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假設」,鎖定目標不失焦
PDCA系統運轉的越快,就能夠越早抵達設定的目標。實踐假設,並反覆檢視,調整,用開車來形容的話就好比「風險駕駛」藉由精確度極高的假設避免重大事故,同時把油門踩到底。使用這套方法,自然可以盡速抵達目標。
換句話說,若你想讓PDCA系統快速運轉,就非得提升假設的精確度不可。而這個假設的一精確度,全都建立在「因數分解」上。具體來說,就是要逐一列出構成「目標」和「現況」的因素。說到「因數分解」,文組出身的讀者也許會感到排斥,但原則上其概念和「邏輯樹狀圖」大致相同。
假設,你的目標是「成為一個完美的上司」,那麼你該做的並不是立刻尋求「如何成為完美上司」的解決方案,而該先運用因數分解試著分析「什麼樣的上司算完美?」。例如,以我個人一|的解析,「完美上司」大致具備「個人魅力」和「商務魅力」兩大特質。
針對「商務魅力」,還能再細分為「領導能力」,「人脈」,「個人能力」,「應對能力」或「遠見」等元素。於是,你就會找出「要擁有領導能力需要做什麼?」,「想拓展人脈該怎麼辦?」等問題。」
「有關於財富與時間的話題。將會拆解成以下三個條目進一步探討:
1、投資財富與時間
2、浪費財富與時間
3、消費財富與時間
這三項的文字內容看似相近,但三者所包含的意義卻是天差地遠。接下來,我想試著向各位解釋這些條目有哪些具體差異。
首先是條目一,之所以使用「投資」這個詞彙,是因為在這種情況下,自己的時間和財富經「過運用以後,報酬率提升的可能性非常高。
相反地,自己耗費掉的財富或時間很有可能會讓報酬率下降的情況,就屬於第二項的「浪費」。至於「消費」,則是介於投資與浪費之間的中立地帶。
就金錢的角度看來,人們在買了什麼東西之後,經常會根據個人判斷衡量「損益」「得失」。這點對於時間也一樣,例如看完電影之後人們常會以「白費時間」,「浪費」,又或者是一「這段時間真是愉快」,「它改變了我的人生觀」等話語,給予這部電影評價。換句話說,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其實是懂得衡量風險和報酬率的。
然而不可思議的是,一旦在這個習慣當中過度聚焦於「錢」,一定就會有人出現排斥反應。
但如果把焦點放在「時間」上,討論就能順其自然地進行下去。正如同我不斷在提醒各位的一樣,時間和財富對於我們而言,是種雙向持續交換且活躍於人生舞台上的重要資本,因此還是得妥善權衡兩者的平衡才是。
「這樣好像死要錢的人,總覺得很討厭。」「滿腦子都在想錢,真的很無趣。」
我知道很多人會被這種負面情緒束縛,結果始終不願意面對財富的問題。但我認為,這些都不過是漫畫或動畫裡出現的「有錢人」形象,被誇大渲染後植入在世人腦海裡的刻板印象,何況真正死要錢之人的骯髒撈錢手段程度絕對超乎你的想像。這種人由於不會受到身邊的人信賴,縱使再富有也難以長久維持。」
「將個人資產分成以上三類之後,接著就要以投資組合的方式妥善管理。順帶一提,理財規劃人員在替客戶制定理財計畫時常常使用這套方法,它又被稱作「替財富上色的程序」。接下來,我也來說明什麼是「時間投資組合」吧。
時間投資組合,會依照睡眠,工作,自我啟發等時間區塊,反省自己一天或一週以來的時間規劃。
有趣的是,藉由改變時間投資組合的構造,就能夠增加/減少資產,或是提升/降低個人在一各方面的表現。
比方說,把睡眠時間歸零增加工作時間,這麼一來收入很有可能在短期內增加。然而,熬夜導致隔天專注力顯著下降的結果,可以想見工作效率將大幅下滑,從中長期來看甚至會造成健康狀況的惡化,產生負面影響。
睡眠,堪稱是財富投資組合當中的「流動性資金」或「保障資金」,一旦把這類資金歸零,全數挪用為獲利資金進行投資,雖然也許可以在段時間內獲得極高的報酬率。然而,就如同金融「市場不振之際,投資人就得背負極高風險一般,一旦過度壓縮睡眠時間,身體狀況就會變得很不健全,稍有不慎就可能賠掉健康。」
「運用複利的優點在於「時間越久效益越高」,許多懂賺錢的人從年輕時就開始腳踏實地存錢,並自人生早期就積極運用複利的效果。因為他們十分清楚運用複利的優勢。當一筆龐大資金一到手,你該做的不是把它花掉,而是投入複利運用,這才是替自己的未來增加儲蓄的捷徑。
這套運用複利的概念也可以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複利運用的基礎概念是「資本越多,利益越大」,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要說是「運用時間越長,複利的成效越高」也沒錯。就這個層面而言,財富與時間密不可分,兩者應該放在一起思考。
畢竟盡早積極投資工作中用得到的知識,技術,信用(品牌)等,將直接影響工作或財富人力資本,它必定能替自己帶來壓倒性的優勢。若「以複利來思考人生」,便知道即使是二十多歲一剛開始賺錢也不該停下腳步,持續投入大量時間,累積人力資本,接著再運用累積起來的人力資「本創造更多人力資本-這就是運用複利的模範。」
「一般人總覺得「有錢人都是鐵公雞」。以我用私人銀行經理人,創業者身分和許多有錢人來往的經驗而言,我重新體會到這類評價與大眾媒體營造的刻板印象非常類似。
現實中的有錢人,其實多具有強烈的互利互惠精神。這群人不但懂得照顧別人,也非常熱愛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越是有錢的人,具備的奉獻精神就越多,這就是我對富裕階層最深刻且直接的印象。
正因為這群人平時都以互利互惠的態度對待身邊所有人,內心抱持「此恩必報」想法者當然也與日俱增,因此碰上能夠把自己從商業危機中解救出來的好人,或是得到可遇不可求的投資機一會等「好事」自然會降臨。
對有錢人而言,這一切也許可以用「不過是運氣好罷了」就輕易交代過去,但以我個人的觀察,大部分的有錢人都是「能夠招來好運的人」。換句話說,他們施予別人的恩情,最終全都會回到自己的身上。
若忠於實踐損益表與資產負債表的概念,目光難免會離不開帳面上的數字,但我總認為真要實現自己設定的目標,心理層面的因素也會成為重要的原動力來源。
我個人也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一直以來,我總是非常珍惜和各界人士建立起來的人際關係。我與過去遇見的所有人,長年以來幾乎都維持著良好的互動。例如前些日子,高中時期在補一智班認識的朋友才剛來找我商量專業執照的問題;小時候住在同社區的好友,如今也跟我建立起探討商務的夥伴關係。這種話由自己來說可能有點奇怪,不過正是多虧有這麼多人的照顧,才能成就現在的我。
