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靠北工程師56r
----------
大家好,小妹我是之前是CS學碩畢業,現在在某豬屎屋擔任菜雞工程師。因緣際會下認識了身為機構工程師男友,而彼此薪水上的差距(QQ)讓他有了想轉職的念頭(男友目前程式0基礎)。但因為小妹我本身就是CS出生,不太確定非本科系到底該怎麼做才能轉職(例如: 如何證明自己的能力?),不知道有沒有轉職成功的大大能夠分享一下該如何開始、和怎麼選擇要學什麼方向(ex. 前端、後端),謝謝>< 另外也想問,網上查到的資訊大多都是學寫web或app,是不是沒有血統就真的很難去寫韌體?
----------
💖 純靠北官方 Discord 歡迎在這找到你的同溫層!
👉 https://discord.gg/tPhnrs2
----------
💖 全平台留言、文章詳細內容
👉 https://init.engineer/cards/show/6723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在地上滾的工程師 Nic,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影片觀看說明 由於問題較多,大家的問題也可能是你的問題,建議可以先閱讀下方的「問題總匯」區,找到時間碼 Time code 之後跳轉到自己想聽的部分,會比較有效率哦 本影片 Q&A 留言是抓取 【2020 年度回顧! 成為 Team leader? 業外收入增加? 技術能力成長? (第一...
非本科轉職後端工程師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沒經驗也能進AI領域?她拋下主播光環,靠「這幾點」成AI界主管
作者/Sandy Su(蘇盈如)遠流出版 2019-12-27
人人都在問:「未來工作在哪裡?」你是不是也經常自我懷疑:「再不換工作我就沒機會了!」即使心有疑慮,仍舊舉棋不定,深不知自己早已列為職場上即將被淘汰的高危險群……
微程式資訊(Microprogram)的薛技術長跟我說,AI科技將改變這個世界,數據科學將改變傳統思維,如今數據分析師、AI工程師已成顯學。
未來10年,AI相關工作成為主流,然而這讓非理科出身的人感到望塵莫及,沒有理科背景卻要轉換到AI領域的確非常困難。
但大家有沒有想過,在市場需求大的壓力下,雇主面臨人才短缺的困境,也會採取應變對策,選用非相關背景但有可塑性的人才。
日本許多企業便打破傳統,錄用文科畢業、沒有理工背景的人選,透過教育訓練與線上課程開發AI領域人才。
為什麼?第一,理科人才不足;第二,純理科人才不見得懂得結合專業技術和社交能力去第一線與客戶溝通、銷售。
本篇故事主角烏咪(化名)便從新聞工作者、公關行銷,一路跨界進入AI供應鏈領域。
新聞業者的轉行──公關與物流之路
烏咪在新聞圈待了近七年的時間。
從第一線的記者到螢光幕前的主播,乍看光鮮亮麗、工作平順,然而隨著新媒體的崛起、觀眾喜好的改變,媒體環境產生劇烈變動,例如,被迫要求取得無意義獨家新聞的高壓力與高工時,讓許多有志耕耘優質新聞與深度報導專題的資深記者紛紛出走。
電視臺為了掌握穩定人力在前線採訪,捨棄20年前的高度選才標準,開始錄取大量畢業自各科系、嚮往電視臺與新聞圈的社會新鮮人,造就近10年來臺灣媒體環境陷入「劣幣逐良幣」的惡性循環。
為了擁有長期發展的職涯生活,烏咪決定轉行。
一般新聞媒體界背景出身的朋友,由於人脈廣闊,又與媒體關係良好,許多人會轉到公關公司或進入企業內的公關部。
烏咪先在朋友開設的公關公司磨練一年,從提企畫到執行活動,參與2項大型國際時尚品牌專案。在受訪者的引薦下加入臺灣一家中資五星級飯店,擔任公關,負責飯店的形象包裝與數位媒體的操作。
在飯店工作期間,烏咪發現傳統企業主對於行銷的認知與觀念相貌、文字與口語表達能力、聲音悅耳度、專業科系背景等。仍停留在本位主義。
幾經思考,她決定重新歸零,以海外工作為目標,投遞大量履歷。因緣際會下,加入了位於中國的大型國際臺資科技企業新創的電商物流部,負責舉辦招商活動與規畫行銷策略。
