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日本東京奧運宣揚永續環保概念 利用回收手機家電、回收木料打鑄獎牌(07/13/2021 Tokyo 2020、香港頭條日報)
(記者郭嘉輝報導)延期一年的東京奧運將於本月二十三日揭幕,今屆奧運貫徹環保及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大量採用回收循環再造物料,奧運村廣場由日本各地捐贈木材建成,獎牌、火炬,以至頒獎台,也分別由回收的家電、廢棄鋁材及廢塑膠製成,而選手村及大量比賽場館亦會採用可再生能源發電,務求做到百分百環保潔淨的奧運會。
為達到零碳排放的目標,東京奧運在比賽場館,以至奧運選手村也全面採用可再生能源發電,亦藉着舉辦奧運,增加社會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其中,東奧的焦點設計之一,是積極推動採用氫能,而氫能的排放只是水,被視為潔淨能源。外務省國際報道官室的官員早前向本港媒體介紹,東奧選手村的設施,以及接載選手及遊客往來選手村及東京市內地點的接駁電動巴士,都有採用氫能推動的燃料電池,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63城市捐木材用後歸還
為配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東奧大量環節亦採用循環再造物料。奧運村廣場由來自日本各地六十三個城市所捐贈的木材建造而成,並會在奧運會結束後歸還,盡量做到減少浪費。奧運舉辦期間產生的廢棄物,將有六成半要達至重複使用或循環再造。場館內亦使用過濾設施,包括收集雨水重用。
另外,東京奧委會從二○一七年開始,向民眾收集了約七萬八千九百八十五公噸,各式各樣的廢棄電子產品和小型家電,包括手機、相機、手提電腦及遊戲機等,再由收集的廢電器,抽取當中的金屬物料,打造成奧運會上頒發的五千塊獎牌。他舉例,從日本電訊營運商NTT Docomo從門市收到的六百二十一萬部二手手機,藉此提取約三十二公斤純金、三千五百公斤純銀和二千二百公斤純銅,以此作為獎牌的材料。
奧運會和殘奧會頒獎台亦加入可持續的元素,頒獎台由3D打印及塑膠物料製成。據了解,日本當局分別透過民間、學校及商業組織收集了十一點九噸、一點一噸和十一點五噸的廢塑膠,即合共回收約二十四點五噸的塑膠,製成今屆奧運所需的九十八個頒獎台。
「三一一」地震再生鋁製火炬
至於為奧運揭開序幕的聖火傳遞,東京奧運火炬採用「再生鋁」材料製作,這些材料來自日本三一一大地震後,為災民臨時住宅建造後所剩下的鋁材,除了象徵環保,同時向世界傳遞災區復興的訊息。火炬設計採用傳統櫻花圖案,並運用新幹線子彈列車製造時的鋁擠壓技術,糅合日本傳統和先進技術。
今屆東京奧運有五大主題,分別是氣候變化邁向零碳、資源管理實現零廢棄物、維護自然環境和生物多樣性,尊重人權、勞工和公平的商業操作;以及通過參與、合作和溝通,達至平等中團結一致。而今屆奧運口號正是「為地球及人類,共創美好未來」。
2020東京奧運利用環保回收廢棄手機以及廢棄木料再生材質來製造本屆奧運獎牌的完整流程:
Behind the Tokyo 2020 Olympic Medal
https://youtu.be/uOo_gFjECIQ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hd.stheadline.com/news/realtime/hk/2129859/即時-港聞-東奧宣揚可持續概念-回收手機家電鑄獎牌
♡
雨水回收過濾 在 咪咪媽媽•mimimomoma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水知園認識水資源-活學活用水資源]
我一直相信活學活用的知識比起催谷式的學習有成效,今次我哋就帶咗大小公主去咗位於天水圍嘅#水知園 公眾教育中心, 一於來一課認識水資源。
有咩睇?