這點在商務方面也一樣,創業第二年,由於公司正式上了軌道,那段期間我們真的非常需要資金周轉。那時恰好出現幾位願意給我們遠高於當時公司實質能力評價的天使投資人,挹注合計1億日圓(約二千八百萬台幣)的投資金額。
當時公司每個月能否達到百萬業績都很難說,然而那五位投資人連財務報表都沒看,只對我一說了一句:「既然是富田,應該不會有問題吧。」就答應調集資金交由公司運用。」
「打造「個人品牌」,能變現又有好感度
「只要把工作交給這個人,保證可以帶來豐碩的成果。」若他人以這樣的眼光看你,這就是你信用的基礎。
包括公司支付薪水這件事,大致上也可以視為公司對於該員工能力的信任。向銀行借貸的時候也一樣。正如同信用貸款一詞所示,金融機構會判斷「此人賺錢的能力大概有多少」,進而出借貸款給請者。
換句話說,在強化能力的同時累積個人信用,不僅能保障工作,還可以向銀行周轉資金。這種正向循環就有助於替自己建構賺錢的能力。
與人交流的過程當中逐步建立起來的信用,實際上是可以兌換成現金的。也許有些人會對「把情感方面的交流換算成金錢」感到反感,但若換個說法把信用視為「個人品牌」,你應該就」比較能接受了吧。
如果「我們公司是東大畢業生佔總員工數兩成,擁有許多優秀人才的企業」這點,是企業品牌形象的一部分,那就表示型塑企業品牌的每一名東大畢業生,也同樣具備獨自的品牌。而品牌的價值,取決於每個人一路奮鬥過來的軌跡,也就是各自的背景。就以上的例子而言,「東大畢「業」正是構成個人品牌的背景之一。
正是你至今一路奮鬥過來遇見的人們,給予自己的評價逐漸累積而形成了「信用」(品牌)。大學同班同學或從前在職場上共事的所有人,他們如何評價你,如何向別人介紹你,在一切都可透過社群網站視覺化的當今社會之中,其重要性已不可同日而語。雖說沒有必要過度刻意「接近或顧慮到其他人,但和周圍建立良好關係,提升他人對自己的信任仍顯得相當重要。即便是一從這樣的層面來看,人的信用依然取決於過往的經歷。」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7183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6萬的網紅升旗易得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9.1時事!】升旗易得道 2020年9月1日 主持: Tony Jaa 1.5 (超時空干擾廣播) 9.1【現行籠裡雞】黑警又一次篤爆鄧炳強大話,831推倒孕婦拉細路喪失人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年7月1日, ...
「雞不可失中文那段」的推薦目錄:
- 關於雞不可失中文那段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雞不可失中文那段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雞不可失中文那段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雞不可失中文那段 在 升旗易得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雞不可失中文那段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雞不可失中文那段 在 Re: [普雷] 雞不可失bug - 看板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雞不可失中文那段 在 多多整理出《#雞不可失》7個不可不知的關鍵細節彩蛋、電影 ... 的評價
- 關於雞不可失中文那段 在 [雷] [好雷] 雞不可失哈哈哈哈哈- movie - PTT娛樂區 的評價
- 關於雞不可失中文那段 在 [請益] 請教雞不可失一個問題- 看板movie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雞不可失中文那段 在 有雷推薦《雞不可失》絕對笑到肚子痛的爆米花喜劇! - 電影板 的評價
- 關於雞不可失中文那段 在 雞不可失大陸翻譯<> 親家jia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雞不可失中文那段 在 熱愛周星馳電影《雞不可失》導演拍出荒唐味- 娛樂- 中時 的評價
- 關於雞不可失中文那段 在 雞不可失電影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雞不可失中文那段 在 雞不可失電影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雞不可失中文那段 在 電影《雞不可失》中的「水原牛肋排炸雞」在八色烤肉吃得到 的評價
- 關於雞不可失中文那段 在 02.22 雞不可失Extreme Job - 男公關條件 的評價
- 關於雞不可失中文那段 在 2020年韓國最強組合!朴敘俊、IU確定主演《雞不可失》導演全 的評價
- 關於雞不可失中文那段 在 [片單] 從頭笑到尾的電影- movie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雞不可失中文那段 在 [討論] 外國人裝逼講中文真是很讓人聽不懂- movie - My PTT 的評價
雞不可失中文那段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立陶宛,這個瘋狂的小國!(稱讚意味)】
標題絕對是正能量,來源是中國網友和官媒們現在一片狂罵立陶宛(https://reurl.cc/7rzNlb )。我們原本下的標題是:「從中國召回大使看立陶宛的價值外交。」在中國強大的壓力下要公然忤逆,的確很瘋狂而且很勇敢,不是嗎?且看我們分析立陶宛這樣的勇氣是怎麼來的。