她運用電視圈與公關公司的經驗,從企畫提案、活動執行,到主持工作都讓當地客戶和主管眼睛一亮。
然而一年之後,烏咪意識到自己並沒有成長,仍舊做著原本就熟悉的領域。她發現公司的物流主業才是可以長久耕耘的領域,值得深究並投入。
中國的工作速度是臺灣的好幾倍,為了跟上市場脈動,了解物流業,烏咪主動學習該領域知識,利用下班和週末詢問當地前輩產業的最新概況,研讀物流書籍與商學院大部頭課本,等待機會來臨。
沒多久後,電商物流部承接一項中國到印度的跨境物流專案,烏咪積極爭取,擔任接洽客戶與印度線的PM一職。
對印度市場一竅不通的她,每天工作之餘大量研讀印度電商和物流資訊,與印度人開會時甚至將內容全部錄下,午休時戴著耳機反覆聆聽以熟悉印度腔英文。
10分鐘「咖啡會面」,想盡辦法留下
好景不常,就在烏咪對物流PM一職逐漸上手後,總公司突然頒發人事異動命令,解散整個電商物流部。
面臨部門解體危機,烏咪剩下二個選項,打道回府或者轉調部門。以臺灣公司的選才觀念來說,短短一年半的海外職涯,無法為她的履歷加分;相反的,在中國的就業市場,雇主比較不介意短期的轉職次數,於是烏咪決定留在公司繼續努力。
她主動邀約其他部門的同事吃飯,蒐集各部門的最新情報,釋出自己有意轉調的訊息。
一位同事建議,自動化部有一份職缺或許適合她,她立刻拜託同事牽線,並轉交電子履歷給該部門負責人,希望爭取面試機會。
雖然同事幫忙轉交履歷,不過自動化部負責人高居創新研發總監位置,日理萬機。烏咪向同事確認總監的行程,得知總監某天出差時間延後,立刻請同事協助邀約10分鐘的咖啡會面。
烏咪預設總監沒有時間詳讀電子履歷,但公務之餘喝杯茶喘口氣時一定有時間翻閱,所以印了2份紙本履歷,當天會面立刻遞交。
10分鐘的咖啡會面中,烏咪做了簡短的自我介紹。這位總監直白地告訴她:這個部門的所有同仁都具有自動化的背景,他們所欠缺的人才是一位「先行者」,必須理解AI供應鏈知識並推廣宣傳,進而帶動後端業務接洽。
這樣的工作,其實以烏咪過去的工作背景而言並不難,困難的是AI物流領域的博大精深與日新月異。
對於完全沒有自動化領域專業與經驗的烏咪,總監當然有所疑慮,當場開出一項功課:一週後提交一份形式不拘的AI供應鏈報告,後續必須做正式的口頭簡報。
用面試官的邏輯,制定自己的面試策略
許多人在不認識面試官的情況下,會利用領英揣測,例如面試官的轉職次數是屬於安定型或是挑戰型。
但烏咪選擇向公司所有同事打聽總監的背景與做事風格。這位總監60歲,從業務轉換跑道成為採購,非常好學,屬於學習型的領導者。
烏咪開始擬定策略,將簡報內容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呈現,並增加讓初學者想深入學習的層次感。
她利用先前累積的傳統物流知識與擔任跨境物流PM角色的實務經驗,加上大量閱讀最新AI物流資訊,做出20頁的報告,再特地運用一年前於美國Amazon總公司無人商店Amazon GO時體驗智能終端消費的影片,剪輯成報告內容的一部分。
一星期後,烏咪向總監進行正式簡報。
她捨棄所有難懂的AI物流術語,強調自己如何在短時間內吸收新領域知識,有邏輯地闡述自己的理解,並運用過去能言善道的主播功力凸顯自信,最後以行銷經驗分析市場,提出對自動化部AI產品的建議。
簡報結束後,烏咪另外分享自己一路走來的自修歷程,讓總監想起過去轉換跑道的自己,因此認定她有潛力,破例錄取完全沒有自動化背景的烏咪。
成功轉調新部門後的三個月,烏咪發揮持續學習的能力,對所有事物充滿好奇,大量閱讀產業資訊,不停找人發問,加上學習速度快,總監陸續將大型推廣專案交給她規畫與執行。
目前33歲的她,已經帶領一個團隊,管理二位下屬,開啟她的領導者職涯。
職場上的被動者,只會不斷錯失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烏咪的原部門同事,由於沒有積極尋找後路,紛紛打包回臺,失去留在海外卡位的機會。
烏咪的案例破除了非AI出身的人才無法進入AI領域的迷思。當就業市場無法供給龐大的人力時,企業只能退而求其次,栽培內部有潛力的人選。這時,學習能力與學習態度便決定能否成為培育對象的首要條件。
