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可以追溯南島語言最古老的地點。幾千年前,這些語言由台灣傳到東南亞和太平洋島嶼。南島語族最早起源於台灣」
【回顧】
一「兩岸哪裡一家親!研究:台灣人基因與中國不同」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259641420842601&id=584986081641475
Jacky Cheng:台灣人,您對母親到底了解多少???
台灣文明,您知道台灣歷史四百年只是幼稚園程度,了解南島語族發源地是台灣,也只是小學程度而已,您懂得Paccan是原名,"您好"叫"台灣",四千年前遠洋Manga雙船體(與艋舺的台語同音,當然也與菲律賓的螃蟹船同音,但菲國學不到精髓,只能短航),傳出去台灣文明玉石珠算,給南洋與中土....總算是有中學程度了,12000年前的姆大陸,亞特蘭提斯陸沉,蘇格拉底,柏拉圖,西方三哲的理想國烏托邦,不在大西洋,而在太平洋,才是台灣歷史的大學程度,宜蘭與那國島間的海底沉城,虎井嶼,台東數千年以上萬年遺址隱藏了多少考古密碼....台灣人,你真的知道嗎?
(全南島語族的眼睛,都與Mada同音,南島族有十大語系,西到非洲馬達加斯加,東到夏威夷,南到紐西蘭,智利復活島,北是台灣,也只有台灣唯一同時擁有九大語系,流傳出去。3500~5000年前的航行授與文明(中國四川三星碓的蝌蚪文,沒中國人知道來源真意,台灣古跡中處處可見,是傳播源頭),菲,馬,近年在3500前的古墓遺址挖出,全世界僅有台灣東部獨產的豐田玉器陪葬,很明顯了。)
(有人說所謂的海底古沈城其實是斷裂的岩脈,但是它工整畫一的牆體卻又讓人無法解釋;有人說那是1622年荷蘭人佔領虎井時修築的城堡,遭明軍炸毀沈入海底;有人說這乃史前文明的遺跡,人類活動的證據;更有日本學者說這是八千年前人類活動的遺跡。)
(台灣宜蘭外海60海浬處,沉睡著一座神秘的海底古城,古城內有精細的雕刻、神殿、金字塔,學者研究,該遺跡屬於距今約1萬5000年前的「姆文明」(MU文明),也就是在中國大陸還與琉球群島相連時,人類在這塊「姆大陸」上所創造的高度發展古文明。相關學說已流傳一段時間,因為實在太過引人入勝,每隔一段時間就在網路上激起討論。
中國網站《萬花鏡》日前刊登一篇名為〈因地震沉入深海:台灣宜蘭海底驚現神秘金字塔!〉的文章,吸引了許多兩岸網友關注。該文指出,在距離台灣宜蘭僅60海浬的日本與那國島海域,沉睡著許多當地漁民都知道的巨大海底古城,1986年後,日本學者開始對遺跡進行現代化的海底考古研究。
經過長達8年的考古調查,琉球大學木村政昭教授振奮地表示,「沖繩周邊海底考古學的研究,將會讓全世界最古老的文明重見天日,古老的『海底龍宮』傳說即暗示海底古文明的存在,沈沒在海底的『姆文明』也讓海底龍宮的故事一直流傳下來,我確信與那國的海底遺跡,就是1萬2千年前突然消失的『姆文明』!」
根據考古隊以電腦合成方式繪製的遺跡復原圖,該遺跡有著海龜壁畫、靈石、廣場等祟拜物,可以判斷就是古文明居民聚會的神廟,而神殿北面有2個半圓形的柱穴,可能就是女巫舉行儀式前的沐浴之處,也有可能是讓即將獻給神的處女清浴的水池。
還值得注意的是,在半圓洞穴東邊近處的靈石,其擺設的方式與沖繩及日本本島的民間信仰類似。此外,神殿東方的拱形城門、巨石疊成的城門等,也與1萬年後才興起的琉球王國建築類似。而在城門附近發現的2塊重疊巨石,有人推測這2塊巨石是城門下方的基石;由2塊巨石整齊重疊在一起,及其上方留有長方形人口雕孔等看來,該巨石顯然是經過人力加工而成為城堡的一部分。
這項新的發現,與20世紀初美國學者詹姆士‧柴吉沃德(James Churchward)提出的『姆文明』假說不謀而合。柴吉沃德認為,在距今1萬5000年前的史前時代,現為日本、琉球、台灣的西太平洋一帶,其實是一整塊相連的「姆大陸」,其面積比南美洲還大,史前人類甚至在其上創造了燦爛的古文明,但因為遭遇大地震所引起的地質變動,而在一夜之間沈入大海,一切記載就此失落,沈眠在太平洋海底,直到今天仍有待人們挖掘出它的真實面貌。)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974106319/posts/1528706937238428/
李致穎:談到女性或不同族群的刻板印象時,許多人都能理解這些特定形象,如女性的陰柔、感性、軟弱,南島語族的天性樂觀、愛喝酒愛唱歌等,對於弱勢性別或族群的主體性的剝奪,以及,成為他們追求自主性時的阻礙。
但是,上述的邏輯,對象ㄧ換作是「台灣人、台灣文化」就又不一樣了,各種刻板印象,例如隨性、草根性、海盜性格、髒亂、粗俗⋯等,全部照單全收,殊不知這些特定形象就是自己的主體性被襲奪、被架空後的殖民地文化,還把這些由殖民者所塑造出來的形象,當成自我認同。還有什麼比這樣的事情,更加悲哀的嗎?