今年六月份,立陶宛宣布捐疫苗給台灣,七月份,台灣與立陶宛雙方宣布將互設代表處,而且台灣要在立陶宛設立的代表處名稱為:「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The 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Lithuania)。立陶宛外交部在新聞稿當中甚至以「國家」稱呼台灣(https://reurl.cc/og4Xaq )。當時我們就提到,中國一定會有動作反制,不然面子實在掛不住。
現在新聞來了。八月十日,中國外交部發布聲明表示,決定召回中國駐立陶宛大使,並要求立陶宛政府召回駐中國大使。
「近一段时间,立陶宛政府不顾中方反复交涉,晓以利害,宣布允许以“台湾”名义设立“代表处”。此举公然违背中立两国建交公报精神,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坚决反对。」「我们敦促立方立即纠正错误决定,采取切实措施,消除恶劣影响,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都是很耳熟能詳的台詞)
▍中國召回大使的解讀
本站住海編分析:撤大使的重要性在於大使本身的象徵意義;沒大使不代表兩國沒來往。美國不派駐中大使,美國照樣能派副國務卿訪問溝通。但是有大使的話,有什麼不滿就能隨時叫大使來罵了,畢竟大使本身就代表派駐國。說實在的,台灣在東歐不是只有立陶宛一個代表處;拉脫維亞和波蘭都有。就算真的以台灣為名,撤大使的確有點多了。這種動作除了有戰狼味道,也可能是欺負立陶宛小,想殺雞儆猴。
就撒回大使這個動作來看,以前常見到的案例是,若以色列在巴勒斯坦有什麼大動作的話,埃及和約旦就會召回駐以色列大使。這幾天因為衣索比亞拒絕蘇丹調停提格雷戰事問題,蘇丹也召回駐衣索比亞大使。
從美國的例子來看,就算美中關係緊張,最多也就是撤「領事館」,並沒有正式召回大使。而最近的方式是採用輕微一點的大使退休「延遲不派任」的方式,降低使館最高代表層級。撒回大使之後的下一步,理論上來看,如果關係再緊張一點就是撤使館甚至撤僑,那基本上就準備打仗了。
▍立陶宛的回應
對於中方的要求,立陶宛也發出聲明表示:「對中方此舉感到失望(disappointing)」。立陶宛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帥哥部長)說,「我們已經得知中方傳來的訊息,為此感到遺憾。我們還在考慮接下來會怎麼回應。我們尊重(respect)『一個中國』原則,但我們也有自己的政策要走,與台灣發展雙邊互惠的關係這樣的政策不只是立陶宛有,全球有很多國家都是如此。」
有趣的是,在路透社報導(https://reurl.cc/O0KR0r )當中,藍斯柏吉斯提到說「立陶宛有自己的政策要發展」,但在簡體中文版的報導(從北京發稿),這句話變成「在一個中國原則下,我們決心和歐盟及世界上其他許多國家一樣,發展與台灣的互利關係」。
「一個中國原則」其內涵除了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中國之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表明「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份」。這個原則對台灣來說當然是不能接受。而事實上,世界上直接明白「承認」(recognize)這個原則的國家並不多,而且所有主要大國也都沒有「承認」這個原則,多半只要表明「知道」(acknowledge)或是像立陶宛這樣「尊重」(respect)中國的立場。
🗞 美聯社的報導當中,藍斯柏吉斯的用語是「尊重」。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美聯社的原文報導,他們quote出來的部份比較長:The Lithuanian Foreign Ministry expressed regret over China’s actions, and stressed that while respecting the “one China” principle, it stands ready to develop mutually beneficial ties with Taiwan, just as many othe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do.(https://reurl.cc/zenKAp )
▍美國的回應
立陶宛和中國互撤大使的新聞持續發酵,在十日的國務院記者會上,記者也問發言人對於這兩國目前發展有什麼看法。國務員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表示,美國將與立陶宛這個北約盟友站團結一致,且譴責中國的報復行為。普萊斯告訴記者,每個國家都應該要能在沒有外部威脅的情況下,制定其各自的「一中政策」,因為美國就是這樣。他進一步說:「我們支持我們的歐洲夥伴和我們的盟友和台灣發展互惠的關係,並抵制中國的恫嚇行為。」
除了回應記者問題之外,普萊斯不忘提醒大家,台灣在公衛、先進製造,以及民主治理上佔全球領導者地位,這些都是國際社會,包括美國,和台灣往來能夠受惠的一小部分領域。
最後記者提問,如果其他國家考慮在其國內設台灣大使館,美方是否支持?普萊斯說:「我們支持交往」。
▍立陶宛的價值選擇
我們先前提過,立陶宛面對一個外來強權侵略的經驗相當豐富。歷史上,立陶宛獨立了兩次,第一次是在1918年,只是當時獨立後立陶宛仍不斷受到蘇聯的騷擾,例如蘇聯一直試圖分化立陶宛與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的關係。到了二戰期間,立陶宛在納粹德國和蘇聯於1939年劃分各自的勢力範圍時被歸屬納粹德國,但又在後來的美蘇互不侵犯條約中改分給蘇聯。立陶宛的第二次獨立是在1990年,當時蘇聯的戈巴契夫一度出兵想要鎮壓這場運動並以經濟封鎖作為威脅,但過程中因為受到國內龐大的壓力而使立陶宛最終順利脫離蘇聯獨立。(外交部帥哥部長的祖父Vytautas Landsbergis即為宣布獨立時的國會議長,後來出任首任的國家主席)
