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鳥徵才 #這次不只是一日店員
在青鳥,我們期待能創造一個未來文化媒體的想像。
書店的每人有各自負責的工作,要兼顧好餐飲的品質、要發想和執行多場講座和活動、要整理堆積如山的進退書籍、要時時更換選書及陳列方式……在這些繁瑣的日常與排程中,能夠彼此相互協調和幫忙都是必須的。
我們期待您擁有的個人特質:
☑ 自律、有理想且有實踐能力
☑ 對事物應變能力佳
☑ 抗壓性強
☑ 細心且注重效率
☑ 時間管理佳
▼ 兼職人員 [ 數名 ]
1. 有義式咖啡基礎及餐飲經驗為佳
2. 可配合一週至少3~4天排班(含假日)
3. 工作地點排班華山青鳥、和平青鳥、青鳥居所
4. 具閱讀習慣及獨立思考,愛清潔、有禮貌
薪資:按勞基法時薪,享勞健保。
來信標題請註明:
青鳥徵才- _ _ _ (全名)/_ _ (職缺別:兼職)
1. PDF檔 個人履歷表
(自傳/過往經歷/未來規劃/近照或生活照)
2. 是否有來過青鳥/應徵動機
3. 平時喜歡閱讀的類型,和最近在看的一本書。
4. 有作品集可一併夾帶附上
請來信寄至:bleubook2016@gmail.com
「青鳥書店退書」的推薦目錄:
- 關於青鳥書店退書 在 青鳥 Bleu&Book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青鳥書店退書 在 出版魯蛇碎碎念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青鳥書店退書 在 出版魯蛇碎碎念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青鳥書店退書 在 [情報] 基隆青鳥:5000萬的錢坑。 - 看板Keelung 的評價
- 關於青鳥書店退書 在 【青鳥書店聲明】 關於退書爭議,網路文章有諸多不實。... 的評價
- 關於青鳥書店退書 在 [新聞] 不只博客來炎上!青鳥書店也捲「退書爭議」 發聲回應了 的評價
- 關於青鳥書店退書 在 [討論] 網美書店大退書PTT推薦- book 的評價
- 關於青鳥書店退書 在 《青鳥書店》新文化運動連結在地把夢做大|陳雅琳 華視新聞 ... 的評價
青鳥書店退書 在 出版魯蛇碎碎念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也不算是內幕啦~想一個很簡單的邏輯就好:
租給書店👉最多就是收到60萬租金,大家都知道書店不好賺,整個空間也不會有啥變化。
租給其他業者👉這期雖然只能收60萬,但它以後如果有賺我還能漲價,而且原本的爛空間還能丟給業者做整修。
你是房東,你會選擇?兜幾?
所以我覺得大家也不用一直覺得老書店收掉很可惜,時代在改變,書店的經營可能也越來越不需要大空間、什麼書種都要齊備,越精簡的空間有時能創出越大的可能性。或者就像和平青鳥書店,成為一個具有時效性的策展空間,建商又會把書整個買走,好啦我覺得這樣很可以,不要變成退書一批就好了。
何況有去過建弘的朋友都知道,一樓都在賣各項考試的參考用書了,要到二樓才有一般書,平常沒意外的話也沒有特殊的活動在那裡舉行,所以說,要有多懷念那間書店我是不太懂啦,可能懷念考試的時代吧(誤)!當然,這也反應了重慶南路一代的區域特性:各式各樣的考試補習班。
好了我要去午休補眠一下,掰晡~
〔一定要分享〕重南書局又將關掉一間~~建弘書局45年!
