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堅固吧!雲門舞集。那一天到台北Tedxtaipei分享的路上,看見這一景,水泥車注入建築本體,一個角度的錯覺讓我看起來享受注入雲門舞集的廣告,我突然心想,雲門舞集是不是已經足夠堅強了?作為象徵台灣的現代舞發展之一的林懷民老師,四十多年來不曾停止灌溉,帶來世界對於台灣表演藝術與舞蹈發展的尊重,真是不容易!現在到了接棒的時刻,他仍用己身之力,完成這樣一個世代交替的製作與創作,祝福老師生命如秋水,緩緩的繼續流淌,分享著感動!也期待接棒的宗龍延續堅固的力量,與無限的能量,還有遠方來的陶冶給予台灣不同的藝術刺激。
有時想想,我與他們是年齡相近的世代,走在不同的路上,選擇不同關心也不同,所以創作也不同,我喜歡挑戰,每個創作者都是,只是我更喜歡從無到有,不喜歡堅固的水泥,可能更喜歡臨時而居的鐵皮屋,看似不長久,卻需要堅強的生命力,我正找尋著,繼續可以移動而居的創作力。希望我一步一步找到屬於自己的灌溉~
早安,我在 #臺南公園的身體地圖 #百日行走 的創作路上 https://www.instagram.com/dancinginthepark/
展演時間正好與雲門同時首演,只是我們在台南,希望大家10/18.19.20 來感受這次新作,也希望南部的舞蹈風景也可以越來越有力量;) 周書毅×稻草人現代舞團 Scarecrow Contemporary Dance Company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10的網紅1 IMAGE ART 一影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三時,王漢順參加北區大專院校舉辦的校園普立茲新聞攝影比賽,以《南機場》作品得到不錯的成績。因而有機會在劉振祥攝影工作室當助理,拍攝劇場、舞台、雲門舞集等。同時,王漢順也接受林柳新偶戲博物館的館長羅斌邀請,拍攝偶戲文物,並推出第一本攝影集。偶戲的拍攝讓王漢順大量練習打光,累積基礎,豐厚日後的人像攝影...
雲門 舞 者 徵 選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紐約時報長文介紹衛武營
#開幕季超乎想像的成功吸引國際注意
原文作者:Chris Horton
翻譯:鳳山李雨蓁 Lí Ú-chin
(版權為紐約時報所有僅供非商業參考用)
<在台灣,一份到「文化客廳」的邀請函>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因為龐大的存在感和波浪型設顯得脫穎而出。
有些人會說衛武營像是一艘太空船,也有人認為它像是大魟魚。
有共識的是,設計由榕樹林和在地造船產業啟發的衛武營,已經提升了這座南台灣城市的文化聲望,並提供受市民歡迎的公共空間。
這座因座落在衛武營公園而命名的建築,是世界最大的單一屋頂表演藝術中心,造價達3.48億美元。去年十月開幕時,舉行了室內外的音樂會,代表過去被稱為「文化沙漠」的高雄,已成為世界級表演的新據點。
衛武營在轉型前,原本是日本帝國殖民台灣時設立的軍事基地,二戰後被蔣介石的國民黨政權佔領。今天,150萬平方呎的衛武營藝文中心座落在2010年開幕的公園北端,大概佔公園的1/7面積。
來到高雄的旅客,可能會因為居民如此敞開心胸擁抱藝文中心,誤以為它早就是此處生活的一部分。在早晨,有些市民在地墊上做瑜伽,有些慢跑經過榕樹廣場。這座廣場是屋頂覆蓋的開放空間,串連了2236席的歌劇院,1981席的音樂廳,1210席的戲劇院和434席的表演廳。
廣場中會播放影片,而舞蹈班、兒童國術班等各類公眾活動也在這裡舉行。在建物內,市民可以參觀免費的展覽,第一檔展出了台灣歌仔戲的演變。而對自拍族來說,這座內外都是「IG友善」的建築,可以拍出獨一無二的照片。