立陶宛第二次獨立也是另一個挑戰的開始。可能是不堪長期受到蘇聯的影響,立陶宛在獨立之後想加入歐盟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等西方陣營的聲音就從來沒有斷過,這也成為他們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標。2004年立陶宛順利加入歐盟和北約,但也迎來與俄羅斯的衝突和誤解。令他們憂心的是,當時立陶宛是歐盟國家對俄羅斯經濟和能源依賴最深的國家,此外即便立陶宛不與俄羅斯直接接壤,但俄羅斯在立陶宛的西南部有塊「外飛地」(exclave,一國領土部分位於他國國境內而與主要領土不相連)叫作加里格寧勒(Kaliningrad,這裡住著許多俄羅斯人也曾經高度軍事化),立陶宛似乎注定離不開俄羅斯的影響範圍。
即便在經濟和地緣上對俄羅斯十分脆弱,但立陶宛的態度是十分明確的。2006年的民調顯示,有超過一半的立陶宛民眾認為俄羅斯對立陶宛不友善,而有超過六成的人對西歐國家抱持正面態度,這也使得親俄政黨在立陶宛幾乎沒有生存空間。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爆發後,立陶宛向西方世界證明他們長期對俄羅斯侵略的擔憂是對的,此後立陶宛增加國防預算,在短短幾年便在2018年達到北約規定的2%門檻。而在能源問題上,由於立陶宛很早就開始解決對俄羅斯天然氣的重度依賴與歐盟等西方國家合作,也大大增加了能源進口的多元性。
由此可見,立陶宛外交部長會特別強調「熱愛自由的人們要一起守護」,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在歷史上立陶宛始被迫面對有領土野心的俄羅斯(和前蘇聯)的威脅。2020年六月,由兩位重量級的反對黨國會議員所寫的,題為「Lithuania- it’s time for choosing」的文章指出(https://reurl.cc/2rRVMa ),中國對政治異議份子及少數民族新疆人的迫害、對中國社會的監控、對香港施加的國安法、對台灣的軍事行動等,顯示中國正重蹈極權的覆轍。最後也提到立陶宛必須選擇可以讓國家安全跟繁榮的國際規範,包括二戰後所建立的不使用武力、民族自決等規則。「中國,就像是俄羅斯的前身,正在挑戰基於國際法的和平秩序」,作者寫道。值得一提的是,這篇文章一共提到台灣八次,並建議立陶宛應該全面與台灣建立關係並且在國際社群上支持台灣、承認她是一個事實上(de facto)的民主國家。
這篇文章當時在立陶宛國內受到熱烈討論,在經過十月份大選之後,兩位共同作者後來在年底時就任正副外交部長,一位即是藍斯柏吉斯,另位作者是時任國會議員、後來就任外交部副部長的Mantas Adomėnas。2020年末,立陶宛公布他們將追求「以價值為主」(value-based)的外交政策,似乎已預示了立陶宛接下來要走的道路。
台灣與立陶宛的狀況有些類似,在外部有一個強國威脅,對於這個強國在政治和經濟上又無法完全脫離他的影響,也同樣被迫在西方民主自由與鄰國的威權國家間做選擇。只是在國內,立陶宛人似乎比台灣人更早接受相對較弱小的國家得選邊站的事實,而提早做了更多的準備。或許是因為類似的國家情結,支持台灣對立陶宛來說既合理也符合他們的外交路線。雖然立陶宛外交部的聲明中重申,在「尊重」一個中國原則的狀況下,他們「決意」如同其他國家與台灣建立互惠的雙邊關係,但中國的「一個中國原則」是否等同於立陶宛所認知的一個中國原則(例如,台灣屬於中國的一部分)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就立陶宛將比照她在其他國家大使館的配置在台灣設立代表處,以及在多次場合將台灣稱為國家這點來看,立陶宛與中國的一個中國原則不太可能是相同的,比較像是「一中政策」。再者,歐盟其實如同美國有自己的「一個中國政策」,而不是全盤接受中國的一個中國原則。歐盟對外事務部發言人馬斯拉里(Nabila Massrali)表示,根據這個政策在台灣設立代表處(而非大使館)這點是完全沒有問題的。當然除了價值選擇,立陶宛在經濟上與中國相對疏遠(中國僅是立陶宛第22大出口市場)也會是她決定與台灣深化關係的原因之一。
最近,立陶宛和中國在白俄羅斯的議題上面針鋒相對,更加深了民主與獨裁對峙的價值分歧(文已太長,先簡略帶過)。今年五月,立陶宛宣布退出中國倡議推動的「17+1合作機制」,原因除了白俄羅斯的爭議之外,還有在互動過程中發現中國並未兌現投資和出口的承諾,再加上先前的香港反送中事件和COVID-19疫情爆發,而讓立陶宛對中國產生戒心。立陶宛現在的態度很清楚:17+1會造成歐洲分裂。
正如中國在經濟上只要遇到有其他國家或公司對台灣「正名」便必定採取經濟脅迫手段,無論效果是否有限,中國針對立陶宛在台灣設立代表處所做的外交動作的「止血」意味可能遠過於「懲罰」,也就是中國不得不殺雞儆猴,以防更多國家採取立陶宛模式與台灣建立實質的外交關係。畢竟在歐中關係的惡化下,不是只有立陶宛一個歐洲國家會對台灣採取相似的政策(日前捷克宣布捐疫苗給台灣,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在未來,我們或許可以期待與更多國家發展實質的政治或經濟雙邊關係(當然,能夠用「台灣」為名是最好的)。
✨ 觀測站傳送門:https://linktr.ee/us.taiwan.watch。
✨ 小額支持觀測站:http://pros.si/ufjkk。
雞不可失中文那段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雨割特典,實施中。」
每當日本下起雨時,經常都會看見店家門前,張貼起這樣的標示。
家霖第一次遇見「雨割特典」這四個日文漢字,是在銀座後巷一間極不起眼的拉麵店外。
歪扭而霸氣的毛筆字跡,龍飛鳳舞似地盤據在一張白紙上,大剌剌地貼在店門前。因為這張紙,家霖才發現原來這裡有一間連招牌也沒有的拉麵店。
他拿打工度假簽證來到東京快要半年,只剩下最後一個月就要回台灣了,每天出沒在這一帶,卻從來沒注意過這條巷子裡,有這麼一間低調的店。
這天傍晚,在綿綿細雨中撐著傘的家霖,佇立於店門前,專心地看著那幾個毛筆字,最後,不經意地用中文緩緩地念出聲來。
「雨割特典。」
用日文該怎麼念呢?他知道「特典」是贈品的意思,但是,雨,為什麼要割棄禮物?
他準備拿出手機查詢,但就在他偏過身子的剎那,差點沒被嚇到魂飛魄散。
無聲無息的,他身後居然站了一個人。
對方的傘擋住了臉,是男是女,他看不出來。
入夜後的銀座通常燈火通明,偏偏就屬這條巷子特別漆黑,加上今天下雨的緣故,昏黃的路燈顯得更加迷濛詭譎。
家霖忽然感到一陣毛毛的。日本鬼故事看太多,他胡思亂想,萬一眼前的人把傘拿開,是個沒有五官的鬼,他該怎麼辦?
