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元名山的朝聖路|大霸尖山
大霸尖山是岳界人士口中的台灣三尖之一,海拔3492公尺,山形雄偉獨特,從不同角度看皆有獨特的樣貌,因此也有人稱之世紀奇峰,是台灣極具代表性的高山之一,更是泰雅族的聖山。也因此這趟來回六十幾公里的登山路線,某種程度上也算是條朝聖之路了。
之前我在玉山北峰拍下千元鈔上經典的玉山主峰像後,就和朋友打趣地說下次該拍五百元上的大霸尖山了。沒想到時隔近六年,中間去了英國工作、甚至都看過聖母峰了,才終於在今年實現當時的那句話。
▌路線的選擇
攀登大霸尖山的典型路線需耗時三天。第一日從大鹿林道東線開始,走過17公里平緩的林道後,再爬升至海拔2699公尺的九九山莊過夜。隔日一早再出發前往大霸尖山、小霸尖山,回程時順道登利澤山、加利山兩座百岳後,再回到九九山莊休息過夜,隔日再下山走出林道。然而多數人會在前一天就先到觀霧居住,以便隔天一早起登。
這個路線對於一般攀登者來說也許沒問題,但對於攝影師如我來說,從九九山莊前往大霸尖山的拍攝點,仍有三個多小時的路程,有極大的可能會錯過日出的最好光線。因此上述的路線對於以攝影為目的的人來說,並不是最好的安排。因此我安排的行程如下:
第一天:一早從台北出發,11點前抵達大鹿林道東線,並在日落前抵達19K林道終點 -馬達拉溪登山口宿營地,並在該處的工寮過夜。
第二天:一路爬升至中霸山屋,途中先登頂加利山,並在日落前前往中霸坪,拍攝大霸夕彩,再返回中霸山屋過夜。
第三天:前往中霸坪拍攝大霸晨景,再前往大霸、小霸尖山,並勘查其他拍攝角度。中午前返回山屋,卸下腳架等較重的裝備後,再前往登頂利澤山。回到山屋用過午餐,小憩一會後。於日落前再回到中霸坪拍攝大霸夕景,再回到中霸山屋過夜。
第四天:再次去拍攝大霸、小霸尖山晨景後,回到山屋收拾裝備,再一路下山,於日落前走出大鹿林道東線,再開車回台北。
▌第一天:大鹿林道東線 至 15.2K 工寮
我大約早上十一點左右抵達大鹿林道東線入口,由於多數走一般行程的人這時才正要離開登山口,我便與他們閒聊,知道他們凌晨四五點就出發後,其實蠻驚訝的,但事後想想,也許有些人需要趕車吧。而大鹿林道東線上其實沒太多景色,如果真的要說,大概就是14.5K的東線瀑布,許多人如果時間充裕的話,回程會在這裡戲水再離開。
我今日的目標是走完大鹿林道,並在終點處19K的工寮過夜。但我在半路遇到雪霸國家公園的工作人員,他們跟我說因為九九山莊正在進行基地台的工程,所以19K馬達拉溪登山口的工寮與宿營地都住滿了工作人員,並堆放許多工程器材。因此我便提前在15.2K的工寮過夜,在這裡我遇到一群搭伙商業團、非常熱情好客的大哥大姊。他們甚至請我吃了晚餐和隔天的早餐,讓我省去煮飯的麻煩。
▌第二天
清早與大哥大姐們告別後,我便繼續踏上林道,把昨天未完成的部分走完,然後一路走到中霸山屋。清晨時的林道空氣清爽,走起來十分宜人。不一會就走到了17K的捷徑下切處,這裡已經有大批下山的山友在休息了。我小憩一下後,便開始下切。其實捷徑已經被整理、採初階梯狀了,雖然坡度仍陡,但是相對好走。很快我就到了19K工寮,我先去看了廢棄的舊管制站,才踏上紅色的新便橋,進入大霸尖山的登山口。
到九九山莊之前的這段路,基本上就是毫無停歇的上坡。然而途中會經過美麗的森林,也不會日光曝曬。我最終花了近三小時才抵達九九山莊,我向莊主詢問了中霸山屋的水況、稍事休息並且吃了點乾糧後,便又繼續上路。離開九九山莊後,依舊是一路上坡。其中一段是出了森林的開闊地,也許因為太陽曝曬,散發出陣陣的土香,讓我想起在尼泊爾走EBC的日子。
