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雷的第一次新冠測試 |
上週六阿雷跟著童軍團去森林玩,周日早上,我的手機突然響起,是不知名的電話。本來我不打算接,因為不知名的電話很多都是要賣東西的,不過周日早上這樣的電話很少見,加上阿雷不在家,總擔心萬一有什麼事需要意外聯絡,我考慮了幾秒,還是把電話接起來。
還好有接,原來是童軍團的其中一個指導員,告訴我: 你們可不可以來接阿雷回家?他從昨天傍晚開始就不太舒服,頭痛而且很累,我們給他吃了止痛藥讓他去休息,今天感覺他也還是虛弱,可能沒辦法下午自己坐車回家。
一通電話,改變了我們的周日計畫。不多說,夫妻倆馬上換好衣服準備開車去接阿雷回家。開了一個多小時的車,總算到了童軍團的活動地點,走進森林,聽見前方傳來孩童的笑聲,遠遠地看見阿雷,他也看見我們,直接往小木屋走,去提他的背袋。
附近,一群孩子正在跟指導老師做手工藝,把線繞成蝴蝶,老師說: 阿雷沒有力氣做,直接去旁邊休息了。嗯,如果連坐著繞線都沒力氣,想必是真的很累。
我們把阿雷接上車,他一路都精神不振,回到家,更是直接洗完澡上床睡了四個多小時。醒來後,摸一摸頭,有發燒,再量體溫,39.7! 一開始我們以為看錯,他自己也說怎麼可能那麼高?! 結果一量再量,真的就是那麼高,只能叫他繼續躺下來,多喝水多休息。
阿雷很少生病,發高燒更是少見,我開始回憶芬蘭的發高燒指導方針: 在家裡觀察三天,如果真的一直高燒不退或是有其它緊急狀況,才送醫院。
同時,童軍團的指導員也來簡訊問我們,阿雷有發燒嗎? 一聽我說有,她也馬上說: 你們有沒有要帶他去做新冠測試? 要儘快去,這很重要,我們才知道該怎麼處理!
我這才突然理解,對耶,現在其實孩子一有風吹草動的症狀,是要去做測試的,尤其他才剛跟童軍團的孩子們日夜相處,不做不行,於是我趕快上網查,新冠測試哪裡約、哪裡做,完全的新手一枚!
因為,過去一年多來,我們還真的從來沒有需要去做測試的必要,這真的是第一次。
我在網站上,先找到一個機器人問卷,要先回答過去兩週內各種症狀,像做選擇題一樣,最後問卷結果會告訴你,你是否該去做新冠檢測,如果答案是肯定的,網站就會引導你線上預約時間以及地點。由於阿雷未成年,所以監護人,也就是爸媽,也可以在網站上選擇: 我是為其它人填問卷、約時間。
由於芬蘭的所有健康資訊系統是100%電子化,因此在我做任何預約動作前,都會讓我用芬蘭的線上網銀先登入確認身份才能進行。周日晚上八點多已經沒有地方可以做測試了,所以我約了周一早上9:45。
阿雷一開始聽到要做檢測,非常的緊張,跟我說: 「檢測會很不舒服耶!!」
我說「你又沒做過,你怎麼知道?」
他說,「你跟我說的啊!」
哎呀,一定是我之前跟他提過,如果要回台灣,一定要做檢測,可能會有一點點不舒服要忍一下,結果他就一直記得。
我說,「就算有,也只有兩三秒,而且那個你認識的小朋友還去做過五次,另一個做過三次,他們可以,你一定也沒問題喔!」
接著阿雷又問: 「媽媽那萬一得了會不會死掉?」
我趕快安慰他: 「小朋友大部分都是輕症,就算你真的得了,也會很快好起來,不要擔心,好嗎?」
那一晚,感覺好漫長,因為不知道到底是不是,也很怕萬一是,那麼直接影響到其它小朋友的計畫,再一週就要放假了,人家可能都排好計畫,如果是的話,大家通通要在家裡隔離。
還好,阿雷的燒逐漸退下來,晚上睡前已經退到38度,不再是那種超級高燒了。第二天早上,甚至退到只有37度多,這一點也讓我稍為放心。
時間到了,我們開車帶他前往檢測地點,就是在離我們家不遠的一個健身房停車場,有個臨時搭建起來的得來速小棚,到了那裡,我搖下車窗,穿著防護設備戴口罩的護理人員問我,是誰要測? 我指指後車座的阿雷: 他要測,我們預約時間了。
護士問阿雷,是第一次測嗎? 然後給他一張面紙,要他放在下巴的地方,跟他說你放輕鬆,我會慢慢把這根棉花棒轉進去,每一步都跟阿雷說明,我才聽到轉進去這句話不到兩秒,已經做好了!