「雨、割、特、典。」
傘下傳來男生的聲音,緩慢地重複說了一次家霖剛剛說的話。
生澀的中文發音,一聽就知道是個正在學中文的日本人。
對方把傘移開後,家霖知道自己真是多慮了。
那是個臉龐清秀的男生。
家霖對他感到似曾相識,但是又想,可能只是因為在他眼中,長得好看的男生大多都是這個模樣,所以才感覺面熟。
「雨、割、特、典。是這樣念,對嗎?」
那男生又念了一次。竭盡所能把每一個中文字,乾淨俐落地送出唇邊,努力串連出這一句話來。
「你是說,雨割特典?是這樣念,沒有錯。」
家霖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說話的速度。
「你覺得會打幾折呢?」
「什麼?」
「ame-wari-toku-ten,雨割特典呀,它只是這麼寫,卻沒有說會有多少的優惠折價。」
「喔,對耶,什麼也沒寫。」家霖聳聳肩。
這時候家霖才知道,原來「雨割特典」的念法和意思是什麼。他想起來「割」字是日文裡的「割引」,有降價的意思,而「雨割特典」原來指的是遇到下雨天時,店家就會有降價的優惠。
「你學過中文?你的中文說得很好。」
家霖稱讚眼前的男生,對他充滿好奇。
「一點點,說得不好,快忘光了。大學時,我在台北當過交換學生,住了快一年。」
這次他一口氣說得很長。雖然咬字和腔調有待加強,但完全能夠理解。
「一年而已?就可以說到這樣的程度,很厲害好嗎!我來東京半年了,日文還是很破。」
「不會。你的日文很流利。」
家霖愣了一會兒,滿臉詫異地問:
「你聽過我說日文?怎麼會?」
家霖語畢,飢腸轆轆的肚子忽地傳來一陣聲音,滿臉尷尬。
對方顯然也聽見了,忍不住失笑。
「我們要不要進去吃拉麵?」男生問。
家霖摸了摸仍然叫不停的肚子,點頭答應。
這一天,是青木猶豫了好幾個星期後,終於鼓起勇氣,決定上前對家霖開口說話的第一天。
那同時也是日本氣象廳宣布,今年夏天,東京正式「入梅」的第一天。
◎
邊吃邊聊,家霖才知道這個叫做青木的男孩,原來跟他在同一個地方上班。
那是一棟在銀座的生活雜貨專賣店。家霖在三樓收銀台結帳,並同時幫忙外國旅客退稅,而青木則在五樓收銀台。
「有兩、三次,因為退稅櫃台排隊的人太多了,主管要我下來協助幫忙,有看到你。」青木說。
家霖陷入思索,一會兒,突然眼睛一亮,說:
「啊!我想起來了!你都坐在後面幫忙包裝對吧?我有印象。因為我常常站得腳好痠,回頭看見你,心想為什麼你可以一直坐著就好。哈哈哈!所以,你應該是主管吧?當上主管就可以比較輕鬆了。」
青木回答:「不是喔,我不是。」
「那就是命好了,可以一直坐著工作。」
青木突然沉默下來,淡淡地微笑著,不再開口。
他的反應,讓家霖感覺彷彿自己說錯話似的,把場面給搞冷了。他試圖轉移話題,開口打破沉默。
「你本來就知道我是台灣人?」
「聽其他同事提過。因為我喜歡台灣,知道店裡有台灣工讀生時就會特別留意。所以,我聽過你在結帳時遇到日本客人說日文,講得很流利。」
「結帳時說的日文都是制式的句子。背起來,每天重複講,才有很會講的假象。偷偷告訴你,我其實很怕聽到我自己講日文。」
「為什麼?」
「怪腔怪調的,自己都聽不下去。」
「我的中文也怪腔怪調的吧?」
家霖搔搔頭,急於解釋,趕緊補充說道:
「聽別人說外語沒問題。我的意思純粹是我聽自己講日文時,因為不標準,聽起來難受。」
「那不是怪腔怪調,是特色。當我聽外國人說日文時都覺得很可愛。既然外國人在日本,就應該保持外國人該有的特色。要是日文說得跟日本人一樣,那就是日本人啦!無聊了,沒特色。」
家霖第一次聽到有日本人這麼對他說。他身邊認識許多住在日本的台灣人,總希望自己言行舉止不會被一眼看穿是個外國人。彷彿那樣就代表被當地人認可了,能夠降低被另眼看待的差別。
家霖的日文完全是自學的。因為這樣,總覺得自己不夠好,不敢開口講。他抱著日文可以進步的期望,申請打工度假來到東京。可是,真正來了以後,才知道公司之所以會雇用外國人,大多是希望他們去服務海外來的遊客。
半年來,他每天講得最多的還是中文。同一層工作的同事有一半是華人,雖然也有日本人,但他對自己的日文沒自信,很少與人攀談。
家霖自以為是缺點的,其實卻是青木最初注意到他的優點。
青木第一次注意到家霖,是在收銀台聽到他說日文。那一刻,他好奇地放下手上的工作,抬頭看見了家霖的臉。
家霖說日文時的感覺,竟讓青木聯想到炎夏時節,台灣盛產的芒果,腔調中恍若散發著一股濃郁的香甜。
◎
「又下雨了。我們的『雨割特典美食巡禮』今天也將如期展開嗎?」
「當然!今天就是第四間了吧!」
那天以後,只要遇到下雨,青木就會提出這樣的邀約,而家霖也總像個孩子搜集玩具似的,興高采烈地答應。
他們兩個人開始迷上找尋大街小巷裡,每逢下雨,就會有「雨割特典」的餐廳,發掘出更多從前未曾留意的美味。
家霖原本以為東京的梅雨季會像台北,雨下個不停,但後來才知道,東京即使梅雨季,也不一定天天下雨。
東京的梅雨季平均在六月上旬「入梅」,七月中旬左右「出梅」。今年差不多等到出梅之際,也就是家霖要離開日本的時候。
這一晚下班後,他們準備去東銀座的一間西班牙餐廳。兩個人走到一半,查看手機確認地址的家霖,忽然發現距離店家的Last Order只剩五分鐘。
「現在衝過去應該還來得及!」
家霖說完便開始跑起來,但眼角餘光卻發現青木沒跟上。他回頭,看見青木只是加快了腳步,卻沒有奔跑。
「我們跑一下吧!」家霖說。
青木面露難色。
「衝刺一下就可以趕上了!」
「對不起。」青木竟道歉。
「怎麼了?」
「我,沒辦法,這麼跑。」
青木把右腳的褲管拉起來,從膝關節以下,露出的是一隻義肢。
家霖怔忡著,久久無法言語。對於先前沒大腦的發言,感到愧疚。
反倒是青木先開口了,眼神是充滿理解的光,在夜中炯炯發亮。
「最近換了新的義肢,還在適應中。站久了,大腿會痠,跑步就更辛苦一點了。但是,過段時間就沒問題了。嘿,我是不是嚇到你?」
家霖猛搖頭,充滿歉意地說:
「不好意思,居然完全沒看出來。好粗心。」
「可別同情我,這是我跟人不同的特色,我很驕傲的。別忘了,我說過的,要是跟大家都一樣的話,那就無聊了。」
「你才不會無聊呢!你很有特色。」家霖誠心誠意地說。
「是特別好色。」
「哇!你哪裡學來這些話的!」
「學校沒教的事,我懂很多。」
他們兩個對視,捧腹大笑。
如果我們和別人不同,那麼絕不是怪里怪氣,而是值得自豪的特色;一種使我們不無聊,與眾不同的特色。
