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委員李昆澤今天(10日)參加交通委員會考察雪山隧道及坪林行控中心,針對本周一發生雪山隧道大客車火燒車意外,有關救災機制與應變,提出包括行控中心人力配置、何時接獲通報、排煙時間多久、人員疏散時間以及長隧道安全宣導不足等五大問題,向交通部長毛治國提出質詢,質疑國道高速公路局對於長隧道內火災事故應變能力不足,無法真正提供用路人生命安全保障。
對於國公局在這次雪隧火燒車意外的應變與處理,立委李昆澤提出五個疑點:
疑點一,意外發生於7日13時27分,有民眾反應打了五、六通電話到行控中心都沒有人接,且事故發生7分鐘後,才聽到廣播;但國公局卻表示行控中心於13時27分接獲通報立即通知各救援單位採取措施。究竟行控中心是第一時間就廣播通知撤離,還是如民眾所說的7分鐘後才聽到廣播?另外,行控中心的功能是負責監控隧道內任何事情發生,當天意外竟然是民眾電話通報才獲悉,而不是主動從監視系統發現,到底監視系統有沒有發揮功能?
疑點二,根據雪隧前履勘委員以及新北市消防局的說法,依標準應在30分鐘內完成排煙,但是當天排煙卻花了37分鐘才排完。究竟是排煙系統啟動太慢還是排煙機具運作出問題?
疑點三,事發後經過2個多小時,到15時50分,竟然還有三百餘人受困在隧道內忍受濃煙、摸黑逃命,而且濃煙也竄進橫坑、導坑內,無法發揮救命的功能,直到16時20分才全部撤離完成。究竟是否有逃生避難指示標示不清,讓民眾找不到逃生出口的問題?以及逃生門是否設計不當,讓濃煙竄進橫坑、導坑內?
疑點四,坪林行控中心值班人員長期不足,事發當時值班人員,包含機電操作員在內僅有6個人,後續才調度支援人力8名,合計14人。雪山隧道為我國最長隧道,其安全監控非同小可,竟然一個時段只有6個人在輪值,是否足堪負荷與應變應予以檢討?
疑點五,政府平時疏於對用路人就長隧道安全駕駛與災難逃生進行宣導教育,以致民眾忽略行駛長隧道要進行的車輛檢查與安全行車的注意,往往災難就是在這種疏忽下發生,因為民眾沒有長隧道避難常識,以致災難發生時一時難以應變。
李昆澤表示,所幸這次意外不是發生在假日,否則傷亡不應只是如此。希望交通部與高公局藉這次的教訓與經驗,就長隧道之救災應變從災害預防、災害發生、逃生撤離、救災啟動、後勤備援以及周邊道路疏散等應變機制進行通盤檢討,平時並應仿效日本對於防災教育是從小處作起的模式,於平時就要演練與宣導,不要等到事情發生,再說會加強宣導,這對災後發生已於事無補。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