Mecanoo事務所創意總監,也是衛武營設計師的法蘭馨.侯班表示:「這座建築作為公園和城市的延伸,邀請市民來使用,我喜歡稱它為 #高雄的客廳」。
在藝文中心開幕的第一季,上座率達到80%,而許多表演,例如台灣知名的雲門舞團演出,門票都是秒殺。
在十月開幕時,數千人在戶外參與了一場特別的演出,利用建築物與地面相接的曲線頂蓋作為半圓劇場。這裡現在也成為市民坐著看夕陽的熱門去處。
台灣在1990年代解嚴後,政治系統轉而自由化。在開幕時,台灣總統蔡英文致詞表示:衛武營是台灣「空間民主化的案例」,「在此建立藝文中心,象徵空間解嚴,以及我們推動文化可及性的努力」。
(總統原文:這是臺灣的衛武營,也是臺灣空間解嚴最好的歷史寫照。假如把衛武營放到更長遠的歷史脈絡來看,這是一個空間民主化的議題。衛武營曾經是戒備森嚴的軍事用地,經過民間團體二十多年的努力,組成「衛武營促進會」,不斷的說服和爭取,才終於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衛武營。臺灣這塊土地上,處處充滿對威權不斷抵抗、折衷協調的痕跡。透過很多先人的努力、空間的民主化,才成為今天我們共享的果實。)
不意外的,衛武營周邊的房地產持續看漲,鄰近永慶房屋店長Alex Kuo表示,過去兩年已經漲了15-20%。他說:「衛武營蓋好後,開始有豪宅物件在周邊推出」「老公寓通常每坪10萬元左右,新建商的推案現在開價可達30萬」。
豪宅建案在衛武營附近已經開始冒出,和衛武營的勞工階級美學形成對比。侯班團隊一開始在建物外殼設計上遇到瓶頸,但最終從這座城市的海洋認同上找到答案。二十年前,高雄曾是世界第三繁忙的港口。
「我們曾試過幾個選項但都失敗了」侯班說
「我們持續研究建物的殼層,後來想到利用高雄在地精湛的造船產業」
讓耗資數億美元的現代化藝術中心具有類似貨櫃船的外殼,而不是鋼鐵或玻璃的光滑表面並不簡單。衛武營的現代的設計,代表台灣民主化後建築逐漸遠離「中華美學」,也代表台灣人的認同離中國越來越遠。
侯班說:「我們必須說服大家榕樹廣場的表面細節應該要類似貨船,而非豪華遊艇」
「我們不想做出光滑無暇的立面,而是讓造船工人在承包商可能會嚇到的大尺度上,創造出耐用、持久的表層。」
建築的四座表演廳是設計給世界級樂團使用,例如三月要來高雄的倫敦愛樂、四月要來演出《杜蘭朵公主》的德意志萊茵歌劇院。
Mecanoo聘用了劇場顧問加入團隊,確定建築在形式和功能上都能被面面俱到。台灣第一座360度環繞座位音樂廳的音場,讓巨大空間中的音樂演出更具有親密感。例如不規則的設計可讓觀眾更容易看到鋼琴家的手部。
藝術總監說簡文彬說:「荷班設計衛武營的原則就是讓民眾對藝術更親近,和彼此也更親近。」
簡文彬在上任之前,曾在杜賽朵夫的德意志萊茵歌劇院擔任藝術總監22年。雖然身為台北人,但他在2013年被文化部長龍應台說服回到台灣接掌此職。
簡文彬讚揚四個廳舞台與表演空間的多面性,他希望這可以讓創造表演者對演出的新視野,他說:
「我們希望藝術家自己來看看、自己來創造,我們要讓他們創作出新作品。」
衛武營的開幕是相當成功的,除了在九周內吸引80萬人造訪外,更大規模的表演也讓台灣北部、甚至遠從日本、香港、新加坡觀眾進場。
同時,衛武營也吸引到那些平常對藝術沒有特別興趣的市民。 在附近經營檳榔攤的陳曉麗(音譯)就認為藝術中心可以活化周邊,她說:
「我不太會去欣賞表演,但我女兒會,所以有她可以去欣賞演出的地方很好」
「對其他人來說,我覺得衛武營可以讓人進得來高雄,也讓周邊發大財。」
雲門 舞 者 徵 選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紐約時報長文介紹衛武營
#開幕季超乎想像的成功吸引國際注意
原文作者:Chris Horton
翻譯:鳳山李雨蓁 Lí Ú-chin
(版權為紐約時報所有僅供非商業參考用)
<在台灣,一份到「文化客廳」的邀請函>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因為龐大的存在感和波浪型設顯得脫穎而出。