家霖咀嚼著青木的話,得出這樣的結論。
◎
一晃眼,今年關東的梅雨季正式結束了。
猛暑氣候到來,逼近著家霖要離開日本的時程。
那天之後,雨很少下。偶爾下午來場陣雷陣雨,多是急促的,未到傍晚就停歇。晚餐時店家的「雨割特典」沒有實施,美食巡禮也沒再繼續。
家霖離開日本的前一天,青木恰好排休,約了吃飯替他餞行。原本是極好的晴日,怎料吃完飯,走往車站的途中竟倏地變天,下起滂沱大雨。
兩個人都沒帶傘,附近也沒有便利商店,兩個人瞬間變成落湯雞。
「雨愈來愈大!地鐵站快到了,我們跑一下吧!」家霖說。
青木愣著,以為家霖忘了他的狀況,但家霖旋即開口:
「交給我,用我的方式跑。」
青木還未會過意,家霖就轉過身背對著青木蹲下來。他猛地將青木給攬到腰際,要青木跨坐上來。
「不會吧?」青木瞪大眼睛。
「沒問題啦,讓你見識一下台灣人有多粗勇。」
家霖揹起青木,開始在大雨紛飛的夜裡奔跑。他氣喘吁吁,但不覺得辛苦,因為每一次,都是愉悅的換氣。
「好像註定我們見面吃飯,一定得有雨。」
青木的胸膛貼著家霖的背脊,雙手繞過他的雙肩,輕聲地說。
家霖鼓起勇氣,提出意在言外的邀請:
「那你快來台北玩吧!因為平均一年,台北比東京多了三倍的雨。」
「看來非去不可了。」青木笑著答應。
嘩啦啦的雨聲替代了言語,在天地間敲擊出彼此激動的心意。
家霖從來都對多雨的城市沒有好感,可是,在這一個雨季結束卻下著大雨的東京夜裡,他開始期待明天以後,台北的雨。
/
#雨割特典 收錄於張維中小說《代替說再見》
只要活著,就很容易遇見一樁新的可能,可是,對於逝去的過往,我們卻不容易好好說再見。那也許是青春過往中遇見的某個人,某件事;一段關係,一種情緒;甚至是一個不喜歡的自己。我們不願去正視,敷衍帶過,於是堆積成始終沒被解決的習題。
/
●代替說再見
紙本書 http://bit.ly/30Z667k
電子書 http://bit.ly/33LSsXr
#居家防疫閱讀清單
#代替說再見
雞不可失中文那段 在 升旗易得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9.1時事!】升旗易得道 2020年9月1日
主持: Tony Jaa 1.5 (超時空干擾廣播)
9.1【現行籠裡雞】黑警又一次篤爆鄧炳強大話,831推倒孕婦拉細路喪失人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年7月1日, 升旗易得道就港區國安法公告 - 】:
因應港區國安法, 本台嚴正作出如下聲明:
1.本台節目於港區國安法生效日起作出全面重組和整合。
2.本台於2020年7月1 日前所作的所有節目均為節目主持或嘉賓之個人意見, 與本台立場無關。
3.本台所有節目之內容均並非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境內或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境內製作。
4.本台所有時事節目內容均為引述消息來源、新聞媒體報導 (包括海外媒體, 香港媒體等) 之內容而作出, 與發言者之政治立場或、主張或意見無關。 本台節目內容包含戲仿、滑稽、政治戲仿、諷刺等內容, 與真實之人物並無任何實質關係。
5. 任何接收本台節目內容、收聽的接收者請注意: 本台所有節目內容謹為對新聞時事之評論, 不論在任何時刻均無意構成任何 “煽動、協助、教唆” 行為。 本台節目內容包含戲仿、滑稽、政治戲仿、諷刺等內容, 與真實之人物並無任何實質關係。
6. 最後, 本台據悉港區國安法內容可能帶來極嚴重法律後果, 本台奉勸所有接收本台節目內容、收聽人士小心其條文內容, 切勿以身試法。
-----------------------------------------------------------------------------------------------------------
現時, 香港形勢危急, 我們希望各位團結一致, 運用智慧應對。
希望所有支持者能在各方面支援本台繼續擴播。
-----------------------------------------------------------------------------------------------------------
本台一直致力提供日報式的時事節目予大家。 Youtube 局部恢復了廣告, 但是無理打壓依舊。 廣告收益難以維持本台營運及支援工作。故此, 我們仍然希望聽眾能月費支持本台擴播!
我們經營困難, 因此本台必須改變舊有方式以繼續維持營運。 經商議後, 我們將向聽眾及支持者收取自願性的“每月贊助”。 初步將每月收取贊助港幣200元 (考慮到我們節目集數比同類型網台節目多更多)。 我們致力於降低營運成本,不希望謀取任何暴利, 以達到聽眾及支持者以合理公平的成本即可聽取時事節目。 我們不希望阻止一般大眾繼續收聽節目。 因此, “每月贊助”, 是完全自願性的。我們會在一段時間後檢討計畫內容, 希望各位有能力的, 能盡力支持!
“每月贊助”支付方法:
(1)Paypal: tuesdayroad2019@gmail.com
(2)https://www.patreon.com/tuesdayroaddaily
升旗易得道
節目月費贊助截數日是每月5號,大家敬請留意
【新】支持我們6步曲!!
1. 節目月費贊助
2.收看廣告,
3.訂閱節目Youtube頻道,
4.俾like,
5. facebook share
6.建設性留言,痛擊五毛
7.21, 8.31, 7.1。 我們, 退無可退。
齊上齊落! 團結一致, 不分割, 不譴責!
我們與前線抗爭者站在一起!
我們認為, 現在是世界歷史的重要關口, 能和近代歷史中的重大變化相比較。 2019年及2020年的事件均顯示出香港人對於民主、自由價值觀的追求, 並同時令這股浪潮捲進全世界, 不可逆轉。
保留實力, 等待黎明!
----------------------------------------------------------
皇牌時事經濟節目!