https://tw.news.yahoo.com/%E6%9C%88%E7%A7%9F60%E8%90%AC%E6%…
青鳥書店退書 在 出版魯蛇碎碎念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湯姆大大說出了我內心的想法。
前幾天去逛了一下和平青鳥,其實我覺得這樣的建案展示間並沒有不好,原本很想說:這是個100分的行銷,只是以「書店」二字來說,我不覺得它是個及格的書店;但我今天覺得,這句話其實可以反過來說,它或許是個不及格的書店,卻是個100分的行銷。
這兩句話,就看想先說哪一句話而已,哪句話擺後面就影響了整篇文章的處理結構。但其實我想談的比重是差不多的,這兩件事情沒有好或壞,它就是一體的兩面。
前陣子(上個月)因為經歷幾場活動的關係,特別有機會跟書店從業者接觸,也啟發我對「書店」這個空間有不一樣的想法。當書店變成一種商業授權的機制,可以成為建案宣傳行銷的一部份、同時是一種新的商業模式,Why Not?書店展現了它身為一種空間的價值,這是超乎以往的模式啊各位,這是早期傳統的書店所做不到的事情,但現在它可以是一種價值的呈現了,即便它只能存活短短6個月,就算是讓一般民眾為了打卡、探奇的心態而來,有何不可?有些人以前可能甚至不太逛書店的,你建立了一個讓他們願意走進來的機會,它確實就是創造了一個可能性。
只是,當天我逛完整棟書店後,產生另一面的想法是:
1. 一般書店內的陳列,都會有基本數量、平台展售,和平青鳥現場的書,以單一品項來說皆僅有一本,某種程度上比較像是圖書館,反而不像是書店。很顯然這裡的書是為了展示而存在,並非為了銷售。(我想這部份大家都知道)
2. 這導致的狀況會是——由於讀者大部份只翻讀、不購買,此種快閃店的型式,是否會造成大量退書?這對出版社的影響較小(因為單一品項只進一本,所以就算毀損,影響也不大,當做行銷展售成本是非常便宜),反而是中間涉及經銷的單位是否會有影響?倘若是依照一般寄售型式,今天只有一家快閃店可能還好,以後不小心有更多快閃店出來,大量購書後又大量退書(而且一定有部份書毀損),經銷商可能都會擔心以後到底還要不要合作了;如果接受買斷/部份型式,應該是比較有利於後續合作下去的機會(吧)。
3. 再者是選書。上次去參加複雜生活節,有幸聽到新手書店鄭大哥談書店怎麼選書。他說到不管是獨立書店、還是連鎖書店,最基本的事情其實還是在於選書,也就是你有沒有辦法為平常會來這家書店的人,提供他們會需要、也會喜歡的類型。我以前雖然隱約知道這個道理,不過當天被點醒以後才又再次認真去思考這個問題:有些書店主打商業書、有些書店就是人文社科、有些書店專攻文學甚至詩集類型......簡單來說,每間書店在這個年代也都是要經營自己的「社群」。那麼,快閃書店能經營/帶動怎麼樣的社群?這些社群即便在快閃書店A結束後,能帶動到快閃書店B嗎?而這些快閃書店與在地的社區、居民的關連性深嗎?這些都還不涉及閱讀風氣啊購買啊,單純勾起連結性就好,快閃店能串起這樣的社群嗎?
但上述這些以目前情況來說,或許都是多慮了,目前可能可以確定書店搭配建商的展售中心是一種可行的商業模式(只是得利者目前暫時未必有辦法擴及產業整體),而未來能產生什麼樣的變革,或許就再期待看看了。
#對很多事情我常常也沒什麼答案
#謹此為記
一間書店的可能性
今日李志銘兄在鳴人堂發了篇書店觀察〈書店,作為「炒作房地產」的新寵?〉,我很喜歡這篇文章,無論是其批判的力度或論述的主軸,僅對於牽涉具體人物的部分 與大辣程度的標題有所保留。閱讀之後,我在臉書上也給出三個問題,這是轉貼這篇文章之前,我自己的功課:
一、從書業角度看,美學型書店/地產式書店是否有益於整體。快閃型書店(於經銷與金流模式會是更大挑戰)是否可能做到有益於整體。二、一家書店的外部價值如何被彰顯。若只能透過地產機制被彰顯、乃至變現,那無可避免會成為景觀統治的一環。更進一步談,我們是否可能奪回這定價(定義一間書店的價值)的權力。三、更老的問題是,參與上述地產機制的知識菁英,是否就失去能動性。這問題的對象不只是志銘兄所針砭的,還包括最菁英、參與這機制最久的台灣建築師們。
