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團體找到自己,青春物語》
跟幾個當老師的媽媽朋友聊天,在疫情後回學校的日子,當父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硬生生把孩子推出去外面的活動。
重返校園後,校園裡霸凌的事情層出不窮,主要在於自己有沒有朋友,而團體的活動,就是讓你在有興趣的活動裡,找到志同道合的伴,然後慢慢變成朋友,於是學校開始有伴,霸凌者不會挑上,只看上落單者。
是的,我的確有用力把孩子推出去,但心裡還是有點遲疑,老師朋友覺得這是非常時期非常手段,問也不用問,試了再說。
團體活動很多種,運動是很基本款,如果不喜歡運動,還有童軍和多樣社團可選。朋友她說在學校的例子,小孩無法控制情緒,常在學校跟人衝突,在學校沒有朋友,只想在家打電動,師生座談她跟家長說:「一定要推他去一個運動或活動,不能一直宅在家。」後來竟然去參加拳擊,朋友心裡一驚,不會愈來愈會在學校惹麻煩吧!沒想到遇到好教練跟他說要學會沉著以對,控制脾氣竟然是學拳擊的必要條件,然後在拳擊教室開始認識同校的朋友, 學校午餐不再是一個人,從一個禮拜兩天變成四天,時間都花在練拳上,沒時間打電動,而且學校的人也知道他很會拳擊,千萬不要找他單挑,於是日子開始藍天白雲清爽起來,不再是需要老師叮囑的學生,活出自己青春的模樣。
運動比賽,總是出奇不意。從球季開始一直被狂電的小妞隊,隊友看情況不對紛紛離開隊上,終於揚眉吐氣在這埸錦標賽奪下第二名,這群高中女孩有千呼萬喚終於等到的開心,第三隊還是有出頭天的日子。小妞從這群隊友身上學到很多,兩場比賽中間除了吃喝玩樂外,還會認真分析戰術,互相鼓勵,然後小妞想逃避當足球裁判不去登記,隊友還會提醒她現在很缺裁判,要站出來幫忙。這些球隊朋友引領她前進成長,也讓她青春生活精彩。
每次球賽的大逆轉,都在告訴我們,不到最後一刻不會見真章,球賽是,人生也是,於是我們就腳踏實地的努力,勝不驕敗不餒的金句,果真經過歷練,閃閃發亮。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HIFIV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hifive 【肺炎下的情侶】非常時期.非常手段 為咗安全拍拖可以去到幾盡? Comment講低你地個人經歷啦! IG: hifivehk #肺炎 #口罩 thumbnail design:kafu...
「非常時期非常手段」的推薦目錄:
- 關於非常時期非常手段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非常時期非常手段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非常時期非常手段 在 Agnes Chee謝嫣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非常時期非常手段 在 HIFIV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非常時期非常手段 在 高松傑高Sir正能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非常時期非常手段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的貼文 的評價
- 關於非常時期非常手段 在 非常時期,用非常手段! - 對白Cap圖王的帖子 的評價
- 關於非常時期非常手段 在 中文VS 英文!名句:非常时期用非常方法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非常時期非常手段 在 非常時期非常手段- 梗圖板 的評價
非常時期非常手段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最大的差異就在於,你們相信你們的政府。」by 顧先生
自2020年開始,疫情爆發,各國的防疫每天都在新聞上被報導,被比較,被唇槍舌戰。
身為確診數前五名的法國的人民,這個議題,也存在在我與顧先生平日的對話當中。
「你們到底在幹嘛?」🤷♀️看著每天新聞報導法國的離奇防疫政策,讓我不禁這樣問顧先生
「沒人相信政府,因為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在幹什麼。」顧先生悠悠地說,好像這已經是自然不過的事情。
「朝令夕改、資訊不一、立場每天變、沒人在監督」甚至前陣子還有新聞報導連法國政府高層都有暗自開趴(還被拍到),然後確診的新聞,在這樣的狀況下,誰會想理政府?