過了不知多長的上坡,我終於抵達了加利山岔路口。多數人都是在登完大小霸之後,回程時才順道登頂加利山。但因為我回程單日要走超過30公里的路,所以時間不是很充裕,因此在去程時,就必須先登頂加利山。加利山來回約需時40分鐘,該山本身的山形普普,但是有絕好的展望,在這裡我也首次見到大小霸的樣貌。
離開加利山,走過一段長下坡後,便開始最後一段上坡。上坡雖然然漫長,但是有大霸與群山作伴。最終在離開利澤山叉路口不久後,我在天黑前30分鐘左右抵達當日的夜宿點中霸山屋。
然而這個時間點有些尷尬,我如果直接再推進到中霸坪,抵達時可能剛好錯過最好的光線,也沒有時間尋找適合的前景元素。於是決定以空拍機代腿,替我跑一趟。果然穿過雲層後,我看到被夕陽照射得火紅的大霸尖山,與粉紅天空下的雲海。回到山屋後,也許因為時序已經進入深秋,加上山屋只有我一人投宿,入夜後格外寒冷。我早早用完餐後便鑽入睡袋,為明天的拍攝養足精神。
▌第三天
這日我凌晨四時就起床,快速地整裝與用完早餐後,就啟程出發。中霸山屋到我今日拍攝日出的中霸坪,只需約15-20分鐘的路程,因此我五點多就抵達了。此時天已經微亮,我也在中霸坪尋找適當的構圖。
出乎我意料地,大約在五點半左右,就開始有從九九山莊出發的人抵達。最後大約有7~8人在中霸坪欣賞日出。這天的日出相當精彩,緩緩從雲海中升起的太陽,把天空中輻射狀的高空雲映成粉紅色,美景環繞整個山頭,無論看向哪個方向,都是令人驚豔的景色。而大霸尖山也被初升的太陽照成金黃色,耀眼得令人難忘。可惜當時粉紅色的雲彩不在大霸尖山的上方,讓我有些扼腕。
拍攝完大霸日出後,我便開始向大霸尖山的霸基前進,這段路上有幾處很適合拍攝大霸尖山的地方。一路下坡後,我很快地來到霸基,在這裏,才能真正體會大霸尖山的氣勢與規模,很自然地會感到讚嘆與敬畏,也無怪乎會成為泰雅族的聖山了。
在這裡留影紀念後,我便往小霸尖山前進,然而霸基下僅有肩寬的通道,與一旁的萬丈深淵,加上不時滴下水珠,讓我額外地專注。通過霸基後,需要再爬上一小段石瀑,抵達箭竹林後,才算走上稜線。由於等下還要從小霸折返,因此一出箭竹林後,我便將包包卸下,輕裝前去攻頂小霸尖山。
登頂小霸尖山需要在幾乎垂直的峭壁拉繩而上,因此對此類地形較沒經驗的人來說,暴露感較強,可能會覺得比較可怕。我因為去過五寮尖等地,因此無論上下小霸尖山,都覺得還好。而登頂之後,我對小霸尖山山頂的無死角展望讚嘆不已,除了是欣賞大霸尖山絕佳的角度之一外,也能看到雪山等群峰。
在小霸尖山山頂留影紀念後,我便循原路回到中霸山屋,卸下背包、只帶相機去輕裝攻頂利澤山。回到山屋時遇到許多在中霸山屋用午餐的山友,也許是因為因為登頂後的興奮,很多人都放聲談笑。到了下午兩三點後,才逐漸安靜下來。我也利用這段寧靜小睡了一下,準備傍晚時再回到中霸坪前拍攝夕陽。
也許因為前一天走的路程確實比較長一些,這一個多小時午睡品質極佳、很快就蓄滿了精神。我把拍攝的裝備整理好後,就出發前往中霸坪。然而抵達中霸坪後,發現一反早晨的晴朗天氣,這時山谷中雲霧翻騰,大霸尖山也因為太陽被雲層遮住,不時失去光彩。我不放棄任何希望,還是等到太陽落下的時候。無奈大小霸只在雲霧中若隱若現,畫面雖然也很美,但沒有出現我預想的畫面。最後只好回到山屋,早早用完晚餐就寢。準備明早拍攝日出。
▌第四天
其實昨日拍攝時,我發現以當今時節太陽的方位來說,在小霸尖山的山頂拍攝大霸尖山的日出會是比較好的位置。因此這日我便更早起床,在滿天星斗與頭燈光線的照耀下,小心翼翼地在黑暗中再次通過霸基狹窄的路徑,走過大小霸之間的稜線,最後拉繩通過小霸尖山的垂直峭壁,登上小霸尖山的山頂。
