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最近】
疫情延燒至今,不管是確診數、死亡數幾乎是有增無減,每天的口水與藍綠對罵,讓人眼花撩亂外,心情也跟著浮躁起來,這些狀況對控制疫情並不是好事,畢竟病毒不會分你罵藍還是罵綠就停止傳染,所以想藉由這篇來聊聊我知道的現況,將些資訊分享給大家,讓大家想想自己的下一步該怎麼走會比較好。(別奢望任何爭吵能立即改善現況,盡可能瞭解全貌,才能做出對自己有利的判斷)
#第一線的緊繃負荷
大家應該不難看出,隨著疫情擴大,各地縣市首長不斷徵求「各種人力」投入第一線防疫,就我所知薪水加價情況下,連要找到防疫的保全業者都相當困難。換個角度想,你是老闆的話,會為了賺這錢冒著一人感染,公司全部隔離的風險嗎?而你是員工,為了跑去賺這點薪水,不小心搞得全家染疫值得嗎?檢測與防疫的「瞬間人力流量」,搞得地方政府焦頭爛額,說要百分百沒防疫漏洞,真的難以苛求任何做事的人。
#感染難以掌握
這邊不是要幫哪個黨或地方政府撇責,而是這病毒特性非常狡猾,從好幾起確診案例可以看出,民眾即便攜帶口罩,依然會中獎染疫,染疫者當下不會有自覺,可能又會到處移動,並回家傳染給家人(家人長時間相處且屋內不會戴口罩),所以可想而知這樣延伸出去,無法即時追蹤的「黑數」,難以讓人樂觀是「少數」,對於市井小民來說,減少群聚待在家裡,可能就是最好的防疫方式。
#防疫破口難以控制
這裡說的防疫破口,不是政府能輕易掌控的,就像路上依然可以看到有人騎車叼著煙,或是巷口鄰居打屁聊天(還有民眾問能否去廟宇參拜),都無視戴口罩或群聚風險,即便大部分人都遵守防疫指揮,但只要有少數人破壞,就能讓這傳染力不斷蔓延,如果連我周遭都有這樣的狀況,那全台這樣的案例,累積起來也是相當可觀。
#用時間換取疫苗近來空間
缺疫苗不是只有台灣缺,是全世界都缺,而現在就是在比「控制疫情」跟「疫苗施打」速度,在疫苗還沒施打前,盡可能減少、控制確診與死亡率,就是中央到地方,還有人民必須團結的事情。
#正式走入後疫情社會
從去年開始,世界各國就因為疫情雞飛狗跳,時至今日有的「經驗」,都是用各種經濟、人命損失換來,台灣相對於各國確實安穩過了一年多(去年還有跨年晚會),這一年多要感謝防疫團隊外,也要檢討我們這一年多,到底有沒有做好「後疫情社會」的準備。
而沒見識過「病毒肆虐慘狀」的我們,確實人心惶惶,深怕自己感染外,連帶影響自己身邊最愛的人,我們也開始「正視」工作的轉變、人與人的距離與相處方式、個人心態的調整…。疫情對人類社會產生的變化,不是怪在誰身上就能解釋或解決的,我常會換個方式去思考,或許這次的疫情,可能是對「人類」這物種的考驗?