四月初,顧先生要回法國了,當時政令有寫要出示相關文件+ 「建議」自主隔離14天,但顧先生到了法國機場,海關卻完全沒要求要看相關文件,就讓他pass了......😦😦
入境後自主健康管理,當然也就是「建議、建議」,你沒做也沒人理你;因為違反跨區移動而被法國警察開單的朋友,都過了三個月了罰單還是沒收到= 不用繳罰鍰,許多這種漏洞,當然就也是防疫的破口。
//
反觀顧先生【入境台灣】時的各種嚴格管制,從防疫計程車,到每天有「英文說得很好的警察」,給他心理輔導、諮詢,到補給品,還附送一支體溫計。(顧先生對於我們台灣警察的高水準的英文程度感到太驚訝! 每次都會提 😝😝
因為水土不服,在隔離期間,肚子劇痛🤮而需要就醫的顧先生,打了通電話給政府,政府馬上派防疫計程車🚕,從桃園機場,開20分鐘,到防疫旅館,把顧先生載到「一公里外」的醫院,🏥然後在醫院外面等近一個小時,再載回旅館,再開回桃園機場。
💰收費:跳表,來回共95x2=190元。
到了醫院後,顧先生獨自被隔離在室外檢疫區,醫護人員全副武裝,給他做篩檢,確認沒問題,才讓他進醫院看醫生。
看完醫生又讓他回到室外的檢疫區等報告,之後又全副武裝的拿藥出來給顧先生。
全程,顧先生沒接觸到了任何一外「非」醫療人員。
這整個過程,讓顧先生從原本的覺得「大驚小怪,小題大作」,到後來的「大開眼界」,沒想到我們可以做到這樣,當然,這一切都是在五月份疫情爆發之前。
//
因為他自己親身經歷了政府配套措施的防疫政策後,他跟我說,他覺得台灣與法國,最大的差別就在於「台灣人民相信政府」,當然每個政策一定會有支持者與反對者,但在法國,整體而言,人民是不相信他們的官僚的。
//
前幾天,法國總統馬克洪強制大家都要打疫苗,不然就別想去bar阿餐廳阿什麼的,要不是有這個鐵腕政策,不然許許多多法國人的心理仍是覺得「覺得沒有必要性」,當然「不相信疫苗」疫苗的心態也是其中施打率偏低的主因。💉
.
這個政策一出現,馬上在法國就掀起的「自由vs. 疫苗」,許多人覺得自己的自由被剝奪了,然後開始了抗爭。 讓在台灣想打疫苗還打不到的琪仔,真是覺得諷刺。😰
這就又講到了台灣的實名制,琪仔都會跟顧先生Update我們現在的措施,包含到哪裡都要掃QR code,連買個珍奶都要。
顧先生的第一個反應當然就是「政府在控制人民」,但同時,他也理解我們做到這種地步的初衷,就是「追蹤足跡,以保護更多的人」、「非常時期,非常手段」。
//
總而言之,法國真的是一個讓琪仔又愛又恨的國家。🇫🇷
我愛她的的慵懶與隨心所欲,但有時也是這種隨心所欲讓人覺得很無力,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可以不要這麼任性嗎?🤷♀️
可是阿~ 就在我覺得法國很搞怪的同時,前幾天坎城影展的最後,主辦方無預警的播放了「反送中紀錄片— 時代革命」,殺的中國措手不及,來不及撤(施)片(壓)。
這樣一個法國,誰能不愛呢? 🥺
愛他的撲朔迷離,愛他的義無反顧,也恨他的軟爛與「會吵的孩子有糖吃」的制度。
//
寫到這邊,好像離題了,也沒關係,疫情之下,沒有什麼是follow the rules的,習以為常的都不在正常,不正常的都成了日常。
我們都是歷史的見證者,相信2020-2021這兩年,是未來一定會被寫入歷史、與公民課本裡的重大事件。
到了那個時候,琪仔會以什麼樣的語氣與角度,去跟我的下一代講述這個事件呢?