這日的天氣相當晴朗且無風。因此雖然是在日出前的黑夜登上小霸尖山,但由於我有穿著適當的服裝,因此並不感寒冷,反而有冷冽清爽的舒適感。在這樣的狀態下等待日出,其實是一種享受。隨著太陽即將升起,天色也漸漸轉亮。這時我才發現剛剛看似晴朗的夜空,其實有薄薄的一層高空雲。這層雲在golden hour前,把整片天空染成粉紅色,美得令我印象深刻。隨後的日出,也再次讓大霸尖山沐浴在金黃的晨光之下,為這日我的拍攝劃下完美的句點。
離開小霸尖山後,我便趕緊回到中霸山屋收拾東西,準備一路下山回到登山口開車回家。雖然下山整體來說比較快,但總長度仍有30公里長。尤其最後回到大鹿林道東線時,17公里多的緩上真的顯得漫長沒有止境。最終花了八小時,才從小霸尖山走回林道登山口,剛好趕在日落時離開,完成這次的大小霸攀登。
更多我的攝影作品請參考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ilhelmchangphotography/
同時也有2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Tommy Chen's Ultra Adventure Official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五嶽單攻訓練全紀錄】 長年在台灣高山訓練, 那份寧靜、寂靜、壯闊的美, 即使回到市區,心中其實一直眷戀著, 這次因為疫情賽事都延期,無法出國比賽, 訓練週期也進入高強度期間,也為自己做一個模擬比賽強度的訓練, 安排了台灣最具代表性的五座高山,稱之「五嶽」 也指高山峻嶺且能鎮護地方之山。 玉山山...
雪山西稜單攻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回顧與來年展望]
回顧P編的2020年,原本規劃數次的海外攀登,結果只有1月的阿空加瓜成行,2月之後就因為疫情關係,只能在台灣遊蕩,省下不少旅費(!?),重心轉為國內百岳為主,有一搭沒一搭地完成了白姑大山單攻、3日南湖及馬比杉山之旅、桃山喀拉業單攻、西巒郡大單攻、干卓萬3日行、南二段5日行、玉後四3日,還有其他雪山等經典路線重複走走。
不踏實,終究還是把2020給過完了😆。
展望2021,也是不能出國的一年,預計繼續來爬爬百岳,預計八大秀、南一段、奇萊東稜、雪西、南三段、馬博橫斷、六順山七彩湖……,大概還要再花2年才能完成所有百岳;不敢奢求太多,如果如果能在年底可以去個日本爬雪山,那就是山神最大的祝福了😓。
而Y編的2020,在聖誕節時已經發過一篇回顧文了,整年就只成行了年初的義大利與西班牙安達魯西亞之旅。不過也由於疫情的關係,改造訪了很多過去不曾去過的台灣離島,也很幸運的有了一群在台灣可以一同上山下海的好夥伴😂。
2021,應該還是只能繼續留在台灣國內旅遊的一年,雖然大概不會像P編去爬個什麼百岳大山,不過目前有在計劃走訪幾個比較平易近人風景優美的郊山步道,像是司馬庫斯、錐麓古道、眠月線等等⋯⋯同時也期許自己在拍照攝影和寫作上面能更精進一些,也有考慮投稿報名個國際攝影比賽試試看💪。
2020如此不充實的一年,只能說人懶散起來,中間有好一段時間部落格跟粉絲頁也長草了(不過當然也有FB政策的關係讓人不想努力了),2021會持續努力分享更多我們的生活與旅程,希望大家還能持續關注Y編和P編🙇。
祝大家 #2021新年快樂 🎉!