#一些想法
把蔡英文跟陳時中換下來,台灣可能就會瞬間變好嗎?病毒就不會百分百進來台灣?我也不認為叫楊文科縣長滾蛋,疫情就能瞬間好轉。如同楊縣長說的「沒有經驗」其實就是最好答案。
同為政治人物,我很佩服他的坦白,因為這個「沒有經驗」,是全球人類要一起面臨的問題,其他就只能考驗行政權的反應跟「運氣」了。(別說台灣,全世界要找到有經驗的防疫專家肯定也是佔少數)
我知道大家很焦慮、害怕、生氣需要一個宣洩出口,但在拿政治(藍綠)宣洩完畢後,我們依然要面對現實生活,你可以充滿憎恨的謾罵來度過每一天,但這通常不會解決你生活上的困頓,而即便你心目中的藍綠達成目標,馬上受惠的不一定是你,台灣社會也不可能瞬間無憂無慮,結構性問題想靠一個政黨或個人來解決那是相當困難的,更多是要一點一滴慢慢累積,時間到了才「可能」有所改變。
說了這麼多,除了對疫情「充滿各種變數」難以樂觀外,其實就是希望大家靜下心來好好想想「自己的下一步」,不要被恐懼與各種聲音(政治人物、名嘴)掩埋住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家人、工作、生活),接下來「端午節」可能會是另一波高峰,能不返鄉就盡量不返鄉,以免群聚或將病毒帶回家鄉,希望我們都能堅強的度過這次疫情。(這可能是個持久戰)
#圖為新埔三聖宮的風景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8月09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ia3wVDYvvcU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非破壞檢測英文 在 市議員李順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市議員李順進 轉傳 [110/06/01]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及衛生福利部 快訊
●環安、治安、交安、工安、婦幼安 代言人!
︽︽︽︽︽︽︽︽︽︽︽︽︽︽︽︽︽︽
[110/06/0] 外語版簡訊實聯制說明!
https://www.facebook.com/mohw.gov.tw/posts/1896788743820868
#衛福編編分享時間
外語版簡訊實聯制說明!
有英文、印尼文、越南文、泰文
歡迎店家運用,一起落實防疫相關措施!
~~~~~~~~~~~~~~~~~~
[110/06/0] 食藥闢謠專區:聽說「頭髮粉撲」產品可以讓頭皮和頭髮迅速蓬鬆,解決油膩,還可延長洗髮時間,這是真的嗎?
https://www.fda.gov.tw/tc/newsContent.aspx?cid=5049&id=27084
解答:
聽說「頭髮粉撲」產品可以讓頭皮和頭髮迅速蓬鬆,解決油污,還可延長洗髮時間,這是真的嗎?
頭髮粉撲主要是透過產品中的粉體吸附頭髮上的油污,讓髮根較為蓬鬆,可作為短時間應急的方法。
若當天有使用此類產品,晚上一定要徹底清潔頭皮,避免頭皮毛囊受阻,造成掉髮或頭皮過敏的危機。因此,使用頭髮粉撲絕非像網路上所言,可以延長洗髮時間。
食藥署提醒民眾,若頭皮有嚴重的出油問題,建議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斷與治療。
~~~~~~~~~~~~~~~~~~
[110/06/0] 食藥闢謠專區:電子煙沒什麼味道,所以不會有二手菸的問題?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127&pid=13952
錯!電子煙也有二手煙。
經檢測市售電子煙8成含有尼古丁及多種致癌有害物質,與紙菸一樣會讓使用者成癮,且也會產生二手煙危害他人健康。
WHO表示,電子煙排放物通常包含尼古丁和其他有毒物質,對使用者和暴露於電子煙霧者均有害,對兒童和青少年使用者特別危險;尼古丁具有高度的成癮性,兒童及青少年如於大腦發育期接觸尼古丁,可能會產生長期的破壞性影響,並有尼古丁成癮的風險。
資料來源:
WHO.Tobacco:E-cigarettes:Aree-cigarettesandothervapingproductsdangerous?Home/Newsroom/Q&ADetail/Tobacco:E-cigarettes.2020.01.29.https://www.who.int/news-room/q-a-detail/tobacco-e-cigarettes
