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不滅的寶石想要放一千年,什麼樣的盒子可以擔此大任?】
#買下最貴的藍
我們先來回憶一下LVMH集團收購Tiffany&Co.的慘烈過程~
2019年11月,LVMH宣布以每股135元,總價162億的價格併購Tiffany,號稱是LVMH最花錢的收購了。
2020年9月9日,新冠疫情衝擊全球。LVMH以疫情為由及美國貿易關稅威脅,加上法國政府要求將此交易延至隔年,因此放棄收購。而苦苦等待的Tiffany則指控 LVMH故意拖延收購時間,向美國德拉瓦州地方法院提出訴訟,聲稱LVMH強迫Tiffany重新協商收購價,雙方陷入法律攻防。
2021年1月雙方終於達成共識,LVMH集團最終以158億美元正式收購Tiffany&Co.,買下該集團有史以來最貴的「藍」。
#DanielArsham大膽破壞Tiffany藍色盒子 ?!
回到2021年的現在,Tiffany宣布與美國藝術家Daniel Arsham合作推出「Blue Box, Circa 3021 」雕塑系列。
由Tiffany 精神象徵的藍色盒子為創意發想的原點,以青銅(近似Tiffany藍)為素材,利用做舊常用的侵蝕技法,想像如果這些盒子擺放千年會變成什麼樣貌?
Daniel Arsham分享到:「那些能夠一眼被看出來有文化代表性的東西總是非常吸引我,而Tiffany的藍色盒子就符合這個標準。我希望能夠透過這種設計,讓它們和最初設計出來時的樣子有很大區別,用表現他們在幾個世紀之後的樣子,來體現這些物品在我們的時代中是一種極具代表性,能夠長遠流傳下去的物品。」
#全球限量49只
這個系列共有49款不同造型盒。每盒都搭配了限量版的白金Tiffany手鐲,每只手鐲裝飾上「Tsavorite」,這寶石原來自肯亞的沙弗國家公園,直到60年代末期才被地質學家坎貝爾布里奇斯(Campbell Bridges)發現,1967年他將寶石帶到紐約,70年代Tiffany & Co.將這款寶石命名為「Tsavorit」。
一系列的Blue Box, Circa 3021都配上了專門的手提箱用以確保運輸過程中的安全無虞,9月9日開始在Tiffany 紐約旗艦店可以看到。
留言處看Daniel Arsham親自開箱Blue Box, Circa 3021
#BeautiMode #LVMH #Tiffany #DanielArsham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s://bit.ly/3eYdLKp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青銅門是什麼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優雅溫泉城與壯觀史前遺跡|英國巴斯與巨石陣
巴斯位在倫敦外約一個半小時火車車程處,在眾多優美的英國城鎮中,巴斯以其古羅馬浴場與王家氣質出眾。整個城市的景點都位在步行距離內,且涵蓋自然景點與城市景點,可以自由地依照行程組合。加上距離巨石陣不遠,有許多半日團都是巴斯出發,因此是探索英國城鎮的絕佳入門。
其實我在英國首次的獨旅也是去巴斯。當時我初到英國落腳不久,不論工作或生活上都有很多要重新適應的地方,所以沒什麼時間與精力規劃旅程。有次和朋友去看Banksy(英國的塗鴉藝術家)的展覽回程經過巴斯時,才想到可以來走走。回到倫敦之後就訂了火車票與旅館,趁著一個週末回去造訪。抵達後出了巴斯火車站(Bath Spa station)步行五分鐘就到市中心,在旅館放完行李之後就可以隨意漫步於景點與美麗的街景間,完全沒有複雜的行程或交通要煩惱,一切輕鬆愜意。
但其實巴斯觀光的興起並非源於近代。巴斯在羅馬人於西元一世紀抵達前就已經發現溫泉,而喜愛沐浴、將浴場當成社交場所的羅馬人又將巴斯變成一座溫泉城。在中世紀時,英格蘭國王埃德加更是在巴斯大教堂加冕。經濟方面如同科茲窩地區,也因為貿易羊毛而致富,建造了壯觀的巴斯修道院。
然而十六世紀時,巴斯的往日光輝褪盡,人口也大量外流。直到十七世紀末葉,英格蘭王后在巴斯以溫泉水療治癒不孕症與痛風的帶動下,巴斯再次繁榮,並大幅擴展。今日的巴斯是優美的十八世紀英式新古典(即喬治式)風格,這些蜂蜜色的建築已成了巴斯的重要景緻。
