中央軍。
首先魏澤爾開始強化對特種兵的建設。
在魏澤爾之前,國軍隊兵種概念非常模糊,最好的例子就是所謂的「交通科」。在1928年成立的交通科,需要負責部隊人員、武器裝備、後勤補給物資的運輸流通事宜,還有資訊的傳遞。不懂什麼意思?那我換句話說:只要涉及交通載具,還有資訊流通,交通科都必須管。結合實際業務就是:衝鋒的戰車是交通工具,所以交通科要管;運糧的馬是交通工具,交通科要管;傳遞資訊以及物資的鐵道系統是交通工具,交通科要管;負責溝通的通訊設備也是業務範圍,所以交通科要管......天哪!這業務量之龐雜,簡直把交通科往死裡逼,不僅人員負擔過重,而且大雜燴的結果就是造成效能極差,樣樣有但也樣樣鬆,這無疑成為德國顧問重點改造的對象。
因此在魏澤爾任內,他首先讓交通科分成兩個團,第一團負責通信事宜,第二團負責汽車及鐵路部隊(恭喜以後不用再管牛驢馬羊了),之後更讓讓通訊業務從交通科獨立,正式成立陸軍通信兵團。另外他還建立工兵、輜重科、通信科等學校 (也就是今天陸軍後勤訓練中心 、陸軍工兵訓練中心、陸軍通信電子資訊訓練中心的前身),可謂今日國軍眾多兵種的老祖宗。
而眾多特種單位中,魏澤爾對於炮兵的改良尤感迫切。炮兵,作為戰場上最重要的支援部隊,中國在這方面的建設卻是慘不忍睹 數量缺少、器材老舊落後、缺乏瞄準及觀測單位、廠牌不一造成後勤極大負擔,而且操作人員缺乏訓練更沒有新式火炮運用的概念。
魏澤爾對此特別建立炮兵射擊訓練場督促官兵勤加訓練,並採購新式火炮成立新式炮兵旅,日後的國軍炮兵部隊,基本都延續了魏澤爾訂定的訓練模式,而這也是魏澤爾練兵期間,影響最為深遠的環節。
在強化特種兵的同時,魏澤爾對於陸軍中的主角─步兵,也開始整頓。
提到民國初年的歷史,相信大家立刻會聯想到一個狀況:軍閥混戰。各大派系之間的戰役,像是:直皖戰爭、第一次直奉戰爭、第二次直奉戰爭、反奉戰爭......規模動輒超過數十萬人。但詭異的是,我們對戰役的記憶只有誰跟誰打、最後是誰贏,可中間過程是一片空白,甚至連傷亡數字都沒有確切結果,因此也沒聽過哪一場民初戰爭會用上「慘烈」的形容詞。難道大家不覺得奇怪嗎?