#justgotraveler #2020回顧
#感謝這一年還在持續關注JustGo的你們
#還是希望疫情快結束吧
雪山西稜單攻 在 陳彥博 Tommy Che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百岳訓練全記錄】
https://youtu.be/0qrmJg_jTOI
#晚上10點首播❤️
出品:Run For Dream 夢想工作室
運動員:陳彥博、三條魚、李筱瑜
攝影:顏伯丞、陳彥博、鄭媛心、陳艾塔、三條魚
空拍:陳彥博
剪接:何禮志
計畫統籌:陳彥博
長年在台灣高山訓練,
那份寧靜、寂靜、壯闊的美,
即使回到市區,心中其實一直眷戀著,
這次因為疫情賽事都延期,無法出國比賽,
訓練週期也進入高強度期間,也為自己做一個模擬比賽強度的訓練,
安排了台灣最具代表性的五座高山,稱之「五嶽」
也指高山峻嶺且能鎮護地方之山。
玉山山脈最高峰,玉山(3952m)
雪山山脈最高峰,雪山(3886m)
中央山脈北段最高峰,南湖大山(3742m)
中央山脈中段最高峰,秀姑巒山(3826m)
中央山脈南段最高峰,北大武山(3092m)
--------------------------------------------------
台灣是一個多山的海島,
全島高度高於1000公尺的土地面積占32﹪,
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超過200座,
台灣面積約36000平方公里,卻有高度接近4000公尺的高山,
在世界各國中,國土面積與山嶽高度對比的情形是獨一無二的現象
台灣百岳是由早期登山前輩所選定標高三千公尺以上,
擁有奇、險、峻、秀,且山容起伏明顯的一百座台灣山峰為標地。
之後,攀登百岳也成為台灣後起喜愛登山者的選擇與參考,
甚至是以完成百座做為人生登山目標。
中央山脈為台灣本島的脊樑,
北起於蘇澳南方的烏岩角,南止於台灣最南端的鵝鑾鼻,
長約320多公里,由北往南略呈弧形,沿著山脈稜脊
高山綿延、危峰密接,構成台灣的屋脊,
成為台灣東西兩岸的主要分水嶺
去了世界這麼多國家,這一整年在台灣各地訓練,
除了場地勘查,也擔任攝影紀錄,
才發現,其實台灣的美,不輸國外,
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樣貌,
我們總是從地理課本,了解台灣的歷史與風景,
但從來沒親身經歷用自己的雙腳,踏上歷史的印記,
隨著出了社會與生活的忙碌,束縛著自己,忘了自由,
騎車環島、橫渡日月潭、登上玉山主峰,
很多人局限了自己,其實,每個人都可以辦到,
身為台灣人,我鼓勵著每一位朋友,
有生之年,做好準備,
請一步步努力著,
前往玉山主峰一次,
你會在山頂,
找到那份感動
#百岳單攻訓練計畫
#紐崔萊
#山也行gomt
Run For Dream 夢想工作室
詹喬愉 - 三條魚Tri Fish
李筱瑜 Shiao-Yu Li 三鐵一姐
雪山西稜單攻 在 Tommy Chen's Ultra Adventure Official Chann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五嶽單攻訓練全紀錄】
長年在台灣高山訓練,
那份寧靜、寂靜、壯闊的美,
即使回到市區,心中其實一直眷戀著,
這次因為疫情賽事都延期,無法出國比賽,
訓練週期也進入高強度期間,也為自己做一個模擬比賽強度的訓練,
安排了台灣最具代表性的五座高山,稱之「五嶽」
也指高山峻嶺且能鎮護地方之山。
玉山山脈最高峰,玉山(3952m)
雪山山脈最高峰,雪山(3886m)
中央山脈北段最高峰,南湖大山(3742m)
中央山脈中段最高峰,秀姑巒山(3826m)
中央山脈南段最高峰,北大武山(3092m)