而巴斯的喬治式建築中,最著名的莫過於皇家新月樓(Royal Crescent)。這個新月形的弧狀建築過去是上流社會的住宅,今日也可以入內參觀過去的室內擺設,一探當時社會上層的生活樣貌。另一處的圓形廣場(Circus)也值得一訪。
在巴斯也有許多前往史前遺跡巨石陣的半日遊導覽,我也藉機去一探究竟。在英國其實有諸多的石陣,但位在埃姆斯伯里(Amesbury)的這個巨石陣是最著名的。根據碳年代鑑定法的推斷,巨石陣應該是建於西元前4000-2000年間,介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到青銅器時代之間,建造的原因和方法則至今仍無定論。但因為巨石陣可以指示夏至與冬至的日出日落位置,因此推測至少有天文曆的功能。也因為巨石陣至今依然能指出正確的太陽位置,每年在夏至時,總會吸引許多人到巨石陣來慶祝並欣賞日出。
前往巨石陣的途中,半日遊的嚮導就會開始陸續解說巨石陣的背景與歷史。路上其實還會經過一些其他古文明遺跡,包含史前人造丘和山坡上現代重製的巨大白馬圖騰,嚮導也會適時地替大家解說。
抵達巨石陣的入口時,會先進入巨石陣的訪客中心,裡面有詳盡的的歷史介紹與文物展示,一旁也有新石器時代人類聚落的展示。我因為在車上已經聽過講解,因此在這裡大致看過一圈之後,就直接去搭接駁車前往巨石陣。
其實巨石陣除了石陣本身外,還包含了周遭的周遭的溝渠及古時的入口大道等結構。因此接駁車其實是停在距離巨石陣一段距離外,讓訪客由遠而近,邊聽語音導覽,邊由遠而近得仔細觀賞巨石陣。許多人曾評巨石陣為『最過譽的景點』或『最無聊的景點』。我自己則覺得巨石陣雖不是那類會讓人一再造訪、魂牽夢縈的景點,但也絕對是值得親眼見證的歷史遺跡。
在看完巨石陣後,又搭乘接駁車回到訪客中心。其實半日導覽團的時間算是相當充裕,即便我需要拍攝會花費比較多時間,也沒有時間不夠用的感覺。回程更是看到許多同團的團員在紀念品店購物或喝咖啡。整體來說是相當不錯的經驗,相當推薦給不是自駕的人。
再次感謝大家的支持,線上旅行課程募資進度已突破900%,也解鎖了兩個進階課程。本週將開始錄製課程,期待與大家在課堂中相見。早鳥優惠還剩下一天,尚未購買者也敬請把握。如果學員數達到350人,就會再解鎖『如何經營社群』的課程噢!課程網頁:https://ps.yottau.net/3l2gu8
青銅門是什麼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運動是社會的,體育是國家的」,別讓奧運激情只是曇花一現!
在奧運熱潮退散過後,我們一直在思考的是,台灣是否有機會能夠延續這股熱潮、延續這股能量,進而改善我們的運動環境?
在上週,我收到超跑好手 Kevin Lin 林義傑 的邀請,參加了2021 國是體育論壇,當場有選手代表、專家學者、選手家長、企業代表、以及跨黨派的委員們,互相分享交流了彼此的看法!
其實,自從進入教文委員會之後,對於台灣體育、運動的相關議題,我都持續和專業人士請益,在當天的論壇中,我也引了同樣長期關心台灣體育環境、體育改革,政大法律系副教授林佳和老師的一番話:「運動是屬於社會的,體育是國家的」,剛好也是當天論壇的主題之一。
💪🏻旗座型的體育結構,應該往更穩固的金字塔邁進!
長年以來,台灣體育結構的圖像像是「竹竿」、甚至可以說是「旗座」,因為從小就直接抓出特定小眾,把資源灌注在這群人身上,把他們專門化、特殊化,然後就期待他們能成為頂尖選手;相較之下,歐美國家則是金字塔型,由於運動本就是他們社會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基層的運動人口很多,自然會往上堆疊出更穩固的頂端優秀運動人口。
在國外,運動是人們生活裡重要的一部分,但在台灣,卻是「體育即國力」,讓體育成為國家力量的展示,二者基本價值的差距非常明顯。
我認為,我們要的應該是全民的運動,而不是國家的體育,更應該朝金字塔型狀的目標邁進,讓運動成為全民風氣,做為金字塔底層深厚的基底,向上堆疊出專業的運動員、頂尖的選手。
💪🏻在黃金計畫成功之後,未來如何延續、擴大?