#台灣文化應該要有各式各樣的面貌
#台灣人要打破殖民者的禁錮活出自我
https://www.facebook.com/1639848710/posts/10212110034219674/
李致穎:什麼是漢人?漢人是怎麼來的?
以「台灣南島語族」為例:
生番→熟番→人→漢人
未經由儒學「教化」的人,即為番或夷或蠻等,不文明、未開化之族群,必須透過儒家思想價值觀影響後、教育後,才能成為儒家價值觀下的「人或漢人」。
#台灣人正被教化為中華人
#已接近完成體
https://www.facebook.com/1639848710/posts/10207689328344790/
李致穎:把自己的認同,定義爲中國人,是個人自由的範圍。例如,我是泰雅族人,我也是中國人。
把自己所屬的族群認同,定義爲中國人,則不在個人自由的範圍。例如,我是泰雅族人,泰雅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
*溫馨提醒:台灣的南島語族,無論在對岸中國或此岸中華民國政府的定義下,都是中國的少數民族喔。
https://www.facebook.com/1639848710/posts/10213131710200935/
임가영:如果我是台灣的電視編劇,
簡直有發揮不完的題材(翻白眼)。
超過400年前至四、五千年之間,
南島語族的先人從台灣出發,
順著洋流和季風開枝散葉到了整個大洋洲。
(這個梗被迪士尼用走了就是「海洋奇緣Moana」)
400年前熱情浪漫的大航海時代,
荷蘭人教了台灣人以羅馬拼音做為文字記錄,
引進了最早的銀行會計制度,
至今番仔薑(辣椒)、番仔火((辣椒)、紅毛土(水泥)、水牛、黃牛、芒果、雞蛋花、甘蔗、水稻…
通通都是荷蘭人曾經來過的痕跡。
400年前日本幕府時代,
將軍穿的盔甲也都是台灣出口的鹿皮製造而成的。
380年前和兩蔣一樣宿命的鄭成功父子,
假裝反清復明建立了東寧王國,
跟228一樣殺盡不服從的台灣人,
跟白色恐怖一樣洗腦倖存的台灣人,
先人為了生存通通當了假漢人,
從此全台灣每個村莊聚落居民沒有血緣關係的也都一個姓,
每個姓的族譜第一代都是同個時間,
如果追本溯源去到中國,
拍謝阿嬤袂認得阿松誰跟你一家人。
台灣人曾經有革命精神,
譬如300年前的鴨母王朱一貴或230年前的林爽文,
其中林爽文在他的全盛時期曾經控制全台,
為此,
乾隆皇帝的緋聞私生子福康安率領清軍渡海來台專門對付林爽文,
打贏了之後還列為乾隆得意的十全武功之一。
150年前,
Robert Swinhoe把福爾摩莎烏龍推向紐約和倫敦的茶館做為點單最貴的茶,
也將台灣特有種生物登錄到國際上的各個學術期刊,
光是他的足跡事跡就註定是史詩般的鉅作。
而你不能移開視線的是接近同一個時期的George Leslie Mackay,
他是「寧願燒盡,不願朽壞」的馬偕博士,
餐桌上每天見面的胡蘿蔔、白色花椰菜、和高麗沒有關係的高麗菜都是他引進台灣的。
馬偕博士辦學校開醫院都是後來的事了,
但你知道當他踏上台灣的土地第一步,
是誰接住他的手?
蘭大衛醫生!
