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馬可先生相伴,一起輕盈過中秋
https://blackmomo.tw/mrmark-mooncake/
中秋節是個我會期待的節日,除了難得在家烤肉外,還有喜歡的月餅們相伴,雖然都是吃吃吃,不過會讓人有身心飽滿的小小幸福(笑)。
-
今年第一盒中秋月餅來自馬可先生,承襲品牌特色的雜糧月餅系列讓我和家人放心品嚐,減糖低油的配方就算貪嘴一下也不會太有罪惡感,口味不會太甜太油,是可以輕盈過中秋的送禮選擇。
-
#雜糧月餅
跳脫傳統中式月餅,模樣和口感像是歐式常溫甜點,最大特色是餅皮以高比例的大麥燕麥雜糧粉製作,並加入冷壓橄欖油和楓樹糖漿,因此外皮沒有傳統月餅的油脂感,是用料紮實且有健康概念的中秋月餅,送珍視的親友很合適。
-
#雜糧蛋黃酥與芋頭酥
外皮同樣有大麥燕麥雜糧粉成份,ㄧ層層有感的香酥但不油膩,除奶油氣息外還有淡淡的穀香,而烏豆沙餡和芋頭餡是舒服程度的香甜,整體甜度不高,鹹蛋黃一抹抹的蛋黃香和淡鹹增加層次。
-
#綜合雜糧酥
馬可先生推出的雜糧酥系列是家人們的最愛,芒果和鳳梨內餡的酸甜滋味好涮嘴,質樸的桂圓口味也讓人一吃愛上,一盒12入才兩天即見盒底。
-
#馬可先生|#馬可先生中秋月餅|#中秋禮盒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超級美食家的王瑞瑤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YOYOSHOW,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早餐煎餅自己做 既健康又療癒,早餐煎餅自己做。 有時候做菜要快,有時候做菜要慢,就像現在,過年在家想寫稿,玩耍太多天以致於腦子打結,格子爬不上去就下廚去,拿出之前在北京買的雜糧粉,以及表妹送來昨天才下出來的新鮮雞蛋,開始做煎餅。 葛格保師傅提示我: 一,麵粉和雜糧粉的比例最好是1比1。 二,...
雜糧粉 比例 在 雅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處在什麼都想做,卻似乎靈感枯竭的狀態,覺得極度焦心。一點點的恐慌與無所適從,讓我風平浪靜的日子,又掀起了漣漪。順著不安的情緒遊走,一如往常地做著那些單調繁瑣,卻總會帶給我短暫平靜的生活瑣事。微不足道,又在那一剎那療癒了自己。好像稍微在那一瞬間忘卻了不安,儘管過後我仍然會想起。
那些恐懼只是為了,或強迫,讓我沈浸在那片刻的安寧。我看著鍋中急促冒泡的焦糖,如是想。
或許,停滯是為了沉澱更深沉的美好。
取出上次病懨懨的酸種寶寶,不肯放棄地再度餵養,似乎依舊氣虛,沒有活力。傷心之餘,仍是想再試試看,將原本預計加入的液種寶寶的焙果,改成酸種,並提高比例為50%,有點冒險,卻也是抱著死馬當活馬醫,壯士斷腕的心情去挑戰。因為酸種寶寶變得洩氣而較為流狀,加上雜糧粉較不吸水,因此更縮減了水份。整型起來略微黏手,倒不至於躡手躡腳而難以操作。最後還興起捏了三顆愛心,可惜只有一顆心成功。沒關係,我的真心也只有一顆。
好久沒看到圓滾滾的焙果在爐中鼓起,傻媽媽我興奮雀躍仍藏不住。添加比例算高的酸種寶寶,讓麵體濕潤,但不鬆軟坍塌,將水份鎖住,保濕的感覺。外皮仍充滿嚼勁,需要一點力量拉扯,內裡Q彈,充滿麥香,且能不時咬到一粒粒雜糧麥粒,與一股不知是不是自己錯覺的酸氣。
莫名,身體又勇健了起來。
#迷你雜糧焙果
#法國巴黎大磨坊T65
#荷蘭雜糧粉
#日本皇后
#酸種寶寶
#無油低糖低鹽
#沒有在賣噢
#雅軒的焙果
#麵包日常
#我的小日子
話說,的確身體勇健了一些。今天早晨,終於能夠同時勾起嘴角,看到自己消失已久左邊的酒窩,可以自然地微笑如昔,真是久違了!
