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雷試片短評
《暴動之城》Kings
妳想表達的是...??
.
根據1992年洛杉磯暴動的真實背景改編的虛構故事,描述生活在基層社區的單親媽媽—蜜莉,與生活在社區裡唯一的白人—歐比,以及蜜莉家好心收留無家可歸的孩子們,如何在這場暴動之中自保、保護家人與家園的故事。電影劇情的主題出發點相當不錯,就一個大時代大事件下,市井小民如何處驚不變、保護彼此的過程,感受那暴動時的肅殺氣氛,進而帶出種族衝突、社會動蕩的不安。但詭異的雙軸故事線發展,幽默與嚴肅間的拿捏失當,導致整部電影仿佛戲裡戲外都在暴動的混亂感,讓人摸不著頭緒,也可惜了荷莉貝瑞、丹尼爾克雷格,以及片中幾位賣力演出的年輕演員。
這部片不免與去年凱薩琳畢格羅(台灣今年才上映)的《底特律》相比,同樣以美國近代史影響甚鉅的暴動事件,描繪暴動下的小型衝突事件。《底特律》以1967年發生的底特律暴動為背景,描述發生在一間汽車旅館內警方執法過當的警民衝突;《暴動之城》則是從1992年洛杉磯暴動的前一年說起:一位韓裔女商店店主斗順子,懷疑一位15歲黑人女孩偷竊,而發生的誤殺事件。再到1992年,一名名為羅尼金的非裔男子,因交通違規而被四名洛杉磯員警圍毆的事件,卻被法院判決無罪引發公憤。一連串的導火線,而引起美國基層社會長期存在的種族衝突,多元族群的社會結構,彼此錯綜複雜的矛盾關係,《暴動之城》在開頭所引介兩起洛杉磯暴動前的社會案件開始,便透露了導演編劇嘗試還原歷史脈絡的野心。然花了大量篇幅,甚至透過蒙太奇與疊影的手法,將暴動比喻為即將爆發的火山,試圖拉開故事的序幕,卻在電影後段只縮小到一個家庭的故事格局,虎頭蛇尾的劇本架構令人摸不著頭緒。
《暴動之城》的故事重心圍繞在蜜莉一家的眾多孩子身上,中間穿插了歐比這個白人角色,試圖做出種族衝突或是暴動這種非理性的事件下,仍有人性光輝的一面。但可惜的是,混亂又調性不一的觀點,過於破碎又在節奏掌握不當的情況下,很難讓人投入電影劇情之中。
妳到底想要表達什麼?是蜜莉在如此混亂的局勢中,仍堅持不忘拯救無家可歸的孩童?還是歐比對於鄰居蜜莉的善心幫助,潛移默化之中產生曖昧情愫?還是青少年衝動下造成的悲劇?還是想藉由天真無邪的孩子,在危險的暴動當下,仍保持著童心,凸顯混亂的紛紛擾擾在孩子的眼中其實毫無意義?《暴動之城》的題材不差,但就是缺少好的處理手法。就像是有高級和牛和生魚片,好的廚師能夠做出高級料理,一般人就可能做出大雜燴而已。可惜的是,《暴動之城》給我的感覺屬於後者。
看完《暴動之城》,我很難想像這是出自曾經以《少女離家記》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法籍(土耳其裔)女導演—丹妮絲坎澤艾胡芬之手。或許是不熟悉的題材(多種族衝突的故事)以及大格局的故事規模,使得過去處理小格局小成本製作時的聚焦觀點失靈。就片名的Kings來看,故事試圖表達「我們都是金」,也就是那位被警察施暴的羅尼金一樣,在長期飽受歧視、欺壓、不公對待下,總有一天會如火山般爆發。但事實上,角色眾多的焦點失焦的情況下,我們只看到一群人驚恐慌張又毫無邏輯的失控亂跑,可惜了這樣的好背景、好題材、好演員。也許,這個故事專心聚焦在幾位核心角色身上,剪輯編排合乎邏輯,營造多一點壓抑又緊張的氣氛,也許這部電影將會是帶給人震撼感的佳作。
.
XXY的推薦指數:★★★★★ 五顆星為滿分
《暴動之城》我給★★☆ 2.5顆星
(很好奇漢堡王置入了多少宣傳費?)
2018年06月01日 上映
.
.
.
#暴動之城
#Kings
#我不是工讀生
#我是你的好朋友
#XXY
#寂寞超男子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