事實上,民國時期的內戰絕大多數都是擊潰戰。
啥叫擊潰戰?就是雙方拉好架式,接下來正面互懟,之後勢弱的開始敗逃,勢強的開始追擊;追的那一方主要也不是殺敵,主要都在搶物資或是抓俘虜,逃的一方就比較累了,除了考驗心肺耐力,過程中還要順便扔掉軍服裝備,準備隨時回老家。
覺得老ㄕ瞎說?那我舉幾場比較有名的內戰戰役。
首先是皖系軍閥段祺瑞討逆擁護清朝復辟的張勳,當時段祺瑞只開了一炮,張勳手下的5000辮子軍立刻四散逃跑,而且為了避免逃兵身分被發現,他們還立刻割下辮子扔的整個北京城到處都是。這場戰役結果,累壞了負責掃大街的清潔人員,可人實際上死沒幾個。
再來是國民黨北伐對決直系軍閥吳佩孚,當時雙方在汀泗橋戰鬥決戰,吳佩孚還設下督戰隊,號稱退者殺無赦,好去激勵底下士兵跟對方硬剛,結果還是國民革命軍比較凶猛,擊敗吳佩孚的2萬大軍。可國軍最終統計戰果,也不過是傷敵數百、俘虜2千。當時人對此戰的評價是:「吳佩孚的兵不怕死、國民革命軍是不知死。」描述當時的作戰說到底就是比誰膽大。
由於比的是短時間的一鼓作氣,民國的內戰其實有點像放大版的群架,雙方盡量召集人馬後是一擁而上的混戰,什麼戰術展開、兵種配合全都用不上,敗退的人則一潰千里,完全無法組織像樣的反擊或是徐徐而退(請大家務必記住這一點,這樣的場景將在之後的描述再次出現)。
所以在1930年,國民政府曾頒布三種師級單位的編制:
甲種師
每個師有3旅,每個旅有2團,支援部隊另有1個騎兵連、3個炮兵連、3個工兵連、1個輜重連、1個通信連,以及師直屬特務連。
乙種師
每個師有2旅,每個旅有3團,支援部隊跟甲種師一樣。
丙種師
每個師有2旅,每個旅有3團,與前兩種師相比,支援部隊少了特務連、通信兵連。
這三種編制的共同之處,就是塞滿6個步兵團,企圖利用龐大人數進行密集的正面進攻,體現當時中國內戰的用兵習慣。
當然,若要追本溯源,以上編制其實是參考一戰前的歐洲各國,尤其是德國在一戰初期就是3旅2團編制。可在一戰開打後,各國很快發現,當密集式的衝鋒遇上機槍陣地無疑是送頭自殺,而且龐大的人數容易造成調動上的笨拙,單位間的通訊流暢更是大打折扣。所以各國,尤其是強調機動作戰的德國,早已對編制進行改組調整。
所以當魏澤爾看到中國軍隊在一戰已過去10多年,卻仍使用在實戰中被驗證為落伍的編制,很快提出德國在一戰後的師級新編制:2旅4團。並讓陸軍第2、3、9、25、87及88師接受新式訓練以及部隊整編,這六支部隊就被冠上「整理師」的名號,其中尤以87、88兩師的執行最為徹底。
這時就要岔出去先提87、88,這兩個會在之後描述中成為主角的部隊歷史淵源了。
時間追朔到1924年,蔣介石就任黃埔軍校校長的時候,為了維護校長安全於是成立的衛兵隊,隨著時間發展,衛兵隊開始不斷擴張成特務營→警衛團→警備師,甚至後來擴增成警衛第一師跟警衛第二師(從百餘人擴增成2萬人,這發展夠猛吧)。
之後在1931年,這年蔣介石被迫下野,由於要警衛的對象消失了,部隊也只好改名,警衛第一師改名國民革命軍陸軍第87師、警衛第二師改名國民革命軍陸軍第88師。現在知道為何這兩支部隊為何會被重點照顧了吧?因為他們可以說是蔣介石的御林軍,是關係最鐵的部隊。
被視作鐵桿的部隊,當然不能讓等閒之輩率領。87師的師長王敬久,88師第一任師長俞濟時、接任師長孫元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身份─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生。他們對於曾經擔任黃埔軍校校長的蔣介石極度忠誠,同時也在中央軍將領裡資歷威望最深(畢竟所有從中央軍校畢業的人都要稱呼他們為「學長」),由此可見蔣介石已經把德式訓練新軍和自己牢牢地綁在一起。
同一時間,蔣介石的小舅子,當時主掌財政的宋子文找上魏澤爾表示:「我底下有支部隊,希望你們德國顧問能來幫忙訓練 (然後小聲表示:如果你願意,我可以給你很多方便喔)。」能夠跟管錢的建立好關係,魏澤爾自然樂見其成,這也讓一支當時頗為特殊的部隊也染上德式訓練色彩,那就是歸屬財政部管轄的「稅警總隊」。