復健人生,真的好累,好漫長啊。
#靈感快來
#大魔王偶爾再來
雜糧粉 比例 在 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早餐煎餅自己做
既健康又療癒,早餐煎餅自己做。
有時候做菜要快,有時候做菜要慢,就像現在,過年在家想寫稿,玩耍太多天以致於腦子打結,格子爬不上去就下廚去,拿出之前在北京買的雜糧粉,以及表妹送來昨天才下出來的新鮮雞蛋,開始做煎餅。
葛格保師傅提示我:
一,麵粉和雜糧粉的比例最好是1比1。
二,加一點鹽巴。
三,可以全蛋,或是蛋加水,打成麵糊。
四,因為過年有雞高湯,用高湯取代水更好。
五,麵糊打好要放一下,它會自己均勻,顆粒也會消失。
六,最後在麵糊中加一點油打勻,餅煎出來比較酥。
對於麵糊的稠與稀,我與葛格有些爭執,我想做稍厚的煎餅,所以不肯在麵糊中繼續加水,但他一直提醒我,這樣會不好煎。
果然,我煎第一張就後悔沒聽話,麵糊下鍋流動緩慢,要旋轉鍋子,要想辦法攤平,否則不會自然成圓,所以變成歪七扭八的模樣。
加水重新調整,然後一整鍋麵糊輕鬆煎成圓餅,舀起一杓麵糊,淋進加油已熱的不沾鍋裡,一張張煎餅自動變出來,超有成就感。
今天晩餐還沒吃,但明天早上我要吃煎餅配八寶辣醬,還有過年還沒吃完的一堆菜。
#吃美食也要長知識
#中廣線上聽app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
雜糧粉 比例 在 超級美食家的王瑞瑤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YOYOSHOW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早餐煎餅自己做
既健康又療癒,早餐煎餅自己做。
有時候做菜要快,有時候做菜要慢,就像現在,過年在家想寫稿,玩耍太多天以致於腦子打結,格子爬不上去就下廚去,拿出之前在北京買的雜糧粉,以及表妹送來昨天才下出來的新鮮雞蛋,開始做煎餅。
葛格保師傅提示我:
一,麵粉和雜糧粉的比例最好是1比1。
二,加一點鹽巴。
三,可以全蛋,或是蛋加水,打成麵糊。
四,因為過年有雞高湯,用高湯取代水更好。
五,麵糊打好要放一下,它會自己均勻,顆粒也會消失。
六,最後在麵糊中加一點油打勻,餅煎出來比較酥。
對於麵糊的稠與稀,我與葛格有些爭執,我想做稍厚的煎餅,所以不肯在麵糊中繼續加水,但他一直提醒我,這樣會不好煎。
果然,我煎第一張就後悔沒聽話,麵糊下鍋流動緩慢,要旋轉鍋子,要想辦法攤平,否則不會自然成圓,所以變成歪七扭八的模樣。
加水重新調整,然後一整鍋麵糊輕鬆煎成圓餅,舀起一杓麵糊,淋進加油已熱的不沾鍋裡,一張張煎餅自動變出來,超有成就感。
今天晩餐還沒吃,但明天早上我要吃煎餅配八寶辣醬,還有過年還沒吃完的一堆菜。
#吃美食也要長知識
#中廣線上聽app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weK408s5Fc/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