︾︾︾︾︾︾︾︾︾︾︾︾︾︾︾︾︾︾
臉書貼文連結 >>> https://www.facebook.com/LeeShunJin/posts/1268513026937113
LINE貼文連結 >>> https://timeline.line.me/post/1162260136505044839
●請持續關注並給予指教:
○LINE官方帳號〔市議員李順進顧地方大小事聯盟〕:https://lin.ee/9YhCukt
○臉書粉絲專頁〔市議員李順進〕:https://www.facebook.com/LeeShunJin
#高雄 #議員 #李順進 #環安 #治安 #交安 #工安 #婦幼安 #代言人
非破壞檢測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科普文分享】【鎄】美團隊首次測量神秘元素鎄 揭其基本特性與同系元素不同/小肥波
//最新刊於《自然》的研究指,成功找到人工合成、人類幾乎一無所知的元素鎄 (Einsteinium) 部份基本特性。
鎄是在 1952 年第一次美國能源部氫彈爆炸的殘餘物中發現,英文名字是以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命名。該原子序為 99 的元素不是自然存在於地球上,一直只能以專門核反應堆微量產生,同時因為鎄很難與其他元素分離、具有很高放射性並迅速衰變,這使得過去近 70 年研究該元素極為困難。
鎄是元素週期表底部 15 種錒系元素 (Actinide) 其中一個,這些較重的金屬元素是通過用中子和質子撞擊目標元素而成,鎄則是中子和質子撞擊鋦 (Curium) 產生。美國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 (Berkeley Lab) 團隊利用了田納西州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專門核反應堆,成功製造出 233 納克 (nanogram) 的純鎄,並進行了自 1970 年代以來首次實驗。
鎄僅為副產品 產量極少
該反應堆原目的是製造鐦 (Californium) ,這種在核電廠中使用的商業上重要元素,因此僅產生很少量的鎄作為副產物。由於兩種元素相似,因此從鐦中提取純鎄很困難,最終僅得到了微量的鎄-254 ,這是該元素最穩定的同位素之一。
愛荷華大學化學系助理教授、前柏克萊國家實驗室研究員 Korey Carter 表示,得到的鎄-254 量非常少,肉眼看不到,唯一能分辨它存在的方法就是來自其放射性訊號。
但獲得鎄只是成功的一半。下一個問題是找到一個保存該元素的地方。
鎄-254 的半衰期為 276 天,然後會分解成錇-250 (Berkelium-250) ,後者會放出破壞性很強的伽瑪射線。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特殊的 3D 打印器皿,用以保護柏克萊國家實驗室團隊免受這種輻射影響。
但元素的衰減也為團隊帶來其他問題。 Carter 解釋,鎄-254 一直穩定衰減,每個月檢測時都會流失 7.2% 質量,因此在計劃實驗時必須考慮到這一點。同時受武漢肺炎 (COVID-19) 大流行影響,部分研究未能按原定時間進行,故需爭分奪秒。
現時的主要發現是鎄的化學鍵長度,即兩個鍵原子之間的平均距離的測量,學者可透過此長度預測其與其他元素的互動方式。他們發現鎄的化學鍵長與錒系元素的總體趨勢背道而馳。這是過去理論上已經預測過的,但以前從未通過實驗證明過。
另外,與其他錒系元素相比,鎄在曝露於光線下的發光能力也大不相同, Carter 將其描述為「前所未有的物理現象」。團隊將需要進一步實驗以確定原因。
研究亦可以使將來製造鎄變得更容易,鎄甚至可能會被用作製造出更重的元素,包括未發現的元素,例如假想元素 119 即 Ununennium (Uue) 。//