逢有突發新聞, 立即和大家分析局勢! 關心香港! : 嬉笑怒罵, 分析時事, 經濟, 政治, 歷史和心得!
www.tuesdayroad.com
請即訂閱我們升旗易得道youtube頻道:-
https://m.youtube.com/channel/UCC3Ani
===========================================================
雞不可失中文那段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歡迎收看范琪斐的寰宇漫遊,今天的琪斐大放送我們要來談談,投川普就是抗中?挺拜登就是舔共嗎?
大家好,我是范琪斐。上個禮拜我在臉書上整理了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在黨代表大會上的演說重點,結果一堆川粉跑來罵我說我偏心帶風向,台灣價值沒儲值,這讓我百思不得其解啊,身為一個國際新聞從業人員,整理美國總統候選人的演說不是很正常嗎?但現在好像我只要一提到「拜」…「登」都還來不及講出口,就有人來丟雞蛋。最近美國總統大選儼然成為「抗中論述大賽」,兩黨搶著說「選我選我,我對中國最派!」(須註解最「壞」),而在台灣也有不少人陷入了一種「投川普就是抗中、挺拜登就是舔共」、「川普護台、拜登賣台」這樣的迷思,但這是真的嗎?我們今天就以實際的政策面角度,帶大家看看美國兩黨的對中政策大PK。
美國總統川普聲稱,從來沒有一個美國總統像他對中國一樣那麼「派」。那我們就來看看他到底做了哪些抗中舉動。
(一)貿易戰爭:
川普最大的抗中「政績」,要屬對中貿易戰爭。2018年3月,川普宣稱「中國偷竊美國智慧財產權和商業秘密」,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課徵關稅,規模上看600億美元(1.8兆台幣)。一直到今年1月,美中才終於簽訂《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為貿易戰暫時劃下休止符。但時隔一個月,川普又不滿中國「裝窮」,濫用開發中國家優惠,宣布把中國剔除開發中國家名單。原本近期應該要舉行美中《第二階段貿易協議》談判,現在這個會議已經胎死腹中,川普還說這個協議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二)監控外宣:
今年2月,川普把5家中國官媒列入「外國使團」,要這些中共大外宣機構說清楚講明白,他們在美國租了哪裡的房子,雇用了哪些人;6月再把4家中國官媒列入;到了8月,連教中文的「孔子學院」也被視為「外國使團」。
(三)中國病毒:
在今年COVID-19疫情爆發初期,川普還一度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讚不絕口,說他反應迅速確實又透明,聲稱美中關係從沒這麼好過,但後來隨著疫情升溫,美中關係又瞬間惡化,川普開口閉口都是「中國病毒」,指控北京當局隱匿疫情,要求對病毒源頭展開調查。
(四)封殺中企:
川普指控中國通訊商「華為」是北京當局的間諜,去年5月起就禁止美國企業使用華為,本月又把38間華為子公司列入封殺清單,封堵華為取得海外商用晶片。最近又放話打算把中國短影音平台TikTok和通訊軟體WeChat趕出美國,同時正在考慮是否禁止阿里巴巴(Alibaba)在美國的營運。
這些動作都是過去主張對中「懷柔」的美國領導人,沒有做過的事情。專家認為,過去30多年來,美國期待中國能變成美國所希望的國家,但現在美國已經放棄這個念頭了,美中關係現在進入了一個全新階段。而現在美選進入倒數階段,外界紛紛揣測民調落後的川普,很可能加碼「抗中」,作為逆轉劣勢的「10月驚奇」(October surprise!)。
不過大家也知道我們川貴人翻臉跟翻書一樣。現在是跟中國翻臉,等選完,又馬上翻回來也不是不可能。像我們先前報導過美國白宮前國家安全顧問波頓(John Bolton),寫書爆料川普曾經指向一枝筆的筆尖說「這是台灣」,再指向他的辦公桌說「這是中國」,很多人都相信川普是很有可能這樣一個兩面人,此外他對新疆香港人權狀況的發言也很讓人感冒,所以我們還是來看看被川普貼上「舔共」標籤的拜登,對中政策是不是真的舔得很用力?答案是:不知道。
拜登在黨代會上的演說,強調「愛,希望與團結」,結果就把一些「只希望總統是正常人」的美國選民感動得痛哭流涕,包括我老公蘿蔔頭在內,我在旁邊是完全傻眼哪!沒辦法,共和黨把選戰標準拉太低,一個聞女孩髮香的老頭,好像只要證明他沒有失智,支持者就高潮了。總之呢,拜登在對中政策上大打迷糊仗,整個25分鐘演說裡,提到「中國」兩個字的唯一一句話,是說「要把醫療供應鏈和設備搬回美國,這樣就不用受中國或其他國家擺布。」好啦!算他其中一個政見好了,但怎麼搬,沒有說。有外媒分析,他這麼做是為了避免隨川普起舞,對中國硬起來可能反而替川普加分,公布實際抗中政策也容易被對手挑毛病。
既然打死不提中國,那我們就只能根據他過去的對中態度來分析。「美國國會台灣觀測站共同創辦人」楊光舜不久前就回顧了拜登的兩岸政策,其實過去拜登因為跟中國官員交好,一直主張美國對中「接觸政策」(Engagement)以及對台「戰略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一直到去年5月,拜登都還強調「中國不是美國的競爭對象」。
但一年後爆發了「黑天鵝」事件:COVID-19疫情,「抗中」似乎成了美國全民共識,加上香港國安法事件,以及中共對外越來越強硬的態度,漸漸地,拜登的立場也出現了大逆轉,開始放話批評新疆再教育營,還用「流氓」來稱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曾經威脅要派B-1轟炸機飛越中國所謂的禁航區。在北京政府通過《港版國安法》後,拜登在一份聲明中宣誓說,如果他當選總統,會禁止美國企業支持中共的鎮壓和監視行為,也會更全面落實「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和「維吾爾人權政策法案」。至於拜登的幕僚是怎麼想的呢?和川普把自己搞到沒朋友的做法不同,民主黨高層傾向和其他國家結盟,參與國際組織,對中國要採取「議題式的競爭」,而不是重演冷戰式的全面對抗。也有內部聲音主張,面對中國挑戰時,要採取更強硬的姿態,避免中國利用美國的開放壯大國力。因此我們可以判斷,就算拜登選上了,預料也不太可能一下子,唉呀~又滾進中國的懷抱,更多的可能是維持「微抗中」的路線。這點從民主黨的最新黨綱中,就可以嗅出一絲端倪。
剛結束不久的民主黨代表大會,除了提名正副總統候選人,另一項重要議程就是「通過黨綱」,在最新的92頁黨綱中,民主黨雖然好幾次對中國強硬表態,但是也表示不會採用關稅戰或新冷戰的方式,讓美中兩敗俱傷,其中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過去民主黨黨綱寫的「恪守一中政策和台灣關係法」,被悄悄修改成只剩下「恪守台灣關係法」,「一中」消失了。沒有提到「一中政策」當然不是不小心漏掉忘了說,黨綱是一個黨對於未來走向的宣示,這次拿掉一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三點:1. 這可以被解讀為民主黨對中態度的一大轉變,保留了對中共採取更強硬動作的空間,2. 雖然沒提到,但也不代表全盤否定它,3. 其實黨綱不見得一定會被用在政策上,現在就斷言拜登的對中政策還太早。而且如果他選上了,會不會再改變態度,我們也很難未卜先知。
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前處長司徒文(8/21)就說了,倘若拜登勝選,將會是有史以來最為支持台灣的民主黨政府,但強度可能不會達到大家所希望的程度。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資深研究員葛來儀也說,「如果拜登勝選,執政團隊很可能重申『一中政策』,因為只有『一中政策』才能有更彈性的解釋與運用空間」。我們不能否認的是,過去和中國往來密切的拜登,路線確實就是比川普親中一些,這點沒有人可以反對,而且對台灣的策略也很可能繼續停留在「嗯~我可能不會挺你」的曖昧階段。
但是川普乍看之下抗中挺台的做法,看在「辣台派」的眼中是很爽啊!有個大國幫台灣出氣,我們可以準備可樂爆米花隔岸觀火、搖旗吶喊,但萬一哪天擦槍走火了,第一個倒楣的你覺得是美國人嗎?還是中國人?還是台灣人民呢?