從拙作《文學理論倒讀》乃至於日後關於書業的一系列文字,不難找到我與城鄉所出身的志銘兄共鳴所在。以我自己的文字來敘說,建築業者主導的營建模式改造臺灣住宅形式半世紀。資本最大限度榨取勞動生產剩餘,而我們即便苦熬一生,也買不了其中一處粗糙滲漏但有著金碧輝煌名號的居所。那每一個現代性的當下,我們先是遺忘了自己的空間,而後炒房資本與政治權力合作下的都市規畫,則毀滅了每一處地方。今日,在與書業有關的地景思考中,泡沫般堆疊的地租成本,直接扼殺了街角書店(或說一樓書店)的可能;而無論是社會整體再投資的停滯(資金集中於所謂的資產股上)或是人民的困窮與幾無閒暇,都使文化相關產業成為得勒緊褲帶、燃燒理想的現實。
我不會走進作為建案樣品屋的和平青鳥,就跟我不會買房、無法定居、這輩子跟有室內設計的生活空間絕緣一樣簡單。青鳥的建築師選書人們,應該也不會選到我的書。但以下的我,還是要給出幾點不同的思考,甚至說是為青鳥的存在辯護了。
一、書業本位的思考:
志銘兄所指的美學型書店/地產式書店是否有益於書業整體?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只要書被展陳、只要書被銷售,它都有益於書業,而它也會直接反映在總出貨數字上,成為友善書業合作社足以運營、不可缺的百分之一。再怎麼不濟,它都不會是那種把書當裝飾壁紙的無內容貧乏場所,而所有跟書有關的事,也正一場一場在裡頭發生,甚至爆滿。
之前我擔心的,較是書店的時效問題,如果已知六個月即撤店,那麼期初進貨的百萬圖書,很可能就會有相當大的比例期末被退回,而屆時我們這對獨立書店友善的圖書供給方式、使任何一家城鄉書店可以成立的友善供給方式,倒過來可能會變成合作社整體物流作業上的龐大赤字。我不知道友善書業或與和平青鳥直往的出版社,在供應上有沒有採取怎麼樣的特別措施(比如部分買斷或由短期書店負擔因此增加的管銷成本),但從目前的銷售狀況來看,無論有沒有採取其他風險分攤措施(我信任合作社伙伴會思考得比我周詳),我的擔心都是多餘的。這間短暫的書店正以相當大的能量推動新書流動,簡言之,賣掉很多的書。
二、關於書店的外部價值:
對書業有利,仍不足以構成對這家短期書店的堅實辯護。
一路走來我們相信的,書店之於台灣的存在,有著無法估量的外部價值;相對於那些不斷將成本外部化的大資本大企業而言,這是我們想守護書店存在的最重要理由。我的第二個思考點是,志銘文中提到的建商們,其實是看見這書店的外部價值的。只是在企業經營的路徑上,它們所見所為仍會是為這地產的泡沫堆疊服務,最終仍會複製那豪宅的高牆與牢不可破的房地產階級社會。
一個類似圖書定價制之於出版端的思考,針對這資本的路徑,書店能否提出解方,讓自己成為自身的定價權力者,走出不同的發展道路。
過去幾年的范特喜微創文化是我一直關注的。他們是一群建築人,廣義來說也是建商,但他們的操作方式遠為不同。范特喜先以資金介入一處老社區,保存街區的完整,然後主動尋找或以較低租金吸引特色商店群的進駐,乃至於扶持一家很珍貴的鐵皮屋書店。傳統的營建資本當然也想介入,周邊的房價都不知道炒過幾輪了,但我總是這麼解讀此刻台中向上市仔(這是我高中蹺課在此鬼混時對它的稱呼)一隅的地景,是范特喜乃至於新手書店的存在,保護一個老社區不被營建資本購入、圈養、推平。
而在我現在每天鬼混的台北赤峰街一帶,也有些有趣的發展,書店以及特色商店群的存在,活絡了一處已沒落的舊日汽修聚落,其中也有建商資本的作用在,只是這些不同的力量有的是持有、維繫這片日治晚期建築的連棟街屋,但也有的是想使其縉紳化、地產化,未來如何此刻猶未可知。如果你也看見此間浮光書店的價值,同時,其他房東們也看到了,只是我們的量尺不同,一邊是租金、一邊只想有個地方閱讀與書寫。另一個我今年驚訝的例子是苑裡掀冊店,書店空間繼承舊日工廠,書店裡的人物本身就是在地社會運動的凝聚核,而更多在地本來就存在的文化群體、環境群體因為這凝聚核而更加茁壯,她們打造了那我本來想像不到的海線小鎮景觀,包括返鄉青年在那街角開的豆花店。(本來還有個很棒的書店惦惦是我一定會舉例的,警察眷舍保存與社區長照跟書店同時發生,但它已經消失了。)