這次的東京奧運,台灣代表隊選手創下史上最好的成績,讓黃金計畫也成為了政績的展現,不過,在幾次和體育專家討論的過程中,他們和我說,其實黃金計畫的想法和內容,在國外早已是「常態性的基礎建設」,這些都算是基本配備。
不過,台灣總算跨出這一步,朝更好的方向前進,因此,我們當然也非常肯定黃金計畫的存在,然而,我們也必須思考,在黃金計畫成功之後,未來是否有機會延續、擴大?
這次的黃金計畫其實早已設定了「奪牌熱門」選手作為標的,未來有沒有機會擴散到其他更多的項目?放寬奪牌熱門的標準?把這些資源分佈出去,讓更多選手受益,藉以提升整體的環境呢?
除此之外,除了黃金計畫之外,其實我們應該也能設定白金計畫、青銅計畫、木頭計畫,針對其他不同層級的運動人口投入相對應的資源,而不是只聚焦在有希望、有機會奪牌的頂尖選手身上,在金字塔頂端之外去擴大基盤,讓運動走入國民生活之中。
💪🏻改善體育環境,提升選手待遇!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體育的本質不該只是獎牌,除了獎牌、獎金之外,我們更應該看見選手背後所付出的種種努力,也應該看到其他正辛勤練習的選手,把資源用來資助培育體育選手、改善體育訓練環境,才是我們的政府應該大力做的。
然而,以現在的國手待遇標準來說,其實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目前,我們給予國手的「薪水」,僅有「零用金補助」的每個月 15,500 元,若選手畢業後未就學就業,才會有另外每個月 3 萬元的「生活津貼」。
但這樣的待遇合理嗎?當選手被徵招進入國訓中心訓練時,若本身的工作薪資就已超過這些補助與津貼,成為國手的榮耀感,值得他這樣犧牲自己原先就穩定的生活嗎?而還在就學階段的選手們,若接受國家隊徵招,他們能拿到的也僅有每個月 15,500 元零用金補助,這樣真的足夠嗎?
其實,我國目前不論是出賽或是培訓時期,選手和協會間或是奧會間,都少有書面協定契約,僅有選手遴選時的報名表或是受訓前的切結書,也就是說,選手在培訓或遴選期間,並沒有足夠的保障。
我們整理了其他國家的做法,在奧運出賽的契約上,就可以看到各國有許多值得參考的例子!
美國跟英國的做法,是提出一個「契約大綱」,讓各協會根據自己的需要去調整跟選手簽約;紐西蘭、澳洲,則是統一由國家奧會去和選手簽約。而契約的內容會包含比賽各個階段中,協會和選手間各自的權利義務,例如怎麼選拔、怎麼訓練、選手出賽時兩者各有什麼權利義務等,相關內容都在契約中明確地被訂定。
我們是否也能效仿國外,讓選手和協會、或是選手和奧會之間,能有這樣子的書面協定呢?或許是主動提供大綱或範本供他們使用,或是提供奧會、單項協會和選手間,能有一個根據各自需要調整契約細節的平台跟資源,讓選手和協會間能有充分協商的空間,來制定公平的契約;簽約之後,也需要追蹤與監督契約的履行狀況,並且提供爭端解決機制,才能給予選手更多的保障。
我們的政府,是應該要來承擔這樣的責任的。
這次的奧運,台灣創下了有史以來最好的成績,我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樣感到無比的光榮與驕傲,但是,我們更應該延續這樣的熱度,來思考要如何讓這樣的成績、讓這樣的風潮,不會只是四年一次的曇花一現!
無論是競技運動或是全民運動,我們的體育環境都還有很多地方可以更好,我們的運動風氣,也應該能再往上提升。
雖然我稱不上是體育專家,但是我會持續和相關的專業人士來請益、交流,持續為了台灣的運動環境努力!
青銅門是什麼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s://bit.ly/3eYdLKp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牛奶 #優越感
重點:
00:00 前導
01:39 右翼人士與牛奶的關聯
03:19 能喝牛奶的人種比較優秀?!
04:43 我們原本都有乳糖不耐
05:30 考古研究的證據是?
07:03 牛奶何時成為餐桌常客?
