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e:「美股在2020Q4的財報表現相當不錯,上半年的財報,較高機率也會不錯。」
美股財報季進入尾聲,根據FactSet調查,已發布2020年第4季財報的S&P 500企業已達74%,其中,優於預期比例80%,高於近5年74%的平均值。而且,獲利年增率約2.9%,一甩2020年底預期衰退近1成的情形。若細究個別產業,以通訊服務、資訊科技優於預期比例分別達95%、91%,其次是金融、工業製造都有82%,隨疫情改善,今年美股企業獲利將重回成長軌道,促使資金追逐成長型股票資產。
根據最新申報資料,「股神」Buffett旗下的Berkshire Hathaway在2020年最後幾個月減持蘋果(Apple),減碼之舉讓Berkshire在2020年底對這家iPhone製造商的持股剩9.076億股,Berkshire買了威瑞森通訊公司(Verizon Communications Inc.)、保險服務商威達信(Marsh & McLennan)以及石油公司雪佛龍(Chevron),這些交易在第3季申報時獲准保密,不對外公布。
Berkshire也在2020年最後3個月調整了對部分其他類股的押注,包括減持銀行股,出清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PNC金融服務集團(PNC Financial Services Group Inc.),以及M&T銀行(M&T Bank Corp.),並調降富國銀行(wells Fargo & Co.)持股達59%。該公司也調節對藥廠的押注,增持默克(Merck & Co Inc.)、艾伯維(Abbvie Inc.)和必治妥施貴寶(Bristol-Myers Squibb Co.),在此同時出清最近對輝瑞的投資,Berkshire並出脫金礦股Barrick Gold Corp.。 這筆投資2020年公布時頗令外界吃驚,因為Buffett這幾年一直很嫌棄黃金。
方舟投資創辦人Cathie Wood因為早早布局特斯拉、比特幣方向神準,成為美國新一代股神,最近,她在其他機構出脫台積電ADR之際,反手買進,她預測,包括特斯拉、以及台積電在內的科技股,未來只會更瘋漲。但領薪水的族群卻有一大隱憂:AI進步太快了。
首先,Biden政府最近推了新一波的紓困方案,可望在3月中通過。Wood認為,目前紓困帶來的熱錢,有點太多了。由於美國經濟景氣已觸底反彈,疫苗的面世也讓狀況變好中。未來預計M2貨幣供給量會續升兩成以上,熱錢只會推升股價漲到更驚人價格、房市更是旺到不行,還得預防通貨膨脹的發生,換句話說,外傳股市泡沫將破,短期內不至於發生。
她依然最看好電動車,不只是比較環保,符合Biden政策,她認為集合自動化、電池等多種創新於一身的特斯拉電動車,性能就是比較好,同時成本正持續降低。預計在2025年,電動車與燃油車的價格會黃金交叉,接班態勢已經出現。
另外,因為熱錢多,勇於創新的新科技產業,更會被投資人大膽投注。像是區塊鏈、人工智慧、太空產業與遠距醫療,都是非常被看好的新領域。
股市、房市看來大好,唯一讓Wood看法負面的,竟是領薪族最該擔心的事:工作機會被人工智慧取代的趨勢,疫後更回不去了,主因是包括Biden在內的許多國家政府,為了保障人民工作機會,都採取調升基本工資的政策,這個看似善意的政策,卻在最不好的時機點推出,因為,全球研發的人工智慧技術,在疫情期間不但升級快,更厲害的是成本迅速降低。AI就像養小孩,最困難的是教育訓練,然而現在訓練AI成本是每年少37%,非常驚人,這結果將促使企業更積極採用AI取代人力;同時間AI公司也會得到資源讓技術更精良,如此循環下,今年可能就是人工智慧取代人力的全面起飛年。
以美國為例,Wood發現在疫情期間,運輸業與餐飲業,已經順利導入無人化技術隔絕傳染,未來無人貨櫃車、無人機送貨與自動化餐飲製作技術,會是更加火紅的新科技,但也會取代很多人的工作,這也讓她感嘆,未來上班族,一定要趕緊發展出不被人工智慧取代的能力。當然工作機會還是有,許多的科技創新,仍需要人去研發。但這些人才更需要全新的教育方式,她認為教育也將被網路顛覆。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5258704
https://www.gvm.com.tw/article/77772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599/5254506
電動車性能 比較 在 投資藝術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北韓問題靠邊閃,全球多頭爐灶燒的正旺,台股隨時有望再創新高
專欄持有聯發科大賺45.65%,統一、仁寶再創新高
**************************
國際利空、外資賣壓都無法阻擋台股向上走