我小時候看讀者文摘的一篇「切膚之愛」,
主人翁的蘭大衛醫生,
當今彰化基督教醫院的創辦人,
也是奉獻一生在台灣,
一家人在台灣的故事根本也是大河劇。
也是同個時期,
基隆外海發生了一場戰爭,
造成越南變成法國殖民地,
卻跟霧峰林家有很大關係。
迄今每年中元節,
基隆的法國公墓還有人以紅酒和法國麵包祭拜百多年前的法國軍人。
我累了先寫到這裡。
寫這種東西很難過,
我們從小去上學被當作白癡騙到大,
歷史課本內容扣掉謊言剩下標點符號,
只有頁數號碼是正確的,
卻還要透過不斷的考試強行刻在腦筋裡面,
所以書唸得越好,
被毒害就越深。
但人們必須知道這片土地發生過什麼事,
才會明白為什麼它是現在這個樣子。
台灣的電視台當然有能力提供具有深度又好看的戲劇,
譬如幾年前民視製播的「浪淘沙」,
講蔡阿信醫師的故事;
又如比較近的是台視曾播出「純純」,
講的是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的故事。
可是婆婆媽媽有印象的是「龍飛鳳舞」、「飛龍在天」之類的長壽劇,
或是什麼都有神有鬼有怪害過來害過去的「戲說台灣」,
透過這些使觀眾對台灣的過去能夠有什麼瞭解?
這就是重點了,
掌握媒體的他們不要台灣人瞭解台灣,
愚蠢才好控制。
你羨慕日劇韓劇能夠考究的呈現他們自己先人的生活風貌之餘,
不要忘了他們擁有的是自己的國家。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420430480/posts/1642410355782963/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喵喵,不要!」繪本介紹 訪問作者: 黃郁欽 內容簡介: 當遇到不喜歡的事情,你有說「不」的權利。 俏皮可愛又親切的故事,讓孩子練習設立自己的界限, 好好保護自己,也不越線傷害他人。 小玉遇到了一隻貓,她幫牠取名為「喵喵」。但是小玉想幫喵喵洗澡的時候,喵喵會大聲回她:「不要!」...
電視編劇 在 靜靜讀一本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向來愛讀小說家的隨筆。或許是因為可以撥開虛構的文字迷障,貼近作家更為真實的生活樣態吧。
在隨筆集《女人的食指》裡,向田邦子談美食,談購物,談生活細瑣,不論是和妹妹開餐廳、為攢錢滑雪而開始兼差當編劇,或是嗜吃愛睡的習性,都像是向田本人在你耳邊叨叨絮絮,講得有滋有味,鮮活靈現,不時逗得你哈哈大笑。
最有趣的,當然是談電視編劇的那一輯,原來編劇有這麼多的煩惱,從古代女子每日無所事事都在做什麼(所以只好寫她不停梳頭髮),到劇中人名字該取什麼,無一不是問題,而向田邦子說編劇得腸胃好,饒舌樂天,會騙人,更是令人菀爾。
在最後一輯「旅」裡,向田邦子說她最想去的地方是絲路,卻遲未成行,認真讀完篠山紀信的攝影集之後,太過震撼,又覺得需要讓這樣的心情沈澱,讓這樣的印象淡去之後,才能透過自己的眼睛,看見真正的絲路。
向田邦子沒能完成這個心願。寫下這篇「我與絲路」的三個月後,她就在空難中喪生。
#向田邦子
#女人的食指
#麥田
電視編劇 在 不假掰讀者過日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在清掃往生者的家時,曾見過鬼嗎?」
也許很難相信,但我時不時會接到這種提問。好奇心旺盛的孩子們在哪裡看到某個都市怪談時,會開玩笑似地到公司的部落格等社群網站留言詢問;有時,也會有時事月刊的記者或準備新作品的電視編劇,以熟練的技巧及非常認真的表情進行採訪,然後通常在準備好的問題都問完,回答結束後私下閒聊時,用像玩笑般的語氣偷偷詢問。也有某位經濟雜誌的記者在正式採訪中準備了這樣的問題,我反問他:「讀者們真的會對此感到好奇嗎?」讓他有點不知所措。還有位日報記者問這個問題時,我故意正經八百地對他說:「其實從剛剛就一直坐在您旁邊。」他聽了之後筆就掉了。
https://news.readmoo.com/2021/06/18/haunted-house/
電視編劇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喵喵,不要!」繪本介紹
訪問作者: 黃郁欽
內容簡介:
當遇到不喜歡的事情,你有說「不」的權利。
俏皮可愛又親切的故事,讓孩子練習設立自己的界限,
好好保護自己,也不越線傷害他人。
小玉遇到了一隻貓,她幫牠取名為「喵喵」。但是小玉想幫喵喵洗澡的時候,喵喵會大聲回她:「不要!」小玉要喵喵留在家陪她玩,喵喵也依然大聲回她:「不要!」不聽話的喵喵,讓小玉很傷腦筋呢。有一天,小玉一人在公園玩耍,突然碰到陌生人靠近,甚至想抱一抱她!愈來愈緊張的小玉到底該怎麼辦才好呢?