烏咪成功的主因就是「always be ready」的心態。例如:她預設面試官可能沒空看電子履歷,主動提供紙本履歷;每年檢視自己是否有所成長,若沒有便積極鎖定有發展性的新領域額外學習,以上都反映出企業注重問題解決能力、在職場上不斷求新知的持續學習技能。
建議各位工作者每天都要抱持「機會隨時來臨」的態度,以「open minded」的思維做好隨時換工作的準備。
你可以這樣向烏咪學習
非理科畢業者,在理科人才稀缺之下,也可能卡進AI領域相關職缺。
分析面試官的背景與經歷,擬定面試策略;面試中強調學習態度,展現可塑性。
資料來源:https://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5983
非本科轉職後端工程師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積電是新鮮人就業首選,會出現類似問題不意外,不過我做不到一年就開始煩惱了,顆顆
讀者來信- 3X歲在台灣半導體業轉職的思考
我寫部落格以來, 有各式讀者的來信, 今天分享一位讀者的詢問,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 一些背景細節有做調整, 以下是讀者背景及問題。
-----------------------------------------------
Brian 大大您好~
我追蹤您的部落格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無非是希望也有機會可以轉職並且到外國工作,但是關於轉職這一塊有一些問題想要詢問看看您的意見...
我是四大理工研究所畢業,在半導體公司工作已有 5 年多的時間了。在工作的這 5 年多大部分的工作內容幾乎都是在做 SOP 的事項(製程 troubleshooting, chart monitor....) 工作大約 80% 都是照著 SOP, 剩下 20 % 只有需要近一步改善良率或是需要 cost down 的時候才會有討論的空間,只要照著 SOP 任何人應該也都可以應付得來.....
我當初有抱負進科技業,但 5 年來沒實現到個人價值,也沒有發揮到所學,高薪 (年薪百萬) 也都是加班換來的...平均一天會加班 2 小時, 一個月差不多 50 到 60 小時(加上需要輪流值假日班),每天下班後自由的時間差不多剩下 3 小時左右。
半導體的工作比較專一,我很擔心如果再過個 10 年 20 年不想做的時候想轉職,卻發現已經被定型在半導體業太久而中年失業的危機,所以想要離職學習寫程式相關的課程轉職軟體工程師,畢竟軟體工程師的出路還是比較廣一點,而且隨著科技發展各行各業都會需要,又因為國外的薪資水平還是比台灣來得高,有機會的話還是希望能去國外發展。
我目前規劃是想要去加拿大念 2 年的 college 拿個 diploma (因為加拿大的學費比美國便宜很多) 畢業後可以拿到 3 年的工簽留在加拿大繼續工作,至於科系的話我是鎖定 interactive media design。
這個科系除了前後端的程式撰寫之外也可以學到一些媒體設計方面的技術,因為除了程式設計之外我對於設計方面也很有興趣(中小學唸美術班,對美感和基礎設計有一些基本的概念,也有用過 photoshop 等軟體來設計過海報等等),如果有機會可以同時學到程式和美術設計的話,我覺得未來對於職涯來說或許多少也可以加一點分,目標是希望找到 UI / UX designer 的工作。
目前我有在下班時間自學 HTML 和 CSS 等基礎的網頁設計課程,準備明年要去留學前的基礎。
UI / UX designer 這個職缺在台灣感覺沒有特別被大家知道,但是聽說在國外發展已有一段時間了,它算是結合了寫程式和設計美學的職位,對我來說很有吸引力。這個職稱也是最近我朋友提起我才知道有這個職務。唸完書我可能會先在加拿大工作,但也希望可以多了解這個職位在美國或是加拿大的狀況,以下有幾個問題想要詢問看看您的看法:
1. 想請問您在美加地區 UI / UX designer 算不算是一個熱門好找工作且有前景的職務呢?