我們守護書店,因為裡面的每一家書店都可能長出完全不同的樣子,即便是一家建商開設的書店,也都有這可能性存在。今日的我們或許或會對吳董事長要將誠品打造成連鎖的獨立書店不以為然,但無人會否認,舊日誠建與吳清友先生對於台灣出版的貢獻。(我尺度很寬的,大福先生也是我認為的有貢獻之人,雖然在定價制的推動上他跟我在不同的立場上,而且我愈發覺得他開著書店是為了說話與撩妹。)
我不知道和平青鳥的建案是什麼名字,日後會變成怎樣的建築,基地被抹平前曾有怎樣的紋理,但只要是一家書店,就有一個烏托邦的可能,那怕是最微弱的可能。它的意義還在發展中,最後可能很符合「炒作房地產的新寵」這一指稱,可是只要有閱讀的發生,只要有任何一位讀者在此遇見比如《反造城市》、《權力地景》或《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這樣的書,它就不會是上述大辣標題所能完全定義的。
三、關於知識菁英的角色:
志銘兄有一段針貶的對象是,「參與響應、共同為這場品牌背書的一眾代言人」。但無論是名人效應、媒體宣傳乃至於展陳設計(文中批判為已成審美疲勞的展陳),這其實一直是出版與書業的重要技術。我這麼想像,當代的書店或出版先是一種氛圍(也是一種泡泡),走進之後才是光,翻開之後才可能抵達家園。代言本身並沒有問題,問題在於參與者是否意識到背後的資本結構與地產機制,他如何反身自處。
志銘兄所指的蔦屋書店、文心藝所、和平青鳥,是與建商不同程度的合作案例,但這程度之別也同樣可以讓我們來衡量,其他文化場域裡的營建資本關連。我指的是,林榮三文學獎的得獎作品們,或者忠泰美術館展陳的藝術,它們是否也適用同樣的標準來批判呢。這麼討論不是要拉更多文化標的或文化人下水,而是提醒,我們衡量一個人的,應是他的作品、他的行為、他的影響,而不是只有他與資本的距離。有年跟移民工運動走得較近,總想著這家房仲公司或那家電子大廠的環境與人權記錄,真的沒問題嗎?好險找資金的事都是張正負責,其他難事有其他伙伴負責,我只要負責亂想與傲嬌就行了。(多傲嬌呢,比如說成事第二日立刻發文退出和碩群組。)而說到底,在「土地價值非因施以勞力資本而增加者,應由國家徵收土地增值稅,歸人民共享之」這條憲法空文被真正實現之前,如果有家建商願意在城鄉地帶投資一家書店,或有一位名人能連結到營建資本投資於書業整體,我都會是支持的。
早期職業之故,我關注的(或者說又愛又恨的~)的知識菁英是另外一群,他們是在這建商營建環境中最頂尖的一批建築人們。愛的是在如此大環境中他們猶有創造性的突破,或者在教學領域上建樹無數,恨的是絕大多數的他們,都無法拒絕這資本結構與地產制度,他們所教育出來的,仍然得一批批成為建商美學的圖章。二零一三年那本書裡有一段是寫給他們的:
❝再說一次,建築已死,是資本決定了地景。當建築人對平價或銀髮住宅等議題已失去了聲音,當農地開發可以被包裝成國際競圖的學界盛事,當大師作品在街道裡再現出階級區隔的高牆,我們這都市裡豪宅的貧乏,我們這郊野間農舍的虛假,我們無動於衷的沉默,就會是臺灣建築的實相所在。這是我認為建築人該揭露的真實,這就是我們該以美學來否定的體制。❞
很長一段時間,建築師是台灣最具有文化資本的群體,許多的著作出版也值得追逐,文心藝所的選書人中,就有許多我熟悉的建築人物。看到他們,我一方面不免會想笑,你們還真是喜歡評圖這位子啊,連書也要像擺模型一樣菁英評選一番;但另一方面,我其實更願意正面期待他們,如同期待每一家書店的可能性。下來玩吧,不要只居於資本圍塑的光鮮廟堂,歡迎你們的參與,到每一個社區每一處在地,你們可以設計的、可以營造的、可以調度資金來實現的,是人與書的空間、是有機的建築、是地方的再創造、是與過去及未來的生命連結。可以的。
