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退化訓練前 幾個重要的觀察點
前陣子接到一位膝關節退化的學生,在醫生檢查完結構上沒有問題可以訓練後,轉介由教練接受訓練來提升肌力
當膝蓋出問題時,常常是一個結果,像是三明治一樣被夾在中間,一不小心就變成了受害者,所以我們必須要找出問題的癥結點,這常是核心、髖關節、或是腳踝出問題
這位學生是左膝不舒服,但右髖不管在下蹲,或是躺姿屈膝抬腳的時候都會有很明顯骨頭滑動感覺,外轉一點就會比較少
平躺姿也發現,脖子會往後仰,且腰會酸,肋骨外翻,屈髖屈膝之後並無改變,這代表大概是核心的問題,稍微帶了呼吸的引導,無法cue出較為良好的呼吸模式,請學生做橋式,腰、股四頭酸,臀肌無感,我就開始進入動作評估
核心的評估可以從靜態姿勢下先行評估,再加入動作,比如說像旋轉、側彎、屈曲和伸展這幾個大動作,除了看動態中,兩邊有沒有不對稱以外,也可以在軀幹屈曲和伸展時,從脊椎的整體形狀看出一些端倪,指導學生自行放鬆後,較好的呼吸模式就cue出來了
再開始評估髖關節後,發現因為躺姿主動屈髖也會有滑動感,我知道核心和髖本身的問題會比較多,所以先cue完呼吸再找哪些肌肉抑制了髖外轉肌,主動髖屈的滑動感就少很多了,學生也說快要感覺不到滑動的感覺了
最後開始去看有膝蓋退化的左側腳,可以從動態中看膝蓋的代償模式來往上尋找,最後找到了腿後肌,用按摩球教學生放鬆完之後,開始重新帶橋式,屁股有感很酸,之後就開始練習自身體重蹲,才蹲個一兩組學生就說很久沒有這種舒服下蹲的感覺了,這一堂課想想做的事情有夠多...
一個好的訓練應該是以長期為考量去規劃的,底子打的好,未來才有機會離開教練,好好享受自己走進健身房訓練的快感
#身體有狀況記得先找醫療端
#得到後許可再來找教練會比較好喔
#飛教練
#基隆台北上課請私訊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分享並Tag我喔
#私人教練 #一對一私人教練 #線上課程 #矯正運動 #肌力與體能 #無痛訓練 #運動工作室 #基隆健身教練 #台北健身教練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460的網紅兒童職能治療師 吳宜燁 All for Kid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個活動適合正在建立握筆姿勢的孩子,幫助建立掌內的靜態姿勢,在粗筆寫大字的階段適用。 但是,我們還是需要評估跟觀察才能確定孩子的需求,也有很多孩子不需要這些輔助,在足夠的生活參與經驗之後就很順利的發展。 在此,我們再一次的利用影片的方式跟大家分享! 其中的重點就在於保麗龍球大小的選擇以及洞的定位...
靜態姿勢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教學隨記》脖子卡住。後彎頭痛
學生反應前陣子似乎落枕,脖子活動度受限,而且練習後彎也會不舒服,這到底該怎麼辦呢?
上肢的問題,簡單評估方向可從頭頸動作,胸椎動作,以及肩胛動作去著手,詳細的細節也可以上CAK學習。
時間有限,先選擇評估學生的頭頸動作以及肩胛。
因為左邊緊,所以右側彎一定卡,但可以透過旋轉來拆解是哪些可能的肌肉,發現左旋明顯限制,加上觀察學生的靜態姿勢明顯頭前引,第一可能兇手先鎖定SCM胸鎖乳突肌。
SCM走在頭的側邊,可做出同側側彎,對側旋轉,而在矢狀面讓兩個端點互相靠近,其實是包含下頸椎的屈曲跟上頸椎的伸直,頭也自然被往前帶。
其實這個增加頸椎弧度的功能,往下看我們的腰大肌在腰椎上也有類似作用呢!
同時在左側肩膀也發現下沉做不好,而加上前突時候也有點差距,也懷疑左側的提肩胛肌需要注意。
針對SCM,先指導學生用擺位方式降低張力,再搭配動作,最後鍛煉深層頸屈肌。
而提肩胛肌在使用一些伸展後,依然回到正確的肩胛練習。
最後重測頭的動作已正常。
也相信找回頭頸穩定,才不會在後彎中過度啟動頭後側伸肌,而造成過大的壓力。
當然評估的時候不一定每次都能找到完美解,這必須依靠當下的觀察與經驗,而萬一猜錯了也沒關係,重點是知道為何猜錯而再度修正一次流程,這樣就會越來越上手啦。
#CAK
#教學隨記
#教學隨記真的是隨便記
#kensyogalife
靜態姿勢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教學隨記》胸椎的弧度
學生反應之前練後彎輪式,常常肩膀卡,下背都會不舒服。
幫學生簡單評估,主要發現胸椎相對比較沒那麼後凸,而且做支撐動作的時候會習慣用中背推,靜態姿勢肋骨也相對外翻。
看起來就是胸腰連結處穩定度不佳,懷疑問題主要來自胸椎。
正常的胸椎應該是有後凸的曲線,就是kyphosis,除了考慮整體脊椎交錯的曲線設計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讓肩胛骨能夠穩定的靠著,可別忘了ST肩胛胸廓關節是個假的關節,需要結構幫忙穩定。
帶了相關的練習跟呼吸後,使用三個月趴姿,利用muscle pull支撐時會從近端拉向遠端的特性,開始把胸椎慢慢的拉回來。
一開始學生覺得根本卡住,怎麼可能推得起來,但來回練習幾輪後,發現真的有改善,可能不是被練壞掉的那種情況,也許只是簡單的肌肉失衡,所以效果還滿不錯的。
重新回到趴姿,不但推得起來,肩胛也服帖在胸廓上,回到正躺,原本需要特別調整位子的肋骨跟骨盆也自動回正了,此外肩膀活動度也明顯進步。
最後回到眼鏡蛇跟上犬式的練習,學生覺得是從來沒有感受過的順暢感,還停在原地久久不能自己。
自然的胸椎弧度,真的很重要,不要亂破壞它,到時候不是那麼好救,特別是有上過主題課的同學別忘記啊。
#教學隨記
#教學隨記真的是隨便記
#後彎 #胸椎
#kensyogalife
靜態姿勢 在 兒童職能治療師 吳宜燁 All for Kid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這個活動適合正在建立握筆姿勢的孩子,幫助建立掌內的靜態姿勢,在粗筆寫大字的階段適用。
但是,我們還是需要評估跟觀察才能確定孩子的需求,也有很多孩子不需要這些輔助,在足夠的生活參與經驗之後就很順利的發展。
在此,我們再一次的利用影片的方式跟大家分享! 其中的重點就在於保麗龍球大小的選擇以及洞的定位。還有在講座之中提醒大家的握球測量方式,請一定要注意喔!!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PC3K9VI1A8/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