2. 或是您目前的工作有時候也有跟 UI / UX designer 有一些些接觸呢?
3. 如果目前 3X 歲,才去加拿大念 2 年的學程後找工作,畢業後會不會到最後因為年紀的關係不太容易求職呢? 我很擔心高齡找工作的問題。
4. 在美加的公司之間高齡轉職的人多嗎?
5. 30 多歲重新回 college 念書會不會有點太晚了呢....
-----------------------------------------------
以下是我的回覆:
謝謝你的來信詢問, 也鉅細靡遺的描述許多細節, 因為有許多和過往讀者問過的問題類似, 所以特別選擇你的文章來做樣本, 一起回答很多類似讀者的問題。
我看完文章,整理了一下的重點
1. 從台灣四大理工研究畢業加入半導體業, 沒有發揮專業的空間,大部分時候都是按照既定的標準模式來工作, 成就感低落。
2. 平日及週末需要加班,個人可利用自由時間有限。
3. 因為沒有專業累積, 擔心中年失業。
4. 想要轉職軟體工程師,加上國外薪水比較高,所以想去國外發展。
5. 轉職途徑: 加拿大唸書,學費比美國低,工作簽證較可預期。
6. 求學希望唸 interactive media design: 前後端的程式撰寫 + 媒體設計方面的技術
7. 目前的準備: 下班自學 HTML 和 CSS
8. 疑慮: UI / UX designer 的出路, 各種高齡的疑慮。
我沒有在台灣正職工作過(只有在學校做研究助理), 不太清楚台灣的半導體業的情況, 但是從你的描述的確讓人同情你的狀況, 我想我們所有人都會希望在工作中得到一些成就感, 按照既定的模式工作, 沒有辦法累積專業,加上加班及壓縮個人自由時間,的確是會讓人看不到未來。
但是從你的狀態到希望轉職軟體工程師, 我覺得中間過程有一些可以思考之處。 首先,你提到你是台灣四大理工研究所畢業, 那你有沒有考慮能真正利用你的專業的工作呢? 不論是你的學長姐學弟妹,我想總是有人會在一個真正可以發揮專業的地方吧? 完全放棄你過往的專業到全新的領域從新開始,等於放棄你過去累積的優勢。
再來,你提到了高薪(年薪百萬), 不知道你沒有找尋應用你的專業工作是不是因為達不到年薪百萬的標準呢? 如果你半導體業不是你理想的環境, 有沒有可能在其他領域有可能呢?
當然現在全世界都在缺好的軟體工程師,如果你真的做好功課,確定這是你的興趣,或是你想要追求的職業,那麼我們可以再來考慮轉職軟體工程師的方向。
你提到軟體工程師,在加拿大 2 年學程要唸 interactive media design 及想找 UI / UX designer 的工作,我沒有跟上這部分的邏輯,你說 " interactive media design 包含前後端的程式撰寫,也可以學到一些媒體設計方面的技術",感覺上來說, 就是很廣地所有東西都學一點, 但是每樣學門可能都沒辦法深入學習。 再來從軟體工程師到 UI / UX designer, designer 顧名思義就是設計師, 和軟體工程師是不同的職缺,不知道這個轉換是?你可能要深入研究你是想要變成軟體工程師還是設計師, 兩者是差蠻多的。
我先假設你也想要半路出家變軟體工程師好了, 那麼除了出國唸書, 你有考慮在台灣做到這件事嗎? 出國讀書要面臨許多語言、文化、及生活的挑戰,當然出國唸書也可以收穫很多不同的經驗, 在台灣一次面對一個挑戰 (轉職), 不是比出國同時要處理許多問題簡單嗎?