護士跟阿雷說: 「檢測結果出來前,你都必須在家裡隔離,結果出來後,我們會寄簡訊通知。」我留的是我的手機,所以通知會寄到我這裡來。
我問阿雷,會不舒服嗎? 他搖搖頭,「不會啊,棉花棒碰到鼻子和喉嚨的交界,不會不舒服。」
真是勇敢又合作的孩子,媽媽我真心覺得他很棒!
周一這一天,阿雷就待在家裡休息。他的狀況越來越好,到了下午,甚至完全沒有發燒,話也多了起來。
據說,測試結果一般是24小時內會收到,我時不時地注意手機,都沒有消息,直到當天晚上要睡覺前還沒消息,我就把手機關了,睡覺去。其實消息隨時會進來,並不限於一天中的任何時段,不過我想,半夜知道和早上知道的結果是一樣的,覺還是要睡。
第二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開手機,果然,馬上收到一封簡訊,上面寫著: 阿雷的測試是陰性,也就是說,沒有新冠病毒。如果你的症狀在接下來仍持續加重,請跟健康中心聯絡。
看了很開心,馬上通知童軍團、也在阿雷起床後告訴他,算是虛驚一場,然而,也體驗了一次被疫情籠罩下的某種緊張感。
接下來的這幾天,我只覺得,全家人都健康平安就是福。
還有,孩子平常很吵的聲音,現在聽來都像音樂。
#生活記事
電話接起來是音樂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超長文 #疫情下的恐怖關係與情人 #寫了兩天
台灣人民正在承受世界各國在過去一年經歷的各種(身心)挑戰,正當去年底、今年初我們開始談論「疫情後新常態(post pendemic new normal)」,新冠肺炎病毒已經悄然降臨,默默進入社區,伺機而動,事實上,我們壓根未經歷「防疫新生活」,直到過去十六天的三級防疫警戒,安靜的街道、辛勤的醫護、盡責的化學兵、快篩的民眾、確診的病患,全島同舟共濟、齊心抗疫,今(30)日CDC公布最新數據,陽性確診人數似乎下降一些,但是直到全面施打疫苗之前,我們還沒有樂觀的本錢,自動自發封城依舊持續,每一天都在挑戰國民身心健康。
習慣都市生活的我們,盡享都市化帶來的各種便利,一方面抱怨城市人的冷漠,一方面享受不拖泥帶水的人際關係,所有部門的各司其職讓我們獲得各種喘息,餓了外食,渴了外帶,無聊打電動,寂寞下載app,髒了找打掃,意見不合躲回辦公室,想打幼苗送托兒所,這下好了,一聲令下,所有人統統回家,自主自發把自己關起來,高喊「耍廢救國家!」的同時,疫情下的恐怖關係/恐怖情人卻可能救不了家庭!
觀察這兩週各式發文、報章媒體、道聽途說(小道八卦),我歸結了 #八種疫情下的恐怖關係與情人,真的是「揪夭壽」,期盼我們人人自省,唯獨有意識、有自覺的內省,才有機會對抗病毒抗疫成功,向恐怖情人抗議成功!但若失敗,那就請 #塊陶!
/
第一種:把辦公室的「態度」帶回家 #土霸王
我們習慣枕邊人在家庭的樣子,有想過他/她工作時是什麼模樣嗎?
我記得去年看過一則相當幽默的分享文:當另一半在家頤指氣使的同時,手機顯示公司電話來電,一接起來好聲好氣,點頭如搗蒜,屁都不敢吭一聲,另一半在旁邊傻眼,內心OS無限。有些人相反,在公司動嘴不動手,WFH來臨在家就是土霸王一個,把自己在職場上的工作習慣統統搬進家門,甚至變本加厲,長時間無法分開的相處,家人承受生活之外的無形壓力,消磨親密關係之外,容易出現「這個人是誰?」「婚後都變了?」「交往久了,不一樣了!」各種新仇舊恨的超展開人生劇場。
土霸王之下的另一群苦主恐怕是在學孩童。孩子停課不停學,家長真的心好累,除了手邊工作不能停,還得分心照料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加上教育陪伴任務實在心有餘而力不足,一個不注意(就算自己知道)還是很容易展現家庭結構的權力不對等,例如,看了作業之後內心「龜把火」,無預警把孩子叫來,大罵一頓,兩敗俱傷。
其次,伴侶容易在教養方面意見分歧,假設一方經常性缺席孩子的學習過程,或者對教養細節毫不上心,導火線一觸即發,這時已經不是像平常笑笑就過,還可以上臉書發牢騷文能解決。我推薦閱讀 童童老師的孩子這樣說
第二種:放大對家務事的在意程度 #碎念王
「衣服幾天沒洗?」(是說,疫情當前,衣服是真的要勤快點洗比較好啦)
「冰箱整理沒?」
「誰要吸地?誰負責拖地?」
「浴室頭髮好多!」還是,連起床要不要摺棉被也要管???