稅警部隊
稅警總隊是在1930年,原先為了查緝走私鹽以及鞏固海關安全而成立,其性質有點類似今天的海巡署。至於推動稅警總隊的重要創立者,就是當時的財政部長、宋美齡的哥哥、蔣介石的小舅子─宋子文。
有如此雄厚背景的後台,加上當時洋人希望稅警總隊能發揮良好功用,好使他們能在中國擁有較穩定的投資環境,因此稅警總隊在補給裝備上非常佔優,人員素質也要求較高。
以裝備而言,稅警總團在1929年裝備了18輛卡登·洛伊德超輕型戰車(Carden Loyd Tankette)。這款由英國研發的坦克,就算是以當時眼光來看,都是迷你的存在,該車重約1.5噸(被稱為現代坦克雛型的法國雷諾FT-17坦克雖也是輕型坦克,但好歹有7公噸),武器只有一挺機關槍,裝甲厚度5~9公厘……這防禦力大概一把反坦克步槍就能輕易被貫穿。
即便能力值不高,這卻是當時國軍唯一裝備的坦克(順帶一提,最先裝備坦克的中國部隊則是東北地區的奉軍,他們所裝備的,是法國雷諾FT-17坦克,只不過奉軍的坦克沒有坦克炮,而是用機槍作為主武器,也就是說軍的坦克是改弱版)。稅警有坦克而陸軍沒有,用誇張一點的比方,就是今天中華民國海軍最強戰力是驅逐艦,但海巡署卻裝備了輕型航空母艦,形成一種警察比軍隊火力還強大的詭異場景。
(大概是察覺到詭異的現況,這批戰車在同年的3月1日就移交給陸軍教導第一師騎兵團接收,最初這批坦克部隊被叫機槍排,之後很快改名為戰車隊,國軍這才出現正式的出現坦克編制。)
以人員素質來看,稅警隊謝絕文盲加入,並要經過3~6月試用期通過後才算正式錄取,因此稅警的教育程度比大部分陸軍士兵都高的多,這也代表他們可塑性較強,能進一步接收更精深的軍事知識;而許多管理層的幹部更是留美出身,像第一代總團長王賡畢業於西點軍校(順帶一提,王賡最有名的事蹟並不是他的軍事成就,而是他的好友徐志摩綠了他一把,導致他跟妻子陸小曼離婚)、第一團團長趙君邁以及日後新成立的第四團團長孫立人則是維吉尼亞軍校畢業,所以稅警部隊當時洋溢著當時中國少見的美式訓練風格。
何謂美式訓練風格呢?我們不仿看看第四團團長孫立人是如何狠操他的士兵。
第四團的訓練內容如下:「早上四點起床後,先跑個3公里醒醒腦(嫌多嗎?放心,之後會增加到5公里),之後開始進行當天的戰術動作操演。每周操課六天,然後第七天休假......錯!是進行內務及武器檢查,不時再升級成高裝檢一下。行軍訓練方面,官兵一律揹背包(內含子彈50發、炒米2天份、手榴彈2枚、圓鍬或十字鎬、軍服、換洗衣物、日用品,也不過20公斤重罷了),身上掛著乾糧袋(通常裡面會用炒米)、水壺、子彈帶、槍枝(大約3公斤),在這種情形下一天要推進50~70公里(一種從北車跑到新竹車站的概念)。射擊方面,每名士兵需熟練操作步槍、輕機槍、重機槍、迫擊砲,並在每年年中進行實彈測驗,打得好就每個月發津貼2~4元,打不好,孫團長直接下場親自教學......然後把你給幹到飛天。休息時間,孫團長則會把全團帶到連雲港去游泳,時不時組織賽跑比賽。」
以上訓練我想用一句話粗略總結:保證讓你軍旅生涯過得很充實。
雖然軍官組成很美式,不過在中德軍事合作的大環境下,稅警總團的步兵依舊裝備德國軍械,為了學習操作,稅警於是和德國問問團合作,請了8位教官指導器材維護的事宜。
對於魏澤爾以及其他德國顧問來說,稅警雖然也接受指導,但純粹度畢竟不及87、88師等重點培訓部隊。而且稅警的作用也比較不用於戰場上的大規模軍事行動,所以並非關注的焦點。只是誰也想到,日後卻是這批稅警成為延續德式訓練最久的存在。
圖片為:
推測為稅警總團的士兵,可確定的是他們手持原產自德國的毛瑟手槍
雛型意思 在 阿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公開)《藍色見鬼眼》(與死鬼女友同床)第六十三章.找另一條生路!
