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能帶走的是經歷,並不是精神病!】
你說:「我只想安分做好工作,為何還是被人逼到絕境?」
我說:「職場是你退一步,別人就把你逼到谷底;你安分守己,就認為你不求上進。」
讀者A從事園藝相關工作,因為疫情的關係,廠協被砍班,連帶負責澆水的工讀生也請假好一陣子,後來新進同事則請公傷假。於是大量的工作只能平均分配在幾個人身上,老闆也只能請同仁忍耐諒解,相忍為廠。
所以A只好身兼多職,常常被安排入口處站著幫忙量體溫,然後又急忙要回去做原本的工作、同仁的工作,她不是沒有怨言,只是心想這份工作也待很久,即使人力吃緊,只要這段時間撐過去就好了。
有一天,A突然因為搬移物品時左腳扭傷、手肘三頭肌拉傷,手拇指也因為出太大力而受傷,店長一看到就毫不留情的說:「是誰要你搬的?有人叫你這樣做的嗎?是你自己硬搬出力不當才受傷的吧?那就是你的問題!」
店長把所有問題歸咎在員工身上,A突然覺得萬念俱灰,這些年老實安分工作,然而公司無法保護好員工,自己卻老是賣命,頓時覺得「這工作是我要的嗎?」
遂請離職後,得知那個請公傷假的新進員工常常在背後罵自己,而且還跟主管們互傳截圖,心想:「原來做最多事的人是最該死的。」於是非常憤恨不平,明白在職場上不會巴結主管,不懂社交手腕,即使做的再多,也只是一枚隨時可以丟棄棋子。
我告訴她:「這就是經歷!剛開始需要花一段時間才能走出來,因為太不甘心自己被愚弄跟背棄。但到最後,不得不說,這些人幫自己上了很重要的一堂課。」
職場原本就不是公平正義的地方,必須學會保護自己,才能盡心盡力。職場上所有的努力,回報的是薪資與職等,並不是仇恨與不甘心。離職之後,你能帶走的是經歷,並不是精神病!為一群人傷心跟生氣,一下就可以,太久會變成憂鬱,躁鬱,變成病。
最後A說,教育都把學生教導得太良善,而現實的社會並不是如此,不過是弱肉強食!
我想告訴A說:「從校園進入職場,過程中的跌跌撞撞不是為了在未來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而是把自己變得更好、更坦然、更釋懷。人生從來不缺悲喜交加的意外,缺乏的是面對變故仍然會選擇微笑、善良的自己。」
有人說職場必須學會世故,我想人能調整脾氣,能調整心態,但某些事,還是不能輕易妥協。例如「不要成為像他們一樣的人。」
-
中秋節快樂 🍷
-
生活中,選擇留下合適舒服的人
新書分享會 9/26 彰化 10/2 台中 10/3 台北
博客來:https://reurl.cc/4yEqzV
離職後被叫回去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不出去闖
沒試過.怎麼知道自己行不行?
因為你.
我想寫這一篇鼓勵你!
我沒有忘記我們的約~
工作關係.我會跑市場做市調看品牌通路的服務人員/品牌駐點看怎麼銷售服務.曾經有一位韓系品牌的駐點人員.很自然地跟我分享產品.沒有太多的壓力.我被他引導思考.一一釐清我內心的問題.只差我拿出我信用卡......
我對她讚譽有加.他卻不是我課程受眾群.在教室裡我講了幾個特別的案例.其中一個就是他.我就叫他阿傑. 課程學員馬上舉手說~老師你講的特徵好像是我們店裡的駐店人員!我笑不回答......你幫老師轉達.謝謝那天他的介紹.我給高分~
原來他已經在這個位子10年了!有可能調了幾個店家.
還可以保持滿滿的熱情不會讓我有『匠氣』的銷售方式.....我們偶爾在臉書相遇會聊個幾句!
疫情關係很多課程計畫都延遲了三個月以上~
這次我回到單位輔導.聽到阿傑離職了?
我反問跟我透露的學生.為什麼離職?
老師!他說他已經在這領域10年了!從26歲做到36歲.....再不出去闖.以後過40歲就更難找工作了!阿傑去哪裡?誒~~說不出來!有可能不好意思跟我說~或者真的不知道.因為阿傑沒有說~
昨天在5000個臉書好友中找到他~線上打氣...36歲轉行.換跑道真的需要的是勇氣~可能要面對家人的質疑?穩定比較好!為什麼要換呢?尤其是在這疫情期間.大家都在求穩定有份薪水.阿傑卻離職
這我會想起自己.創業滷味過程中
關掉滷味攤的一句話!
東明.你一人吃全家飽!
趁現在爸媽健康你有機會出去闖!
反正闖不好再回來賣滷味或著回去當攝影師~
對!我不去闖怎麼會知道結局?自己的劇本自己寫!如果猶豫了....可能自己會更害怕改變!又有多少人過了30歲轉業成功的?哪怕是自己不知道做什麼?就這樣一路不知道走到了現在~
我有一位學生.我覺得他比我有勇氣.獨子有一個妹妹.他卻放下台灣的一切.就這樣在幾年前跑去了大陸.上海發跡.開始到處各個城市跑.看他的行程地圖比我還誇張~但我真的很佩服他在年輕時懂的冒險~
我只說~如果可以就努力闖.....不闖怎麼知道自己行不行?這一去就去了五六年.經歷過公司改組.老闆發不出薪水還堅持崗位.疫情關係也能夠生存下去.偶而透過微信聯繫交流.知道他還不錯我也開心~
再回到阿傑的事情. 不知道他心工作是否能適應?
