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餃子
我在版上常提到的膠東餃子的膠東,指的是相對於地處內陸的魯西,北以渤海灣與大連相望,東部與韓國隔黃海相對,南為中國北方難得的不凍深水良港膠州灣的三面環海的半島。雖然說魯菜是由濟南菜、膠東菜、孔府菜組成。但是和重醬重鹹的濟南菜比起來,海產資源豐富的膠東菜則是以鮮為特色。
雖然現在大家提到膠東菜就會立刻聯想到青島菜,但其實青島在1899年10月12日,才被德皇威廉二世命名為「青島」(然後不到四年。在1903年,已經好幾年喝不到家鄉啤酒的當地德國的商人就已經忍無可忍地聯合投資40萬德國馬克在青島成立了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島股份公司),並且被德國收購拆除原來的中國村落,按照其都市計畫新建了一個完全德式風格的現代化港口城市,是座歷史不過122年的年輕都市。
膠東菜真正的起源是在煙台市的福山區,故又名「福山菜」。由於在明清時期,大批福山廚師享譽北京,並在各處開業,遂使福山菜風味傳遍天下,後來才傳入青島。再加上清朝末年至民國初年,黃河下游水旱頻仍,此時東北卻有大片肥沃土地閒置。膠東地區因為方便走海路去關東(由煙台到大連只需一夜時間),因此山東掀起了巨大的闖關東熱潮,有大量人民移民東北,從而也將福山菜的風味帶了過去。
不只如此,就算到了現在,一碗講究的老北京打滷麵,也是以使用上好的福山拉麵為上品。
因此,僅管北方有各種好吃的餃子,但若要是說到海鮮餃子的話,就是膠東餃子做得最細緻,餡料的變化也最多了。東京的江戶前壽司師傅要是本土貨缺貨的話,接下來的順位選擇也正是膠東半島與北朝鮮海域的海產。
膠東餃子以鮁魚水餃最為出名,不過要等到明年快春天的時候才吃得到了。其牠還有黃花魚、活海參、活鮑魚、冬瓜蛤蜊。其中又以純魚肉餡的最為費工和需要經驗,攙和了豬肉的就是次等貨了。但膠東半島的鲅魚可真便宜,一份鲅魚餃子只比素黃瓜餡的貴上兩塊錢。
同時也有3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阿湯趣歷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個酷愛歷史的UP主以獨特視角帶大家讀歷史,看奇聞。創作不易,感謝每一位朋友的支持,不要忘記點訂閱和小鈴鐺哦...
青島歷史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如果沒有 #國軍 的軍艦,如果沒有 #趙少康 的父親在海南浴血奮戰,#王定宇 的父親如何安全地來到 #台灣?其他任何台灣人都可以羞辱趙少康,唯獨王定宇這樣的 #海南人 後代沒有這個資格。#國民黨 的陸海空三軍,包括趙少康父親所屬的32軍,防衛海南,從瓊州海峽的海戰、到海南中部的五指山游擊戰,真正做到了蘇貞昌喊的那句「戰海上、戰海灘、戰街道、戰山上」。以王定宇為代表的只會 #嘴砲 的 #網軍,絕對不敢想像,趙少康父親在美亭所經歷的2天2夜的惡戰、血戰、死戰!>
知名節目主持人趙少康臉書貼文質疑蔡英文總統:「兵臨城下那一日,#蔡英文要戰還是逃」?遭到 #網軍出征,立委王定宇則在臉書回文:「我們能確定的是…1949年的時候,中國國民黨是選擇『逃』!」
#民進黨 立委王定宇羞辱趙少康和國民黨1949年逃到台灣,讓我忍無可忍!其他任何台灣人都可以羞辱趙少康逃到台灣,唯獨王定宇沒有這個資格!兩人的歷史恩怨,必須要追溯到1950年的海南。
趙少康的父親,名叫趙振鎔。他是河北邯鄲人,畢業於陸軍官校16期。我看過16期的同學錄,他的同學中有退役從文的歷史學家黃仁宇、前總政戰部主任許歷農上將、前總政戰部主任言百謙上將、前國防部長蔣仲苓上將。
1946到1947年,趙琳率領91師轉戰東北的遼寧、吉林兩省,趙振鎔是91師的中校軍需官。1948年,趙琳調回故鄉山東、擔任32軍軍長,趙振鎔也跟隨他到山東。32軍從上到下,除了趙振鎔等極少數,幾乎全是山東人。1949年6月的青島大撤退,32軍乘船轉移到海南。