非破壞檢測英文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8月09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ia3wVDYvvcU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踏入7月,全球疫情反撲。在6月放寬了抗疫措施的香港及歐洲,都迎來新一波疫情,更不用說從來未過高峰便急急放寬限制的美國了。北半球發達國家原本寄望經濟在暑假可重拾動力,現證實夢想幻滅。隨之而來是政府要加碼提供財政援助,美國兩黨正就新一輪1萬億美元援助方案拉鋸中。各國深不見底的財政赤字將要靠央行量化寬鬆(QE)買入國債來埋單。世界沒有免費午餐,靠QE印出來的鈔票,可以止住經濟短期內崩潰,但引發的後遺症不會消失,特別是個別資產類別勢將再現泡沫。上月底美國公布第二季GDP負增長32.9%,跌幅打破1947年有數據以來的紀錄。無論從美國消費者扣帳及信用卡消費金額、中小企僱員復工率等數據,都可以發現當地的經濟活動自3月中急跌,4月見底之後,升至6月又見頂,兩者都反彈至年初時水平的八至九成,然後在7月又緩緩向下。
蘋果頭條
楊明近年成為「撐警之星」,多次幫香港警察「辦事」,拍完警隊招聘短片,再拍防止電話騙案的宣傳片。不過,楊明今日凌晨涉醉駕被捕,形象盡毀,連以前醉駕、夜店襲擊保安、便利店破壞物品等犯罪前科都被舊事重提,不論藍黃政見,大部網民都認為楊明不太適合為警方拍攝宣傳片,有人更曲線指楊明的行為抹黑警隊,居心叵測,支持將楊明緝拿歸案。《蘋果》今日向警察公共關係科了解,會否將相關片段下架與及不再找楊明拍片,晚上獲警察公共關係科回覆,指涉案人已被捕及保釋候查,涉及警隊的相關宣傳活動將會暫停。而已上載片段,就會視乎性質及內容再作安排。警方回覆中又指,涉案人9月上旬要向警方報到, 案件交由港島總區交通部跟進調查。
東方正論
港府庸碌無能並非今日的事,惟現屆政府不僅庸碌無能,復剛愎自用,在抗疫生死關頭,如此施政便容易鑄成大錯。港大專家袁國勇罕有狂轟港府,指本港第三波疫情大爆發,源於當局的免檢入境安排及過早放寬禁聚令,形容是「很大錯誤」。香港淪為疫埠,港府錯完又錯絕對是罪魁禍首。儘管本港單日確診個案有回落趨勢,昨日新增六十九宗,為兩個多星期以來最少,但仍然高於第二波爆發時的單日確診數字,反映疫情仍未受控,隨時可能反彈,絕對不能掉以輕心。道理人人都懂,可惜不是人人做到,即使禁聚令一再收緊,很多市民似乎都難以回到二、三月高度戒備的狀態,以致群組感染爆完又爆。林鄭歸咎於市民出現「抗疫疲勞」,並以此為藉口,認為難以推出禁足令配合全民檢測,擺出無可奈何狀。問題是,一句「抗疫疲勞」是否就能將責任推得一乾二淨?
星島社論
特區政府昨嚴厲批評美國政府宣布向十一名中央及特區政府官員實施所謂「制裁」,形容行為卑劣及無恥,明目張膽及粗暴地干涉中國內政,表明全面支持中央政府採取反制措施,特區政府並嚴厲譴責美方公開涉事官員的個人資料,等同國家級「起底」,會保留法律追究權利。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維護國家安全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不僅是為了七百五十萬香港市民,更是保護十四億內地同胞的生命安全及利益,無懼任何威嚇。多名相關官員表明不會因此妥協。政府昨午先發英文版聲明,隨後再發中文聲明,嚴厲批評美國政府對十一名中央及特區政府官員實施所謂「制裁」,形容行為卑劣及無恥,明目張膽及粗暴地干涉中國內政,批評部分美國政客為私利以香港作為棋子,在中美關係之間製造事端。

非破壞檢測英文 在 台灣非破壞檢測技術研討會分享心得經驗. 非破壞檢測證照Ptt 的推薦與評價
非破壞檢測 (Nondestructive testing,NDT)又稱無損檢驗,是在不影響 ... 本課程並鼓勵學生參與台灣非破壞檢測協會所舉辦之證照考試英文課程簡介. ... <看更多>
非破壞檢測英文 在 非破壞性檢測英文 :: 博碩士論文下載網 的推薦與評價
《平面非破壞檢測之磁通漏檢測模組開發》哪裡下載?該論文是林子圻於107年畢業於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製造科技研究所之碩士論文... ... <看更多>
非破壞檢測英文 在 日月潭非破壞檢測技術研討會南投新聞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由財團法人台灣 非破壞檢測 協會及朝陽科技大學共同主辦之「2022第21屆非 ... 蔡 英文 明赴金門追思紀念》【2023.08.22『1800年代晚報張雅琴說播批評』】. ... <看更多>