教育中心共兩層,用深入淺出嘅互動方式帶動參觀者通過不同主題展區嘅互動裝置認識本地嘅水資源。從水的來源、過濾、儲水、效益、回收以至可持續發展這些空泛的概念都能夠一一透過互動方式展示俾小朋友認識。
齊齊按圖睇吓有咩玩🔍
大小公主參觀後感💭
大公主求知欲一向比較強,不過對於呢個準 #小學雞 識字未算太多,就算我讀展板內容俾佢聽未必有耐性聽,水知園的部分裝置例如中水重用和雨水回收的投射動畫,正正讓參觀者透過玻璃窗一路追蹤小水滴💧嘅經歷,一路聽著定點的音響系統,大小公主睇完英文睇中文一路無限♾️Loop ,呢個展區真係整得唔錯。
Reflection 💡
去完呢度第一感覺:水務署真係好有錢呀!
呢個教育中心嘅互動式裝置好先進,佢係用上定向傳聲音裝置,即係企響指定地點先會聽到相關內容。
當科學館仲係用緊觸控式互動裝置,呢度係用movement detection 😂 即係話對於個子比較矮小或者平時同movement detection 裝置唔太夾嘅朋友,有心理準備響呢度你會玩到好炆🤫 好似玩釣魚遊戲,當人人都釣到時偏偏係自己釣極都唔得😢
睇影片唔再局限平面角度,來一個航拍水塘影片再配上圓球形投射,其實⋯我研究咗好耐呢個setting都唔明,大家去完可唔可以話我知點解要咁設計呢?😅
💝參觀禮儀:同小朋友參觀呢類教育中心係需要家長陪伴小朋友一齊學習一齊認識,不要當自己去咗一個playroom 純玩遊戲。 如果你只想搵個playroom 供小朋友放電,呢度並不適合🙏🏻
由於中心參觀人數有限,請先網上預約
(2小時一節)
https://www.h2opecentre.gov.hk/tc/book-your-visit/index.html
泊車泊邊度?
中心不設訪客車位,最近可泊天水圍游泳池、銀座廣場或天慈邨停車場。
#mimimomoma #mimimomoexplore #coolhkg
#MRsisterhood #sustainability #recycle #water #saveourplanet #本地遊 #親子活動
雨水回收過濾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抗旱不能只靠喊口號
王嘉域/科技顧問業(台中市)
這次號稱五十年來最嚴重乾旱的缺水,對氣象工作者與資深水利專家言,其實不意外;因為他們很清楚、早從去年夏末秋初,完全沒有颱風或強大西南氣流帶進雨水,即便部分地區下雨;也沒下在水庫集水區,再加上農曆年後中南部也沒雨水,多個水庫幾乎見底。
現代科技,還無法精準有效請老天立刻下雨;不過我們至少可針對提升水庫蓄水效能,及各地區水資源做更有效的儲存與再利用。
水庫與上游集水區務必立刻清淤,還原當初設計的蓄水量。據水利專家推估,約可增加還原至少二成蓄水量;地方政府如加快「都市下水道」布建率與串接,增加回收一般民生汙水至各地「水資源處理中心」妥善過濾及再利用。即便這些處理後多半不會回到自來水廠,但是仍可供工業生產或其他事業做清洗或灌溉使用,對水庫與淨水廠負擔多少可獲得緩解。
近年來地球暖化日趨嚴重,台灣該認真思考,落實與輔導「雨水收集再利用」政策。鄰近日本與嚴重缺水的以色列執行上成效頗佳,很值得借鏡。以中南部生活圈仍有相當高比例透天宅,若後院或頂樓多增設一顆蓄水塔,不論是收集雨水或儲備自來水,既不困難也是可做到的選項。
抗旱不能只喊口號,沒水可用是非常痛苦的。以台灣的科技與技術,端出媲美他國,甚至更先進的蓄水對策與作法應該不難,怕的是、中央水利水資機關,情願等待「靠天給雨水」解決乾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