其實不論是川普或拜登,現在不管說的多麼斬釘截鐵,護台法案通過一百個,他到時候不挺就是不挺,你能拿他怎麼辦?所以現在我們討論兩個候選人的對中政策,說到底也只是在求一個安全感而已,但是翻臉跟翻書一樣的川普,真的比拜登更讓你有安全感嗎?我覺得台灣還是要自己加油啦!安全感是要自己給自己的!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美對中政策
#抗中成趨勢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雞不可失中文那段 在 多多整理出《#雞不可失》7個不可不知的關鍵細節彩蛋、電影 ... 的推薦與評價
《雞不可失》7個彩蛋解析|致敬橋段總整理, 中國版的評價?拍片時炸了幾隻雞? 《雞不可失》是2019年上映的韓國電影,上映後就引發極巨大的話題和熱度,不管是票房還是 ... ... <看更多>
雞不可失中文那段 在 [雷] [好雷] 雞不可失哈哈哈哈哈- movie - PTT娛樂區 的推薦與評價
[雷] [好雷] 雞不可失哈哈哈哈哈. 看板 Movie. 作者 snsd9 ... 25 F 推bingna: 韓式中文很煩很好笑XD SNL有出現的那種 02/24 02:03. ... <看更多>
雞不可失中文那段 在 Re: [普雷] 雞不可失bug - 看板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原文上半部恕刪,或許是本片真的不合原po的口味,所以原po對於劇情跟對話並沒有很認
真看,以下只就原po認為的bug回應。
---防雷線---
: 因為情節的安排並不亮眼還有些bug
: 例如:明明都有裝竊聽器,卻不曉得壞人搬走了?
壞人搬走的那天,整個小隊被召回警局,局長要告知他們解散小隊的消息,講到一半一直
被班長的來電打斷,局長不耐煩的叫班長先接電話,而該通電話正是炸雞店對面壞人住處
打來叫外送的,所以班長一行人才會把局長丟著匆忙趕回炸雞店去準備外送(備餐和任務
交付過程略過),外送到了對面時,上了樓才發現外送是房東歐巴桑叫的,一問之下才知
道壞人剛搬走,所以接著才會有對白是「為什麼局長剛好這天把他們召回(導致他們沒有
發現壞人搬走了)」、「難道局長跟他們是一夥的?」。
: 隔壁阿婆因為鄰居走了,馬上搬過來也很不合常理
承上,鄰居歐巴桑並不是搬過去,畫面看起來應該是房東在整理房客留下來的爛攤子。
: 黑道交易不帶槍、老大要等下面的人打得差不多才走
「黑道交易不帶槍」這句話就是個bug,姑且不論韓國民情如何,認為黑道交易就一定要
帶槍這前提就有問題了。
另外小弟認為本片打鬥場面設計以拳腳為主才可以合理帶出主角群各個身懷絕技(特種部
隊、柔道、泰拳、棒球隊以及曾經挨了好幾刀卻還是死不了的喪屍),要是本片黑道還配
一堆槍,主角群還打個雕。
: 武打的畫面我看到有一幕是有個人伸出手給警察摔,這部分有點小扣分
這部分從馬奉八出場後就開始鋪梗了,馬一直很在意自己的長相被批評,到了他單槍匹馬
跑去分店打麻將那段戲時這梗才開始拿出來用,分店裡面有個壞人在打麻將時用中文說馬
醜,再到了下一幕馬被打趴後,同個壞人要離開廢墟前經過馬身邊又再嫌他醜一次,因為
這兩次被嫌醜的關係,於是到了後面大亂鬥時,馬在開打前有一句台詞說「我的目標只有
一個人而已(大意)」,然後其他人打成一團但馬就只追著那個嫌他醜的壞人摔了又摔,
那個壞人問馬為什麼只針對他,馬也有說是因為被他說醜的關係,摔到後來那個壞人又再
被追上時也放棄抵抗了,很無奈的伸出手直接讓馬奉八摔。
: 還有武打的部分很多很久但沒什麼重點
重點就是分別介紹及凸顯主角群各個身懷絕技、身手不凡而已,埋了整片的梗透過崔班長
的解釋一次揭露,不然整部片前面幾乎看不出來原來主角群每個人都這麼厲害。
: 好像就是「喔!這時候應該要打了喔!」
: 然後大家開始打,最後硬要加那個愛情戲很多餘
: 我不是故意要找碴,但看完有點小失望
: 可能我期待太高了
: 或是我沒經歷過港片時代無法get到風格吧
好不好看、好不好笑這都是見仁見智,不予置評,但對於劇情沒認真看然後說是bug似乎
有失公允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82.37.10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52980427.A.CFB.html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