不要是建商的書店,也不要只是建築的書店,就來建築書店,就來建築一間書店,實踐所有的可能吧。
#我不是在浮光工作而是在浮光裡工作
#這篇開權限吧,湯姆致書業的伙伴
#感謝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的每一位
青鳥書店退書 在 【青鳥書店聲明】 關於退書爭議,網路文章有諸多不實。... 的推薦與評價
青鳥書店 每一間都是以認真推廣好書為目的,而且為了支持獨立書店,而加入友善書業合作社。從第一間華山開始,每一間店退書率都很低,都準時結帳。 ... <看更多>
青鳥書店退書 在 [新聞] 不只博客來炎上!青鳥書店也捲「退書爭議」 發聲回應了 的推薦與評價
不過出版業界近日不平靜,除了博客來,知名書店「青鳥書店」也被爆出退書爭議,被指控拖欠書款,並大量退書。對此,青鳥書店今(24)日發聲明回應 ... ... <看更多>
青鳥書店退書 在 [情報] 基隆青鳥:5000萬的錢坑。 - 看板Keelung 的推薦與評價
這陣子青鳥書店傳出一連串的爭議,昨天有人整理出標案文件等證據,說基隆青鳥花了50
00萬。
https://tinyurl.com/rzd2mhw4
青鳥書店現象之探討 十二之二
文/余永寬
最美的書店也是基隆有史以來最貴的書店
閒置空間再利用有時也是往後需不斷編列整修預算支出的無底洞,青鳥書店近年時常發佈
消息,地方首長親自恭迎邀請青鳥去當地開書店,我們只看到表面的風光,卻沒有注意到
到地方政府付出鉅額的整修預算迎娶青鳥開書店是否為正確的選擇?
舉太平青鳥為例,風光開幕才一年多,景觀台因人潮眾多已損壞,四周路面地質不穩仍在
施工,接下來二期工程需要再編列一千兩百多萬元。
如下圖資料,太平國小再利用的工程費用約二千六百萬元,青鳥書店和一頁文化拿了兩個
標案約四百萬的金額可以算是點亮再度利用廢校空間,青鳥書店開店前的規劃前置作業經
費,所以這家小山丘的書店花了基隆市三千萬以上的預算後才能開門營運,加上二期政善
工程,費用將近五千萬元,所以我説這是基隆市有史以來最貴的書店,
那基隆市府跟青鳥書店的合作是收取多少房租和回饋?記得一年多前開幕時人潮非常洶湧
,據張鐵志的臉書貼文,假日書籍可以賣到三、四萬元,飲料預估至少也有三、四百杯以
上(百元以上價位)我特別詢問了張之豪議員,請問議座,青鳥書店的回饋合約條件為何
,他説要去瞭解,然後並沒有回覆我。但我也必需持平的說,經過一年嘗鮮期,打卡網紅
拍照人潮巳退,如今太平青鳥已不復開幕時盛況。
去年三月,甚隆市區的何嘉仁書書歇業了,而金石堂和誠品更早一步已先退出基隆市區,
大基隆近五十萬人的生活圈(瑞芳、萬里、金山)竟然連一家連鎖書店都沒有了,而獨立
小書店大約只有五家左右(比較知名的是東岸的見書店),但我們認真看待太平青鳥書店
計劃的預算是來自都市發展處並未排擠到基隆市文化局的預算,一般基隆市民也不可能常
常爬坡到西岸基隆地標的青鳥書店閲讀買書,所以可説太平青鳥是做觀光客生意為大宗,
不過一個有國立大學和多所大專院校及衆多高中職生就學歷史悠久的海港文化城市竟然已
經沒有專業中型書店了?連一間都沒有了,書店的多寡代表一個城市的文風閲讀是否能持
續鼎盛,舉台南市為例,政府將資源和重點長期放在美食和古蹟上,成大周邊和中西區之
前非常有特色的老字號二手書店和專業書店卻一家家的消失了,文化局不重視不照顧書店
,觀光化的台南市區已不再有舊日府城愛好閱讀文學二手書店淘書的氣息,還好有政大書
城南下進駐撐住場面,淺碟化服務觀光客為主的市區,住往呈現出都只是表象,以失去昔
日常民文化累積的地方底蘊。吳新榮如果在世,可能都不願意從佳里老遠進市區去透透氣
了。
太平青鳥書店室內設計強調視覺空間通透打開了國小教室隔間,但在長達半年東北季風影
響下,秋冬有時一個月可以連續下雨三十天的基隆港山坡上,通透空間充滿海面吹彿入內
的水氣,書籍很容易受潮使紙本變軟書本變形影響賣相,學校面海背山溼氣重,舊校舍牆