------------------------------------------------------------------------------------
第一部合集(從頭追看):
紙言:https://www.shikoto.com/i/7cb
Penana:https://www.penana.com/story/73301/
(目前FB正連載第二部,每完成一部合集先會更新,如想追貼最近進度,請每日跟進阿暖的Facebook專頁!)
-------------------------------------------------------------------------------------
這整個在校園裏發生的故事,都是源於一個月前,小弟專注於超渡女朋友小夕,而把哈娜忘了在廢水道不管而引起的。
我和雷朋避過腐屍群的重重圍堵,又爬牆又跳樓地追逐哈娜,才終於在地洞入口處重獲哈娜的信任,發誓說永遠也不會丟下她不管。現在誓言才維持了不過幾個小時,我竟然再次因為太專注於眼前發生的事,連哈娜在這地下教室裏突然消失了都懵然不知?
這疏忽實在太難以置信,太不可以原諒了!「黃嘉倫,你不是說過哈娜對你是十分重要的嗎?幹嘛連她失蹤了也不知道?」
(那你呢?哈娜對你難道不重要嗎?你剛才還企圖要吻她呢!)
「說點有建設性的話吧!」雷朋吼道,「她是在哪時開始失蹤的,記得嗎?」
「是在我昏倒之前,還是昏倒之後?」我問。
(對啊!在小弟斷臂昏倒時,哈娜就已經不在了!)
「那昏迷之前呢?小弟還記得嗎?」
「我記得…校長用手搖鑽子虐待哈娜。哈娜在地上哭了好一會兒,然後雷朋便叫她爬著向我走過來…」
(你還盯著她的乳溝看得爽歪歪呢。)
「是雷朋指使她誘惑我的!」
「閉嘴!之後呢?之後哈娜幹了甚麼?」
「對了!當校長鑽自己腦袋時,如果哈娜還在的話,她絕對不會一聲不吭的!」
(那即是說,哈娜在那時候已經不在這裏了?)
「那麼,她跑到哪兒去了?」
我們同時望向剛才從洞口進來的木門。那門正好好地閉著。「不可能。如果哈娜是從正門跑掉的話,她必需要經過我們所有人的視線。」
「再說我也沒有聽見木門開關的聲音。」
(如果哈娜悄悄開門逃跑了,難道班導師不會發現嗎?)
我們身處的地洞,除了這個長方型的已經模彷得頗為像樣的教室外,其中一面牆(本來是被一塊黑布蓋著)後已挖出了一個深洞,並已經看出了幾間教室和走廊的雛型。
班導師曾透露過,他試圖在這地底下把整間學校都模彷過來呢。剛才那些排隊自殺的建築工人們,在之前應該還一直在施工中的。
我和雷朋分頭探索著地洞的深處,沿牆壁慢慢摸索著。蟑螂越積越多,像水浸似的水位漸漸升高,不覺已達膝蓋的高度。
對眼前這『蟑螂地獄』已有經驗並克服過的我,倒是沒甚麼問題,只是步行比較費力而已。雷朋早已嘔吐了幾次,雙手神經質地不斷拍打身體,想把爬到身上的蟑螂撥走。
「雷朋,你沒問題嗎?」
「我…小、小弟你呢?被這幾億隻蟑螂圍、圍堵著,你…不怕麼?」
「討厭是討厭的,不過已經習慣了。」
(連小弟都不會害怕的東西,身為男人,哪有面子說自己怕啊?)