----------------------------------------------------------------------------------------------
台灣是一個多山的海島,全島高度高於1000公尺的土地面積占32﹪,
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超過200座,
台灣面積約36000平方公里,卻有高度接近4000公尺的高山,
在世界各國中,國土面積與山嶽高度對比的情形是獨一無二的現象。
台灣百岳是由早期登山前輩所選定標高三千公尺以上,
擁有奇、險、峻、秀,且山容起伏明顯的一百座台灣山峰為標地。
之後,攀登百岳也成為台灣後起喜愛登山者的選擇與參考,
甚至是以完成百座做為人生登山目標。
中央山脈為台灣本島的脊樑,
北起於蘇澳南方的烏岩角,南止於台灣最南端的鵝鑾鼻,
長約320多公里,由北往南略呈弧形,沿著山脈稜脊
高山綿延、危峰密接,構成台灣的屋脊,成為台灣東西兩岸的主要分水嶺
去了世界這麼多國家,這一整年在台灣各地訓練,
除了場地勘查,也擔任攝影紀錄,
才發現,其實台灣的美,不輸國外,
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樣貌,
我們總是從地理課本,了解台灣的歷史與風景,
但從來沒親身經歷用自己的雙腳,踏上歷史的印記,
隨著出了社會與生活的忙碌,束縛著自己,忘了自由,
騎車環島、橫渡日月潭、登上玉山主峰,
很多人局限了自己,其實,每個人都可以辦到,
身為台灣人,我鼓勵著每一位朋友,
有生之年,做好準備,
請一步步努力著,
前往玉山主峰一次,
你會在山頂,
找到那份感動
出品:Run For Dream夢想工作室
運動員:陳彥博、三條魚、李筱瑜
攝影:顏伯丞、陳彥博、鄭媛心、陳艾塔、三條魚
空拍:陳彥博
剪接:何禮志
計畫統籌:陳彥博
#登山技巧
#百岳
#玉山
#玉山單攻
#五岳
#北大武山
#雪山
#秀姑巒山
#南湖大山
#單攻
#百岳單攻訓練計畫
#紐崔萊
#山也行GOMT
---------------------------------------------------------------------------------------------------------------------
喜歡我的頻道『請記得"訂閱"彥博的頻道,並開啟小鈴噹的"所有通知"功能』唷!
這樣就能每週準時收看我的教學影片唷!
▶記得訂閱我的youtube並開啟小鈴鐺的"所有通知"功能!
https://www.youtube.com/tommychenpo?sub_confirmation=1
▶追蹤我的IG
https://instagram.com/tommychen1986
▶追蹤我的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tommychen0610
#登山技巧
#Runfordream夢想工作室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qrmJg_jTOI/hqdefault.jpg)
雪山西稜單攻 在 Steven wu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繼上次一日雪北之後
最近又去挑戰了一座也是非常艱難的百岳
中橫四辣中的特辣 ~ 白姑大山 (白狗大山)
是岳界公認很硬的一座百岳
不只有百岳的高海拔(H3341m)
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假山頭
(三錐山H2570m、白姑東南峰H3035m)
尤其是過白姑東南峰後
揭開了白姑大山地獄的序曲...