08:39 牛奶普及帶來的各種問題
10:06 我們的觀點
11:03 提問
10:44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蛋糕說話時屑屑請閉嘴
|腳本:蛋糕說話時屑屑請閉嘴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歆雅、珊珊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人類也會被馴化?從乳糖不耐症,看人類基因的轉變——《祖先的故事》:https://bit.ly/37j9DCu
→牛奶:新納粹的象徵:https://bit.ly/2Vaoaed
→考古探密:奶與蜜: https://bit.ly/39pWxpM
→乳糖不耐症的亞洲人為什麼特別多?從喝牛奶的歷史談起:https://bit.ly/2KQEgrH
→乳糖不耐症怎麼辦?如何改善與治療?專家圖文完整教學:https://bit.ly/2Jj5Ixh
→為何牛奶會讓人「小時好好,長大拉拉」?乳糖不耐和基因調控──《生命如何創新》:https://bit.ly/3ljzsqZ
→德國青銅時代的戰士們,大多乳糖不耐:https://bit.ly/3mjibzQ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https://bit.ly/2VaoyJH
→Alkon, A. H., & Agyeman, J. (Eds.). (2011). Cultivating food justice: Race, class, and sustainability. MIT press.
→Archaeology: The milk revolution:https://go.nature.com/2JpUwza
→Are the US Dietary Guidelines on Milk Racist?:https://bit.ly/39n41K8
→Bertron, P., Barnard, N. D., & Mills, M. (1999). Racial bias in federal nutrition policy, Part I: The public health implications of variations in lactase persistence.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Medical Association, 91(3), 151–157.
→Cohen, M., & Otomo, Y. (Eds.). (2017). Making Milk: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Our Primary Food. Bloomsbury Publishing.
→Doctor Explains Why Pro-Dairy USDA Dietary Guidelines Are Racist:https://bit.ly/3fMvaaz
→Dupuis, E. (2002). Nature's Perfect Food: How Milk Became America's Drink. New York; London: NYU Press. Retrieved November 12, 2020, from:http://www.jstor.org/stable/j.ctt9qfmj5
→Freeman, A. (2013). The unbearable whiteness of milk: Food oppression and the USDA. UC Irvine L. Rev., 3, 1251.
→Got milk? How lactose tolerance influenced economic development:https://to.pbs.org/36eEAIP
→Got Milk? Neo-Nazi Trolls Sure as Hell Do:https://bit.ly/39sODMB
→Got Nazis? Milk Is New Symbol Of Racial Purity For White Nationalists:https://bit.ly/2JiNigi
→How the alt-right uses milk to promote white supremacy:https://bit.ly/3fKh8Gl
→Is milk healthy? Canada's new food guide says not necessarily:https://bbc.in/3o1aNtc
→McClure SB, Magill C, Podrug E, Moore AMT, Harper TK, Culleton BJ, et al. (2018) Fatty acid specific δ13C values reveal earliest Mediterranean cheese production 7,200 years ago. PLoS ONE 13(9): e0202807. :https://bit.ly/3q7rPb0
→Milk, a symbol of neo-Nazi hate:https://bit.ly/2J7iNKB
→Miller, Alex. ‘White Power Milk: Art, Or Real, Or Advertising?’ VICE. 1 June 2011.
→Neolithic Europeans were lactose intolerant:https://bit.ly/3lfIHJ5
→No use crying:The ability to digest milk may explain how Europe got rich:https://econ.st/39sOIQp
→Smith, Jack. ‘Milk is the New Creamy Symbol of White Racial Purity in Donald Trump’s America.’ Mic Magazine.
→Stănescu, V. (2018). White Power Milk’: Milk, Dietary Racism, and the ‘Alt-Right. Animal Studies Journal, 7(2), 103-128.
→The Troubling Link Between Milk And Racism:https://bit.ly/39nF1CM
→Valenze, D. (2011). Milk: a local and global history. Yale University Press.
→Why humans have evolved to drink milk:https://bbc.in/39o7ckH
→WHY IS MILK BEING CALLED A WHITE SUPREMACIST SYMBOL?:https://bit.ly/33nN2Uo
→Why White Supremacists Are Chugging Milk (and Why Geneticists Are Alarmed):https://nyti.ms/3fIt7nT
→Wiley, A. S. (2007). Transforming milk in a global economy.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109(4), 666-677.
→Wiley, A. S. (2015). Re-imagining milk: Cultural and biological perspectives. Routledge.
【 延伸閱讀 】
→臺灣乳牛與飲乳文化:https://bit.ly/36cd5Qc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青銅門是什麼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致境] 古代黑夜的重現:#奈良春日大社節分万燈籠 / 李長潔
.