壁天花板的壁癌不斷落下霉屑容易污損書本和座位區,書店地板鋪設是水泥粉光工法,完
工很會掉粉掉砂,人潮大量走動很容易揚起砂塵落在書本書架上,店員每天光書籍清潔維
護就非常不易了,店內清潔打掃工作負擔也很重,再加上店員需要兼顧咖啡飲料的製作,
所以我們發現太平青鳥書店員工日常要維持書品淸潔工作量非常重也極辛苦。
正是上述原因的影響,店面書籍的進貨量和種類也不敢一次陳列出太多,但是買書者通常
習慣試閲最上一本,需要購買時選擇抽取下方的書況好的新書入手,但這裏書籍很多都是
只有單本擺設在層架上,極可能影響讀者購買上的意願。
書店經營者和設計團隊當初規劃時只著重在空間美感視覺的表現(最美的網美打卡書店)
細節設計建材使用皆欠缺功能和使用者方便的考量,屋況已先天不足,設計上又後天失調
,經營者完全沒有在地經驗(基隆多雨 溼氣重),戶外木座易損,導致日後需不斷再
次施工補救缺失(通往天台俯看港口的木梯 已裂開),這個公共場域空間再利用因設
計上造成缺失的血淋淋實例(多位議員以為還沒驗收完工),可做為之後其他公共場館避
免犯錯的借鏡。
太平青鳥書店四周的住宅和其他地方不同,居民要倒垃圾,需往上方走到學校馬路上等垃
圾車,一年來,大量車輛進出已經讓四周的道路損壞嚴重。以我個人的習慣和環保意識,
我非常不喜歡使用一次性的淋膜咖啡杯和塑膠杯蓋,為了眺望港區美景,跑到山上書店喝
飲料製造大量垃圾,再由清潔隊運下山。
我個人是覺的非常不好,但理想主義的現實主義者他們創造特色景點書店為了就是賺錢(
飲料錢收入大於書籍販售)是不會在意,考量這個問題。
#在基隆 白色是發霉的顏色。
基隆市政府都發處科長宋豐荃的回應:
.
一、 首先說明太平國小再利用不是為了任何廠商,是為了帶動太平山城發展
太平國小在106年廢校後,市府先定位為「設計與建築者之家」,校舍空間作為市府重要
專案計畫辦公室及相關市港再生討論基地,並邀請全國規劃設計相關院校,進駐太平國小
協助太平山城社區閒置空間改造,每年舉辦山海工作營及山海小市集,帶動太平山城發展
。在這些討論過程之後,110年太平山城被指定為地方創生基地,市府才開始進行太平國
小空間改造。
二、 再者太平國小不是太平青鳥,對外公開徵求時沒有特定對象也沒有指定要書店
市府依照基隆市太平國小「都市計畫公共設施用地多目標使用計畫」核定內容,將原太平
國小校舍北段部分空間(佔建物整體面積18%),上網公開徵選營運團隊,徵選對象為符合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第三條所列產業廠商;非徵求書店。原太平國小其餘空間(佔建
物整體面積72%)現由市府管理,持續提供公部門及社區、社群作為展覽及地方創生相關會
議與社區活動空間。
三、 另外太平國小周邊工程不是因為地質不穩,而是為了讓太平山城環境更好
太平山城是住宅區,地方創生除了引入產業,更要藉此帶動周邊環境及生活品質,因此市
府積極跟營建署爭取城鄉風貌的經費,在山城上的國有地進行環境改造,提供市民更好的
生活環境。
四、 最後青鳥文化制作有限公司及一頁文化制作股份有限公司承接市府委辦案皆有其計
畫目的及相應工作內容,承辦過程皆依採購法程序辦理,與太平青鳥書店營運無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72.147.15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eelung/M.1675157118.A.56E.html
我覺得文章講的蠻清楚的啊,它並不是一個容易抵達,方便推廣讀書風氣的地方。
謝謝,看到了,我在另一處把科長的回覆放眉批對照。但好像沒有解答青鳥拿了補助,房
租跟回饋的部分。
※ 編輯: honkwun (101.12.45.181 臺灣), 02/01/2023 03:05:4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