開始了一段陡下海拔300m的陡坡(回程的夢魘)
下到海拔H2797m的吉他營地後
開始了將近海拔600m的爬升
沿途陡升陡降跨倒木拉繩攀岩(像冷門中級山的感覺)
爬不完的陡坡、鑽不完的箭竹、跨不完的倒木和翻不完的山頭
沒有熱門百岳那樣完善好走的路況
在稜線上上下下起伏
大跨距碎岩稜、假山頭、鐵杉林(有點像北大武最後1k的感覺)
最後眼前看到一片海拔需爬升150m的大石瀑(消磨意志的最後一哩路)
才能確信白姑大山真的...快到了(汗顏...)
不過白姑大山一等三角點的展望沒讓人失望
列名台灣百岳的「十翠」之一
這次不畏艱辛揹了空拍機上去
就是為了要記錄下獨霸一方白姑的雄姿啊~
北望雪山西稜、俯瞰大甲溪谷
東眺南湖中央尖、合歡群峰、奇萊連峰和能高安東軍
南觀玉山和甘卓萬等群山
自九二一地震之後
岳界新開闢了從紅香部落經三錐山、司晏池攀登白姑大山的東南稜路線
由於山徑陡峭、上下起伏頗大
一般山友通常花二至三日攀登白姑大山
重裝在途中的司晏池營地過夜
我覺得無論是2天一夜或單攻都很累
最好的安排是三天二夜
才不會被嗆辣到XD
這次我們前晚先來紅香部落入住紅香山莊
莊主就跟我們說你們確定要3點才起登嗎~
很多單攻團都半夜12點、1點就起登了(嚇 !
走完後果然很陡硬最好不要太晚起登...(當然神人沒差XD
我們跟司機大哥約晚上6點登山口見
最後靠者我們下山的速度6點多回到登山口
看到夜裡接駁車的微弱燈光以及等待我們的司機大哥
那感動是難以言喻啊 !
我想,這就是一日單攻熱血迷人的地方吧~
怎麼會有人那麼喜歡自虐啊(誤XD
行程表
3 : 00 最後農家登山口 H2044m(0k)
4 : 10 三錐山 H2570m(3.3k)
6 : 00 司宴池 H2890m (5.5k)
7 : 00 白姑東南峰 H3035m (6.4k)
8 : 00 吉他營地 H2797m (7.4k)
這段走了好久...
10 : 50 石瀑 (空拍)
11 : 20 白姑大山 H3041m (9.9k) (空拍&耍廢1小時)
12 : 30 離開三角點
油門催下去~
18 : 30 白姑大山登山口(0k)
與司機大哥相擁而泣~(誤XD
章節
0:00 片頭
1:02 紅香部落尋幽之旅
2:26 前往白姑大山登山口
3:26 起登
4:48 白姑東南峰 H3035m(開啟最後3k地獄的序曲)
6:26 吉他營地 H2797m
7:01 開始最後艱困的陡上
11:00 草青池
11:45 最後的魔王石瀑 !