有些人會說衛武營像是一艘太空船,也有人認為它像是大魟魚。
有共識的是,設計由榕樹林和在地造船產業啟發的衛武營,已經提升了這座南台灣城市的文化聲望,並提供受市民歡迎的公共空間。
這座因座落在衛武營公園而命名的建築,是世界最大的單一屋頂表演藝術中心,造價達3.48億美元。去年十月開幕時,舉行了室內外的音樂會,代表過去被稱為「文化沙漠」的高雄,已成為世界級表演的新據點。
衛武營在轉型前,原本是日本帝國殖民台灣時設立的軍事基地,二戰後被蔣介石的國民黨政權佔領。今天,150萬平方呎的衛武營藝文中心座落在2010年開幕的公園北端,大概佔公園的1/7面積。
來到高雄的旅客,可能會因為居民如此敞開心胸擁抱藝文中心,誤以為它早就是此處生活的一部分。在早晨,有些市民在地墊上做瑜伽,有些慢跑經過榕樹廣場。這座廣場是屋頂覆蓋的開放空間,串連了2236席的歌劇院,1981席的音樂廳,1210席的戲劇院和434席的表演廳。
廣場中會播放影片,而舞蹈班、兒童國術班等各類公眾活動也在這裡舉行。在建物內,市民可以參觀免費的展覽,第一檔展出了台灣歌仔戲的演變。而對自拍族來說,這座內外都是「IG友善」的建築,可以拍出獨一無二的照片。
Mecanoo事務所創意總監,也是衛武營設計師的法蘭馨.侯班表示:「這座建築作為公園和城市的延伸,邀請市民來使用,我喜歡稱它為 #高雄的客廳」。
在藝文中心開幕的第一季,上座率達到80%,而許多表演,例如台灣知名的雲門舞團演出,門票都是秒殺。
在十月開幕時,數千人在戶外參與了一場特別的演出,利用建築物與地面相接的曲線頂蓋作為半圓劇場。這裡現在也成為市民坐著看夕陽的熱門去處。
台灣在1990年代解嚴後,政治系統轉而自由化。在開幕時,台灣總統蔡英文致詞表示:衛武營是台灣「空間民主化的案例」,「在此建立藝文中心,象徵空間解嚴,以及我們推動文化可及性的努力」。
(總統原文:這是臺灣的衛武營,也是臺灣空間解嚴最好的歷史寫照。假如把衛武營放到更長遠的歷史脈絡來看,這是一個空間民主化的議題。衛武營曾經是戒備森嚴的軍事用地,經過民間團體二十多年的努力,組成「衛武營促進會」,不斷的說服和爭取,才終於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衛武營。臺灣這塊土地上,處處充滿對威權不斷抵抗、折衷協調的痕跡。透過很多先人的努力、空間的民主化,才成為今天我們共享的果實。)
不意外的,衛武營周邊的房地產持續看漲,鄰近永慶房屋店長Alex Kuo表示,過去兩年已經漲了15-20%。他說:「衛武營蓋好後,開始有豪宅物件在周邊推出」「老公寓通常每坪10萬元左右,新建商的推案現在開價可達30萬」。
豪宅建案在衛武營附近已經開始冒出,和衛武營的勞工階級美學形成對比。侯班團隊一開始在建物外殼設計上遇到瓶頸,但最終從這座城市的海洋認同上找到答案。二十年前,高雄曾是世界第三繁忙的港口。
「我們曾試過幾個選項但都失敗了」侯班說
「我們持續研究建物的殼層,後來想到利用高雄在地精湛的造船產業」
讓耗資數億美元的現代化藝術中心具有類似貨櫃船的外殼,而不是鋼鐵或玻璃的光滑表面並不簡單。衛武營的現代的設計,代表台灣民主化後建築逐漸遠離「中華美學」,也代表台灣人的認同離中國越來越遠。
侯班說:「我們必須說服大家榕樹廣場的表面細節應該要類似貨船,而非豪華遊艇」
「我們不想做出光滑無暇的立面,而是讓造船工人在承包商可能會嚇到的大尺度上,創造出耐用、持久的表層。」
建築的四座表演廳是設計給世界級樂團使用,例如三月要來高雄的倫敦愛樂、四月要來演出《杜蘭朵公主》的德意志萊茵歌劇院。
Mecanoo聘用了劇場顧問加入團隊,確定建築在形式和功能上都能被面面俱到。台灣第一座360度環繞座位音樂廳的音場,讓巨大空間中的音樂演出更具有親密感。例如不規則的設計可讓觀眾更容易看到鋼琴家的手部。
藝術總監說簡文彬說:「荷班設計衛武營的原則就是讓民眾對藝術更親近,和彼此也更親近。」
簡文彬在上任之前,曾在杜賽朵夫的德意志萊茵歌劇院擔任藝術總監22年。雖然身為台北人,但他在2013年被文化部長龍應台說服回到台灣接掌此職。