「你媽我花樣年華26歲的時候啊~~ 有一個病毒叫covid-19,他會一直變種,然後媽媽打不到疫苗,所以到不了法國......,每天都在期待可以隨時想走就走的日子......」
#三級警戒中的隨意小記
#再撐一下吧
#想出國就趕快打疫苗
#重要的是全國接種率
#不是品牌
非常時期非常手段 在 Agnes Chee謝嫣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翻尋薇 「鏞記能否再續傳奇?」
「非常時期,非常手段」,最後一篇文,決定寫一個我醞釀了大半年的題材。上期提及的羊肉咖哩大會,且在我友報專欄續攤。世事常變,我們跟著變吧。
我想寫鏞記。為什麼?大半年前,無意跟鄧達智提起我寫「消失中的味道」文章系列,約了鏞記數次做採訪都約不成…….打開了鏞記的話題,意外地,從他口中知道一個外人也許不知的鏞記故事。原來,絕大部分人以為所知的事實,並不全然是事實。用了半年時間去閱讀網文、各種輿論、觀察鏞記出品素質……更下定決心要寫——如果我們對真相還有追求。
鄧達智跟鏞記的交情始於大約30年前,他第一次置業在蘭桂坊,走下來就是鏞記:「買燒味飯盒一定是鏞記,飲茶去陸羽,食港式就會去蛇竇。」鄧達智在蛇竇跟人稱校長的劉致新混熟,通過劉致新認識了當年的成哥(甘健成)。「成哥公關手段一流,對朋友慷慨,最喜歡在鏞記請客,因此廣結善緣,一如孟嘗君。」
90年代初,鏞記要轉形象,自然找上鄧達智幫他們設計和製作制服,因為工作,鄧達智突破了跟鏞記表面那層人情酬酢的關係,去到跟管理層的核心人物禮哥(甘琨禮)接觸。「如果沒有業務合作關係,根本不會跟禮哥接觸,因為他一直躲在幕後負責管理、財務和採購,角色很吃重但不為人見。」鄧達智仍記得老甘生每天都會在大堂吃午飯,各人都會在這期間來到跟老甘生匯報事務,情景和睦。「禮哥、岐哥(已逝世的三弟)對成哥一向都很恭敬,成哥對外人友善大方,對兄弟姐妹、夥計就很惡,這應該是外人不知道的一面。正正如此,弟妹跟禮哥也比較親近。」
鄧達智跟鏞記的合作橫跨20年,前後為三套制服操刀,一路見證著一連串戲劇化的衝突、轉變。「老甘生逝世時情況還好,真正導致分裂的,是三弟甘琨歧的離世。老甘生的股權分配,是成哥和禮哥各持35%,而甘老太、岐哥和妹妹美玲則各有10%,但岐哥和妹妹都較信任禮哥子女的能力,先後將股份轉到他們名下,造成禮哥一家持股量最大,權力失衡,紛端因此而起。成哥一向被人稱為太子成,來到這個地步,怎會甘心?」
好人的對立面 也可以是好人
鄧達智說,為了贏官司,成哥部署周到,一年前就請來公關公司作策略佈局,以操控公眾思考和視線,加上某些知名食家當時和成哥友好,下筆自然也偏幫他,造成輿論一面倒指責禮哥,認為他不應該跟大哥爭。「禮哥真的很慘,對外根本沒人認識他,成哥是鏞記的公眾形象,人們對成哥有種對權威的信服,就盲目相信表面所看所聽的一切。」另一方面,鄧達智亦指出,他親眼看著許多媒體朋友因為認定了成哥,就認為禮哥一定是壞人。「更戲劇化的是,正式上庭前,成哥已經證實患上肺癌,等待宣判結果時不幸離世,加重禮哥因為爭產間接害死大哥的負面形象。」其實只是天意弄人。
「事實上,為什麼好人的對立面,一定是壞人?不可以是另一個好人?」鄧達智拋出引人深思的一句話。在他眼中,成哥和禮哥都是好人,只是心態和取態不同,令兩人被命運推上了對決位置。「成哥覺得自己是長子、對鏞記貢獻大,拿不到主控權而不甘心,是很普遍的人之常情;禮哥對父親有承諾,無論如何都要保住鏞記招牌,所以只能面對官司去解決問題。」鄧達智眼中,禮哥萬分無奈,看他因為面對外人的指指點點甚至落井下石而心力交瘁、患上憂鬱症,一直陪伴左右,還帶過他和甘老太一起到檳城、汕頭等地方散心。「幸好禮哥的一對子女很孝順,知道父親有難,放棄了自己的事業,回來鏞記幫手,成了他最大的精神支柱。」