我可以幫你寫推薦信.給自己熟悉的公司. 因為這老闆也是在比你大的年紀.45歲左右.從傳產製筆產業轉型. 我負責短時間要教會他『銷售與服務』相信他一定了解你現在的心境!需要我協助記得跟我說~
衷心希望你更好!加油喔~
離職後被叫回去 在 Ab的異想世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是個我人在上海剛開始自媒體創業的故事。
時間回到2017年初,當時我已經從科技業研發部門主管的職位中離職一段時間,主要的收入沒了之後,只剩下靠搖擺舞教學來勉強打平過活,因為要節省開銷,我和三個小我十歲的朋友們同住,總共四人合租一間公寓,看著我周遭許多科技業的同事們,許多都已經是有房有車的狀態,甚至還可以擔起家庭小孩家計的情形,我知道我的生活將和他們很不同。
雖然我開啟了選擇你的現實的生活,但周遭卻沒有可以讓我真正學習的環境,孤身人在上海,一切都是得靠自己去網路上學習,並且一步步地去摸索這條道路。每天早上起床都得面對這種未知,不知道何時能有可以賣錢的產品,不知道自己該打造什麼樣的產品,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能力打造出第一份產品。
為了平衡這份生活上的壓力,我開始重拾鋼琴,在我小學時父母有栽培我學了約五年的鋼琴,之後就斷了沒繼續彈,在沒有預算請老師的情形下,我在上海租了一台鋼琴在家每天談著自己喜歡的曲子。因為當時看了電影「戰地琴人」覺得非常感動,電影片尾聽到主角彈蕭邦敘事曲,那段劇情令我非常震撼,也就這樣開啟了想把這首曲子征服的慾望。
於是開啟了文藝屬性與商人屬性雙修的日子,每天早上起床先是出門去咖啡廳開始工作打造內容,打造完價值之餘就是回家沈浸在努力征服蕭邦曲子的練習,室友也已經見怪不怪同一首曲子都聽到爛,出門上班時路過就給我一個微笑為我加油,大部分的時候我也無法回話只能微笑回應,馬上又回到眼前的音符專注著把它一個個彈出來。初期當然是七零八落地,到後來可以慢慢連起來變成一段旋律,雖然過程很困難,但這份專注讓我感受到周遭的時間都停止了,我像是進入了「凝」的境界,是個讓我非常享受的情境。
自媒體創業的壓力有多大呢?對有些人說很大,對有些人來說只不過是個小兒科,我只知道當時有段時間,我有種開始把彈鋼琴當作是逃避自媒體事業的手段,一個拿練文藝屬性來當作逃避提升商人屬性的節奏。
然後接下來呢?這個故事是不是有個完美的大結局呢?我是不是因為鋼琴的心靈強化讓我在上海打造自媒體事業得到巨大的成功呢?
可惜現實並不如童話故事般地進行,真實的情形是我的經濟能力更加惡化,已經到了無法讓我再繼續租用這台鋼琴的情形了。於是我把這台鋼琴還了回去,繼續面對商人屬性提升的挑戰。
...
時間回到2021年的基輔,就在昨天我的工作忙完,決定休息了一下安排自己去聽個頂頭露天爵士音樂會,地點是在基輔市中心的一棟百貨叫做「Цум (音譯:自雲)」,這是一個爵士樂團演奏著法蘭克辛納屈的音樂會。演奏開始之前,我忽然收到一封信息,是一位選擇你的現實的學生:
「 AB大你好,我最近終於發佈產品,得到第一筆全靠自媒體的收入了,謝謝你。」
聽到學生成功的訊息,總是會讓我當天的情緒很高昂又熱血,因為我知道前三筆訂單有多麽困難與重要。當你的訂單有一有二又有三之後,你會發現人生開始有所不同了,因為你的自媒體事業已經開始啟動了,最痛苦的第一個難關終於度過。
此時爵士演奏會開始了,我關掉手機,樂團開始演奏,歌曲是許多耳熟能詳的老歌「Fly me to the moon」「All of me」「My way」...等等,這些也都是我喜歡的曲子,而就在我享受歌曲的同時,我忽然回憶起當初我人在上海掙扎著打造事業與彈鋼琴的日子。
回到家之後,我拿出自己的硬碟開始翻一些舊影片檔案,其中一個檔名寫著「挑戰蕭邦敘事曲」,我馬上點開來看,影片裡頭的地點是我當時和室友同住的上海公寓。
說也奇怪,影片中的人明明是自己,眼前的雙手也是我在熟悉不過的,但看著看著我卻有種陌生感,好像是在看著別人彈似的。
我對著影片中著自己加油,看著自己一段段地彈,一個個音符地往前邁進,跌跌撞撞地像是在一個充滿泥巴的隧道中往前爬行,過了一個隧道看到了一點陽光又進入了另外一個隧道,跌了狗吃屎一下又爬起來繼續往前,就是要死命地爬到終點。
終於,我彈出最後一道和弦,心裡感到非常滿足,雖然知道自己內功不足就來挑戰這首曲子,但終究被我彈完了,影片整整十一分鐘,同時間腦袋也跑完了許多這段旅程的故事。
我看了一下時間,已經是凌晨的時刻,此時此刻我的腦袋滿滿的是蕭邦曲子的旋律,就這樣毫不受控地一直播放著,我想待會又要失眠了。
#文藝屬性
#商人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