1950年4月,32軍和共軍在澄邁縣美亭村展開決戰,史稱「美亭大決戰」,這是海南歷史上規模最大、最激烈、最殘酷的一次戰役。雖然雙方都是山東同鄉,但各為其主,必然要拚個你死我活。共軍用山東話高呼「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輪番進攻;32軍也用山東話高呼「蔣總統萬歲!國民黨萬歲!」,連續衝鋒十幾次。
戰役持續了2天2夜,每間房屋都經歷了雙方的拚死爭奪、反復拉鋸。美亭村遭受了上萬發砲彈,淪為一片廢墟;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土壤都被血染成了紅色。32軍傷亡慘重,有人被俘、有人投降,趙振鎔和忠於國民黨的山東老兵們突圍而出。
國軍在美亭的戰敗,讓蔣介石明白海南已經大勢已去,海南的黨政軍全部退往台灣。趙振鎔跟隨32軍登上了撤離海南的軍艦,他到台灣幾天後,1950年5月6日,趙少康在基隆出生。跟隨32軍一起撤到台灣的,還有1000多名海南人,其中就包括王定宇的父親——當時還是一個10多歲的少年,後來在台灣成為一名廚師,生下了王定宇。
不知王定宇有沒有想過,他的父親之所以能在1950年跟隨國民黨的政府和軍隊合法地來到台灣並定居,憑藉的正是「台灣是中國領土」這一點。如果台灣不是中國領土,如果台灣和大陸不屬於同一個國家,如果台灣真是一個獨立的共和國,那他的父親作為中國海南人來到台灣,就是「偷渡」「非法移民」。
王振飛觀點:父輩浴血捍衛國家,王定宇沒有資格羞辱趙少康
https://www.storm.mg/article/3892037
青島歷史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中山北路復興橋】 #第一座高架道路 #天橋
串連中山南北路、橫跨鐵路縱貫線的復興橋為臺灣第一座立體高架道路,最初僅從長安路跨接至中正路(今忠孝東西路口),後於1967年拓寬延長至青島路,總長606公尺,為南來北往的交通要道,又稱「天橋」。
復興橋最初興建為國安考量,旨在避免總統座車於士林官邸和總統府間移動時,因列車通過平交道而影響行進,是當時臺北市最受矚目的大型工程,1955年2月24日舉行通車典禮時,除邀集中央、地方各機關首長及士紳觀禮外,更吸引數以千計的民眾前往一探究竟。
然而隨著鐵路地下化,以及東西向快速道路(今市民大道)的計劃興建,失去最初功能的復興橋終於1995年遭到拆除,結束其長達四十年的任務。
#你還記得這座橋嗎
#回歸平面的都市交通
#報時光UDNtime
歷史新聞
【1955-02-24/聯合報/03版/第三版】
復興橋已落成 今行通車典禮
嚴主席將親自剪綵 兩旁慢車道下月起整修
【本報訊】台北市中山北路新建復興橋定今(二十四)日上午九時落成通車,將舉行一隆重通車典禮,中樞地方各機關團體首長,全省二十二縣市局首長,外賓以及地方士紳等一千餘人,均將應邀觀禮,天橋工程由於日內氣候晴好,在一片忙碌聲中已將殘土剩木清理乾淨,全橋已張燈結綵,至為壯觀。
通車典禮將由高市長主持,省府嚴家淦主席剪綵,市府已發出設計大方印刷精美之觀禮證,復興橋於剪綵後,即開放通車。
復興橋建築費時整整六個月,耗資四百零五萬元,由公路局鳳後三設計,足可勝任二十噸重的車輛從橋上通過。
據承造的三中公司統計,共用去一千二百四十噸水泥,三百二十噸鋼筋,三千六百立方公尺石子,七千立方公尺土方,二千石木料,及一萬七千一百五十個工,其中混凝土工三千四百三十個,普通工三千二百八十個,鋼筋工三千二百三十個,木工三千零四十個,土工二千三百個,牛車工一千一百七十個,起重工八百七十個,泥水工八百三十個及大批其他零星品。
橋兩側的慢車道和行人道將復舊觀,市工務局預定下個月開始整修,預計在一個月內完成。
橋的全長是三百七十三點零四公尺,寬十二公尺,當中橋洞高四公尺,可容四列火車并行通過。
市府將於今日通車禮中以名貴紀念品贈予復興橋有功人員鳳後三、林永倉、封雲桐等三人。
【本報訊】復興橋於今日通車典禮後開放一天讓市民通行參觀,自廿五日起除甲級車輛外,禁止行人、三輪車自行車等通行。
【1995-07-17/民生報/22版/都會新聞】
即將走入歷史 回首細說復興橋
當年兩位蔣總統上下班時 三步一崗五步一哨......