13:40 登頂白姑大山
14:37 空拍雄霸一方的白姑大山
16:22 片尾花絮
17:41 感言
18:30 Relive紀錄~
當天白姑行程的詳細路況資訊
部落格連結在下方歡迎參閱~
https://colorfulbutterfly.net/2020/12/13/2020-11-22-%e7%99%bd%e5%a7%91%e5%a4%a7%e5%b1%b1%ef%bc%9a%e4%b8%80%e6%97%a5%e5%96%ae%e6%94%bb-%f0%9f%a6%8b%e8%8a%b1%e8%9d%b4%e8%9d%b6%f0%9f%a6%8b/?relatedposts_hit=1&relatedposts_origin=10643&relatedposts_position=1
*IG頁面連結 :
https://www.instagram.com/steven_wu_trip/
#白姑大山 #中橫四辣 #單攻 #百岳 #畢羊縱走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9aum317T44/hqdefault.jpg)
雪山西稜單攻 在 Tommy Chen's Ultra Adventure Official Chann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百岳單攻訓練預告短片 - 「雪山」
海拔高度:3886m
總公里數:≒21.9km
海拔爬升:2058m
海拔下降:1996m
百岳排名:2
備註資料:五嶽之一
所屬園區:雪霸國家公園
百岳別名:台灣眾山裡擁有最多名字的高山
雪崩山、西魯維亞山、次高山、興隆山、巴布哈蓋山、哈蓋山、馬哈馬顏山
在國際越野賽、極地冒險都會使用手杖Trail Running Pole,
和登山的單仗不同,而是使用雙仗,碳纖維材質,
可以將爬升速度提高,更需要強大的心肺與肌力配合,
要求節奏慣性與推蹬協調,相當有技術要求
這次雪山單攻訓練時也使用手杖練習了一下
因氣象預報大約早上9點左右天氣會變差,
所以提前凌晨四點三十分抵達登山口開始訓練,
晨間黑夜訓練其實並不害怕,在極地賽事時早已習慣,
反而更能夠感受那寧靜感,以及日出的期待
經過369山莊時,一個左轉,日出陽光從山頂四射出來,
慢慢劃過整個山脈,溫暖的陽光照耀到身上,
全身的疲累都消失,等待的,就是這美好一刻,
帶著微笑,繼續前往主峰山頂訓練
⛰️雪山:台灣登山的百岳入門之一
也是我認為越野訓練很好的高山路線
雪山有許多種路線可選擇,
但要特別注意自身體力與登山能力
⛰️雪山主峰往返 :21.8公里
⛰️雪山聖稜線O型:41.3公里
⛰️雪山聖稜線I型 :59.2公里
⛰️雪山聖稜線Y型 :69.9公里
⛰️雪劍線 :52.9公里
⛰️百岳別名:台灣眾山裡擁有最多名字的高山
【Sekoan雪翁山】泰雅族祖先打獵時,稱碎石和山溝地貌的山峰稱作Sekoan,音譯雪翁
【西魯維亞山】1867年英國軍艦「Shiluvia」航行台灣海面時,看到雪山雄偉的山勢,取用了他們軍艦的名字命名
【次高山】明治天皇的昭和皇太子來台時,目睹高過富士山的雪山雄姿,玉山已於1897年由日皇改稱為新高山,昭和皇太子只好改雪山為次高山
【興隆山】先總統蔣公巡視中橫,經過梨山時,遠眺雪山壯麗的山容,慨嘆雄偉矗立的氣勢,又更名為興隆山,象徵國運昌隆
【哈蓋山】雪山東麓溪頭蕃稱為Babo Hagai,Babo是大山,Hagai指崩塌裂開,意為本山冬季因積雪深厚而逐漸崩塌,音譯稱為「巴布哈蓋山」或「哈蓋山」。
【馬哈馬顏山】泰雅語也稱雪山為「Mahamayan」,譯作馬哈馬顏山
所屬山系:雪山山脈 / 最高峰
這次和三條魚一起單攻訓練,
也學習到許多山的知識
大家期待的百岳單攻訓練影片終於出來啦,
總共分為5支短片、1支長片,
將於每周三晚上10點播出喔
#登山技巧
#百岳
#五岳
#雪山
#雪山單攻
#單攻
#百岳單攻訓練計畫
#紐崔萊
#山也行GOMT
---------------------------------------------------------------------------------------------------------------------
喜歡我的頻道『請記得"訂閱"彥博的頻道,並開啟小鈴噹的"所有通知"功能』唷!
這樣就能每週準時收看我的教學影片唷!
▶記得訂閱我的youtube並開啟小鈴鐺的"所有通知"功能!
https://www.youtube.com/tommychenpo?sub_confirmation=1
▶追蹤我的IG
https://instagram.com/tommychen1986
▶追蹤我的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tommychen0610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On0JHUK9ks/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