偏見狀態應邀 贖罪心態執筆
在網上鍵入「鏞記爭產」,許多文章不約而同說到一點:「甘健成想放棄企業所有權,讓弟弟甘琨禮買斷自己的股份,但被拒絕了。」跟禮哥求證這點, 禮哥說:「其實是這樣的,在產生分歧的初期,我就跟大佬說:反正我的子女都各有專業不打算回來鏞記,鏞記你就包下來做吧,我全然退出管理層。每年的盈利,譬如說,一千萬,就按照我們股份比例分配,如果賺多過這一千萬,不管多少,全都歸你。不過,大哥不接受這建議。」不知怎的,這話傳到外面,成了另一個說法。
寫鏞記,多少有一點贖罪心態:幾年前受邀出席鏞記媒體飯局,當時抱住「來看看甘琨禮真面目」的心態應邀,知道是先入為主,就在意識著自己偏見的狀態下去了。席間談起陳皮(因我嚐到雛鵝煲裡下了靚陳皮),禮哥侃侃而談、知識淵博,開始有點改觀而反思:可能媒體為甘琨禮塑造的形象有誤導之處呢,畢竟人家的事,我們所知多數只能流於片面之詞的層面。但反思點到即止,直到跟鄧達智談起鏞記,從他口中知道禮哥多年來在公司所扮演的吃重角色(包括當買手,所以他對所有食材知之甚詳)、從他的身份所看到的內情去了解,才驚覺媒體很有可能欠了禮哥一個公道。從食評的角度,我很確定,有沒有心做好一家店,菜品的素質騙不了人,你看家全七福的出品口碑蒸蒸日上,反之福臨門每況愈下就能理解。最近吃了鏞記的一席老菜,很是精彩,跟我常去的七福,氣質截然不同。
七福的菜滂湃鏗鏘,鏞記則是儒雅風流,各擅勝場。炭燒琵琶鵝,炭燒香氣特佳、南乳醃製令鵝肉惹味異常;古法冬瓜盅,是真正還原古法,用上純田雞湯底製作,鮮得很清雅;懷舊豬紮蹄,豬手起肉後再釀入豬脷底肉,用繩紮起,以鹵水煮至入味,上桌時切得薄如蟬翼,處理得細緻美觀;欖角烏魚扣,欖角的用量恰到好處,足夠提味讓你追著吃又不覺得濃膩,烏魚扣既爽且脆,火候和調味均佳。連焗魚腸也做得意外地出色,個人認為比起三星富臨的版本還要優勝,不管是調味手法、素材比例、材料大小的處理上都較更為精細,沒有江湖味,所以吃得很舒服。即便walk in飲茶,吃一盅兩件,也會發現用料仍優質。歷經風雨,鏞記總算可以喘定稍息,但迎來隧道盡頭的光之後是否能延續傳奇?不是沒有希望。
另一邊廂,香港媒體的傳奇宣告完結,再也沒有希望。昨日在地鐵讀到葉一南傳來的一則短訊,剎那間眼前景象變成閃閃淚花,連忙低下頭努力吸氣之際,腦海閃過一首讀過的小詩:
首先要把自己掛起來,約莫五分鐘之久;
晾乾了才能繼續,在雨季裡前行。
圖解:
1. 鄧達智(左二)有情有義,組織旅行團,帶了甘琨禮(左一)和甘老太(左三)帶汕頭澄海散心。
2. 鏞記是市區少數能合法炭燒的食肆,這炭燒琵琶鵝攤平來燒受火更均勻,皮脆效果更佳。
3. 精細化的焗魚腸,做出斯文的味道來,一掃庶民氣息。
4. 以純田雞湯而不是上湯做湯底的古法冬瓜盅,非常清雅。
#yungkee
#yungkeerestaurant
#鏞記酒家
#鄧達智
#翻尋薇
#謝嫣薇
#蘋果日報
#agnescheefoodcolumn
非常時期非常手段 在 HIFIV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hifive
【肺炎下的情侶】非常時期.非常手段
為咗安全拍拖可以去到幾盡?
Comment講低你地個人經歷啦!