【記者黃士榮/報導】坐落在中山南北路的復興橋,今天起將陸續進行施工圍籬,周四起開始拆除工作,九月中旬後復興橋將完全消失;這座橋是光復後,政府遷台才建設,北市工務局官員說,這座橋興建早期是兼具保護元首行車安全考量,此橋與中華商場一樣留給老台北人很多忘不掉的回憶。
工務局官員表示,復興橋大約是在民國四十四年左右完工通車,當時建橋的主要考量是,中山南北路是蔣中正總統由士林官邸到總統府上班的必經幹道,但是這條幹道與縱幹線鐵路交錯,遇到火車經過,平交道柵欄放下,總統車隊行進會受到影響。
中山南北路在兩位蔣總統時,可以「御道」來稱呼,每逢總統上、下班時,沿線布滿警察、安全人員,以「三步一崗、五步一哨」來形容並不為過,而復興橋更是警衛森嚴。
工務局官員表示,這座陸橋興建完成後,取名「復興」顧名思義要復興中華,凸顯當時動員戡亂及反共復國的時代意義,但老台北人卻稱它叫「天橋」。
復興橋原本只有主橋橫跨舊有的縱貫鐵路,民國五十五年擴建後,中間主橋長約六百公尺,兩側副橋長約四百四十五公尺;主橋寬度九公尺、副橋寬度各為七點五公尺。這座橋橋柱結構至目前為止還相當堅固,但是橋面及橋身則較為老舊。
工務局新工處今天起進行圍籬,將以低噪音等多種工法來進行拆除,復興橋拆完後,中山南北路將完全平面化,原有的縱貫鐵路早已地下化,而東西向快速道路從鄭州路凌空而過;復興橋隨著都市的發展而功成身退,這座橋將與中華商場一樣成為老台北人的記憶,而著名的「天橋」下客家菜已遷入華陰街內繼續營業。
青島歷史 在 阿湯趣歷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一個酷愛歷史的UP主以獨特視角帶大家讀歷史,看奇聞。創作不易,感謝每一位朋友的支持,不要忘記點訂閱和小鈴鐺哦
青島歷史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s://bit.ly/3eYdLKp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地名 #高雄
各節重點:
00:00 前導
01:17 高雄為什麼是高雄?
01:58 「打狗」的由來
03:16 地名通常都是怎麼命名的
05:08 有地區限制的地名
06:28 從中國遷移過來的地名
07:26 我們的觀點
09:07 提問
【 製作團隊 】
|企劃:羊羊
|腳本:羊羊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歆雅、范范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翁佳音、曹銘宗,《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
→ 高雄命名由來是因為「又高又雄」?教育部:這些台灣地名也被日本人改過:https://bit.ly/2Oz4XiT
→ 「打狗」為何變成「高雄」?「高雄」到底是什麼意思?:https://bit.ly/396fZFQ
【 延伸閱讀 】
→為何台北有這麼多「中國路名」?青島東路、南京西路,其實不是為了懷念故國江山:https://bit.ly/3fJZcuK
→為什麼天龍人要住在「中國地圖」裡?台北有條被遺忘的「中正路」:https://bit.ly/2CL5hsv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青島歷史 在 錄低香港 Doc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凍肉供應商 MeatDee 最早把韓國牛肉引進香港 空姐來港買牛肉 (D100 來自星星美食)
凍肉供應商 MeatDee
最早把韓國牛肉引進香港
空姐來港買牛肉
(D100 來自星星美食)
今集邀請到從事凍肉生意已十多年的凍肉供應商老闆- MeatDee (Dee哥),同大家分享日本和牛、美國牛、韓國牛等,不同肉類嘅普遍謬誤,另推薦不同類型的食肆…大家請勿錯過呀!
相關影片:
1. 思浩大談中國青島航空公益活動,空姐著哂黑絲,制服誘惑玩插秧!(大家真瘋Show 20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578ii5AizU)
2. 思浩大談中國百年老字號,北京王麻子剪刀,疫情結束三百六十九年歷史!(大家真瘋Show 20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cb7qmviAh8)
3. 思浩大談無線電風筒面世百年,美國推出無線充電式風筒,體積大型可用四小時!(大家真瘋Show 20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7bGJIEhZLY)
#供應商 #MeatDee #韓國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