我在美國有上 coding bootcamp (請參考文章 Coding bootcamp 程式語言密集班- 從不會寫程式到3個月被矽谷科技公司雇用的終南捷徑?), 我耳聞台灣現在也有許多程式語言班 (大家有知道什麼好的程式語言班呢? 還是大家都去資策會?),相比於出國讀書, 在台灣轉職的花費應該比留學低很多, 另外推薦一個我敬佩的技術高手胡立做的程式導師實驗計畫(大改版:程式導師實驗計畫第三期報名簡章), 如果你加入他的計畫,你一開始只要付出 5000 台幣, 付出對應的努力,我相信你也可以在 26 週的時間變成前端或後端的網頁工程師。當你轉職後要到美國工作,還是有各種方法的(參考文章 如何到美國科技公司工作?)
其實我不想直接回答 “UI / UX designer 算不算是一個熱門好找工作且有前景的職務”的問題, 因為我不是設計師,不確定這個領域的狀況, 再來, 我也不想要因為我見到或是耳聞的幾個例子就變成你重大人生決定的依據。好的辦法應該是你自己找尋現在這個職缺的需求狀況, 如果你不知道用什麼查詢的話, 可以參考我之前找工作的文章- 主動出擊- 我要找工作了,現在美國都用什麼找工作?哪個網站平台能讓我有較多面試機會?
關於高齡讀書、轉職的問題也是類似, 我也不想用我看過的幾個例子變成你最後決定的依據。 我有看過 30 幾歲轉職的人, 在美國履歷也不會標註年齡,但同時許多科技公司的員工平均年齡可能都是 30 歲左右 (參考 The average age of employees at all the top tech companies, in one chart ), 你可能未來同事或老闆都是比你年輕一輪的人。
不談外在因素,不論你做什麼, 2 年後你都會是變老 2 歲,我想重點應該是你要自己找尋好資料,分析你的各種狀況,做出一個你不會後悔的決定。
英文有句話說 “if you have hammer everything looks like nail”, 如果你手上有鐵鎚,所有東西看起來都像是釘子。雖然我了解我部落格讀者可能都希望可以到矽谷或美國工作, 但是我也不想盲目鼓吹大家複製我的半路出家經驗,畢竟,所有人的經驗都有其獨特之處, 很難被複製,希望你可以找到自己的人生之路。 如果你找了資料發現 UI / UX designer 職缺沒有像工程師多, 但是你很喜歡有熱情, 在過程中付出許多努力, 我相信會比可能職缺多但是你沒有熱情投入的職業更容易成功。
落落長的沒有正面回答你的問題, 我想要分享的是: 分析你自己的狀況、找尋現有情況下的不同人生解法, 要達到某個目標, 是否有不同的方式更容易達成呢? 另外盡信書不如無書, 自己的人生選擇需要自己在網路上查資料多方探索驗證。祝你早日找到你的人生下一步方向。
P.S. 同場加映,我親愛的老婆之前回覆類似的讀者問題,可以參考一下 "【工程師 vs 設計師—如何選擇才不會後悔?】回覆讀者來信 "
-------------------------------------------------------------
大家對這位讀者的狀況有什麼建議呢? 台灣有什麼好的程式語言班呢? 歡迎留言討論。
https://brianhsublog.blogspot.com/…/3xoldConsiderToChangeCa…
非本科轉職後端工程師 在 在地上滾的工程師 Nic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影片觀看說明
由於問題較多,大家的問題也可能是你的問題,建議可以先閱讀下方的「問題總匯」區,找到時間碼 Time code 之後跳轉到自己想聽的部分,會比較有效率哦
本影片 Q&A 留言是抓取
【2020 年度回顧! 成為 Team leader? 業外收入增加? 技術能力成長? (第一次蒐集 Q&A)】https://youtu.be/BGaDN9wxbKE
## 影片中提到的專案
簡單用 React 撰寫的留言爬取篩選功能,可以自己抓去玩
https://github.com/niclin/youtube-comment-filter
## 問題總匯
00:00 開場
01:26 QA-1 - 林天寸
一直很喜歡妳的頻道,不單單是因為工程師,當然也有部分原因是自己也是走工程師這條路的。
前一年2020年開始,其實是我剛轉職工程師的第一年,在滿多地方都遇到不小的問題,在troubleshooting上面也是有許多瓶頸的。
後來除了白天上班,下班看書跟休息,偶然間看到你的影片[工程師如何自我進修],才開始慢慢用計畫的方式取代橫衝猛幹。
不得不說,規劃時間真的是比起技術性的功力還更有成效。因為它讓你適時的放鬆跟加強,然後在工作上面才更有長進,雖然很幹話,但我2020的下半年是這樣做的。
目前在準備考取網路管理的證照CCNA,計畫是走network這一塊,還有很多要磨練的。希望也能多看你產出跟network的影片,這是私心話啦,哈哈。
02:57 QA-2 - 仔仔
1.學程式會建議從前端或是後端哪個開始學會比較好?