當孩子逐漸脫離嬰兒時期,自主、自我的意識萌發,對萬物和內在情緒的認知仍逐步建構中,因此邏輯還未成熟的孩子,講「不要!」的次數也會愈來愈多。不少大人對孩子的反抗傷透腦筋,常藉由共讀繪本、帶領孩子練習情緒管理,以期降低孩子講「不要」的次數。不過,作者黃郁欽創作的《喵喵,不要!》,選擇以俏皮可愛的畫面,貓咪叫聲與「不要」的諧音,以及養貓人士看了會莞爾一笑的情節,從另一個角度使孩子理解:大聲說出「不要」並非絕對錯誤;尤其遇到令人不適的情況,自己更有說「不」的權利。並且,當我們聽到對方說「不要!」的時候,應考慮自己的言行是否足夠尊重對方的意願。
期望孩子享受《喵喵,不要!》帶來的閱讀樂趣的同時,亦能試著為自己設立身體與情緒上的界限,在人際互動中好好保護與照顧自己,也不越線傷害他人。
作者介紹:黃郁欽
學的是電影,1986 年開始擔任電視編劇迄今。喜歡天馬行空的幻想,自由自在的畫圖。1988 年開始創作繪本,1996 年與同好成立繪本創作團體「圖畫書俱樂部」並擔任隊長,2015 年催生台灣第一本繪本誌《大野狼》。曾於2016 年入選義大利波隆那插畫獎,著作豐富並獲獎無數,有:旅行手札《繪本感小物的旅行紀事》及繪本《我家在這裡》、《魔幻大戲院》等。
出版社粉絲頁: 玉山社出版公司、星月書房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電視編劇 在 李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李宓 2020全新單曲「愛不凋零」
唱出堅持夢想的人生體悟
數位收聽:https://minalee.lnk.to/EternalLove
「愛不凋零」由曾製作過蔡健雅、蕭亞軒、陳奕迅、蕭敬騰等天王天后之金曲音樂人陳偉老師製作統籌,一改前張作品「唇蜜」的性感形象,李宓回歸內心,「愛,不凋零」以中版抒情的曲風行進,乘載著後淬煉出的勇氣,以及不忘初心的人生體悟。李宓在製作階段就與老師緊密討論,在歌詞中放入她想傳達的心聲:
「如果你還有迷惘失落,就默默燃燒一點火,相信你的選擇」
即使演出跟表現的機會有限,李宓也在每一次的機會中努力,期待著有一天,這些狀似渺茫的努力不懈,能成為你的一朵永生花,持續綻放而不凋零。
「愛不凋零」MV同步搭配自傳性質的微電影《被討厭的勇氣》,請到曾獲亞太影展最佳劇本獎的資深電影、電視編劇孫法鈞老師編寫劇本,金曲獎最佳音樂錄影帶獎導演黃中平被劇本打動而答應拍攝,請到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男主角陳昊森擔綱演出李宓的死對頭「耶米熊」,《馗降:粽邪2》逼真演技被網友封為「最強阿姨」陳雪甄友情客串演出李宓經紀人,以一個完整故事短片呈現李宓對各種網路言論的正面回應,讓音樂的世界觀與電影的世界觀交互相應。
《被討厭的勇氣》微電影:https://youtu.be/oWpNxANhRU4
#愛不凋零 #陳昊森 #陳雪甄
_
愛不凋零
詞:Kenix Cheang 曲:John Fulford / Dan Whittemore / Kenix Cheang
一個人來
一個人走
在昏暗的世界裡沒有盡頭
想努力的找到出口
誰在感慨
誰在等待
你困惑了厭倦了人生比賽
有時候想放開
記得嗎 最初的單純的夢想
它還在你心中發光
我的愛不會凋零
經歷每一場的風雨
就算不會放晴 陪你ㄧ直走下去
我的愛不會休息
前面有多少的難題
只要你回到我懷裡
我一定永遠守護著你
我一定永遠守護著你
我一定永遠守護著你
如果你還有迷惘失落
就默默燃燒一點火
相信你的選擇
充滿勇氣我在你身後
沒什麼要難過~Oh
_
出品:亞凰國際娛樂有限公司
監製:周彥彤 Teresa Chou
藝人統籌:李宛軒 Solo Lee
代理發行:華納國際音樂股份有限公司
製作人:陳偉
編曲:黃雨勳
Mixing Engineer 混音師| Wei Chen 陳偉(Take One Music 鐵碗音樂)
Mixing Studio 混音室|Take One Studio 鐵碗錄音室
合聲:羅維真 Holly Lou [跳蛋工廠有限公司EGGO Music Production]