簡文彬讚揚四個廳舞台與表演空間的多面性,他希望這可以讓創造表演者對演出的新視野,他說:
「我們希望藝術家自己來看看、自己來創造,我們要讓他們創作出新作品。」
衛武營的開幕是相當成功的,除了在九周內吸引80萬人造訪外,更大規模的表演也讓台灣北部、甚至遠從日本、香港、新加坡觀眾進場。
同時,衛武營也吸引到那些平常對藝術沒有特別興趣的市民。 在附近經營檳榔攤的陳曉麗(音譯)就認為藝術中心可以活化周邊,她說:
「我不太會去欣賞表演,但我女兒會,所以有她可以去欣賞演出的地方很好」
「對其他人來說,我覺得衛武營可以讓人進得來高雄,也讓周邊發大財。」
雲門 舞 者 徵 選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大三時,王漢順參加北區大專院校舉辦的校園普立茲新聞攝影比賽,以《南機場》作品得到不錯的成績。因而有機會在劉振祥攝影工作室當助理,拍攝劇場、舞台、雲門舞集等。同時,王漢順也接受林柳新偶戲博物館的館長羅斌邀請,拍攝偶戲文物,並推出第一本攝影集。偶戲的拍攝讓王漢順大量練習打光,累積基礎,豐厚日後的人像攝影作品。
自言喜歡拍人的王漢順認為,人像攝影的魅力在於,他會因為拍攝任務,接觸到各種不一樣的人事物,甚至難以預想的拍攝對象,比如為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拍攝總統競選形象照,抑或突如地必須飛抵非洲、紐約、東京採訪。其次,由於每個被攝者的職業身分領域不同,性格特徵也迥異,經由觀察與想像,王漢順可以將他們的人物特質,表現在畫面裡。
對王漢順來說,照相是一般認知的攝影方式,無須安排,直接且具有紀錄性,例如街頭攝影、報導攝影,亦即決定性瞬間。造像則是攝影者有計畫的執行,並非作假,如商業攝影或是藝術攝影。因為在媒體工作的經驗,王漢順要在短時間內有效率的完成人物拍攝,所以造像是必須的。但並不見得每一個人都適合造像,如果是拍攝市井小民或小人物,就不宜刻意過度擺拍,畢竟會讓他們失去自然的神情。
王漢順坦言自己有工作倦怠症,放假時不太樂意接觸攝影,是以不會特別神聖化攝影的意義,也不想要自己的人生全都耗在攝影上。他喜歡做模型、種水草等,在這些休閒娛樂的過程裡,王漢順得以放空工作的壓力,讓心情恢復平靜。
另外,不願自己變成只會工作才進行攝影的王漢順,也會在工作與日常裡發現一般人司空見慣而缺乏真正感受的生活細節,如《字母》系列,就是他帶兒子去夜市撈魚意外拍得一張英文字母Q的照片,從而建構A到Z二十六張照片,甚至被收錄於國一英文課本教材。
又或《拍手》系列,本是他為藝術家黃心健在捷運台北101世貿站四號出口走廊的裝置藝術上所拍攝的作品,王漢順拍攝各行各業、具有明顯代表性特徵,或和台灣文化有關連的影像,如修車師傅、賣玉蘭花的阿姨、麵包師傅、運動選手、檳榔西施等。《拍手》亦是王漢順從工作裡延伸而得的創作,持續至今。
創辦人:馬立群 總編輯:王姿佩
採訪:沈眠 攝影師:吳姿瑩 剪接:
作品提供:王漢順
小檔案
王漢順,1973年出生,2000年世新大學攝影系畢業,遊走於藝術人文與時尚圈的人像攝影師,作品見於平面雜誌廣告媒體,現任職媒體攝影記者。王漢順喜歡拍人,擅長藝術人文劇照,也參與時尚服裝拍攝記錄。
曾獲校園普立茲新聞攝影比賽首獎、金鼎獎最佳專題報導獎等。參與《快門.開演10Eyes on Stage》新北市國際攝影聯展、服裝設計師古又文《一克拉的夢想》服裝拍攝、台北市捷運信義線世貿中心站公共藝術《相遇時刻》攝影、故宮博物院《乾隆潮特展》人像創作攝影師、巴黎Futur en Seine塞納數位藝術節《人人都是乾隆公益攝影展》、蔡英文競選形象攝影師等。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n-LjIUqE1c/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