2.一開始投履歷如何判斷一家公司是可以成長的,而不是進去3,5年後還是那個跟剛進去程度相差不遠的自己差不多
3.跟程式相關的產業有很多(像是製造業到博弈),可以請Nic分析一下各產業的狀況嗎?以及進去各產業前須要具備哪些程式語言或能力?
4.投履歷時看到一些公司列出所需程式語言和工具一大堆,是不是代表你沒完全具備就不要投履歷了,還是可以請Nic給個意見哪些部分還是可以投看看
5.都說工程師又宅又不會說話,為什麼Nic可以交到女朋友?
10:40 QA-3 - ANDREW NG KAR EARN
如果当写编程语言遇到瓶颈,有什么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自己陷入钻牛角尖的情况?
11:46 QA-4 - JS Lin
如果NIC現在選擇能馬上精通一項語言會是哪個?會想用來做什麼PJ?
13:13 QA-5 - Rick0
成為 team leader 後無法直接在技術上有更深入的研究和突破,這樣的變化是否值得?
是否會擔心這樣在技術上跟不上其他人,甚至被下屬看輕呢?
14:39 QA-6 - Henry蔡
因為最近是寒假期間,
我開始考慮下學期的修課,
想請教nic大大,
應該在有什麼樣的基礎上,
開始學design patterns?
我目前是碩士生,
大學非資工本科,
學過Python,
也跟過一些網路影片實作過Flask+PostgreSQL,
大學學過資料結構演算法,
但不到得心應手的程度...
16:07 QA-7 - 黃柏瑋
如何同時Handle好好幾件事
我怎麼覺得上班,然後下班假日寫寫side project後就沒啥時間了🤔🤔🤔
17:24 QA-8 - 乾太
我想問一下這年頭轉行斜槓 VTuber 還有沒有搞頭A?
18:10 QA-9 - uuu06222
之前開始關注你有知道你有面試過人的經驗, 想問一下站在面試官的角度...
面試官會不會比較注重作品需要呈現那些東西, 或是有沒有什麼禁忌是不能碰的嗎?
20:07 QA-10 - Joery Lin
想請教您對於對於給你很多成長和照顧的公司,倘若您有一個更好的機會,無論薪水或未知挑戰都大於現在公司。
您將如何做選擇,或許現在公司會給你加薪留下你。
因為自己曾放棄了許多機會
21:37 QA-11 - YangTing Zheng
Q1: 想問通常一個產品開發的週期都多長呢?負責維運和開發的工作內容是否會差很多?
Q2: 想請您簡單介紹一下資工系學生的出路/工作內容?(如PM.SA.DBA.PG.RD.MIS…或是還有其他的?)
24:16 QA-12 - RTB
Hello World
24:18 QA-13 - Barry
目前是公司MIS 很想轉職成後端工程師,但在面試上面都都時常失敗
常常在問技術關卡時就被問倒了,總覺得 要準備的東西非常的龐大
毫無準備的頭緒,總覺得一直寫side project也不是辦法
26:49 QA-14 - 因地制夷
想請教Nic 有在做投資嗎? ex 股票 想聽一些投資心得
27:13 QA-15 - 比歐
想請教 Nic 大,
在之後的工程師生涯中之後有甚麼規劃或想法嗎?