合聲編排:羅維真 Holly Lou [跳蛋工廠有限公司EGGO Music Production]
_
【MV製作】
製作公司:品器有限公司
導演:黃中平
監製:干文怡
導演助理:王品喬/李思恩
攝影:黃中平
二機:王殊懸
攝影助理:吳啟禎/吳啟瑞
製片:陳芊如
製片助理:許智翔/卓虹伶
美術:王殊懸
燈光:楊景浩
燈光助理:藍功民/呂佑凱
收音:謬曉帆 /黃念慈/劉靜菲/孫藝庭
場務:范子薺 /黃正達
後期製作:品器有限公司
主要演員:陳昊森/陳汎柔
演員妝髮:曾耀儀
演員:陳雪甄/愛人眼睛 鄭欣妮/柯恩/張鈞弼/余羿霏/葉慕樂/吳咞恩/周瑩/廖婕涵/孔榮惠/蔡宛妮/石家誠/陳育尊
_
李宓造型
造型:曾瓊鶯
化妝:姚純美
髮型:Sunny @Flux Reel
_
▶️ 李宓 Mina 官方資訊 Official Platfor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GIALeeMi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mintangelme
微博Weibo:https://weibo.com/u/1768239842
抖音TikTok:https://vt.tiktok.com/ZSJWtcH6V/
電視編劇 在 李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微電影《被討厭的勇氣》改編自李宓的親身經歷,請到曾獲亞太影展最佳劇本獎的資深電影、電視編劇孫法鈞老師編寫劇本,金曲獎最佳音樂錄影帶獎導演黃中平被劇本打動而答應拍攝,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男主角陳昊森擔綱演出李宓的死對頭「耶米熊」,《馗降:粽邪2》逼真演技被網友封為「最強阿姨」陳雪甄友情客串演出李宓經紀人,以一個完整故事短片呈現李宓對各種網路言論的正面回應,讓音樂的世界觀與電影的世界觀交互相應。
#被討厭的勇氣 #陳昊森 #陳雪甄
_
主題曲︱愛不凋零
演唱︱李宓
詞曲︱John Fulford / Dan Whittemore / Kenix Cheang
數位收聽︱https://minalee.lnk.to/EternalLove
_
【影像製作 credit】
李宓 ︱李宓
李宓 (小時候) ︱ 陳汎柔
耶米熊 ︱ 陳昊森
耶米熊 (小時候) ︱ 張鈞弼
經紀人 ︱ 陳雪甄
街頭樂團 ︱ 愛人眼睛
偷拍老頭 ︱ 柯恩
小學生 ︱ 余羿霏/葉慕樂/吳咞恩
化妝間群演 ︱ 周瑩/廖婕涵/孔榮惠/蔡宛妮/石家誠/陳育尊
出品:亞凰國際娛樂有限公司
監製:周彥彤 Teresa Chou
藝人統籌:李宛軒 Solo Lee
代理發行:華納國際音樂股份有限公司
製作公司︱品器有限公司
導演︱黃中平
監製︱干文怡
導演助理︱王品喬/李思恩
攝影︱黃中平
二機︱王殊懸
攝影助理︱吳啟禎/吳啟瑞
製片︱陳芊如
製片助理︱許智翔/卓虹伶
美術︱王殊懸
燈光︱楊景浩
燈光助理︱藍功民/呂佑凱
收音︱謬曉帆 /黃念慈/劉靜菲/孫藝庭
場務︱范子薺 /黃正達
後期製作︱品器有限公司
_
李宓造型︱
造型︱曾瓊鶯
化妝︱姚純美
髮型︱Sunny @Flux Reel
_
出品︱亞凰國際娛樂有限公司
監製︱周彥彤 Teresa Chou
藝人統籌︱李宛軒 Solo Lee
代理發行︱華納國際音樂股份有限公司
編劇︱孫法鈞
表演戲劇指導︱榮樂、陳忻
劇照|楊登翔
_
▶️ 李宓 Mina 官方資訊 Official Platfor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GIALeeMi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mintangelme
微博Weibo:https://weibo.com/u/1768239842
抖音TikTok:https://vt.tiktok.com/ZSJWtcH6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