IG: hifivehk
#肺炎 #口罩
thumbnail design:kafu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9l8OT9Z09I/hqdefault.jpg)
非常時期非常手段 在 高松傑高Sir正能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高Sir正能量:一名手無寸鐵的小市民冒生命危險錄給香港特區政府特首林鄭月娥的短片
香港特區政府特首 林鄭月娥女士:
晚安,我是一名非常瘦弱的小小市民,我知道沒有資格向林太諌言,但是為了香港,今晚我冒生命危險走入戰場,希望留下一些心願,代我們很多小市民發聲。
我一直十分支持行政長官及特區政府之工作 , 我十用支持修訂《逃犯條例》,因為這是一件公義和正確的事,事件發生至今
爆發了多場警民衝突,示威現場鐵枝如雨,磚頭如雪,警察們傷痕纍纍,行政長官及特區政府的同事也身心疲惫。您們盡忠職守維護法冶,不向暴力屈服,但卻換來的卻是很多社會反對人士站出來指責您們,感謝您們了。
但我們香港的核心價值何時變成文明無用暴力有理?為何我們要向惡勢力低頭 ? 我只是一名瘦弱、手無寸鐵的小市民,但眼看這些不公義 ? 前人們辛苦建立的繁華香港被暴徒攻擊,我良心實在不忍。就是這份可能無知的"正義感" ,雖然弱小,但我卻鼓起勇氣。
發表文章及媒體支為公義發聲、集會活動站台發言、發起 "守護國旗大行動" 保護我們國家的尊嚴、發起"青快閃清潔大行動"鼓動全港市民清潔守護家園、在九一七深夜把塗鴉清理掉。發起「人間記者會」揭暴徒罪行為苦主發聲。以上的行動無一不是冒生命危險的,結果換1來意見不同的人攻擊、咒罵、起底、網上欺凌,甚至收到死亡恐嚇,甚至不想連累公司同事而放棄一切,我本可以什麼也不做,什麼也不說,不會惹禍。 但我為了什麼? 英雄? 不,是良心和公義 ,我一直堅信「正義是要有人行出來才存在」,如果我們一味的妥協和退讓,甚至害怕只會助長犯法 , 令更多人受害。 正所謂國難當前保家衛國人人有責 , 所以我堅持站出來,向暴力說不 。可能今天我們會因而變成了全民公敵,受無盡的謾罵,但我想問一問林鄭特首? 我們的初心是為了什麼 ?難道因為他們的謾罵欺凌,而忘了初心,放棄了當初建設香港、服務保護香港這個家園的誓言?無錯,今天市民可能會誤解了,但並不代表我們所做的事沒有價值 ,最起碼我們巳盡最大努力,我們問心無愧,蒼天雖無情,但真理還在,假以時日香港定必會還我們一個公道。
我這位小市民也不顧自己的生命去保護香港市民,林鄭特首 ? 妳敢嗎?示威衝突持續五個多月, 黑暴的暴力不斷升級,破壞及私了事件每星期也會發行日「全城癱瘓強制罷工」行動,港九新界被癱瘓交通,多區堵路破壞縱火、多間商舖食店被「裝修」,不少無辜市民被黑暴「私了」,其中一位市民不滿示威者深夜太嘈被「私了」,更有一位市民不滿黑暴破壞起衝突、蒙面黑衣人竟潑易燃物點火、男子頓變火球以致上身皮膚嚴重燒傷。
黑暴巳經完全失去理智,種種「私了」是文明的香港嗎?極端暴力的活動是任何國家都不能容忍的,習近平主席和主管港澳事務的國務院副總理韓也強調止暴制亂、恢復秩序是香港當前最重要的任務,堅定不移。我十分認同「止暴制亂、恢復秩序」為香港行政、立法、司法機關當前共責的說法,現在民間發聲了,「為官避事平生恥」!!! 作為一名年年納稅的小小市民巳傾盡所有, 現作出一個非常卑微的請求 , 希望政府能拿出更多勇氣和行動止暴制亂 。
我絕對支持任何非常時期非常手段止暴制亂之方法 , 保障大部份市民的生命財產 , 穩住香港經濟。 "保家衛國人人有責" ,我和很多市民也絕對願意與政府以及香港警察同行, 一起合力渡過這個難關。
要成功"止暴制亂",必須斷其最有效的聯絡和資訊傳播方式,在反修例運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網上討論區「連登」, 示威者透過網絡平台,組織及煽動群眾示威、違法等行動,也以此平台作出一些違法起底行為。故強烈建議啟用緊急法用任何手段止暴制亂。例如啟動 "禁網"的做法,暫時限制某些網站及通訊方法在香港的運作,才可以有效止暴,否則再多警方也是没用。
一名小市民:高松傑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wFmGDfQp7Q/hqdefault.jpg)
非常時期非常手段 在 非常時期,用非常手段! - 對白Cap圖王的帖子 的推薦與評價
非常時期 ,用非常手段! 未來特首劉德華. 2012年11月19日. 我撐劉華做未來特首 《寒戰》入面劉德華飾演香港保安局局長.... 希望香港 ... ... <看更多>
非常時期非常手段 在 中文VS 英文!名句:非常时期用非常方法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johnhuu老师课程唯一地址https://johnhuu.taobao.com. ... <看更多>
非常時期非常手段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的貼文 的推薦與評價
就算是非常時期,都不可以用非常方法。』 "Even under extreme circumstances, extreme measures cannot be employed." 寒戰2 (Cold War 2), 201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