成天不插電碎念,隨地撿到槍,所有家庭成員烏煙瘴氣,這部分我覺得不要再說下去,寫到這我都要爆炸了(怒!),推薦直接觀看 VOGUE Taiwan 的 #一句話讓你在吵架時原地爆炸 (https://www.facebook.com/VogueTW/posts/10159667559158754) 並且好好在原地反省!
第三種:自我情緒擺第一的臭臉 #變臉王
情緒一來,伴隨指責,說的話難聽,經常有口無心,明明我們都知道關係破裂容易、修復難,相處在一起難免有爭執,真的需要放下面子、誠意懇談,收起一時衝動,隨時隨地阿密陀佛告訴自己:我不是川劇演員,也因為我們都不是演員所以別設計那些情節(薛之謙音樂下!)看不順眼的、無法忍受的不妨列表造冊(對,還是需要寫下來,因為在家耗著通常腦子不好使,加上暴怒之時,記性通常也不好,要吵架,子彈就要備齊,最後關頭說不出話,憋死自己!)再找個時機好好聊,防疫當前,病毒才是敵人,病人不是,家人更不是敵人,適時提醒自己,別擺臉色,一秒變臉。
第四種:防疫觀念落差 #危險王
防疫在家不是放假,是乖乖待在家!但是,居家防疫消毒措施要做到多仔細呢?家庭成員(無論另一半或長輩)看待疫情重視程度的落差過大,一方極度小心謹慎,一方罹患差不多症狀,該怎麼辦才好?危險王4 ni?地球很危險,要回自己的星球嗎?
第五種:佔用家庭娛樂資源 #佔地為王
「只有你要看嗎?」(再度原地爆炸,在家的燃點都低?)但是,這一點真的很母湯!
建議在扣除個人手機、平板之外的「公共財」,例如電視機、電腦PC、Switch等等娛樂設備,全家人找時間一起盤點家中娛樂設備,說好各自/共同使用時間以及使用規範,明定運作機制。這題某種程度我覺得無解,只能靠同住成員彼此退讓,好在台灣多數地區網路發達,收看平台也不再限於電視,只要有載具,似乎吵架機率大幅降低。
第六種:經濟觀念落差 #估價王
要不要封城?是否進入第四級警戒?停課容易、停班難!
從各種數據和資料顯示,疫情衝擊民生產業甚巨,直接影響民眾收入,許多人日子不好過,待在家的時刻,究竟自己煮?還是吃外賣?費用怎麼分攤計算?疫情之下壓力真的好大,無法出門的日子上網血拼就能消除壓力嗎?下個月帳單怎麼辦?全民估價王,謹慎理財、信用至上!
第七種:無法談心的人 #沈默王
疫情打破人類常規活動,多數人即刻失去外部情緒支持與陪伴(例如上健身房、瑜伽會館、下班小酌、週末酒吧等等),壓力下的伴侶就像住進壓力鍋,當情緒陷入困境,平常能做的休息娛樂活動驟減,轉頭看,天啊,不說話的沈默伴侶,無法感知彼此情緒,或者不知如何表達,少了關心、少了關愛,真的是相看兩相厭。
第八種:居家習慣邋遢 #懶散王
好吧,居家邋遢這一點其實沒那麼恐怖!
與其說這會影響同住家人或室友,不如說儀式感人人都需要,當家成為辦公空間,服裝打扮也會影響工作情緒和效率(但是啊,如果穿睡衣更有效率,那真的大大恭喜,請持續!)上班狀態與下班休息,從生活小細節都能營造儀式感,別把隨意當隨便。
/
怎麼做才好?