每年的2月3日是奈良春日大社的「#節分」,所謂「節分」指的是冬季與春季的分界,在經過漫長惡寒的冬天後,萬物生長的春天在臨,是一年輪迴的起始。在關西地區諸多廟宇神社有節分祭,像是京都吉田神社著名的「#打鬼」儀式,或是,京都八坂神社的「#撒豆」儀式,都是一種驅除厄運的動作。而奈良的春日大社,則以「#萬燈籠」的夜間參拜,來慶祝春天的到來。
.
春日大社是奈良時代保護平城京的重要神明機制,不意外地,其也是皇室權力結構變遷的展現。因此,春日大社的地域規模、建築形式與歷史積累上都有著相當厚重的底蘊。特地為節分祭的萬燈籠趕在2月3日來此(另一天點萬燈籠則是盂蘭盆節),就是希望看到巨大森林裡燈火明滅的幽微景象,與春日大社典雅細緻的萬燈映照。
.
■ #2000座石燈籠
.
在2度低溫的綿綿細雨中趕到春日大社,已經看到許多人在排隊了,趕緊跟上人龍。傍晚時分,白天與黑夜交接之際,春日大社境內傳來祭祀鼓樂,周遭的人們興奮卻又矛盾地全都安靜了下來,像是在等待著什麼神諭。一列點燈的神社人員從漆紅的宮門步出,他們手提著木箱,裏頭整齊排滿蠟燭,而後在一瞬間竄入春日大社的2000座石燈籠間,安靜迅速地點燃燈火。
.
■ #陰翳美學與光影關係
.
眼前的景象因為落了點冰霰而顯得模糊,「#看不清處」的視覺將燈籠、森林、宮殿暈染成某種曖昧且深邃的層次。在東京藝術大學的 #清水泰博(2015)在《意.象.京都》中提出了12種解構京都空間的概念,他藉谷崎潤一郎的「#陰翳美學」談了歷史性空間中的「#光影關係」。為甚麼是「歷史性空間」呢?
.
因為電燈是現代的表現之一,而以然燒火焰作為照明的燭火,則是人類在很長一段時間的社會生活中,與黑暗共處的重要輔具與真實情境;而日本人則從此光影自然形成的的陰影、深邃、模糊的「看不清楚」體驗中,#發展出與黑暗共處的美感形式。
.
在昏暗不明的春日大社前,彷彿來到了幻境,光影的關係解離了主體在時空中的限制,萬盞石燈籠與烏雲中透出的月光灑下一片靈氣,黑夜的「看不清楚」比白天「一目了然」來得更容易使人們產生豐富的想像力,日本各種的夜間參拜就擅用了這樣的陰翳美學。
.
■ #看不清楚的趣味與意義
.
天空完全的黑了下來,才開放進入春日大社進行萬燈籠參拜。神樂依舊如電影配樂般襯底,大社的全部空間沒有開上任何一盞電燈,只有一片排列整齊的青銅或金銅的釣燈籠,那光度十分低,以至於你能見到的只是光影。燈籠的紅色燭光,腳下自己的黑影,參拜使用的燭火,還有燈籠上各式各樣的雕花陰影。
.
驚覺原來之前白天來看過的燈籠上的花樣,原來在此刻才發揮它真正美學效果,在只有光與影的關係中,在「看不清楚」的視野中。這是只有古代人才能領略美感啊。
.
參拜後,我終於找到黑壓壓人群中的妹妹,她開心地捧著一隻瓷器小鹿,鹿嘴咬著一封籤詩,突然一個不小心,小瓷鹿滑出手心掉落在地,鹿的嘴角破了一小塊,連籤詩都咬不住了。妹妹因此在離開春日大社的一路上,眼光都含著淚,但因為神社境內漆黑而難以察覺。
.
不過,反過來想想,這不是挺有趣的嗎?因為幽暗不清,人類的五官感覺與肢體行動皆進入一種奇異的、有別於白天的「#異常」中,這瓷鹿破的嘴角不就正是古代真實黑夜的某種微妙的表現。更何況破的那一角,是一直到奈良公園廁所的電燈下才被看清楚。
.
#帶著媽媽去旅行 #萬燈節 #奈良 #到底哪裡可按HD
#2015.8 著書 意・象・京都〜12のキーワードがあなたに京都の空間意匠を体感させる(日本語訳)清水泰博 尉藍文化出版(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