「黃嘉倫你說甚麼?」
「說得對!我.不.怕!」雷朋豪氣地大嘯一聲。但隨即又哭喪著臉地猛伸手把鑽進內褲裏的蟑螂給掏出來,「嗚~~這些傢伙在咬我的蛋蛋啦!」
「只是在上面爬過時有點刺刺的而已,不會咬下去的啦。」
我突然想起來,最初我是因為打開了書包,蟑螂才會大票跑出來的。要是把書包蓋好的話,或許蟑螂就會停止增加也說不定。
但我放眼看來地上盡是黑壓壓一片,根本找不到書包在哪兒。
好不容易終於沿牆壁摸索了一圈。結論是,沒有可以藏人的地方,也沒有任何通往別處的出口。
「喂…小弟!」雷朋已害怕得站在教師桌子上抖腳。蟑螂已『潮漲』至超過膝蓋了。「你不覺得這狀況太過詭異了嗎?」
「只是蟑螂而已,有甚麼可怕的?」小弟終於發現,向同性同伴炫耀自己的無懼,原來是非常爽的。
「不是害怕與否的問題。我在想,這『蟑螂潮汐』到底要漲到哪個地步才會停下來?會不會…」
我終於了解雷朋在害怕甚麼了。要是這蟑螂潮沒了我們的頂,那可是會窒息至死的大危機。
(小弟!打開大門把蟑螂放掉吧!)
對了!因為關上了門,地洞形成了密閉空間,從書包鑽出的蟑螂跑不出去,才會積聚在這地下教室越漲越高而已。
我舉步艱難地終於走到大門前,使勁地又推又拉的試著。大門竟絲紋未動。
「上鎖了嗎?」
「不是這個感覺!這門好像是假的一樣,連一丁點兒都動不了!就跟…在醫院那次一樣!」
(有人用意志力封住了大門?)
「誰的意志?班導師都被超渡了!」
「難道是哈娜?」
(有可能!)
「哈娜幹嘛要把我們困在這裏?難道她想要我們被蟑螂淹死?」
(不會的!哈娜是你的引路者,你忘了嗎?)黃嘉倫說,(答案只有一個:你這次的『超渡之旅』尚未完成!)
「喂喂喂…蟑螂增加的速度越來越快了!!!」雷朋大喊。蟑螂已淹過了老師桌的高度。站在地上的我,整個下半身都被淹著了。
「那也要把門打開,我才能夠繼續那個該死的超渡之旅啊!」
(不讓你把大門打開,意思十分明顯。出口並不在這兒!找另一條生路!)
「剛才找過了!洞裏根本沒有其他出口!」
(再找啊!一定會有的!)