例如:開發產品創業,或是開班授課、轉做顧問之類的。
28:14 QA-16 - yongming jia
请问新手如何学编程,学完去做什么?怎么自己创业?谢谢🙏
29:33 QA-17 - Minghao Chang
是否能請您推薦用來開發的筆電?(正好最近要汰換電腦),想從今年開始養成寫side project的習慣,謝謝。
30:31 QA-18 - Guan Jun Chen
想知道像Nic這麼厲害的工程師,年薪大概落在哪裡
30:46 QA-19 - Sheng Jiang
想請問Nic,如果非資工背景但是對寫程式有熱情,想轉職當軟體工程師,會建議如何起步?
補充:像是什麼樣的人適合自學,什麼樣的人適合去補習,或者補習跟自學的情況各有哪些優劣?
謝謝Nic
## 結尾
31:49 感想
喜歡影片的話!可以幫忙點個喜歡以及分享、訂閱唷!😘
━━━━━━━━━━━━━━━━
🎬 觀看我的生活廢片頻道: https://bit.ly/2Ldfp1B
⭐ instagram (生活日常): https://www.instagram.com/niclin_tw/
⭐ Facebook (資訊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niclin.dev
⭐ Blog (技術筆記): https://blog.niclin.tw
⭐ Linkedin (個人履歷): https://www.linkedin.com/in/nic-lin
⭐ 蝦皮賣場: https://shopee.tw/bboyceo
⭐ Github: https://github.com/niclin
⭐ Podcast: https://anchor.fm/niclin
━━━━━━━━━━━━━━━━
✉️ 合作邀約信箱: niclin0226@gmail.com
#QA #工程師 #在地上滾的工程師 #前端 #後端 #轉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dMIpnH-AJs/hqdefault.jpg)
非本科轉職後端工程師 在 Untyped 對啊我是工程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破萬Q&A 我是...工程師?開課教寫程式?轉職疑難雜症 ft. 馬祖美景 (片尾有 vlog)
非常感人的事發生了~Untyped 對啊我是工程師 本頻道不知不覺破一萬訂閱了!🥳🤩
真的是凱心琳我從開啟頻道以來從來沒有想過的事...畢竟知識型YouTuber真的超級難做,當時破一千就已經很感動了。
於是很流俗的,我也開了Q&A,本來以為會有很多有的沒的問題,結果發現我的觀眾粉絲們都超級認真的!!問了我各種軟體工程方面的問題,而且關於轉職的超多~🥺
看到有那麼多人想要了解 CS,真的是太令人欣慰了~畢竟這是我開頻道的初衷呀!!
因為收到問題很多,就選了幾個比較大方向的問題,或是統整好幾個問題一起回答~原本以為短短的Q&A,最後還是弄了15分鐘...
不過這次的拍攝場景比較特別!!是馬祖~片尾會有一段小小的vlog,希望透過場景轉換大家可以看得更開心~~音質雜音風聲什麼的就請見諒了!!
這集會聊到...
Overview 💬
🔹 我是做什麼方面的軟體工程師
🔹 會拍教coding寫程式的影片嗎
🔹 做後端的成就感在哪
🔹 學歷對軟體工程職涯的影響
🔹 轉職要花多久
🔹 轉職學習中的挫折與方法
#破萬訂閱 #工程師去馬祖 #轉職疑難雜症
一定要看到影片最後面並且在「YouTube影片下方」按讚留言訂閱分享唷!
-
歡迎留言告訴我你的想法,或是你想認識的程式語言唷!
每(隔週)週四晚上9點更新,請記得開啟YouTube🔔通知!
-
【愛屋及烏】
Facebook 臉書粉專 👉 https://www.facebook.com/untyped/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untypedcoding/
合作邀約 👉 untypedcoding@gmail.com
-
Untyped 對啊我是工程師 - There are so many data types in the world of computer science, so are the people who write the code. We aim to UNTYPE the stereotype of engineers and of how coding is only for a certain type of people.
凱心琳: 一個喜歡電腦科學邏輯推理,在科技圈努力為性別平等奮鬥的工程師。
-
圖片影片音效:[giphy.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tLKYRaOYr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