北韓再度試射飛彈引發地緣政治風險再起,主要影響國家韓國、日本與美國不跌反漲,北韓不斷試射飛彈,對股市的影響逐漸遞減,而美國哈維颶風恐影響美國GDP,為降低對經濟的衝擊,預期美國聯準會將暫緩升息的腳步,資金派對曲終不散,國際資金持續湧入台股,帶動新代幣兌美元強勢維持在30元附近,加權股價指數連續兩周再10550附近盤整,外資大幅賣超194億,加上北韓持續試射飛彈等利空,指數都跌不破10500點,代表下方支撐力道強勁,周五台股成交量超過1500億,量能逐漸回溫,融資融券同步上揚,股市越來越熱絡,未來指數有望再創新高,手上股票有獲利的朋友,千萬不要輕易獲利了結,指數向上創新高的時候,各類股族群都有望再創新高,堅持持續抱牢,才能獲取最高的獲利,如同專欄堅持抱牢仁寶本周再創新高,整體獲利33.52%,另外,永豐金、萬海本周已在FB上告訴大家獲利了結小賺出場,所以已經從專欄持股中刪除,有投資專欄相關類股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FB發布的最新消息。
**************************
股價反映投資人對股價未來的預期;基本面只是反映過去經營的成果
很多人都搞不清楚股價、基本面到底有什麼關係,常常受的新聞影響,看到某公司當月營收大漲,就進場買股票,結果往往被套牢,到底為什麼,有時基本面很爛的公司,股價卻不停狂漲;有時基本面很好的公司,股價卻漲不動,最經典的例子就是宏達電,宏達電股價從1000元跌到600元時,月營收並未出現大幅的衰退,股價卻率先反應大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三星手機高階手機、和大陸白牌手機崛起,當時市場上安卓系列的手機並不多,宏達電因此大賺錢,許多廠商看見商機後,紛紛加入安卓陣營生產相關手機,其中三星領先市場,推出大螢幕手機,專攻安卓手機高階機種,其餘則有大陸小米、歐珀等業者,專攻低階便宜的安卓手機,在雙面夾殺之下,市場預期宏達電手機市占率將持續下滑,結果確實如同市場預期,宏達電市占率節節敗退,營收、獲利就不斷下降,股價也就持續向下跌,所以股價反映的是『投資人對未來的預期』,而基本面反映的是公司過去、現在努的的成果。
**************************
長期投資請專注思考產業的『未來性』
現在表現的好不代表未來一定好;現在表現不好不代表未來同樣不好,我經常在上課時強調,在投資的當下,一定要先想清楚,現在這筆投資是要做長還是做短,短線投資就是追逐流行,不太需要管基本面,重點是買現在大家都在追、正在買的股票,股價比較容易動,會動的股票才有機會賺取短線的價差;長線投資期間至少半年以上,要持有這麼長時間的股票,一定要非常具有未來性,股價才能走得穩、走得遠,思考的重點在於『產業的未來』性,要尋找具未來性的產業,我們可以從生活與新聞中著手,舉例來說,人類生活不斷進步,各種電器產品、工業生產所產生的汙染,造成地球氣候的重大負擔,高溫、暴雨、旱災等極端氣候災害頻傳,造成許多國家嚴重的損失,眼看氣候問題越來越嚴重,國際間才開始討論限制碳排放的京都議定書與巴黎氣候協定,為實現減碳目標,法國、德國、印度與挪威等國家,已制訂明確的禁售燃油車時程表,如德國2030年開始禁售燃油車、法國2040年禁售燃油車,未來電動車、綠能車將成為市場主流。
**************************
電動車成為目前投資的顯學
本月德國舉行兩年一度的德國車展,展場上大部分廠商都把焦點都放在電動車與自動駕駛上,德國汽車大廠福斯今年宣布2025年前將推出80款電動車與油電混合車、BMW集團也宣布2025年旗下品牌包括勞斯萊斯等所有品牌都會推出電動車,電動車儼然成為未來汽車主流,加上各國政府政策的支持,與電動車性能與售價逐漸符合市場需求,電動銷量成倍數成長,2016年全球電動車銷量約77萬輛,相較於2015年大幅成長42%,根據Frost&Sullivan估計,2020年將達到241萬輛,年複合成長率高達35.8%,因此電動車產業吸引全球投資人的目光,電動車相關產業的投資金額不斷再創新高,使得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即使目前沒什麼賺錢,股價也能持續上漲,就是因為市場預期特斯拉是電動車的未來,其市值甚至已超越福特與通用汽車,暫居全球車廠市值第四名,相信未來電動車市場將持續成長。
**************************
台灣電動車類股主要發展在電池供應相關領域
確定電動車、自動駕駛為未來產業的方向之後,就可以從中找尋相關的投資標的,以自動駕駛來說,要達成自動駕駛,每輛車都需要配備超過八顆鏡頭,全球車用鏡頭廠龍頭是在香港上市的舜宇光學(02382HK),挾著中國龐大的內需市場,全球市占率高達30%,今年股價由港幣40元漲至126元,大漲超過三倍,只要大家願意多做思考,一定能找到這個明顯的趨勢,至少賺取一倍的獲利,如果只想投資台灣,台灣在電動車支援的產業較少,只有在電池材料相關供應鏈比較多,電池產業來說主要分為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離膜與電解液,其中,正極材料為主要材料,占了電池成本的50%以上,國內正極材料廠商主要有立凱-KY(5227)、長園科(8038)、康普(4739)、美琪瑪(4721)、必翔(1729)、必翔電能(6551),其中,康普、美琪瑪都已打入特斯拉供應鏈,股價也連續飆漲,值得大家持續觀察;負極材料的代表是中碳(1723),生產的石墨碳微球品質佳,以打入日系廠商,目前股價仍低,若出現利空不跌或爆量跌不動,可以考慮進場布局;電解液與隔離膜台灣則沒有相關上市櫃的公司,有機會再與大家分享自動駕駛相關類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