蟑螂已淹到小弟的胸口。
(待續)
《藍色見鬼眼》(完整全文)在Google Play:https://bit.ly/2MBGP1q
《藍色見鬼眼》(完整全文)在Amazon Kindle: https://amzn.to/3oqFzwe
另本文在Apple Books亦有上架(注意只在指定國家的書店,同時亦要使用當地信用卡或PayPal帳號才能成功訂購)。
雛型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最後一役:納粹第三帝國的末日」介紹
訪問主編: 區肇威(查理)
內容簡介:
二次大戰歐洲戰場的最後一役
希特勒與他的第三帝國正要走向滅亡
盟國這時已經開始上演分贓的戲碼
冷戰的雛型開始形成
雖然戰爭即將結束,受害的永遠都是人民
柏林人在市區轟炸後的斷垣殘壁中等待,嚇呆到動彈不得,固守著目前所有的唯一手段──求生存的手段。吃的比愛情更重要,藏起來比戰鬥更有尊嚴,在軍事上,挺下去遠比打勝仗更正確。
重現「二戰經典三部曲」的磅礡氣勢
非虛構寫作大師不得錯過的經典傳世之作
第三帝國的最後日子開始倒數!放眼望去,東西兩線的戰火皆快速往首都——柏林挺進。戰略轟炸使得希特勒一度感到驕傲的帝都變成斷垣殘壁,柏林開始在顫抖,戰火已經來到家園門前了。
帝都之中人們惴惴不安,每個人都有自己擔心的理由。平民百姓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會如何。潛藏了整個戰爭時期的猶太人擔心會洩漏行蹤,同盟國潛伏的間諜深怕蓋世太保找上門,老百姓害怕自己被徵召上前線去抵擋鋼鐵洪流。戰爭不再是新聞的內容,它已經成為柏林人生活的日常。
躲在總理府地堡的希特勒,開始胡亂指揮根本不存在的部隊。前線吃緊的消息永遠都會被他訓斥是部下貪生怕死的理由。歇斯底里的怒罵將領變成司空見慣的場景,可是這一切無助於挽救國家的命運。亡國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包括希特勒的生命也是如此。
同盟國開始為戰後的佔領作政治準備。很難想像原本還有共同目標的盟友,已經分成兩個陣營,彼此都在為各自的未來勢力範圍開始你爭我奪。英美作為長年有共同利益的盟友,他們試圖掌握更多的主導性。覬覦歐洲許久的史達林不會放任戰後局勢在自己的掌握之外。兩大陣營的明爭暗鬥始於由誰先奪得柏林開始,冷戰的暗潮洶湧比起一般的認知開始得更早。東、西兩線競相攻向歐戰的最後戰利品,誰奪得了柏林,誰就能在歐陸呼風喚雨。真的是如此嗎?
考李留斯雷恩在冷戰的高峰期來到柏林,他遊走在東、西方兩大陣營,挖掘出當時還不為人知的秘密。《最後一役》是「二戰經典三部曲」中最為高潮迭起的一部作品,最能凸顯作者整理與分析資料之高明,是非虛構寫作的經典代表巨作。寫作當時還處於風雨飄搖的柏林,如今讀起來,依然令人不勝唏噓,深感造化弄人。
作者簡介:考李留斯雷恩(Cornelius Ryan)
著名戰地記者、編輯和作家。1920年6月5日生於愛爾蘭都柏林市。20歲那年來到倫敦擔任文員,但他的志向是成為一名文字工作者,因此於1941年加入路透社,進而在1943年成為《每日電訊報》的戰地記者,負責採訪第8航空軍及第9航空軍的新聞。
他曾隨轟炸機隊深入德國上空參與過14次轟炸任務。D日當天,他先是從天空見證了盟軍對歐洲大陸的反攻,落地之後,再轉搭快速的巡邏艇橫跨波濤洶湧的英吉利海峽,前往還在激戰的諾曼第灘頭進行最直接的現場採訪。這一天他剛滿24歲加1天。隨後他跟隨盟軍尖兵——巴頓將軍的第三軍團橫掃法國、跨過萊茵河、挺進德國,直至納粹投降為止。歐洲戰事結束後,他又奔赴太平洋戰場前線採訪,並且開設《每日電訊報》在日本戰後的第一個辦事處。1946年轉戰耶路撒冷,擔任報社的中東區採訪主任。
1947年移居美國,從此以北美為家。雷恩輾轉於《時代》、《新聞週刊》、《柯利爾》等媒體。「二戰經典三部曲」的出版使他享譽全球。《最長的一日》深獲肯定,也換來雷恩在著名文學雜誌《讀者文摘》的固定任職。
1970年被診斷出患了癌症,但他依然正面應對,正如同他在戰場上採訪一樣,並且把生命剩餘時間都用在完成他的最後著作《奪橋遺恨》。
出版社粉絲頁: 燎原出版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