第一、有意識地向同住家人「#示好」與「#釋出善意」
請發揮在社會的求生本能,看準對方喜歡的點,用心感受並且抓出要害,予以攻擊,喔,不,是釋出善意,別迂迴、別害羞,直接大方擁抱、收下好意,相信我,就算關係沒加分,至少不會扣分。
第二、#幽默 面對生活各種瑣事
生活在一起的各種小事都可能星星之火足以燎原,今日快遞沒來,與其抱怨,不如開發「廚餘料理大作戰」?明天浴室都是頭髮,請支援清潔!展開「家事清潔小隊」工作。家庭成員遇上的任何危機,都是培養革命情感的機會,一笑置之、幽默化解,好過碎念、臭臉,得不到效果,傷了和氣。
第三、有意識、有認知、有自覺
無論親密、伴侶、家人、親子關係,唯獨彼此坐下來好好話、誠意誠心分配工作,重新檢視家庭現狀,盤點資源,才有機會走下去。
第四、尋求 #專業協助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邀請大家一起「心宅配‧心生活」
https://sites.google.com/tcpu.org.tw/tcpucanhelp
#tpcucanhelp
/
真得忍無可忍,離婚(分手)要考慮什麼?
第一、(共同)監護分配機制。
第二、贍養費、贍養機制。
第三、財產分配(專家建議要特別注意源於COVID承受的財物損失,列入計算)。
第四、法律費用
台灣是發展理論模範生,是都市化、城市化發展曲線上的資優典範,這恐怕是史上第一次,我們(被迫)重回類農耕時代的家庭關係,所有成員不再(或僅短暫)外出工作或出門上學,大人和孩子、伴侶和跨世代的所有人,在這一刻,毫無選擇的成為陪伴彼此的唯一,我們遺忘(或已經逃避多時)在農作時代的緊密依附和人際網絡,有時聽聞長輩懷念當年的各種親密美好、上下關照,沒說出口的是彼此的衝突厭惡、相互指責,此時此刻,矯正回歸、登上舞台,就像病毒侵蝕患者呼吸道與肺部一般的殘酷,居家工作與停課不停學(wrok from home / homeschooling),家庭成員24小時相處本性畢露,疫情之下的恐怖關係/恐怖情人面目猙獰。
2020年全球社會趨勢之一,是分手潮、離婚率或離婚諮詢案量大增,日本「新冠離婚」(コロナ離婚)一詞成為討論熱搜,美國的離婚律師案子接不完,提供離婚諮詢的線上網站搜尋量成長四成,歐洲也不例外,英國著名律師事務所諮詢量暴增122%,中國大陸、瑞典、土耳其等國家陸續出現相關報導,而且唯一結論就是:還沒到高峰!(另一方面,不乏大量討論疫情衝擊經濟之下,「婚內容忍」、「受困婚內」等現象,因為伴侶無法負擔解除婚約的高額費用等。)
事實上,2019年美國、英國等地的離婚率降到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的新低點,當前2020年(美國)的國家統計數據尚未出爐,但從各種報導以及社群討論已經讓人好奇數據走勢,台灣內政部的結離婚統計數據目前公布至四月份,隨著疫情發展,社會現象有待觀察。當然,以研究倫理來說,僅以一年狀況放大討論社會現狀恐怕有失公允,但若以新聞評論角度,陳述事實足以反映當前現狀,作為借鏡參考。
所以啊,這時候,還有能一起下廚煮飯、一起互開玩笑,快抱緊處理,自己一個人也請繼續待好待滿,上網找樂子,靜坐靜心尋求平靜更好,願我們都在最慌亂的時刻,長出最美最自然的樣子。
電話接起來是音樂 在 Original Brewing原味醞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未接來電接起來
#有事沒事就待在家不要亂跑了
#大家一起防疫大作戰
#共體時艱一起加油度過
#在外工作的我們記得打個電話回家報平安吧
全國防疫因應措施方面,包括歌廳、舞廳、夜總會、酒吧、健身房、遊藝場所等休閒娛樂場所應關閉;宗教活動停止進香團與繞境,寺院、教堂內活動採實聯制並保持社交距離;全國中小學停止對外開放;社團活動停止交接。
三級警戒部分,民眾外出時須全程配戴口罩;停止室內5人以上,室外10人以上之聚會;除維生、秩序維持、必要性服務、醫療及公務所需外,其餘營業及公共場所皆強制關閉;營業及公共場域落實戴口罩及維持社交距離;工作場所遵守企業持續營運指引之防疫規定;餐飲場所若無法落實防疫規定,應採外帶方式。
三級警戒醫療體系將擴大開設專責病房、方艙分流、設置戶外篩檢站、廣泛運用遠距門診病患、積極啟動專責應變醫院。
三級警戒區應額外關閉場所包括展覽場、戲影院、體育館、展演場(音樂廳、博物館等)、活動中心、室內泳池、遊樂園等;以及社區大學、K書中心、圖書館、科教館等教育場所;二、三級警戒區人員也應減少區域間非必要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